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



全 文 :综述与专论 ·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刘 斌 介
摘 要 结合近年来研究文献 , 探讨了中药炮制过程巾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 , 主要包括水解 、
异构化 、氧化 、置换 、分解和缩合等反应类型 。
关钮词 中药 炮制 化学成分 机理
中药经过炮制处理以后 , 药性和临床疗
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对这种变化机理的探
讨和认识 , 过去多集中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
含量的变化和药理活性的改变上 。 随着研究
的深入 , 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 , 只有在搞清楚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的
基础上 , 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 , 并
进而指导改进炮制工艺和制订质量标准 。 近
年来 , 不少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取
得了可喜的进展 。 笔者仅就此进行综述 。
 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
中药在加工炮制处理过程中 , 化学成分
的变化比较复杂 。就目前研究文献来看 , 化学
成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 。
   水解  川乌 、草乌 、附子均有很强的毒
性 , 其炮制 目的主要在减毒 。 过去普遍认为 ,
它们在炮制处理过程中 , 毒性较大的双酷型
生物碱先水解脱去乙酞基生成毒性较小的单
酷型生物碱 , 进而再水解脱去苯甲酞基 , 生成
毒性更小的氨基醇型生物碱 。 最近发现附子
在炮制过程中 , 首先是苯 甲酞基被水解而脱
去 , 再进一步水解脱去乙酞基而成乌头胺 , 同
时也伴随发生脱氧作用 , 生成塔拉乌头胺  。
人参中含有大量的皂贰类成分 , 但人参
不同加工炮制品中其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不
同 。 鲜人参 、生晒参和红参均含有人参皂贰
 。 、   , 、    、  。 、   、  。 、   、   , 和    鲜人参
和生晒参还含有  种特有的天然原形皂贰丙
二酸单酞基人参皂贰   , 、   、  。 和  。 而红
参 中含有的特有成分有   一人参皂贰
   ,     人参皂贰   , ,     一人参皂贰
 、, , 人参皂贰   , 、  , , 、  , ,等〔  。 进一步的研
究发现 , 这些特有的成分多是由于人参在蒸
制加工成红参的过程中产生的 。 一方面是鲜
人参和 生晒参含有的  种丙二酸单酞基人参
皂试因受热水解脱去丙二酸 , 生成相应的人
参皂贰   、  、 、  。和   另一方面是丙二酸
单酞基人参皂贰水解脱去丙二酸 , 同时脱掉
   一位的全部糖链和  一位上的糖链末端糖 ,
生成人参皂贰    , 〕。
黄蔑蜜炙前后 的高效薄层层析分析表
明 , 蜜炙过程中黄茂皂贰成分一部分产生糖
贰键的断裂和 乙酞基的脱落闭 。
日本学者研究认为 ,在地黄炮制过程中 ,
贰类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水解 。 其中以单糖贰
水解最多 , 其次是双糖贰 。生地黄在蒸制过程
中 , 其中所含蜜三糖 、蔗糖等寡糖水解 , 游离
出果糖   。
   异构化  鲜人参经加热干燥或蒸制加工
成红参时 , 根中部分天然  一构型的人参皂贰
在发生水解的同时产生  一构型的次级贰 。 如
人参皂贰  。 , 水解的同时异构化成   一人
参皂贰    , 再水解生 成   升人参皂贰
     。
·            ,                             ,                       
          ,    
    
   氧化  马钱子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 。 在
研究其炮制机理时认为其主要成分士的宁和
马钱子碱的损失是一个在高温条件下 , 加速
其氧化分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在相同条件下 ,
马钱子碱相对比士的宁易于分解破坏 , 这 一与
其 结 构 上 的   一   、   一  取 代 有
关 。 从马钱子炮制中分离出  种生物碱 ,
其中有  种是生品中所没有的 , 即异马钱子
