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鳞片近轴面表皮的酶活性与鳞片内部组
织酶活性不一致的现象 ,在其它生理指标的
检测以及浙贝母生长发育的其它时期也曾表
现出来 ` 5 , 6 〕 。 说明鳞片的近轴面表皮对整个鳞
茎来说非常重要 ,它在芽和鳞片的相互关系
中起着重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李志亮 ,等 . 中草药 , 1 9 5 5 , 1 6 ( 1 ) : 1 7
薛应龙 , 等主编 .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 . 上海 :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 9 8 .5 1 38
E l s t n e r E F
, e t a l
.
P l a n t p h y s i o l
,
19 8 2
,
3 3
:
7 3
1) a r l e e n A
, e t a l
.
C a n J B
o t , 19 8 9
,
6 7
;
1 1 03
高文远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5 , 2 0 ( 12 ) : 7 1 9
高文远 ,等 . 植物学报 , 1 9 9 5 , 3 7 ( 1 1 ) : 8 8 5
( 1 9 9 6
一
0 4
一
1 5 收稿 )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P e r o x i d as e a n d A e i d P h o s P h a t a s e i n T h u n b e r g F r i t i l l a r y
( F 而瓦Jla 而 a t h u n b e gr i ) D u r i n g t h e P r o e e s s o f R e l i e v i n g D o r m a n e y a t L o w T e m eP r a t u r e
G
a o
W
e n y u a n
,
L i Z h il i
a n g
, a n d X i a o P e i g e n
C h
a n g e s in t h e a e t iv i t ie s o f p e r o x i d a s e a n d a e id p h o s p h a t a s e i n F r i t i lal ir a t h u n be 烤 11 M iq . w e r e s t u d i e d
d u r i n g t h e p r o e e s s o f r e l ie v i n g d o r m a n e y a t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
.
R e s u lt s s h o w e d t一l a t t h e p e r o x id a s e a e t iv i t y o f
a d a x ia l e p i d e r m w e r e m u e h h i g h e r t h a n th a t o f t h e in n e r s t o r e t is s u e in th e s e a le
,
b u t a p p r o a e h e d t h a t o f t h e
b 、 i d
.
T h e a e id p h o s p h a t a s e a e t iv i t y o f t h e i n n e r s t o r e t is s u e i n s e a l e i n e r e a s e d q u ie k ly a t t h e la t e s t a g e o f r e
-
l ie v i n g d o r m a n e y
.
乌药混淆品— 红茵香根的生药鉴定
陕西省汉中市药品检验所 ( 7 2 3 0 0 0)
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彭 强 寮
赵 桦
摘 要 对乌药的混淆品红茵香根 1 il ic “ m lan ,’e ol at “ m 进行了生药性状 、 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 ,
并与乌药做比较 ,为鉴别两者提供依据 。
关健词 红茵香根 乌药 性状 显微 理化鉴别
乌药为常用 中药 , 来源于樟科植物乌药
L i n d e ar a g g er g a t a ( S im s ) K o s t e r m
. 的干 燥
块根 , 药材商品通常为根的横切片 ,性温味
辛 , 能顺气止痛 、 温肾散寒 ,用于胸腹胀痛 、 气
逆喘急 、膀胧虚冷 、遗尿尿频及病气 、 痛经等
症 。 发现药材市场上有将红茵香根的横切片
混充乌药销售 。 红茵香根系木兰科植物狭叶
红茵香 lI l i c i u m l a n c e o la t u m A . C . S m i t h . 的
干燥根 ,横切片与乌药相似 ,但性温味苦 ,有
大毒 ,具祛风通络 、 散癖止痛功能 , 主治跌打
损伤 、 风湿痹痛 、 痈疽肿毒等症 〔江苏新医学
院 . 中药大辞典 (上册 ) . 上海 人 民出版社 ,
1 97 .7 1 0 1 6〕而与乌药不同 。 作者对红茵香根
进行生药鉴定 , 并与乌药比较 , 为鉴别提供依
据 。
1 药材性状
.
A d d
r e s s :
P
e n g Q i a n g
.
