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fluoride on soil properties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氟 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年 7月 第 19卷 第 4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l. 2011, 19(4): 897−901


*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11018)资助
** 通讯作者: 樊文华(1962~), 男, 教授, 主要从事土壤生态的研究。E-mail: Fwh012@163.com
崔旭(1978~), 男,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E-mail: sxaucx@126.com
收稿日期: 2011-01-19 接受日期: 2011-04-29
DOI: 10.3724/SP.J.1011.2011.00897
氟 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崔 旭 1 王晓东 1 樊文华 1** 王建明 2 崔克勇 1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太谷 030801; 2.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太谷 030801)
摘 要 适量氟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益, 而过量氟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为研究氟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
性质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 0、100 mg·kg−1、200 mg·kg−1、500 mg·kg−1、1 000 mg·kg−1和 1 500 mg·kg−1
氟(NaF)对玉米产量、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及土壤 pH、水溶性钙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氟处理浓度
的增加玉米产量显著降低, 减产 9.9%~85.4%;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从 91.8 g·kg−1 增加到 108.8
g·kg−1。加入氟 100 mg·kg−1和 200 mg·kg−1时, 淀粉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当加入氟 500 mg·kg−1、1 000 mg·kg−1
和 1 500 mg·kg−1 时, 淀粉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基本上随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玉米根
部和籽粒含氟量与氟添加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系数分别为 r根=0.998**和 r粒=0.915**; 叶含氟量与氟
添加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r叶=0.852*; 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根>叶>叶鞘>茎>籽粒。氟浓度在
200 mg·kg−1 时, 籽粒含氟量已超过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1.0 mg·kg−1。石灰性土壤添加氟后, 可使土壤 pH 增加,
从 8.05 增加到 8.70; 水溶性钙含量显著下降, 由 2.71 g·kg−1 下降到 1.02 g·kg−1。随氟浓度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
量显著降低, 与对照相比, 降低 0.92%~65.22%; 低浓度的氟可以促进土壤细菌、真菌的生长, 而高浓度的氟可
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
关键词 氟 玉米 产量和品质 土壤 pH 土壤水溶性钙 土壤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153; S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1)04-0897-05
Effects of fluoride on soil properties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CUI Xu1, WANG Xiao-Dong1, FAN Wen-Hua1, WANG Jian-Ming2, CUI Ke-Yong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China;
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China)
Abstract Fluorine is good for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however, its excessive use is harmful for both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luorine on soil properties (pH, water soluble Ca and microbes) and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The fluorine was added into the soil in form of NaF of 0, 100 mg·kg−1, 200 mg·kg−1, 500 mg·kg−1, 1 000 mg·kg−1
and 1 500 mg·kg−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ize yie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luoride do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maize yield dropped on the average from 9.9% to 85.4%. However, maize grain protein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the
average from 91.8 g·kg−1 to 108.8 g·kg−1. Under fluoride doses of 100~200 mg·kg−1, starch content decreased. It, however, increased
at fluoride doses of 500 mg·kg−1, 1 000 mg·kg−1 and 1 500 mg·kg−1. Fluoride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ize pla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luoride dose. Fluoride contents in maize root, grain and leaf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luoride
dose, coefficients were 0.998**, 0.915** and 0.852*, respectively. The order of fluoride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ize plant
was: root > leaf > leaf-sheath > stem > grain. With 200 mg·kg−1 of fluoride dose, fluoride content in grains exceeded the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 standard. Soil pH increased (from 8.05 to 8.70) and water soluble Ca decreased (from 2.71 g·kg−1 to 1.02 g·kg−1)
with increasing fluoride do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ctinomyce quantity decreased by 0.92%~65.22% with increasing fluoride
dose. Low fluorine dose promoted bacteria and fungi growth, while the reverse inhibited bacteria and fungi growth.
