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综述与专论 ·
人参增强免疫研究新进展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 05 3) 沈 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张均田 刘 态
摘 要 从网状内皮系统 、特异性抗体形成 、 淋 巴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 、 天然杀伤细胞一干扰素一白
细胞介素一 2 调节网 、 免疫功能与环核昔酸的关系 、 白细胞介素 m R N A 的促转译效应以及病毒感染
等七方面总结了人参增强免疫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
关健词 人参 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 一 2 淋巴细胞
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 不但在中 用以静脉注射最强 ,腹腔注射次之 , 口服作用
医中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lt, 2, ,而且在远 最弱 。
东其它国家 (如朝鲜 、 日本和苏联 )医学中亦 张远强等困报告 ,人参在升高小鼠腹腔
颇受重视 。近年来 ,人参的药理研究进入了一 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同时 ,也增加
个飞跃发展的阶段 。 由于药理学研究方法的 其细胞的面积 。巨噬细胞面积的增加 ,使受体
不断创新和进步 ,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 数及与靶细胞的接触面积增加 , 因而提高了
素标记 、 放射免疫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细胞的吞噬功能 。 用图象分析系统 ( T A )S 证
被广泛应用 , 使人参的药理学研究进入了细 明人参能增加巨噬细胞内 P A S 阳性物质 (糖
胞 、 亚细胞 、 分子乃至基因水平 , 因而人参的 原等 ) 、醋酸 、 乙酸蔡酷酶 ( A N A E ) 、 酸性磷酸
许多药理作用的机理也逐渐被阐明 。 本文仅 酶 ( A C P 酶 )和三磷酸腺昔酶 ( A T P 酶 ) 的含
就人参增强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量 。 P A S 阳性物质的增加说明巨噬细胞合成
1 对网状内皮系统 ( R E )S 吞噬功能的影响 和贮存糖原增加 。 A T P 酶活性增加使供能增
大量研究表 明 , 人参皂贰和人参多糖对 加 。 A C P 酶是溶酶体水解酶之一 , 其增加说
正常功能 R E S 的吞噬功能有刺激作用 。 杨贵 明细胞的消化能力增强 。 A N A E 是另一种溶
贞等 .(3 们先后 证 明人参皂贰 或人参 花皂贰 酶体酶 , 为巨噬细胞的标志酶 。此外用环核昔
(1
.
o m g d/
,连 续 d7 ,皮 下注射 ) 能够显著增 酸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 证明人参使巨噬
加小 鼠腹腔渗出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活 细胞内 c A M P 含量显著下降 , c GM P 含量显
动 , 同时作为评价巨噬细胞功能指标的血清 著升高 , 可能与人参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溶菌酶的水平也有相应提高 。 邓文龙等旧用 的机理有关 。
墨汁法证明了人参茎叶皂贰对小鼠和大鼠的 2 对特异性抗体形成的影响
R E S 均有明显激活作用 , 同时可见动物脾脏 人参能使各种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抗体
肿大 。 人参茎叶皂贰 尚能明显促进小鼠 R E S 产生明显增加 。杨贵贞等〔 3· `〕给正常小鼠注射
对血流中 32 P 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 人参皂贰后 , 能明显增强低剂量抗原 ( 白喉类
廓清 ,说明其对血行感染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 毒素 )免疫后的一次抗体反应 ,对二次抗体反
对小鼠进行的实验性感染和实验性休克 , 也 应无影响 , 加大剂量也无作用 ,说明人参皂贰
证明人参茎叶皂贰能明显提高对感染的抵抗 是免疫增强剂 ,也是免疫调节剂 。 楼兰花等〔”
力 , 降低死亡率 。 实验证明 , 对 R E S 的刺激作 给小鼠灌胃参芦总皂贰 2 0 m g k/ g · d , 自免
, A dd r e s s : Sh e n L i n g
,
G
u a n g a n m e n H o s p i t a l
,
C h in a A e a d e m y o f T r a id i t i 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
e i n e
,
eB ij i
n g
奄耳谭 .药幻g百后年第 丽春第 8 期 · 4 9 9 ·
疫刺激前一天起 ,连用 d7 ,腹腔注射鸡红细
胞 0 . zm l ( 4 x 1 0 `m l ) /只 , 免疫 6 d ,结果对小
鼠溶血素 (相应抗体 ) 的含量有双向调节作
用 ,使原来低者升高 , 高者下降 。 还有报道人
参皂贰能促进豚 鼠钩端螺旋体抗体的产生 。
在小剂量组 ( 1 2m g k/ g )抗体出现晚 、 下降迟 ;
在高剂量组 ( 30 m g / k g )抗体 出现早 、 滴度高 、
下降较早 (但仍前于对照组 ) 。 30 m g / k g 的人
参皂贰组 , 也促进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产
生 〔8〕 。
3 对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正常机体 的 T 淋 巴细胞在体外培养过
程中 ,受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 , 可转
化为淋巴母细胞 ;但当细胞免疫缺陷 、 患恶性
肿瘤或某些其它疾病时 ,这种转化功能降低 ,
因此 ,淋转试验结果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水
平 。 杨贵贞等` , , ` ,给小鼠皮下注射人参皂贰
( G S ) 1
.