H
a n z h o n g M
u n ie ip a l I n s t i t u t e fo r D r u g C o n t r o l
,
H
a n z
h
o n g
彭 强 男 ,毕业于西北大学药用生物学专业 ,副主任药师 。 曾取得 3 项有关中药科研成果奖 , 并参加编写 了《秦巴药物志 》 , 主研生药鉴定 ,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赵 桦 男 , 1 9 8 4 年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理学硕士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植物形 态学 、分类学研究 。发表研究论文 20 余篇 。
《中草药》 1 9 9 7 年第 28 卷第 7 期 · 4 2 5 .
红茵香根多为斜向横切的片 , 呈类椭圆
形 、 类圆形 ,直径 2一 4 c m , 厚 0 . 2一 0 . 6 。 m ,
少数为短 圆柱形小段 ,长 2 . 5一 3 . 5 。 m , 直径
.0 5 ` 1 · 5 c m 。外表面棕褐色 ,较粗糙 ,有纵皱
纹 、 细根痕及少数横裂纹 ,栓皮剥落处露出棕
色皮部 。 横切面皮部红棕色 ,略显颗粒性 ; 木
质部占绝大部分 ,淡棕色 ,年轮不明显或隐约
可见 。 质坚硬 ,难折断 ,皮部可剥落 。 气香 、 味
苦 、 微涩而带辛辣 。
2 显微特征
2
.
1 红茵香根横切面 (直径约 1 . 8 c m ) : 木
栓层为数列至十数列细胞 ,壁略厚 ,胞腔含红
棕色至棕褐色物 。皮层散在油细胞和石细胞 ,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红棕色物 。 韧皮部射线
宽 2一 3列细胞 ,有时亦有少数石细胞 。 木质
部宽广 ,主要由木纤维组成 ;导管单个散在或
2一 3 个相聚呈径向排列 ;木射线宽 1一 2 ( 3)
列细胞 ,胞腔含淡黄色物及淀粉粒 ;另有少数
木薄壁细胞 (图 1 、 2) 。
图 1 红茵香根横切面简图
1
一木栓层 2一皮层 3一石细胞 4一油细胞
5
一韧皮射线 6一韧皮部 7一木质部 8一木射线
补锣黔
图 2 红茵香根横切面详图
1一木栓层 2一皮层 3一石 细胞 4 -
油细胞 5一韧皮射线 6一韧皮部薄
壁 细胞 7一木纤维 8一导管 9一木
射线 10 一木薄壁细胞
图 3 红茵香根皮部粉末特征
1
一石细胞 2一纤维 3一皮层薄壁细
胞 a( 一皮层外侧细胞 b一皮层内侧细
胞 ) 4一韧皮部条形薄壁细胞 5一油
细胞 6一淀粉粒 7一木栓细胞
2
.
2 红茵香根皮粉末 : 呈灰棕色 。 石细胞不
规则分枝状 、 类长方形或多角形 ,数个相聚成
团或单个散在 , 直径 (长 x 宽 ) 57 一 6 84 x 38 一
1 5 2 拜m , 壁厚 7 · 6一 6 0 . 5 产m ,层纹及孔沟可
见或不明显 ,有的壁深波状弯曲 ,胞腔含红棕
色物 。 纤维少 ,有两种 : 一种较粗 ,先端钝 ,直
·
4 2 6
·
径 6 0 . 8 ~ 9 5 拜m ,完整者长 7 0 0 ~ 1 4 8 0 拼m ,
壁厚约 30 拌m ,表面具多数瘤状突起 , 层纹细
密 , 胞腔狭细 ,孔 沟明显 ; 另一种细长 , 先端
尖 ,直径 1 9一 3 4 . 2 拼m , 长 2 0 0 0一 2 6 0 0 拌m ,
壁厚约 13 拼m ,表面平滑 ,层纹不明显 , 孔沟
稀少 。 皮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黄棕色至红
省凰冒川爵氰以口曹
图 4 红茵香根木质部解离组织特征
1
一导管分子 2一木纤维 3一木射线细胞 4一木薄壁细胞
棕色物 ,其外侧的细胞有的壁略念珠状增厚 ,
相邻细胞壁上有时可见 1 至数个胞间隙 。 韧
皮部长形薄壁细胞略似纺锤状 ,先端钝尖 、 短
楔形或较钝圆 , 长 1 9 4 一 4 3 7 (一 5 3 2 ) 拜m , 直
径 2 . 8一 49 . 4 拼m ,少数一端略分叉 。 油细胞
类圆形 、 阔卵形或矩圆形 ,直径 (长 x 宽 ) 68 · 4
一 1 3 3 又 5 7一 5 7 . 4 拜m 。 淀粉粒散在 ,单粒类
球形 、 长圆形 ,直径 3一 1 7 . 5 拼m , 脐点点状 、
短缝状或人字形 , 层纹不明显 , 复粒由 2一 9
个分粒组成 。木栓组织碎片棕红色至棕褐色 ,
细胞类多角形 ,壁略不均匀增厚 ( 图 3 ) 。
2
.
