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9月 第 17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Sept. 2009, 17(5): 1007−1011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3)资助
翁伯琦(1957~),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E-mail: boqiweng@yahoo.com.cn
收稿日期: 2008-09-20 接受日期: 2008-12-29
DOI: 10. 3724/SP.J.1011.2009.01007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
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翁伯琦 廖建华 罗 涛 黄勤楼 雷锦桂 江枝和 陈君琛 王煌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州 350003)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生菌业的生产实际, 深入探讨了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的主要环节和优化构
建, 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策。通过对秸秆堆制发酵、优质高产栽培管理、菌渣循环利用和环境生
态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有效链接与整合优化, 建立“稻草(秸秆)−食用菌−菌渣−农田(园地)再循环−资源再利用”
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新体系的运作模式, 并展望了农田秸秆菌业的推广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秸秆 食用菌 菌渣 资源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5-1007-05
Integrative technology of straw-edible fungi industry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for resource recycling utilization
WENG Bo-Qi, LIAO Jian-Hua, LUO Tao, HUANG Qin-Lou, LEI Jin-Gui,
JIANG Zhi-He, CHEN Jun-Chen, WANG Huang-Ping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rural edible fungi, explores the main technical links and
optimized structure of crop straw-edible fungi industry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a series of technical measures. On the base of the
efficient links and optimized key techniques including straw fermentation through composting,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garicus bisporus, fungi residues recycling utilization technique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 new mode of ac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straw → edible fungi → fungi residues → farmland (garden) recycle → resource reuse. Consequently, efficient promotion
and prospect of crop straw-edible fungi industry are envisaged.
Key words Circular agriculture, Crop straw, Edible fungi, Fungi residue, Resource reuse
(Received Sept. 20, 2008; accepted Dec. 29, 2008)
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基础的产业具有上万
年的历史, 农业耕作模式经历了由“原始农业−传统
农业−常规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近些年来, 世界农业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能
源等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1], 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按照生态系统内
部的物种互利共生、物质多次利用、能量多级循环
的生态位原理,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有机废
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以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
调发展, 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转变
农业增长和农产品消费方式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3,4]。当前, 农田秸秆菌业在遵循循环经济原则的
基础上, 不断创新和发展, 从而成为现代农业循环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卓有成效的作用。
1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战略选择与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 我国的农业经济建设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
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
的粗放型增长方式[5]。当全球性能源、环境、人口
和粮食危机严重困扰着当今社会的时候, 《坦博宣
