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杏石甘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全 文 :1
.
9
.
2松塔多糖木脂索含量计算按 卜式 ,结
果 见表 4 。
木脂素含量% 一W
,
X C
_ _ 。
一长二一 X 1 0( 〕%W l
式中 W Z 一木脂素 (粗品 )重 W , 一松塔
多糖重 C 一木脂素 (粗品 )百分含量
2 讨论
2
.
1 一次展开后 , 分离对 象未 完全分开 ,故
挥去溶剂后 ,再用同样溶剂作二次展开可得
较好分离效果 。
2
.
2 制备性薄层 ,采用横线状点样可加大薄
层板载样量 。
2
.
3 绘制两条标准 曲线以适用于 含量不同
的样品 。
2
.
4 本法简便易行 ,样 品溶液稳定 , 室温放
置 12 h 无变化 。
2
.
5 该法对含有木脂素的药物及其制剂的
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方法 。
参 考 文 献
l 王宪楷 ,等 . 天然药物化学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 9 8 8 . 3 61
2 马 辰 , 等 . 药学学报 , 2 9 9 2 , 2 7 ( 2 2 ) : 9 3 4
( 1 9 9 5

0 9一 0 7 收稿 )
S t u d i e s o n E f f e e t i v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P i n e c o n e V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L i g n i n i n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s o f C o n e o f P i n u s k o ar i e n s i s b y T L C

U V m e t h o d
L i H a o z h i
,
L u Y
o n g j
t , n , Y u a n X i
a o
b i
n , e t a l
A T I
J
C

U V m e t h o d fo r 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o n o f l ig n i n in p o ly s a e e h a r i d e s o f e o n e o f P i n u s k o r a i e 刀 s i s w a s r e -
p o r t e d
.
A e t iv e li g
n i n w
a s o
b t
a in e d b y
a e i d h y d
r o
ly
s i s
, a n
d d
e v e
l
o p e d
o n G F