om g / d
, 连 续 7d , 以 植 物 血 凝 素
( P H A )
、 刀豆素 A ( C o n A )和细菌脂多糖抗
原 ( L P )S 作 为分裂原 , 观察 G S 在体 内对正
常小鼠淋转的影响 ,结果 G S 对 P H A 刺激的
反应性无明显增强作用 ,而对 C o n A 和 L P S
刺激的淋转有显著增强作用 (尸 < .0 01 ) 。 C on
A 和 L P S 分别为 T 、 B 淋 巴细胞的分裂原 ,
说明 G S 能提高小 鼠 T 、 B 淋巴 细胞对相应
分裂原的反应性 。 在体外 , 将不同浓度的 G S
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 中 , 可见 G S 对 T 、 B 淋
巴细胞的分裂原刺激反应有不同程度的促进
作用 ,而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与剂量相关的 。
采用氖标胸腺啼咤核昔 ( 3H 一 T dR )掺入
法实验 , 也观察到人参皂贰 R g , 无论在体内
给药 ( 20 、 40 m g k/ g ,腹腔注射 )还是体外实验
( i
,
l o m m o l / L ) 均可 , 但等剂量 的 R g , 对青
年鼠的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无明显影响川 。
常 雅 萍等 lt0 〕 观 察 了 海 马 培 养 上 清
( H C S )
、 海 马 内注 入 西 洋 参 茎 叶 总 皂 贰
( P N s) 对免疫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 结果发
现 , H C S 可显著促进胸腺细胞增殖 , 表明海
马与免疫系统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 P N S 经海
马注入可促进淋 巴细胞的增殖 ,而相同剂量
.
5 0 0
·
腹腔注射则无明显影响 ,表明 P N S 具有免疫
增强作用 ,且通过海马介导 。
将 W is at r 雄性大鼠接受 SG y 单次 X 射
线全身照射前 2 4 h 至照后 14 d ,每天腹腔注
射人参三醇组皂贰 ,刘伟宏等〔“ 〕观察 了大 鼠
外周血白细胞的动态变化和免疫器官重量和
细胞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人参三醇组皂贰可
明显增加受照大鼠外周血细胞数 ,减轻受照
大鼠胸腺和脾脏重量的降低 , 明显增加其胸
腺细胞和脾细胞数 ;同时还可提高正常大鼠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胸腺 、脾脏细胞数 。提示人
参三醇组皂贰不仅对辐射所致的免疫器官损
伤有保护作用 ,也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
4 对天然杀伤细胞一干扰素一白细胞介素一 2
调节网的影响
天然杀伤细胞 ( N K C )除参与抗感染抗
肿瘤 免疫 外 , 还 具 有广 泛免 疫调节功能 。
N K C 活性受许多因素影响 , 主要有干扰素
l( F N )和白细胞介素一 2 ( IL 一 2) 等 。 IF’ N 和 I L -
2 皆可增强 N K C 活性 , N K C 也能分泌 I F N
和 I L 一2 ,后者又是一种生理性 IF N 诱生剂 。
于永利等 〔, 2〕证明人参花总皂贰 ( G )S 在体外
可促进小鼠脾脏 N K C 活性 ,并可在 C o n A
存在下诱生 羊 IF N 和 I L 一 2 ,其用量以 1 0拜g /
ml 为佳 。 .给 小 鼠每 日皮 下注射 G S 5 0 0雌 /
0
.