言》和《21世纪议程》吹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号角[6]。
100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因势利导的发展农田秸秆菌业, 其重大意义就在于
要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 以农业高新技术体系为
支撑, 按照物质能量的循环规律, 构建并优化适合
中国国情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走高效利用资源和
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之路, 最大限度循
环利用资源, 从而达到农业污染的最小化、废弃物
利用资源化、农产品生产绿色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战略提到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高度来强调[7]。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
济建设的发展, 农作物秸秆与畜牧业粪便出现了大
量剩余和遗弃浪费现象。农作物秸秆与其他废弃物
是重要的生物资源, 如何做好农作物秸秆与其他废
弃物的就地转化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农业问
题[8]。就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战略而言, 发展农田秸
秆菌业是一个重要方向,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
牧场粪便等其他废弃物, 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
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牧粪
便的综合利用水平, 解决“菌林矛盾”[9], 提高农田
的增汇能力,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农田秸秆菌业的有效开发和推
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
容和根本保障[10], 将对农业废弃资源良性循环与有
效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其意义深远。
在循环农业大框架下,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则必
须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模式, 以农业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切入点 ,
构建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
系[11], 大力发展农田秸秆菌业, 形成一条“秸秆−食
用菌−菌渣−有机肥−还田”的生态产业循环链, 具有
极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2,13], 为此要深入开展相关
环节的技术创新与优化集成, 使之有效链接, 环环
相扣, 有序运作, 以利于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2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对策与优化集成
实践证明, 要大力发展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
从食用菌技术层面考虑, 主要应以原料优化与栽培
管理两方面入手 , 解决技术难点 , 规范操作 , 标准
生产, 力求提高优质度、高效性与绿色化水平。
首先, 改进并优化秸秆的堆制发酵(图 1)。培养
料的堆制发酵包括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 [14]两个阶
段。二次发酵的目的是杀死培养料或菇房里的有害
生物, 使培养料通过控温培养各种类型嗜热微生物
的活动而促进培养料选择性变化的生物学过程。国
外的现代化蘑菇厂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应用
图 1 优质培养料及其配套工艺技术
Fig. 1 High quality culture medium and its matching tech-
nology
集中二次发酵技术, 该技术奠定了现代食用菌产业
的基础[15]。二次发酵的方式有室内床架二次发酵、
浅箱式二次发酵和集中二次发酵等。目前我国一般
采用室内床架二次发酵技术, 该技术操作简便, 但
发酵效果不很理想, 因此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集中
二次发酵技术, 是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关键环节之
一。实践表明, 优化秸秆的堆制发酵主要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优化组合以稻草为主的培养料
配方。首先在摸清稻草理化性质的基础上, 针对不
同草生菌的栽培特性, 对多种碳氮配方进行优化对
比, 筛选出适合草生菌栽培的优良碳氮比配方。其
次是以稻草等秸秆为主要原料, 配合不同的有机氮
肥如牛粪、羊粪、鸡粪、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
作为氮源, 通过对稻草发酵升温、微生物种群、腐
熟速度及培养料物理性状的变化分析, 筛选出适合
不同草生菌栽培的有机肥品种和添加量。再次, 在
上述两个改进优化的基础上, 在培养料中添加微量
元素、稀土元素等矿物质, 通过分析矿物质对稻草
培养料发酵升温、微生物种群、腐熟速度及培养料
物理性状的影响等指标来筛选出适合不同草生菌高
产栽培的堆肥添加剂。二是加强食用菌机械化、专
业化基质生产的辐射推广工作。要立足国情, 通过
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隧道式发酵工艺, 形
成机械化、专业化的草生食用菌基质生产技术, 建
立符合我国食用菌生产实际的农田秸秆菌业生产模
式。首先重点突破隧道式集中发酵隧道结构改进 ,
包括隧道式集中发酵的隧道结构、发酵过程控制、
机械化翻料等技术瓶颈。其次, 积极推广应用隧道
式集中发酵设备。当前, 我国的食用菌生产普遍处
于分散、人工操作的状况, 生产效率低下, 培养料发
第 5期 翁伯琦等: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1009
酵效果不均衡, 因此有必要推广应用隧道式集中发
酵设备, 借此生产高优的培养料, 减轻生产劳动强
度, 加速产业化进程。在上述技术优化集成基础上,
结合生产实际, 形成机械化、专业化的草生食用菌
基质生产技术模式, 通过示范区进行推广。
其次, 优化和发展以双孢蘑菇为代表的草生菌