3 红茵香根木质部解离特征 : 导管分子长
条形或短梭状 ,直径 3 0 . 4一 7 2 · 2 拌m ,长 2 5 0
一 7 60 一 1 2 30 拜m , 穿孔板为斜向狭长的梯纹
表 1 红首香根与乌药的主要区别
红 茵 香 根 乌 药
药 大 小 横切片直径 z~ 4 e m ,厚 0 . 2~ o . 6 e m 横切片直径 z ~ 3 e m ,厚 0 . 1一 0 . 3 。 m
材 外表面 棕褐色 , 较粗糙 , 具纵皱纹及少数横裂纹 黄棕色 , 较平滑 ,具纵皱纹
性 横切面 皮部红棕色 ,颗粒性 ,木部淡棕色 皮部黄褐色 ,较细致平坦 ,木部淡黄棕色或黄白色
状 气 味 香 , 苦 、 微涩 , 有辛辣感 香 ,微苦 、辛 , 有清凉感
狭窄 ,约 4 ~ 5 列细胞 , 散在油细胞 ,
显 横 皮层 宽广 , 约拾数列细胞 , 散 在石 细胞和油 无石细胞及纤维
细胞 , 偶有纤维 散在较多纤维 , 无石细胞
微 切 韧皮部 无纤维 , 有时可见少数石细胞 木射线细胞不含淀粉粒 , 偶含灰黄色油状物
面 木质部 木射线细胞含淡黄色物及淀粉粒 无
特 石细胞 多见 , 不规则分枝或不分枝 多见 ,呈长梭形 , 平滑 ,微木化 , 长至 5 0 o m
粉 皮部纤维 少见 , 尉酌翻缺份日骨, 利匕长至 2 6 0 林m 具单穿孔板和具缘纹孔
征 导管 具梯纹穿孔板和梯形一对列式纹孔 不分 叉分枝 , 胞腔含众多淀粉粒
末 木纤维 有的略分叉或分枝 ,胞腔不含淀粉粒 直径 31 一 95 x 20 一 7 0 o m
油细胞 直径 68一 1 33 只 5 7一 5 7 拌m
理 H CI 一M g 粉反应 显红色 无颜色变化
化 香草醛一 H Z S O . 反应 颜色 由黄 红色即变为桃红色 、 紫红 色 , 即显樱红 色 ,很快变为桃红色 ,放置后
鉴 放置后最终变为蓝紫色 最终变为紫红色
别 紫外吸收光谱林幽弃 ) 2 0 4 . 4 , 2 5 6 . 4 , 34 9 . 6 ( n m ) 20 4 . 2 ( n m )
穿孔板 ,侧面观倾斜度大 ,侧壁具梯形一对列
式纹孔 。 木纤维狭长 ,两端狭尖或一端较钝 、
弯曲或分叉 ,边缘较平直或不甚平整 , 有的略
呈分 枝状 , 长 3 3 0 一 9 6 0 一 1 6 0 0 拜m , 直径
1 1
.
4 一 3 5 拌m , 壁厚 2 . 5一 1 0 拜m , 孔沟不 明
显 , 纹孔短斜缝状或八字形排列 。木射线细胞
《中草药》 1 9 9 7 年第 2 5 卷第 7 期
类方形 、 类长方形或多角莆 ,直径 (长 x 宽 ) 76
一 1 4 4 . 4又 2 6 . 6一 7 6 拜m ,壁厚 3 . 8一 7 . 5 拌rn ,
具多数类圆形或扁 圆形纹孔 , 未经解离 液处
理的木射线细胞含淀粉粒 。 木薄壁细胞长条
形 , 直径 (长 又宽 ) 1 2 0一 2 1 0 又 2 6 . 6一 7 0 拜m ,
纹孔较大 (图 4 ) 。
·
4 2 7
·
.1
` .
