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TCM on Melanin Biosynthesis I.Inhibitory Actions of Ethanolic Extracts of 82 Different Chinese Crude Drugs on Tyrosinase Activity

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Ⅰ.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全 文 :药剂与工艺 ·
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
1
.
2 8味中药 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医 院皮肤科(1 2 0 02 9 )雷铁池 ` 朱文元 ` “ 夏明 玉 “ 张美华 范卫新
摘 要 对中医 治疗 色素增加性 皮肤病 方剂 9 6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 , 选 出高频 次出现 中药 82
味 , 观 察这些 中药 乙醇提 取物 对 蘑菇 酪氨 酸酶 和无 细胞 系统多 巴色素 自动氧化生成 黑 素量的 影
响 。 结果 显示 n 味中药 乙 醇提取物 在 3 个不 同浓 度对酪氨 酸酶活性和黑 素生成量呈剂量 依赖性
抑制 , 其 中白术 、 白僵蚕 、 菜 本 、 白岌 、 白附 子 、 沙 苑子 、 六 月雪 、 柿叶对酪 氨酸酶 活性抑制率 与单体
化合物 熊果昔无 统计 学差异 (尸> 0 . 0 5 ) 。 进 一步研究这些 中药的皮肤脱色 机制与评估其 临床应用
价值是 必要 的 。
关健词 中药 酪氨酸酶 抑制剂 黑 素 生物合成
酪氨酸酶 ( E C 1 . 1 4 . 1 8 . 1) 是黑素生物合
成途径中的主要 限速酶 巨’ · 2 〕。 大多数能使皮肤
脱色的物质都通过抑制该酶活性来阻滞皮肤
黑素生成 , 属酪 氨酸 酶 抑制 型 皮 肤脱 色 剂
(d e p i g m e n t in g a g e n t 笋2 ` 3〕 。 近十年来 ,从微生
物川和植物药巨5 一 ’ 〕中分离天然的酪氨酸酶抑
制剂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它不但用于色
素增加性皮肤病 (黄褐 斑 、 雀斑等 ) 的临床治
疗 ,而 且可 用于化妆品使肤色增 白 。本研究从
古今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 中精选
6 9 首川进行拆方并将组药输入计算机排序 ,
筛选出高频次使用中药 82 味 ,观察这些 中药
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
巴色素 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 。
1 材料
1
.
1 药材 : 实验用中药生药 8 2 味 , 按中药在
69 首方剂 中出现频次 由高至低依次为 : 白芷
( 4 0
.
6 % )
、 白附子 ( 3 6 . 3% ) 、 当归 ( 3 4 . 8% ) 、
白获 菩 ( 2 3 . 3% ) 、 白僵 蚕 ( 20 . 3% ) 、 甘 草
( 1 8
.
8% )
、 红花 ( 1 7 . 4 % ) 、 白芍 ( 1 7 . 4 % ) 、 白
友 ( 1 7 . 4% ) 、 J l l芍 ( 1 5 . 9% ) 、 赤芍 ( 1 5 . 9% ) 、
白 鼓 ( 1 5 . 9% ) 、 白 术 ( 1 4 . 5环 ) 、 柴 胡
( 1 4
.
5% )
、 香 附 ( 1 3 . 0% ) 、 生地 ( 1 0 . 1% ) 、 薄
荷 ( 8 . 7% ) 、 丹参 (8 . 7 % ) 、 牡丹皮 (8 . 7% ) 、 覃
本 ( 8 . 7% ) 、 女贞子 、 熟地 、 紫草 、 泽泻 、 细辛 、
旱莲草 、 何首乌 、 桃仁 、 鸡血藤 、 生 山桅 、 荆芥 、
龙胆草 、 拘祀子 、 陈皮 、 冤丝子 、 郁金 、 白鲜皮 、
生大黄 、 炙大黄 、 茵陈 、 黄精 、 益母草 、 合欢花 、
广木香 、 独活 、 月季花 、 珍珠母 、 获术 、 北沙参 、
防风 、 夏枯草 、 黄荃 、 浮萍 、 六月雪 、 白羡黎 、 苍
术 、 苦参 、 骨碎补 、 川乌 、 沙苑子 、 蛇床子 、 生商
陆 、 炙 商陆 、 苍 耳草 、 透骨 草 、 白薇 、 降香 、 乳
香 、 羌活 、 覆盆子 、 重楼 、 莞蔚子 、 桂枝 、 革羞 、
地肤子 、 土获等 、 桑堪子 、 八月扎 、 炙 草乌 、 桔
梗 、 柿叶 (鲜 ) 、 马齿芡 (鲜 ) 。 以上中药除鲜品
为本地 自采外 , 其余均为生品 , 由南京中医药
大学中药学 院王春根教授鉴定并提供 。
1
.