Zm l
,连续 d8 , 可 明显提高 N K C 活性 , 用
5 0 和 5 0 0拜g , 2 次 /d ,连续 Zd , 也可 见 N K C
活性升高 。 当剂量过大 ( 2 及 sm g ) 时有 N K C
受抑制趋势 。 总之 , G S 对 N K C 一 IF N 一 IL 一 2 表
现出正调节作用 。
采用依赖株细胞增殖反应测定法 , 发现
24 月龄老年鼠其 I L 一 2 的产生和释放明显低
于青年鼠 ,而人参皂贰 R g , 无论是体内还是
体外给药 ,对此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使老年
鼠低下的 IL 一 2 产生和释放功能几乎恢复到
正 常 水 平 , 但 该 效 应 对 青年 鼠无 明显 影
响 〔 , , ` “ 〕 。 为了分析其作用机理 , 采用 N o r t h e r n
和 W es t e m 印迹分析法 。 发现老年鼠 I L 一2
m R N A 杂交斑点和 I L 一 2 蛋白的显色斑点明
显低于青年鼠 , 揭示老年鼠 IL 一 2 基因的转录
和翻译功能较青年鼠低 。 而 R g , 体内外实验
均可使 m R N A 表达增强 ,并随剂量的增加而
增强 。 从而证明 R g , 促进老年鼠 I L 一 2 的产生
和 释放 机 制 在 于 促 进 了 I L 一 2 基 因 的 表
达〔川 。
衰老机体在 IL 一 2 产生下降的同时 ,伴有
淋巴细胞白介素一 2 受体 ( I L 一 ZR )表达下降〔, 5〕
和于培养上清液中释放高水平可溶性白介素
一
2 受体 ( s 1L 一 ZR ) , 后者释放的水平与增殖能
力呈负相关〔 ,幻 。 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法 ,发现
R g
, 无论体内 、 外给药均能 明显促进 I L 一 ZR
的表达 ,并在明显促进淋 巴细胞增殖的同时 ,
并不增加培养上清液中 s I L 一 ZR 含量 。 可见 ,
人参皂贰 R g , 对老年 鼠 I L 一 2 的功能呈全面
的增强效应 。
吴瑞琼等〔` 7〕证 明人参皂贰 的免疫增强
效应不仅能通过直接作用 ,而且 尚可通过神
经内分泌系统的间接作用而得到实现 。 将微
量人参皂贰注入海马后 ,大鼠脾脏淋巴细胞
对 C o n A 诱导的增殖反应增强 , 脾脏淋巴细
胞 I L 一 2 的产生及 I L 一 ZR 的表达增加 , N K 细
胞活性增高 , 同时 B 淋巴细胞对 S A C 葡萄球
菌诱导的增殖反应亦增强 。 这说明人参皂贰
能通过海马介导增强脾脏免疫功能效应 。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环核昔酸的关系
细胞内环核昔酸水平的变化是细胞水平
调节免疫功能的一种机制 。 杨贵贞等 3t, ` 〕报
道 ,在未注射抗原前 ,给小鼠注射人参花总皂
贰 ( G s ) 1 . o m g /d , 连 续 4d , 小鼠脾组织 中
c A M P 和 。 G M P 水平明显升高 , 其中前者更
显著 , 使 。 G M P c/ A M P 的比值低于对照组 。
在注射抗原 ( 白喉类毒素 )后 , c A M P 处于持
续低水平 , 人参升高 c AM P 的作用 消失 , 而
e G M P 明显升高 , 使 c G M P / e A M P 比值上
升 。 G S 使 。 G M P 升高的作用与一次免疫后
抗体反应逐渐增强相一致 。 在未注射抗原的
小鼠 , G S 明显升高 。 A M P 水平 ,并明显增强
淋转能力 。 因此其增强淋转的原理可能是通
过升高 c A M P 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 , 继
而促进了淋转 。在我们实验中 , 也得出了类似
(中草药 ) 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8 期
的结果 。 R g , 在选择性增强老年鼠淋转功能
的 同 时 , 明 显 提 高 c A M P 水 平 , c A M P /
c G M P 比值升高〔“ 〕 。
6 对白细胞介素 m R N A 的促转译效应
就人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言 ,过去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免疫效应细胞的研究 。 近
年来 , 白细胞介素 ( i n t e r le u k i n s , I L s )与各种
免疫效应细胞的关系倍受关注 〔 ,的 。 田志刚
等 〔` 的采用麦胚无细胞体系从基因转录和基
因转译两个水平探讨了人参三醇皂贰 (P T -
G S )对 I L s 的影响 。 结果发现 ,单纯 P T G S 对
淋巴细胞产生 IL s 无明显影响 ,但在 P H A 活
化淋巴细胞前提下 , 可明显促进各种 I L 的诱
生 。 促进效应如下 (% ) : IL 一 1 ( 3 5 ) , I L 一 2 ( 5 0 ) ,
I L
一
3 ( 2 2
.