Key words Fluoride, Maize, Yield and quality, Soil pH, Water soluble Ca in soil, Soil microbe
(Received Jan. 19, 2011; accepted Apr. 29, 2011)
89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第 19卷


氟是人们关注的元素之一。一方面它是人体和
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可以促进牙
齿和骨骼的钙化, 能在牙齿外面形成一种抗酸性的
保护层, 增强牙齿的硬度和抗酸力。如果缺氟, 易导
致人类地方病如龋齿、骨质松脆(易发生髋骨骨折)
的发生。另一方面, 过量的氟会对动物或人体造成毒
害作用[1]。氟的过多吸收, 则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2−3]。
土壤氟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农作物在吸收土
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的同时集聚了过多氟, 进而生长
受到影响; 同时土壤中氟的蓄积导致土壤物理、化
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4−5]。
在氟与土壤理化性质方面, 由于氟可以和土粒表面
羟基进行配位交换, 释放羟基而提高土壤 pH[6], 可
以增大土壤胶体静电排斥力, 使土壤胶体稳定[7]。在
土壤氟的植物效应方面, Kundu等[8]试验表明, 随土
壤中氟加入量的增加, 小麦干物质减少, 还会影响
植物对磷的吸收。于群英等[4]研究了外源氟对潮土
和黄棕壤的 pH、容重及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干物质的
影响。有关电解铝厂[9−10]、制砖瓦厂周边[11]及氟病
区农作物中氟含量[12]的研究较多, 而对石灰性褐土
氟污染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较少。 为此通过盆载
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添加氟对玉米产量品
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以期了解氟在石灰性土壤中
的污染阈值, 为土壤氟污染的有效预防和综合治理
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山西农业大学农场 0~20 cm耕层,
为黄土状母质发育的石灰性褐土, 质地为中壤, 在
严防污染的条件下晾干 , 过筛 , 充分混匀备用 , 其
基本理化性状见表 1。
供试玉米品种为“农大 108 号”。试验底肥为硫
酸钾 (K2SO4)、硝酸铵 (NH4NO3)和磷酸二氢钾
(KH2PO4), 均为分析纯。试验因子为氟化物(NaF, 分
析纯)。
1.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完全随机设计, 共设 6个处理, 4次重
复。氟用量依次为 0、100 mg·kg−1、200 mg·kg−1、500
mg·kg−1、1 000 mg·kg−1和 1 500 mg·kg−1, 分别以CK、
F1、F2、F3、F4和 F5表示。试验采用 30 cm×27 cm
的聚乙烯塑料盆, 每盆装风干土 15 kg。每 1 kg土施
底肥 NH4NO3 0.5 g、KH2PO4 0.2 g、K2SO4 0.15 g。
1.3 试验实施与管理
催芽: 将精选的玉米种子用 0.1%HgCl2浸泡 10
min消毒, 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种子浸水后放入恒温
箱中培养至露白。
装盆: 将底肥与土混匀, NaF配成的相应浓度的
溶液均匀喷洒于土壤上, 混匀后装盆。
播种: 将已通过催芽处理的玉米种子再次精选
后, 按 4~5粒·盆−1等距匀播, 播深为 2 cm。
定植: 出苗后长至 3叶期, 每盆选择长势、长相
尽可能均匀一致的幼苗, 定植 2株。
生育期管理: 生育期 3 d平衡 1次水分, 保持土
壤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的 70%, 培养期间全部浇
蒸馏水。平衡水分的同时依次轮换每个盆钵的位置,
定期管理。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装盆前采集基础土样。成熟期分别分盆采集土
样和植物样。土样风干过筛后备用。植物样先用自
来水洗净, 再用去离子水冲洗, 用吸水纸吸干表面
水分, 按根、茎、叶、叶鞘分部位称鲜重后, 置于
100~105 ℃恒温箱中杀青 20 min, 然后降温至 65
℃, 继续烘干, 直至恒重, 称干重, 用粉碎机将植物
样粉碎, 测定其氟含量。测产并分析籽粒品质。
1.5 分析方法
土壤全氟采用碱熔法,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13];
有机质采用浓 H2SO4-K2CrO4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14];
pH用酸度计测定, 水土比 1︰1[14]; 水溶性钙用 EDTA
滴定法测定[14]; 籽粒粗蛋白采用 H2SO4-K2SO4-CuSO4-
Se消煮法测定[14]; 淀粉含量采用 CaCl2-HOAc浸提、
旋光法测定[14]。植物含氟量用 HCl 浸提,氟离子选
择电极法测定[15]。微生物区系分析采用稀释平板表
面涂抹法, 细菌分析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真菌
用马丁氏−孟加拉红培养基 , 放线菌用改良高氏一
号培养基[16]。
采用 Excel 结合 SAS 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和计算。

表 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Table 1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sted soil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g·kg−1)
碱解氮
Alkali-hydrolysis N
(mg·kg−1)
pH
速效磷
Available P
(mg·kg−1)
速效钾
Available K
(mg·kg−1)
全氟
Total F
(mg·kg−1)
有效氟
Available F
(mg·kg−1)
碳酸钙
CaCO3
(g·kg−1)
质地
Texture
16.9 56.93 8.0 14.14 223.5 587.0 21.2 86.0 中壤 Medium loam