2 试 剂 和仪 器 : L 一多 巴 , 蘑 菇 酪 氨酸 酶
A d d e r s s
:
L e i T i e e h i
,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
N a n j i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e a l S e i e n e e
s ,
N a n j in g
雷铁池 男 , 3 6 岁 ,博士研 究生 。 主要 研究方 向“ 表皮黑 素细 胞生物学与皮肤黑素生成 的调节 机制 ” 。 在导 师朱文元教授
指导下 ,课题 “ 酪氨酸酶 、 酪 氨酸酶相关蛋 白一 1 基 因表 达调控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关 系的研究 ” 与 “ 部分中药对皮肤黑素细胞
黑素生成影响及分 子机 制研究 ” 分别 获 1 9 9 8 年度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与江苏 省教委 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 。 同年 12 月 , 以 论文
,’8 一甲氧补骨脂素对小 鼠黑素瘤细胞 黑素生成 的调节及相关信 号转导研究 ” 赴 日本神户 参加 《第 13 届 日本 色素细胞研究会
( JS P C R )年会 》交流 。“ 指导者
△本课题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项 目 (基金编号 3 9 5 7 0 6 5 8)

3 3 6
.
(S igm a产品 );熊果昔 (上海奥利精细化工厂
提供 );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 分光光度
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2方法
2
.
1中药 乙 醇提取 物的制 备 :中药生药 粉
碎 , 称 取细 粉 5 9 , 用 9 0 %的 乙 醇 5 0 一 1 0 0
m l
, 室温下密闭浸泡 2 周 , 并不时振荡 。 滤过
除渣收集 乙醇提取液置沸水浴 中 , 挥尽乙 醇
浓缩至稠膏状 。 用 l m l 才 二 甲基亚矾溶解后
置 4 C 冰箱冻存备用 。 临用时用磷 酸缓 冲液
稀释至设定浓度 。
2
.
2 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 g〕 : 将 中药提取物
用 0 . 2 m o l / I J p H 6 . 8磷酸缓冲液 1 m I J 稀释
后 与蘑 菇酪 氨酸酶 l m I J ( 10 0 单 位 )混 合 ,
2 5 C 孵育 1 0 m i n 。 加人 0 . 1 5% L 一多 巴反应液
l m l
一 , 继续孵 育 Z m in , 立 即 于 分 光光度 计
4 7 5 n m 处测光吸收值 A o s 。 中药生药终浓度
设 定为 : 高 ( 1 0 0 m g /m l J ) 、 中 ( 5 0 m g /m I J ) 、
低 ( 1 0 m g /m 1) )3 个不同浓度 。 酪氨酸酶活性
抑制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
抑制率 (% ) 一 仁( A 一 B ) 一 ( C 一 D ) j /「A 一 B ]又 1 0 0
式 中 A 一 A 、 75 一 药 + 脚 ; B 一 A 唯: 5 一 药一 肺 ; C ” A ; 7 5+ 药 + 脚 ;
D 一八 47 5+ 药 一 脚
此外另取 4 个浓度 ( 5 0 、 1 0 0 、 5 0 0 、 1 0 0 0
仁m ol I/ J ) 的熊 果昔 水 溶液 为药物 组 阳 性 对
只食。
2
.
3 多巴色素 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测定 :
参照 M at s u d a 等报道方法并稍加改良川 。 先
将 蘑菇酩氨酸酶 l m l夕 (1 。。 单位 )与 0 . 15 %
L
一多 巴反 应液 l m I J 混合 , 25 C孵育 s m in 。
再 加人不 同浓度 中药 l m I J , 置 2 5 C 继续孵
育 6 0 m i n 。 最后用 1 m o l / I J 盐酸 0 . 2 m I J 终
止反应 。 将反应混合物离心 3 0 。 : /m in 15
m in
, 弃上 清液 , 沉淀物用 6 m ol l/ J 盐 酸洗 1
次 , 双蒸水洗 2 次 ,最后用 l m ol / I才 氢氧化钠
3 m I
J 充分溶解 , 离心 团块 , 置 4 0 0 n m 处测
光吸收值 A 40 。 。 黑素 生成 抑制 率 用加 药组
A
; 。。占空白对照组 A 4。。的百分率表示 , 即
抑制率 ( % ) = 〔l 一 ( A , 。 。加药。 / A ; 。 。 。 。 ,对照组 ) 〕义 1 0 0
2
.