栽培的管理策略。农田秸秆菌业的发展, 不仅在栽
培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改良, 还要加快农田秸秆菌业
体系相关环节的建设步伐, 从而使农田秸秆菌业的
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互相促进。第一, 加强双孢蘑菇
等草生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开发、利用草生
菌种质资源, 尤其是本土野生资源的特殊性状或优
良性状, 是培育草生菌新品种或种质创新的关键。
通过草生菌种质资源收集, 草生菌种质资源的遗传
鉴定, 建立各类菌株的 DNA指纹库和长、中、短期
三级种质资源保藏库。第二, 加快草生食用菌高产、
优质、抗逆、专用菌株的选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要求菌株具有更强的抗逆、抗病与生产性能, 引入
优良种质是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优良种质
的筛选与评价、草生菌种质创新、草生菌高产优质
菌株的杂交育种,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
质抗逆的双孢蘑菇等草生食用菌杂交新菌株。第三,
推广无菌透气袋大包装菌种工厂化制种新工艺。为
保证食用菌菌种的质量以及食用菌周年生产专用菌
种和保鲜生产专用菌种的推广, 必须研制适合我国
国情的工厂化制种新工艺。通过对原种培养基的筛
选、工厂化制种中培养基质处理方法、无菌透气塑
料袋的高压灭菌工艺、接种工艺等技术的优化集成,
建立配套工艺技术, 形成食用菌袋装菌种示范生产
线。第四, 建立和推广草生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
技术体系。从栽培菇房结构、覆土无公害消毒、病
虫害防治的无公害农药筛选等几方面着手, 建立食
用菌病虫害安全、有效的防控技术体系, 将病虫害
控制在最低水平, 以保证无公害栽培模式的顺利实
施。第五, 完善和推广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通过菇房通气、温度及湿度的优化管理、覆土材料
及其配方的应用、培养料、覆土材料及出菇的水分
综合管理, 优化生产管理技术模式, 建立优质高产
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增加农民
收入。第六, 建立稻草栽培食用菌产品质量监控及
质量保证技术体系。大力发展农田秸秆菌业, 必须
建立规模化生产优质食用菌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保
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食用菌污染关键控制点技术和食
用菌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确定, 制定、修订相关
标准, 申报省技术监督局备案, 为国家制定相关标
准提供科学依据。第七, 构建规范化、标准化优质
高效栽培模式。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 建立规模化、
标准化菌种培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模式, 主要包括研
究与示范适合不同地区与不同栽培季节的优质高效
栽培模式, 建立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优质高
效生产及菌渣利用核心区、辐射区, 并辐射带动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菌渣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的合理构建与管
理措施
农田秸秆菌业开发成功与否, 其重要标志不仅
仅是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同等重要。因此, 要加强菌
渣利用与环境保护, 进而合理构建菌渣循环利用技
术体系, 并通过合理措施进行高效管理, 使其实现
有效循环与有序互动。食用菌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
程中, 形成有多种用途的废弃培养料——菌渣[16]。随
着食用菌的发展, 我国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 400
万吨[17]。由于对菌渣营养价值了解不足以及相关技
术研究的滞后, 菌渣往往被随地丢弃或燃烧。据调
查, 我国菌渣利用率约 33%, 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
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霉菌和害虫的生长, 增加
空气中霉菌孢子和害虫的数量, 造成空气污染。因
此, 合理高效地利用菌渣, 并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等
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实现其生态效益, 才能使农田
秸秆菌业发展有新动力, 新活力。
菌渣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的合理构建与管理措施
是发展农田秸秆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 是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锦上添花的环节。菌渣的综合利
用研究与推广应用,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突破难点,
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
使农田秸秆菌业与农田绿色产业有机链接, 发挥综
合效能。为此必须切实抓好以下 6个重要环节:
一是建立菌渣再利用技术指标与评价体系。受
生产区域的土壤营养水平影响而导致的秸秆中矿物
质元素和成分差异, 以及不同食用菌品种代谢特点
对秸秆降解利用的代谢残留影响, 不同菇类菌渣在
可利用有效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可再循环降
解利用成分以及微生物代谢累积或降解残留累积的
有害成分等指标方面, 存在较大变化。为科学合理
地利用菌渣资源, 达到无害化处理菌渣、高效利用
其中有效物质成分的目的, 有必要确立评价菌渣品
质的关键指标及等级标准, 以求为菌渣循环利用处
理技术与利用途径提供依据。首先, 通过菌渣品质
分析, 确定对菌渣不同利用技术的关键控制因素及
其指标分级依据; 其次, 研究并确定无害化菌渣的
指标依据, 确定对无害化菌渣直接利用的技术筛选
指标体系; 再次, 建立实用的菌渣生物再利用处理技
101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术的筛选指标以及菌渣循环生物再利用技术体系。