第 4期 崔 旭等: 氟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99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氟处理对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
2.1.1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 2 可知, 施氟可明显降低玉米产量, 且随氟
处理浓度增加, 玉米产量不断降低。从低浓度到高浓
度氟处理, 玉米产量减少 9.91%~85.38%, 各处理间差
异达到显著水平。百粒重减少 0.90%~10.15%。

表 2 不同氟处理对玉米产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fluorine on yield and protein and starch
contents of maize grain
处理
Treatment
NaF用量
NaF content
(mg·kg−1)
产量
Yield
(g·pot−1)
粗蛋白含量
Protein content
(g·kg−1)
淀粉含量
Starch content
(g·kg−1)
0 (CK) 0 42.4±0.82Aa 91.8±2.28a 584.1±4.94a
F1 100 38.2±0.75Bb 100.2±1.94b 564.3±4.62b
F2 200 27.8±1.61Cc 103.8±1.06bc 576.2±9.10ab
F3 500 12.1±1.70Dd 102.1±1.32bc 610.2±10.11c
F4 1 000 7.4±0.35Ee 105.8±2.03bc 610.9±9.14c
F5 1 500 6.2±0.26Ee 108.8±0.76c 625.1±3.72d
表中数据为 3 次重复的平均值; 同列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差异
分别达 1%和 5%显著水平。下同。Data in the table are the means of
three duplicates. Different small and capital letters in on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at P<0.05 and P<0.01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2.1.2 对玉米籽粒粗蛋白、淀粉含量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 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随氟浓度
的增加而增加, 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水
平, 处理 F1~F4间差异不显著, F1与 F5间差异达显
著水平, F2、F3、F4与 F5相比差异不显著。施用 500
mg·kg−1氟处理蛋白质含量较施用 200 mg·kg−1氟有所
下降。针对氟化物处理引起蛋白质的积累, 有报道认
为参与蛋白质分解的蛋白酶在较低浓度(0.5 mmol·L−1)
氟化物作用下 , 活性提高 , 但在较高浓度 (10
mmol·L−1)氟化物暴露下, 其活性完全受到抑制[17−18],
不能参与正常的蛋白质代谢。
由表 2 可知, 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 淀粉含量
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其中 F1、F2处理低于对
照, F3、F4、F5处理高于对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F1
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 F2 与 F1 相比有所升高,
但差异不显著; F3~F5处理淀粉含量显著增加, 与对
照及 F1、F2 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其中 F3、
F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F3、F4与 F5间差异达显著水
平。氟化物对籽粒淀粉含量影响的报道较少, 但有
研究表明, 用 NaF 溶液或 HF 气体处理松、桑、大
豆植株后, 叶绿体中淀粉含量增加。曾清如等[19]认
为, 由于氟化物对植物磷酸脂酶有抑制作用, 细胞
中的磷多以磷酸脂的形式存在, 细胞可利用的无机
磷减少, 而无机磷又能调节植物淀粉的合成, 因此
氟化物侵入有利于植物淀粉的积累。
2.2 不同氟处理对玉米氟的吸收及分布的影响
由表 3 可知, 成熟期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存在
较大差异, 不同处理均表现为根部>叶部>叶鞘>茎>
籽粒。说明氟主要在玉米根部积累, 其次是叶部, 在
籽粒中最少。玉米不同部位间的氟含量基本上随氟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表 3 可知, 随氟添加量的增加玉米根部含氟
量显著增加。从方差分析结果看, 除 F1与 CK差异
不显著外, 其他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从
回归分析看, 氟加入量与玉米根中氟浓度呈极显著
正相关, r根=0.998**; 茎中含氟量随氟浓度的增加而
增大, 对照与 F5处理差异显著; 叶氟含量在 F3、F4、
F5 处理、叶鞘氟含量在 F5 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说明氟在植株中含量随氟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氟
的加入量与玉米叶中氟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叶=0.852*。
籽粒中氟含量随氟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 F2~F5 处
理与对照和 F1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F4、F5处理
间差异不显著, 与其余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氟的
加入量与玉米籽粒中氟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籽粒=
0.915**。以绿色食品和一些省份无公害农产品中氟