2 5 4 T L C

P l
a t e b y m i x e d S o lv e n t
o f d i
e
h l
o r o m e t h a n e
一 e t h y l e t h e r
.
U V
a
b
s o r
b
a n e e o
f t h
e e
l
u a t e w a s d
e t e r m i
n e
d
a t 2 3 0 n m
.
T h
e e o n e e n t r a t i o n o f
lig
n in
4 %
a
w a s li
n e a r
l y
r e
l
a t e d t
o a
b
s o r
b
a n e e w i t h i
n t h
e r a n g e o f Z~ 7 0拜g /m l
.
T h
e r e e o v e r y w
a s 1 0 0
.
2 %一 1 0 1 .
n d R SD w a s 6
.
5%
麻杏石甘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 (长沙 4 1 0 0 0 7) 何 群 带 邓清平 ` ’
摘 要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麻杏石甘滴丸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 : 提取物与基质配 比为 l :
1
.
2
, 滴制温度 95 士 1亡 , 滴速 9 滴 / m in ,冷却剂温度 6士 I C 。
关键词 麻杏石甘滴丸 正交试验 工艺研究
麻杏石 一甘滴丸系 由汤剂改成的新剂型 ,
大量资料表明原方剂对治疗小儿肺炎 、 支气
管炎 、 百 日咳等咳喘气急症疗效显著 ,制成滴
丸剂 目的是方便小儿吞服 , 便于携带 、 贮运 。
为探讨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 , 我们在初
步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实验
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麻杏石甘提取物 ( 自制 ) ; P E G 6 0 o 0( 佛山
市化工实验厂 ) ; 液体石蜡 (天津化学试剂二
厂 ) ;滴丸机 ( 自制 ) 。
2 滴丸成型工艺 .l[ 2〕
2
.
1 提取物与基质的配比 : 将麻杏石甘提取
物与基质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滴丸 ,其它条
.
A d d
r e s s :
H
e Q u n
,
H u n a n C o l le g e o f T r a d i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in e
,
C h
a n g s h
a
份 任 为本院 8 9 级 中药本科专题实习生
·
1 5 0
·
件固定 (P E G 6 0o 0为基质 , 液体石蜡 为冷却
剂 , 滴定温度 90 土 l ℃ ,滴速 9 滴 / m in , 冷却
剂温度 6士 I C ) ,观察指标 : 硬度由软至硬分
为 1一 5 级 (手按 ) , 外形 由不圆至圆分为 1一
5 级 ,拖尾情况 由差至好分 为 1一 5 级 , 结果
见表 1 。
表 l 提取物与基质配比
提取物 与基质的配 比
1 毛 2 1 : 1 8 〕 t l 6 1 : 1. 4 1 : 1 2 1 . 1. 0 1 : 0 8 1 : 0 5
硬度 5 5 5 5 5 4 2 1
圆整度 1 1 艺 4 5 5 3 1
拖尾 1 2 3 4 5 5 1 1
总分 7 8 10 1 3 15 1 4 6 3
经反复试验 可知 : 合适的配 比范 围在 1
, L 4一 1 , .1 0 之间 , 基 质 比例高 , 圆整度
差 , 稠度大 ,滴制困难 ;基质 比例小 ,不宜固化
不易成型 ,硬度差 , 且拖尾 。
2
.
2 滴制温度对成型的影响 : 按 1 : 1 . 4 混
合麻杏石甘提取物与基质 (其它条件同 _ L , 观
察指标同上 ) ,仅改变料温 ,结果见表 2 。 试验
中发现料温愈低 , 愈易拖尾 ,滴制 困难 , 料温
愈高 ,硬度下降 , 滴丸呈扁球形 , 而且表面皱
折加重 , 圆整度差 。 较好的温度范围在 90 一
1 0 0
`〔 ’ 。
表 2 滴制温度对成型的影响
滴 制 温 度
温 ,变 ( 〔 ) 70 7 5 8 0 8 5 9 0 9 5 1 0 0 ]0 5
硬度 5 5 5 5 5 5 4 3
卜密整度 2 3 3 4 4 5 4 3
拖蜷 1 1 2 3 4 5 5 5
总分 8 9 1 ( ) 1 2 1 3 飞5 1 3 1 1
2
.
3 滴速与成型的关系 : 提取物 与 基质配
比同上 ,滴制温度 9 5℃ ,冷却剂温度 6 `C , 仅
变化滴速 , 观察指标 同上 , 实验结果 见表 3 。
结果表明 ,滴速快 ,滴丸不能充分冷却粘连在
一起 , 硬度与圆整度均下 降 ,而与拖尾无关 。
虽滴速慢成型好 , 但从生产效率考虑应 以硬
度 、 圆整度达最佳状态为宜 ,故滴速选择范围
在 ] 2一 1 6滴 / m i n
《中草药 》 1 9 9 6 年第 2 7卷第 3 期
表 3 滴速与成型的关系
滴 速 (滴 /m i n )
2 4 2 1 1 8 15 1 2 9 6 3
硬度 ] 2 3 4 5 5 5 5
圆整度 1 2 3 4 5 5 5 5
拖尾 5 5 5 5 5 5 5 5
总分 7 9 1 1 1 3 15 1 5 1 5 1 5
2
.
4 冷却剂温度的确定 : 采用水浴 、 空气浴 、
冰浴等方法控制 冷却剂温度进行如上实验 ,
方法与观察指标基本同上 ,结果 见表 4 。
农 4 冷却液退度的确定 (士 1 `C )
温度 ( C ) 2 2 18 1 4 1 0 6 2
硬度 1 2 3 4 5 /
圆整度 2 3 4 5 5 /
拖尾 3 4 5 5 5 /
总分 6 9 12 1 4 1 5 /
多次试验证明 : 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冷却
液的温度 ,有利于滴丸收缩 、 凝 固 、 迅速散热
冷却 , 同时在较低温度下 ,冷却液 比重增大 ,
粘滞度提高 ,滴丸下降速度减缓 , 更易成型 ,
但应高于冷却液的凝固点 。 本实验表明冷却
液温度在 2℃以下 ,冷却液凝固无法制备滴
丸 。
3 滴丸成型工艺的正交试验法研究〔 3 ,
3
.
1 因素水平及正交试验 : 见表 5 、 6 。
表 5 因素水平表
因素水平 一—提取物与基质配 比 料温 滴速 冷却液温度A B C D1 1 : 1 . 4 9 0 1 2 142 1 . 1 . 2 9 5 9 1 03 1 : 1 . 0 10 0 6 63 . 2 结果及分析 : 由正交试验结果可得较好的方 案 是 A : B I C ZD 3 , 较 优 组 合 A ZB : 或B 3C Z D 3 ,对滴丸成型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A ,次之是 C 和 D , 考虑到经济成本及操作等因素 ,该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物与基质
配比为 l : 1 . 2 ,滴制温度 95 士 1℃ , 滴速 9滴
/ m in
,冷却剂温度 6士 I C 。
·
1 5 1
·
表 6正交试验 〔 1 9 ( 3` )〕
试验指标
列号
A B D硬度 圆整度 拖尾 合计
1 1 1 1 1 4 3 4 1 1
2 1 2 2 2 5 4 4 1 3
3 1 3 3 3 4 4 5 1 3
4 2 1 2 3 5 5 5 1 5
5 2 2 3 1 4 5 5 1 4
6 2 3 1 2 5 4 5 1 4
7 3 1 3 2 3 4 5 12
8 3 2 1 3 4 4 4 1 2
9 3 3 2 1 3 4 5 1 2
K 1 3 7 3 8 3 7 3 7
K Z 4 3 3 9 4 0 3 9综合分总和
K 3 3 6 3 9 3 9 4 0 T一 1 1 7
R 7 1 3 3
4小结与讨论
4. 1按上述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呈棕黄色 ,
表面光滑 ,重量差异限度符合《药典 》规定 ,平
均丸重 34 m g /粒 。
4
.
2 麻杏石甘汤剂改成滴丸每付生药总量
38
·
g0
, 制成滴丸 I n 粒 ,按小儿剂量折算后 ,
每次服约 14 一 18 粒 ,适用于 1 . 5 ~ 4 岁的幼
儿服用 。
参 考 文 献
1 罗晓健 , 等 . 中成药 , 1 9 2 , 14 (9 ) : 4
2 缪也夫 . 中成药 , 1 9 9 0 , 1 2 ( 5 ) : 7
3 郭麟端 , 等 . 中成药 , 1 9 9 4 , 1 6 ( l ) : 1 1
( 19 9 5