二是筛选高效微生物菌株并阐明作用机理。利
用筛选的高效菌株, 进行以菌渣为主原料的堆肥发
酵 , 可减少环境污染 , 并提高菌渣循环利用率 , 减
少化肥施用量。通过研究菌渣的营养成分及理化特
性, 明确菌渣堆肥前后腐熟的动态变化; 进行适合
于草生菌菌渣为主原料堆肥发酵的高效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在堆肥中的定殖状况、堆肥过程微生物
的变化、堆肥中几种主要相关酶的活性及动态变化
等的探索, 为制肥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提供科学指标;
阐明菌渣物质降解机理及堆肥前后养分变化, 改进
控制堆肥的温度和时间, 提高堆肥的品质。
三是优质高效菌渣肥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优
化菌渣堆肥发酵工艺, 缩短发酵时间, 提高堆肥腐
熟度及有机肥品质, 节约肥料生产成本, 提高有机
肥产量。其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依据各种农作物
对养分的需求状况, 设计专用肥配方, 以菌渣为主
原料并适当增加无机养分, 制成不同农作物专用的
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 以堆肥时间和堆肥温度为
控制变量, 分析堆肥过程中 C/N、含水率、通气量、
无机养分、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及活性、pH值
和 EC 值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推广菌渣堆肥
产业化提供工艺参数; 优化工艺条件, 在保证堆肥
品质的前提下, 缩短堆肥腐熟时间, 提高腐熟效果,
节约生产成本; 通过配套农用机械生产有机肥, 实
现机械化和无害化生产, 实现工业化作业。目前, 堆
肥发酵有槽式发酵和 T 型槽发酵两种:槽式发酵系
统的温度、湿度过程自动化控制效果较好, 比较适
应我国的国情和企业发展, 是生产有机肥的主要趋
势[18]; T型槽发酵能够保持堆体的有氧状态, 促进菌
渣分解等无害化过程。
四是研究与筛选专用农作物栽培基质配方。利
用菌渣为主原料作为农作物的栽培基质, 并根据不
同农作物, 如苗木、花卉、蔬菜及烟草等对栽培基
质的特性要求, 筛选合适的基质配方并探索其对作
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实现菌渣在农业生产上的多
方面利用, 建立生产配套技术模式, 为不同地区特
色农作物生产提供优质栽培基质。
五是菌渣肥在绿色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应用。建
立长期定位观测站, 评价菌渣专用肥在水稻、茶叶、
花生等农作物上施肥技术模式的成效, 以指导农民
对菌渣专用肥的施用。探索菌渣专用肥对肥料利用
率、农作物产量作用机理以及菌渣肥对土壤环境的
影响, 包括菌渣对土壤结构、保水性、动物、微生
物, 特别是对根际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病害微生物)
的影响, 确立农作物绿色化栽培技术体系, 从而评
价施用菌渣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六是菌渣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对菌渣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衡量菌渣循环利
用模式可行性的依据。首先建立 2 个动态学模型:
根据菌渣覆盖或回田对农田土壤水分、温度动态变
化的影响, 探讨动态变化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 建
立相关数学模型; 依据菌渣覆盖或回田对土壤肥力
的影响, 阐明腐解变化动态, 探讨养分释放与吸收
规律, 建立动态学模型, 提出施用规范。其次是分析
菌渣循环利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的
影响, 评价稻田土壤质量。再次, 通过菌渣循环利用
对田间 CO2、CH4的影响, 评价长期施用对土壤碳库
的影响。此外, 要认真研究与总结生产实践中行之
有效的技术规程, 申报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为国家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使农田秸秆菌业
发展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政策[18]。
4 结论
就效益而言, 通过对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模
式的推广, 据初步研究显示:每公顷秸秆栽培草生
菌约可增加效益 1 500 元; 菌渣有机肥可替代 30%
化肥施用, 在山地果(茶)园施用菌渣肥, 与施用复合
肥相比, 每公顷可节约成本 300 元; 企业生产菌渣
有机肥每吨利润 62元。实践已表明, 发展农田秸秆
菌业循环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
益, 值得推广。
就资源而言 , 农田秸秆菌业是传统开发项目 ,
但通过对循环体系的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
集成, 使整个体系更加完善。在实际推广应用中, 处
处体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制化”的
“四 R”原则的优势, 焕发出新的活力, 取得了较好
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
体系不仅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19], 且顺应了我国全面推进新
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 在广大农村地区必将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就技术而言,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
必须紧随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同时由于地域的差
别, 农业结构的不同, 使得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
体系在不同地区推广上存在差异, 因此必须根据生
产实际需要 , 因地制宜 , 求同存异 , 不断丰富其内
涵和进行技术创新, 使整个体系具有更年青的生命
力和创造力。
就管理而言, 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的发
展, 不仅要加强内功修炼, 也要注重外部力量的推
第 5期 翁伯琦等: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1011