碱 、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 、异士的宁氮氧化物
和  一轻基 一 一甲氧基士的宁 。 它们是马钱子在
炮制过程中由其它生物碱转化而来的川 。 为
了验证这种可能性 , 对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
加热和氧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 以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为母体 , 在    作用下 , 可以合
成纯度较好 、得率较高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氮氧化物  。 士的宁加热到  ℃ , 可氧化为
士的宁氮氧化物 , 后者在   ‘ 则局部开环
形成异士的宁氮氧化物  同时 , 士的宁加热到
 。℃ , 可使与    一连接的醚链开环而成异士
的宁 , 再加热 , 也能形成异士 的宁氮氧化
物  〕。
在研究白术的炮制时发现 , 白术炒制后 ,
其所含成分苍术酮的含量为  炒白术  生白
术 , 而经基苍术内醋的含量为 炒白术 生白
术 , 证明白术在炒制时 , 其中的苍术酮被氧
化 , 生成了轻基苍术内酷  〕。
由于磷脂成分受热 不稳定 , 山检  〕、 黄
蔑帅〕等中药在炮制过程中 , 其所含磷脂成分
有所改变 , 其中溶血磷脂酞胆碱和磷脂酸含
量有所增加 , 而其它磷脂组分则有所降低 。提
示在炮制过程中 , 磷脂酞胆碱受热氧化生成
溶血磷脂酞胆碱 , 而部分其它磷脂组分分解
生成磷脂酸 。
   置换  川乌、草乌 、 附子在炮制过程中 ,
乌头碱类生物碱  位上的乙酞基在较缓和的
加热条件下被一些脂肪酸基置换 , 生成毒性
较小的脂生物碱   一      类  ‘」。
   分解  人参在炮制成红参的过程中 , 丙
二酸单酞基人参皂贰发生裂解脱狡反应 , 生
成乙酞基化合物 。这样 , 丙二酸单酞基人参皂
《中草药儿    年第   卷第  期
贰  和  。 分别生成  。,和      。
日本学者从加工炮制后的黄连中分离出
一种红色小巢碱型生物碱 , 鉴定为小巢红碱
          , 对数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具
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 小聚红碱在生黄
连中几乎不存在 , 它是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 ,
其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
长而增加  与此同时 , 黄连中的小巢碱相应减
少 。据此推测 , 小璧碱在加热过程中可脱去一
个甲基转变为小璧红碱 。此外 , 加热使黄连中
其它的小璧碱型生物碱 , 如掌叶防己碱 、黄连
碱 、药根碱等也发生结构变化 。其中掌叶防己
碱大部分转变成          “〕。
  缩合  研究发 现 , 红参 中存在的麦芽
酚  〕和糖贰   均为红参加工过程中所产
生的特有成分 。 其生成首先是鲜人参中的麦
芽糖和氨基酸经      反应生成       
化合物 ,经分子重排和脱水缩合及环化 , 生成
糖贰  , 进一步水解脱去葡萄糖后进行分子
重排生成麦芽酚 。生地黄在炮制过程中 , 其所
含氨基酸量迅速减少 , 主要也是由于生地黄
炮制过程中生成的果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了
蛋 白黑素         , 从而使熟地黄外观
表现为黑色 。
 结语
中药通过水浸 、加热和各种辅料的处理 ,
其某些单体化学成分发生了结构的变化 , 产
生了生品中所不具有的新成分 。这些变化 , 有
的可以用来解释药物炮制后药性的改变和临
床疗效的差异 。 而大部分还缺乏必要的药理
实验结果的支持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
中药炮制后 , 其单体化学成分结构的改
变和炮制品中特有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机制 , 有的比较清楚 , 并已通过实验证实 有
的则仅仅是一种推测 , 更有相当多的炮制品
中特有成分尚未在生品中找到其前体物质 。
这其中不能排除有些成分在生品中也存在 ,
只是现在尚未被人们发现和分离 。因此 , 对这
些特有成分的研究 ,应着重从生品入手 , 找到
其可能的前体物质并进而研究其在炮制过程
。    ·
中的变化机制 。
参 考 文 献
 邹文栓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     
 徐东铭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      
 李向高  中药材 ,     ,       