0 2

0 6 收稿 )
中草药的增溶与混悬△
1
. 茵桅黄注射剂澄明度研究
西北大学化学系 (西安 7 2 0 0 6 9 ) 石进超
摘 要 添加剂二元醇一酞胺系列或二元醇一氨基酸系列对茵桅黄注射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 ,
尤其是前一系列效果更佳 。 经加热老化实验 , U V 一可见光谱 、 显微镜观测 、 超离心实验 、 室温放置实
验 ,其稳定性远超出按传统配方制作的注射剂 , 能确保实现在室温下放置两年不产生浑浊的要求 。
关健词 茵陈 黄荃 山桅 稳定性 增溶 紫外分光光度法
茵桅黄注射剂是茵 陈提取物 、 山桅提取
物 、 黄琴贰的灭菌水溶液 ,具有清热 、 利湿 、 解
毒 、退黄 、健肝等作用 。对重型 I 型肝炎 、 急性
黄胆肝炎 、 迁慢性肝炎的退黄效果方面具有
很好的疗效 , 临床上应用很广泛 。黄答贰还可
广泛应用于化妆 、 烟草等行业 〔`〕 。 传统配方是
添加葡萄糖作增溶剂 ,但稳定性不佳 。经过数
年反复实验 , 我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令人满
意的效果 。
1 仪器与药品
美国 P E L 一 17 紫外一可 见分光光度计 ; 日
本 K S 一 2 0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 2 0 万 r /m i n ) ;
日本 O l y m p u t B H 显微镜 (放大 1 0 0 0 倍 、检
出下限 1川 。 所用氨基酸为生化纯 ,其它化学
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注射液配制
茵陈提取物 、 山桅提取物的制备按 文
献 〔 2〕进行 , 黄答贰制备参考 文献〔 3〕的氢氧化
钠法进行 , 3 种提取物的含量均按文献 ` 2〕进
行测定 。 按厂方提供的工艺方法及添加剂配
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 在新的添加剂试液
中 , 3 种生药提取物含量与标准溶液相同 ,配
.
A d d r e s s
:
Sh i j i n e h a o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h e m i s t r y
,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
△ 国家 “ 七五 ” 攻关课题
.
1 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