4 )
,
IL
一
4 ( 6 5 )
,
I L
一 5 ( 4生 4 ) , I L 一 6
( 2 5
.
6 )
。
P T G S 可 延长各 I L 的分泌高峰 。
P T G S 促 6 种细胸白介素和免疫干扰素的分泌量可充分解释 户T G s 对机体免疫调节效
应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P T G S 促 IL s 诱生是
通过促 I L m R N A 转译而实现的`2 0 , 2 , ’ 。 a ) P T -
G s 促 I L 一 2 诱生与促细胞 内蛋白质前体物质
(
3
H
一亮氨酸 )掺入指数的增加相关性极好 ,但
与 R N A 前体物质 ( ’ H 一 U R )与 D N A 前体物
质 ( 3 H 一 T d R )掺入无关 ; b ) P T G S 可拮抗蛋白
质合成抑制剂 (放线菌酮 )对淋 巴细胞分泌
I L
一
2 的抑制效应 ,并表现剂量依赖性和时相
依赖性 。 P T G S 不能拮抗 R N A 合成抑制剂
(放线菌素 D )对淋巴细胞分泌 I L 一 2 的抑制
效应 ; 。 )与 IL 一 2 超诱生体系的促基因转录机
制 ( R N A 、 蛋 白质 、 I L 一 2 合成均 增加 )相比 ,
P T G S 表现 出促 IL 一 2 基 因转译特点 ( R N A
合成无变化 、 蛋 白质合成增加 、 I L 一 2 合成增
加 ) ; d ) P T G S 促诱生淋 巴细胞的 R N A 在体
外转 译体 系中转 译效率增 加 , 证明细胞 受
P T G S 作用后 , m R N A 发生效能变化 ; e ) P T -
G S 直接作用于 IL 一 2 m R N A 体外转译体系
可增强转译反应的强度并且延长转译时间 ,
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与 P T G S 直接同
m R N A 反应 (预孵育 ) ,抗 R N A 酶降解和温
.
5 0 1
.
度酶解 m R N A 等密切相关 。 提示 PT G S 可
能对增加 m R N A 稳定性并提高转译效率有
重要意义 。
应 用 “ Z P一I L一 6c D N A 基 因探 针进 行
R N A 斑点杂交 , 结 果 发现 P T G S 可提高
P H A 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内 I L 一 6 m R -
N A 含量 (4 倍 ) 。 证明 P T G S 可以促进 I L 一 6
基因转录而增加 I L 一 6 m R N A 产量〔 2) 。 在我
们实验中 ,采用 N o r t h e r n 和 W e s t e r n 印迹杂
交法 ,也发现 R g , 能选择性促进老年鼠脾细
胞 IL 一 2 基 因的转录 和 转译过 程 , 使 IL 一 2
m R N A 和 I L 一 2 蛋 白含量明显升高 ,从而在
基因调控的新环节上证明了人参皂贰的分子
药理学特性 。
7 对病毒感染的影响
李静波等〔23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
人 参茎 叶总皂贰 ( G N S )及其单体对病毒感
染细胞的保护作用 。 结果表明 , G N S 有明显
的抑制单 纯疙疹病毒 I 型 、 l 型 ( H SV 一 I 、
H S V
一
I )
、 腺病毒 I 型 ( A D V 一 I ) 及水疤性
口炎病毒 ( V SV ) 在细胞内复制的作用 , 使细
胞受到保护 。 观察到病毒感染细胞之前后给
予 G N S 均能使组织细胞受到保护 ,该作用并
非 G N S 对病毒本身的直接杀伤作用 ,很可能
是由于 G N S 进入宿主细胞后 , 影响细胞代
谢 、抑制病毒复制过程的某环节而起到保护
作用 。 体现这种保护作用主要是对 D N A 病
毒感染的细胞 。 这一结果恰与文献〔树报道的
G N S 和 P N S 均有非常明显的抗 D N A 损伤
作用相一致 。进一步研究发现 , 使细胞得到保 .