 刘星蜡  中国中药杂志 ,     , 一     
 刘成基 , 等  中药材 ,    ,      
 陆敏仪 , 等  中 国中药杂志 ,   ,      
     一   ,     生秦学摊言缸日 ,    ,       
 蔡宝昌 , 等  中因药学杂志 ,   ,       
 蔡宝昌 , 等  中国药学杂志 ,     ,        
。 罗尚凤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      
一 郭 戎 , 等  中成药 ,     ,      
  许益民  中成药 , 1 9 9 2 , 1 4 ( 3 ) : 2 0
13 张兆旺 , 等.中药炮制现代研究.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 9 9 2 . 1 9 2
1 4 米田该典 , 等.生菜学雄蒜 ]959 , 4 3 ( 2 ) : 1 2 9
1 5 魏均娴.药学学报 , 1 9 5 2 , 1 7 ( 7 ) ; 5 4 9
1 6 徐绥绪 , 等.药学学报 , 1 9 8 6 , 2 1 ( 1 ) : 7 1
( 1 9 9 6
一 0 7

0 5 收稿)
甘草及其制剂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系 (济南 250014) 张 萍 带 祝希娴
摘 要 概述了国内外对甘草药理药效及医疗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甘草及其
制剂在解痉镇痛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皮肤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抗利什曼原虫 、抗癌 、抗病
毒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 并介绍了对甘草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 。
关锐词 甘草 药理药效 临床应用 毒副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甘草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
解毒 、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及调和 药性等功
效 。 西方国家传统把甘草作为矫味剂和祛痰
剂 。随着科技发展 ,各国对甘草的研究逐步深
入 , 发现 了许多新的药理药效作用 。我们就甘
草及其制剂的最新研究情况加以概述 。
1 解痉镇痛作用
甘草具有解痉镇痛作用 , 尤其在痉挛状
态下更明显 。甘草与芍药可相互协同 , 故甘草
配芍药疗效更好 。 甘草 中解体的主要化学成
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 其中的异甘草素(i so h-
quitigenin )镇痉作用最强 〔, ’ , l店床 已有许多
新应用 。
1
.
1 用于 胃 X 线及大肠内窥镜检查 :日本
报道芍药甘草汤可作 为 胃 X 线及大肠 内窥
镜检查的解痉剂 。 在造影或内窥镜检查前需
肌注解痉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但传统的解
痉剂可引起排尿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 现已证
明高浓度的芍药甘草汤对人工诱导的异常兴
奋状态的抑制作用比对正常运动更明显 ;芍
药甘草汤有松弛骨骼肌和镇痛作用;大肠内
窥镜检查时投与芍药甘草汤确可减轻患者的
痛苦 。 作为胃 X 线检查前处理剂所具有的抑
制胃液分泌的作用 , 芍药甘草汤仅比解痉剂
略弱 。因此 , 对慎用或禁用传统解痉剂的患者
可应用芍药甘草汤达到解痉镇痛之 目的‘幻 。
1
.
2 治疗小儿腹痛 :用甘草汤或芍药甘草汤
治疗小儿腹痛显效迅速 。 口服与 口含疗效对
比:前者约 1.5 tn in 半数患儿腹痛消失 ;后者
2 m in 内半数见效 , 在 4 m in 左右 80 % 以上
的患儿腹痛消失 。 在 口腔内涂布苯佐卡因使
神经知觉暂时麻痹 , 在此情况下上述试验仍
有 3 例腹痛消失 。 另外甘草汤对持续 3 个月
的腹部绞痛也有显著疗效〔3〕。
1
.
3 对肌痉挛的作用 :给予芍药甘草汤同时
并用当归芍药散或桂枝获荃丸等活血祛癖剂
,
A d d
, e , , :
Z h
a n g
P i
n g
,
D
e
p t
,
o
f C h i
n
e , e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i n
e ,
J
i n
a n
.
5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