4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上述每一实验均
《中草药 》 19 9 9 年第 3 0 卷第 5 期
重复 3 次 。 所测实验数据以 牙士 : 表示 ,采用
配对计量资料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8 2 味 中药 , 仅有 n 味在 高 、 中 、 低 3 个
浓度均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量呈剂
量依赖性抑 制 , 其 中 白术 、 白僵 蚕 、 箕本 、 白
岌 、 白附子 、 沙苑子 、 六月雪 、 柿叶乙醇提取物
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与熊果昔无统计学
差异 ( P > 。 . 0 5 ) 。 详见表 1 。 对酶活性高浓度
抑制低浓度激活的有 10 味 : 白获荃 、 甘草 、 白
芍 、 细辛 、 苍术 、 生商 陆 、 桂枝 、 北沙参 、 防风 、
革菠 。 高浓度激活低浓度抑制的有 4 味 : 白
芷 、 生地 、 骨碎补 、 乳香 。 其余作用不 明显 。 4
种浓度的熊果昔均对酶活性呈抑制作用 , 且
1 0 0 拜m o l / I J 时最高 ,抑制率达 6 7 . 8 6 % ; 即使
提高熊果昔浓度也不能增加其对酪氨酸酶的
抑制 。
4 讨论
人们最早认识的皮肤脱色剂是分子结构
与酪 氨酸酶的底物类似 的单 酚类化合物氢
酿 〔 , ,〕 。 通常一种酶的底物类似物常能抑制该
酶活性 〔” 〕 ,按照这个思路又有许多能抑制酪
氨 酸酶活性的单酚或多 酚化合 物相继被 发
现仁“ 3 。 但氢醒及其它酚类化合物的外用制剂
化学性质不稳定 易氧化变色 , 尚有引起皮肤
永久性 白斑的报告 [” 〕 , 限制 了这类药物的开
发和临床应用 。 1 9 8 8 年 日本学者 A ik u 等从
杜 鹃花科 植 物熊 果 A r’ ot st a p勺 lo , “ va 一 u sr i
的叶中分离到一种具有脱色作用的单体物质
熊果昔 a( r b ut in ) , 自此从微生物和植物药中
分 离 天 然 酪 氨酸 酶 抑 制 剂 引 起 人 们 的 兴
趣 仁” 〕 。 熊果昔是氢醒的一种 天然存在形式 ,
氢醒 一 p一。 一葡萄毗喃糖昔 ( h y d r o q u i n o n e 一 p一 D -
g l u e o p y r a n o s id e )其脱 色作用推测仍 可能与
分子结构中存在的氢醒基团有关 .IE 3〕 。
本研究应用计算机拆方排序对 69 首治
疗 色素增加性皮 肤病 的方剂组药进行分析 ,
依 出现频次筛选出中药 82 味 , 观察这些 中药
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
巴色素 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 。 从表 1
.
3 3 7
.
可看 出 n味中药对酪氨酸酶呈抑制作用 , 其 且黑素生成量减低与酪氨酶活性抑制相关 。
中白术 、 白僵蚕 、 菜本 、 白友 、 白附子 、 沙苑子 、 n 味 中 药 有 7 味 排 序 在 前 20 位 , 占
六月雪 、 柿叶乙醉提取物对 酪氨酸酶活性的 63 . 64 % 。而排序居第一位的白芷则对酪氨酸
抑制率 与熊果 昔无 统计学差异 (尸 > 0 . 0 5 ) , 酶呈高浓度激活低浓度抑制的双向作用 。
衰 1 中药乙醉提取物对酷氮酸酶活性和黑紊生成的抑制作用
样 品 人药部位 试验浓 度
HMLM白术 A t ar c州 o d e 、 m a e r o c eP h a l a
K o i d z
科别
菊科
白僵蚕 B o m勿 x m o r i I J . 蚕蛾科
菜本 L i g o s t i c u m s i n , n s e ( ) l i v · 伞形科
白岌 B l e t i l a 、 t r i a t a R e i e h b , f . 兰科
白附子 7知h佣iu 切 g 之g a n te u ,
E n g l
·
天南星科
沙苑子 A s t ar g a h i s 。 o mP l a n a t u s
R
.