动作用。首先要加强宣传, 建立核心推广区, 培训农
民 , 以点带面 ; 其次 , 加强与相关政府的合作 , 从
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扶持, 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结合, 互惠互利, 取得“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旺盛 , 陈源泉 , 梁龙 . 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
术体系[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28(6): 731−734
[2] 胡小兵 , 陈凡. 循环农业的生态学阐释[J]. 科技成果纵横 ,
2006 (2): 31−33
[3] 马慧 , 姜云 , 吴益萍 .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J].
北方环境, 2004, 29(1): 28−29
[4] 崔和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25(2): 94−98
[5] 唐华俊 .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J]. 中国农业
科技导报, 2008, 10(1): 6−11
[6] 石元春 . 现代农业[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2002, 24(4):
13−16
[7] 刘英团 .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战略性选择
[EB/OL]. 资源网, 2007-12-12
[8] 边银丙 . 我国秸秆资源状况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06, 25(1): 5−7
[9] 翁伯琦, 郑浩, 王义祥, 等.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物
质转化与主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6, 8(3): 40−46
[10] 刘慧娥 , 徐军宏 , 王兆华 .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循环经
济发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7(3): 26−28
[11] 尹昌斌, 唐华俊, 周颖. 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
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1): 4−8
[12] 马艳弘, 刘佳斌, 郭智, 等. 培养基中玉米秸秆用量对鸡腿
蘑生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5): 275−277
[13] 袁建生. 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姬松茸技术[J]. 食用菌, 2008
(2): 31−32
[14] 池致念, 王泽生, 廖剑华, 等. 蘑菇培养料集中二次发酵初
步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2, 21(1): 30−32
[15]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译 . 维德 P. J. C. 现代蘑菇栽培学
[M].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84
[16] 郑林用 , 黄小琴 , 彭卫红 . 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 食用菌
学报, 2006, 13(1): 74−75
[17] 李用芳. 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J]. 生物学通报, 2001, 36(3):
44−45
[18] 黄红英, 常志州, 马艳, 等. 两种翻料方式对禽畜粪便槽式
发酵效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2): 135−138
[19] 蒋应梯 , 庄晓伟 , 王衍彬 . 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生物能源
和有机肥初探[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6, 40(6): 48−50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欢迎订阅 2010年《大豆科学》
《大豆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大豆专业领域学术性期刊,也是被国内
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源收录的重点核心期刊,反映大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刊登有关大豆遗传育种、
品种资源、生理生态、耕作栽培、植物保护、营养肥料、生物技术、食品加工、药用功能及工业用途等方面的学术论
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国内外研究述评、学术活动简讯和新品种介绍等。
《大豆科学》主要面向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及科
技种田的农民。
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6开本,每期 180页。国内每期订价:10.00元,全年 60.00元,邮发代号:14—95。
国外每期订价:10.00美元(包括邮资),全年 60美元。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北京 399信箱。国外代号:
Q5587。
本刊热忱欢迎广大科研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刊登广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30000004。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 368号《大豆科学》编辑部 邮 编:150086
电 话:0451-86668735 E-mail: dadoukx@sina.com ddkexu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