1
` .,.月哎侧邻澎
3 理化鉴别
3
.
1 分别取红茵香根与乌药粉末各 1 . 5 9 ,
加 1 0 m L 石油醚 ( 30 ℃一 6 0℃ ) , 浸渍 2 0 m i n
并时加振摇 ,滤过 。分别取两种滤液置蒸发皿
中 ,挥尽溶剂 , 残留物滴加 1%香草醛浓硫酸
液 2一 3 滴 ,发生颜色变化 , 结果见表 1 。
3
.
2 取红茵香根和乌药粉末各 1 9 , 加乙酸
乙醋 1 0 m I J , 回流 20 m in ,滤过 。 分别取两种
滤液置蒸发皿中 , 摔尽溶剂 , 残 留物各加 1
m l
才 乙醇使溶解 。 溶液倾入试管中 ,加入镁粉
少许及浓盐酸 2一 3 滴 , 微热 ,显色结果见表
3
.
3 紫外光谱特征 :分别取红茵香根和乌药
粉末各 0 . 5 9 , 加乙酸 乙醋 5 m I J , 密塞 , 振摇 ,
放置过夜 ,滤过 。 分别取两种滤液蒸干 ,残留
物各加 5 m I J 无水乙醇使溶解 。 分别取两种
溶液各 0 . 5 m L , 以无水 乙 醇稀释 至 15 m L
作为供试液 。 以同批溶剂作空白 ,在 U V 一 26 0
( 日本岛津 )仪器 上 于 2 0 一 5 0 n m 范 围内
扫描 。 结果见 图 5 、 表 1 。
L
、 ,之止 , ~ _ _
2 0〔) 3吸川 4〔) 0
波长 孟 ( n m )
图 5 紫外光谱特征
1一红简香根 2一乌药
( 1 9 9 6
一
1 2一 0 2 收稿 )
P h a r m a e o g n o s t i e a l I d e n t i f i e a t i o n o f L a n e e l e a f A n i s e t r e e
( lI l i ic u m l a n ce
o l a t u m )— A n A d u l t e r a n t o f C o m b i n e d S P i e e b u s h ( L i n d e ar a g g er g a t a )P e n g Q i a n g , Z h a o H , i a
P h
a r m a c o g n o s t i e s t u d ie s o n t h e s h a p e
,
m o r p h o lo g y
,
m ie r o s e o p ie s t r u e t u r e a n d p h y s ie o e h e m ie a l p r o p e r t ie s
o
f lI lic i“ m la n c e o la t u m — a n a d u l忱 r a n t o f L i n de ar a g g er g a t a w e r e e a r r ie d o u t a n d e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a t o fL i n山ar a g g理 g a t a , t o p r o v id e a b a s is f o r t h e i r id e n t i f ie a t io n .
山东太子参多糖含量对质量的影响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济南 2 5 0 0 14) 钟方晓 丧 彭广芳 李责海
摘 要 对山东栽培太子参 、 山东昆箭山野生太子参及山东各地销售的太子参进行了药材性状的
比较 ,并进行了多糖的含量测定 。
关键词 太子参 药材性状 太子参多糖 含量测定
太子参为常用中药 ,具有益气健脾 、 生津 润肺等功能 。 我们提取太子参多糖进行的药
,
A d d
r e s s :
Z h
o n g F a n x ia o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n e i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i n e a n d M
a t e r ia
M
e d ie a
,
Jin a n
钟方晓 男 , 19 8 4 年毕业于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系 , 学士学位 ,从事中药 、 生药研究工作 ,助理研 究员 。研课题 , 其中已获成果奖三项 : “ 金银花质量及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 省科技进步奖 参加 了多项科点推广项 日 ; “ 野菊花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科技进步奖一等
二等 ,并定为全国重
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 ;本人均为前 二 、三名获奖者 。
·
4 2 8
·
; “ 昆箭山中药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 获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