B r
.
豆科
根茎
虫体
根 茎
块 茎
块 茎
种子
苦参 S oP 人o ar fl a ve s o e n s A i t 豆科
六 月雪 S e r i s s a s e r i s s o ide 、 D r u e e . 茜草科
柿 叶 D i o s yP r o s k a ki L 4 f · 柿科
柴胡 B uP le “ ur ln 认 in翻 se D .C 伞形科

全 草


香附 〔沙户它 r u : r ot u n d u、 x J . 莎草科 根茎
熊果昔 a r b u t in 1 0 0 0 卜 m o l / L
5 0 0 拌 m o l / L
1 0 0 拜m o l / L
5 0 林 m o l / L
酪氮酸酶抑制率 (% )
7 2
.
18士 9 . 5 5苍
4 6
.
2 1士 6 . 0 1
3 6
.
0 7士 9 . 5 3
5 7
.
2 5士 4 . 0 8赞
4 3
.
9 7士 3 . 44
4 1
.
0 1士 9 . 5 3
4 8
.
4 8士 3 . 5 7 “
3 4
.
0 9士 6 . 3 0
2 5
.
3 5士 9 . 2 7
4 1
.
6 4士 5 . 9 9 并
3 4
.
5 8士 9 . 4 3
2 8
.
2 5士 1 8 . 8 7
5 4
.
6 2士 1 0 6 9 件
5 2 2 4士 8 . 3 3
40
.
6 3士 1 8 . 1 2
5 8
.
7 7士 1 . 4 7 书
3 9
,
3 3士 3 . 9 1
1 2
.
2 2士 10 7 2
3 0
.
0 6士 9 . 5 9
2 8
.
1 9士 5 . 9 9
1 2
.
9 9士 2 . 0 2
6 1
.
0 3士 17 . 3 6 带
3 2
.
5 2 士 13 5 7
1 2
.
4 7 士 6 . 6 5
4 7
.
2 8士 2 . 5 7
2 9
.
9 2士 5 . 0 8
5 2
.
36 士 20 . 4 8 祖
1 3 28 士 5 . 2 6
1 9
.
6 1士 8 . 6
1 8
.
4土 1 . 6 7
2 8
.
2 4士 3 . 7 4
3 9
.
4 9士 7 . 4 1
2 8
.
0 8士 9 9 7
6 4
.
0 5士 6 . 5
6 6
,
7 4士 8 . 3 1
6 7
.
8 6士 9 . 4 5 倪
4 2
.
8 1士 3 . 1 6
黑紊生成抑制率 ( % )
4 2
.
80 士 17 . 5 2
40
.
0 1士 4 . 8 9
4 3
.
3 3士 3 . 22
3 9
.
3 9士 3 . 77
5 0
.
6 9士 7 . 3 7
3 2
.
7 0士 2 . 80
4 0
.
5 4士 5 . 36
4 8
.
7 9士 7 . 5 9
2 2
.
7 2士 7 . 02
2 7 0 3士 4 . 68
4 7
.
7 0士 8 . 70
2 8
.
8 3士 6 , 8 0
3 6
.
9 4士 8 . 26
4 4
.
6 9士 5 . 4 4
2 2
.
7 5士 6 . 10
4 2
.
0 7士 7 . 5 9
4 0
.
0 1士 4 . 88
2 2
,
1 6士 1 0 . 0
3 1
.
8 3士 2 . 9
2 9
.
1 3士 1 . 2 9
11
.
9 1士 5 . 9 5
3 2
.
4 4士 1 5 . 0 5
3 7
.
5 6士 8 . 4 3
30
.
4 1士 2 . 6 5
2 7
.
6 4 士 8 . 6 6
2 7
.
76 士 8 . 4 7
23
.
9 2 士 6 . 6 5
2 6
.
8 9士 7 . 3 8
4 2
.