护 的有效成分 以 R b 族为主 , 特别是 R b l 、
R b
Z 、
R b
3 作用剂量范围很广 〔2 5〕 。
利用含 G N S 霜剂治疗 口唇疙疹及 口腔
溃疡的实验证明 , G N S 在体内也具有明显的
抑制 H S V 一 I 病毒作用 〔2 6〕 。 作者认为 , G N S
除对患病局部 细胞具有保 护作用 外 , 还与
G N S 能调节免疫 ,促进 N K 细胞杀伤作用及
促进细胞与吞噬细 胞的吞噬功能有 一定关
系 。
综上所述 ,人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
节作用 , 但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免疫功能低落
的各种改变 ,使其趋于正常化 ,阻止因免疫功
能下降而引起的恶性循环 ,从而起到了增强
免疫 、 强健身体的作用 。人参中抗衰老的生物
活性物质可能因作用而异 ,但主要是人参皂
贰 。 诸种人参皂贰 (单体 )对各种免疫指标的
影响是否相同 , 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F l o r e cn e C L
.
H e r卜a l M e d ic in e , t h e C h ine s e w i s d o m .
K o ear
:
H ol l y oC
r P p r e s s , 1 9 92
.
13
2 K u am ga i A
.
P rco e e d in g o f t h e 6 t h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in
-
s e n g S y m po
s iu m
.
1 99 3
一
0 9
一 0 6~ 0 9
.
K o r e a
.
19 9 3
.
2 6
3 Y a n g G T
, e t a l
.
J T r a d C h i n M e d
.
1 9 8 8
,
8 ( 2 )
.
1 3 5
4 aB
o T
, e t a l
.
J T
r a d C h in M e d
.
1 9 8 6
,
6 ( 3 )
: 1 9 1
5 邓文龙 , 等 . 中草药 , 1 9 8 5 , 1 6 ( 5 ) : 2 8
6 张远强 , 等 . 病理生理学报 , 1 985 , 1 ( 4) : 2
7 楼兰花 , 等 . 上海免疫学杂志 . , 19 8 6 , 6 ( 5 ) : 2 8 0
8 Y a n g I
J
L
, e t a l
.
P r o e e e d in g o f t he 6 t h In t e nr a t i o na l C i
n -
s e n g S y m因 s iu m . 1 9 9 3一0 9一 0 6 ~ 0 9 . K o er a . 1 99 3 . 3 1
9 刘 态 ,等 . 药学学报 , 19 9 5 , 3 0 ( 1 1 ) : 8 1 8
一。 常雅萍 ,等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 2 9 9 3 , 19 ( 6 ) : 5 2 5
n 刘伟宏 ,等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 19 94 , 2。 ( 1 ) : 32
12 于永利 ,等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 8 7 , 7 ( 1 ) : 41
13 Z h a n g J T
, e t a l
.
P r o e e e d in g s o f th e 6 t h In t e r na
t io n a l
G in s e n g S y m卯 s i u m . , 1 9 9 3一 0 9一 0 6 ~ 0 9 . K o r e a . 19 9 3 .
6 9
14 刘 态 ,等 . 药学学报 , 1 9 9 6 , 3 1 ( 2 ) : 9 5
1 5 W u W
, e t a l
.
eC ll
u l a r l m m u no l
o g y
.
1 9 8 6
,
10 0 ( 2 )
:
2 24
1 6 O r s o n F M
, e t a l
.
C
e
l lu l a r Im m u n o lo g y
,
1 9 8 9
,
12 4 ( 2 )
:
2 78
一7 吴瑞琼 , 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 9 2 , s ( 3 ) : 2 14
18 杨贵贞主编 . 免疫生物工 程纲要与技术 . 长春 : 吉林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1 . 52
1 9 田志刚 . 生理科学进展 , 1 9 9 1 , 2 2 ( 2 ) : 1 5 6
20 田志刚 ,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 90 , 6 ( 1 ) : 37
2 1 田志刚 ,等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1 9 91 , 5 ( 1 ) : 38
`
2 田志刚 ,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 93 , 9( 5) : 3 71
2 3 李静波 ,等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 19 93 , 1 8 ( 1 ) : 24
2 4 巴 图 ,等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 1 9 9 1 , 1 7 ( 6 ) : 5 6 6
25 李静波 ,等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 92 , 8( 3) : 2 21
2 6 李静波 , 等 . 中草药 , 1 9 9 2 , 2 3 ( 5 ) : 2 4 9
( 1 9 9 5
一 0 6
一
0 5 收稿 )
·
5 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