7 3士 9 . 2 7
1 1
.
4 1士 4 . 3 3
1 0
.
4 6士 3 . 3
3 7
.
5 6士 8 . 4 3
1 0
.
4士 2 . 5 1
4 7
.
2 3士 2 9 . 5
5 5
.
5 6士 2 4 . 6 9
5 9
.
2 5士 2 1 . 8 2
5 5
.
4 5士 2 0 . 3 9
注 : H = 高浓度 ( 1 0 0 m g / m L ) , M = 中浓度 ( 5 0 m g /m L ) , L 二 低浓度 ( 10 m g /m l J ) 。 每一实验重复 3 次 。
, 与 10。 料m ol / L 熊果昔相 比 尸 > 0 . 05
日本人研究发现伞形科 (] 1苟 、 柴胡 、 防
风 、 独活 、羌活 、 革本 、 当归 、 前胡 )闭 、 萝科 (大
黄 ) l0[ 〕、 杜 鹃花科 (熊果 )闭等植 物有较 高的
酪氨酸酶抑制作用 。 本实验仅发现伞形科菜
本 、 柴胡 、 北沙参 、 防风和 白芷对酪氨酸酶有
抑制 , 川芍 、 独活 、 羌 活以及葬科大黄则对酶
呈激活作用 , 与 日本、学者报告不一致 .s[ ’ “〕 ,是
否与药物使用浓度和产地来源不同有关 ? 但
我们从表 中不能发现这些具有酪氨酸酶抑制
作用的中药间存在有植物分类学上的关联 。
用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多巴色素 自动
氧化生成黑素体系大规模筛选皮肤脱色剂 ,
方法简单可靠 。 但蘑菇酪氨酸酶与哺乳动物
细胞来源的酪氨酸酶毕竟存有差异川 。 用体
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或 B 1 6F 10 鼠黑素瘤细
胞进一步确认这些 中药对黑素生成影响是有
必要的 。
致谢 : 实验用 中药生药由南京 中医药大
学中药学院王春根教授鉴定 。
参 考 文 献
1 M a e d a K
, e t a l
.
J P h
a r m E x P T h e r a p e u t i e s
,
1 9 9 6
,
2 7 6
3 3 8
.
( 2 )
: 7 5 6
S h i r ota S
,
et a l
.
B i o l P h a r m B u l l
,
1 9 9 4
,
17 ( 2 )
:
2 6 6
N a k a jim a M
, e t a l
.
P ig m e n t C e ll R e s
,
19 9 8
,
1 1
:
1 2
郑 榕 , 等 . 中国抗生素杂志 , 1 9 97 , 2 2 ( 1 ) : 8
M a s a m o t o Y
, e t a l
.
P la n t a M e d
,
1 9 8 0
,
4 0
:
3 62
K u bo l
, e t a l
.
J N
a t P r o d
,
19 9 4
, 57 ( 4 )
: 5 4 5
K u b o l
, e t a l
.
J N
a t P r o d
,
1 9 9 5
, 58 ( 5 )
:
7 3 9
徐 泽编 古今 美容 奇方妙 法 . 北 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
社 , 19 9 3 : 4 18
9 M a t s u d a H
, ` t a l
.
B i o P h a r m B u l l
,
1 9 9 6
,
1 9 ( 1 )
:
1 5 3
10 I id a K
, e t a l
.
P la n t a M e d
,
19 9 5
,
6 1
:
4 2 5
1 1 G r ime
s P
.
A r e h l) e r m a t o l
.
1 9 9 5
,
1 3 1
:
1 4 5 3
12 F u n a y a m a M
, e t a l
.
B i o s e i B io t e e h B i o e h e m
,
1 9 9 5
,
5 9
( 1 )
:
1 4 3
( 1 9 9 8

1 0

0 8 收稿 )
2
,J
J任ù乃
6
tl
8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C M o n M e l a n i n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l
E t h s n o l i C E x t r a C t s 0 f 8 2
·
I n h i b i t o r y A e t i o n s o f
o n T y r o s i n a s e A e t i v i t y
l
j e i T ie e h i
,
M
e
d i
e a l S e ie n e e s
A b s t r a e t
Z h u W
e n y u a n
,
X i
a
D i f f e r e n t C h i n e s e C r u d e D r u g s
M i
n g y u
, e t a l
·
( 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A f f il ia t e d t o N a n j i
n g U n iv e r s i t y o 王
N a n jin g 2 1 0 0 2 9 )
8 2 C h i
n e s e e r u d e d r u g s 勺7 e r e s e le e t e d a e e o r d i n g t o t h e ir f r e q u e n e i e s
p r e s e r ip t i o n s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h y p e r p i g m e n t o r y d i s o r d e r s
.
T h e i r e t h a n o lie e x t r a e t s
f o r t h e ir r e s P e e t i v e a e t i v i t y t o in h i b it m u s h r o o m t y r o s i n a s e a n d m e l a n i n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a P p e a r i
n g i
n 6 9 T C M
w
e r e t e s t e d s e p e r a t e ly
i n
e e l l f r e e s y s t e m s
.
A m o n g t h e m
,
1 1 w e r e f
o u n
d t
o b e a e t i
v e i n t h e i n h i b it i o n o f t y r o s in a s e a n d t h e p r o d u e t io n o f m e l a n in f r o m
d
o P a e h r o m e b y a u t o x id a t i o n in d o s e d e p e n d e n t m a n n e r s
.
T h e i n h ib it o r y e f f e e t s o f A t ar
c
yt lo d
e s m a c or
c e
Ph
a la
,
B
o 从勿二 m o r i , L ig u s t i c u m s i n e n s e , B l e t il la s t r ia t a , 乃沪h o n i u m g i g a n t e u m , A s t ar g a l u s c o 阴 P la n a t u s , S e r i s s a
s e r i s s o i d
e s a n d D i
o ,
yP or
s k a k i w e r e e i t h
e r s u p e r i o r o r s im il a r t o a r b u t in
, t h o u g h s t a t i s t i e a l ly n o n s ig n if ie a n t ( P
> 0
.
0 5 )
.
T h
e s e r e s u lt s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s o m e o f t h e e r u d e d r u g s e o u ld b e e o n s id e r e d a s e a n d id a t e s t o w h i t e n
t h e s k in
,
b u t t h e ir m e e h a n i s m s o f a e t i o n a n d e li n ie a l e v a l u a t io n n e e d f u r t h e r e x t e n s iv e s t u d ie s
.
K e y w o r d s t y r o s i n a s e in h ib i t o r m e l a n i n b i o s y n th e s i s in h早b it o r
H P L C 法测定胃院舒冲剂中甘草酸的含盘
上海 医药工业研究院 ( 2 0 0 0 4 0)
上 海宝龙药业公 司
朱 兰 ` 孔德云
吴晓 明
摘 要 用 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 定胃院舒冲剂中甘草酸 的含量 , 采 用 拌oB n d a p a k 1C 8柱 , .3 9 m m X
3 0 0 m m
, 流动相 甲醇一 1 . 5 m ol /L 冰醋 酸水溶液 ( 6 8 : 3 2 ) , 流速 1 . 0 m L /m in , 检测波 长 25 4 n m , 测
定结果平均 回收率为 97 . 41 % , R S D ~ 1 . 2 % 。
关健词 胃肮舒冲剂 甘草酸 H P L C 含量测定
胃脱 舒 冲剂 为上 海宝 龙药 业 公 司 生
产 , 主治萎缩性 胃炎的新药 。 主要有党参 、 甘
草 、 白芍 、 延胡 索 等 药材 组 成 , 具有 补 中益
气 、 理气增酸 、 保护胃粘膜 、 消炎和解痉 止痛
等功效 。 该药的含量测定原采用薄层层析 一紫
外分光光度测定产 品中甘 草酸的方法 〔全 山
丛 ,等 , 中药新 药与临床 药理 , 19 96 , 7 ( 4 ) :
4的 , 但其操作步骤较为繁杂 , 现用 H P L C 法
进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该法简便 、
准确 、 重现性好 , 可 达 到控 制 本 产 品质量的
目的 。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 : 美 国 W at er s 高效液相 色谱仪 , 配
有 M o d e l 5 1 0 泵 , U 6 K 进 样器 , W a t e r s 4 8 4
·
A d d r e s
s :
Z h u L a n
,
S h a n g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h a r m a e e u t i e a l In d u s t r y
,
S h a n g h a i
《中草药 》 19 99 年第 3 0 卷第 5 期 · 3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