允许含量 1.0 mg·kg−1 为标准 [20−22], 当土壤中添加
200 mg·kg−1 (即 F2处理)时, 玉米籽粒氟含量已超过
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表 3 不同氟处理对玉米不同部位含氟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fluorine on content of fluorine in different organs of maize mg·kg−1
处理 Treatment NaF用量 NaF content 根 Root 茎 Stem 叶 Leaf 叶鞘 Leaf sheath 籽粒 Grain
CK 0 65.41±5.14a 6.24±0.05a 70.66±2.15b 9.76±0.19a 0.92±0.02a
F1 100 73.21±3.88a 6.94±0.05ab 65.44±0.77a 10.40±0.13ab 0.95±0.03a
F2 200 104.76±3.54b 6.63±0.11ab 69.77±1.76ab 10.60±0.10ab 1.12±0.04b
F3 500 173.02±4.44c 7.06±0.05ab 75.98±1.10c 10.51±0.13ab 1.51±0.06c
F4 1 000 279.04±5.06d 7.19±0.07ab 77.16±1.76c 10.47±0.07ab 1.65±0.05d
F5 1 500 362.03±5.00e 7.30±0.06b 78.50±1.97c 11.13±0.11b 1.69±0.03d
90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第 19卷


表 4 不同氟处理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fluorine on soil properties and quantity of microbes
处理
Treatment
NaF用量
NaF content (mg·kg−1)
pH 水溶性钙
Water soluble Ca (g·kg−1)
放线菌
Actinomycete (×104·g−1)
细菌
Bacteria (×105·g−1)
真菌
Fungi (×103·g−1)
Ck 0 8.05±0.01a 2.71±0.08a 53.20±1.54a 17.52±1.29c 9.01±0.13c
F1 100 8.15±0.02b 2.48±0.05a 52.71±0.77a 22.81±0.79a 14.62±0.46a
F2 200 8.17±0.02b 2.15±0.05b 35.49±1.45b 20.92±1.60b 11.40±0.36b
F3 500 8.28±0.02c 1.65±0.08c 27.29±1.34c 19.34±0.42b 8.60±0.22c
F4 1 000 8.54±0.03d 1.35±0.07d 23.81±1.41d 17.93±0.33c 6.19±0.06d
F5 1 500 8.70±0.02e 1.02±0.03e 18.50±0.78e 17.50±0.66c 6.18±0.04d

2.3 不同氟处理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 4可知, 土壤 pH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 8.05 增加到 8.70, 增加了 0.65。各处理间除 F1 与
F2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均达显著水平。氟化物的添加
使土壤 pH升高, NaF与黏土矿物作用时而进入溶液
的羟基, 除胶体表面配位羟基与 F−进行配位交换而
释放之外, 还有络合溶解作用以及在表面形成新矿
物冰晶石而释放的羟基[6], 同时土壤 pH变化还受土
壤酸碱缓冲能力的控制。
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土壤水溶性钙含量显著下
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F1处理差异不
明显, F2~F5 处理差异显著。一些研究表明[5], 由于
从外界输入土壤中的 F−能与 Ca2+、Ba2+和 Mg2+等盐
类生成不溶性胶体氟化物沉淀于土壤中, 易造成大
量氟在土壤表层积累。本文在石灰性土壤中添加氟,
通过土壤的 F−被Ca2+拦截而以CaF2的形式沉积于土
层中, 从而使土壤中水溶性 Ca2+含量减少, 与上述
结论一致。
Tscherko 等[23]对铝厂附近大气氟沉降对土壤微
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 随着土壤含氟量的增加 ,
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 , 在大部分污染土壤中 ,
微生物活性仅为未污染土壤的 5%~20%。本试验中,
随氟浓度的增加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 而细菌、真
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1~F5 处理间放线
菌数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F1 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低
浓度 F1处理细菌、真菌数量均显著增加, 与其他处
理及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低浓度氟可促进
细菌和真菌生长, 而高浓度氟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
作用。
进一步对 pH、水溶性钙与添加氟的浓度进行回
归分析, 结果如下:
YpH=0.000 4x+7.880 5 (r=0.995 1**) (1)
YCa2+=−0.001 1x+2.990 1 (r=−0.957 0**) (2)
从方程可以看出, 添加氟的浓度与 pH 呈极显
著正相关, 与水溶性钙含量极显著负相关。
3 讨论与结论
一般认为 , 土壤氟污染对植物的危害是慢性积
累的生理障碍过程, 植物生长前期, 干物质积累量
减少, 成熟期籽粒产量降低[1]。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与玉米生育期有关。有研究表明, 玉米苗期氟浓度
在 400~600 mg·kg−1以上时才会对其干物质积累产生
影响[4]。从本试验结果看, 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玉米
产量显著降低, 由于氟污染对植物的慢性积累, 在
成熟期较低浓度时就会对玉米产生危害, 当土壤中
添加 200 mg·kg−1氟, 玉米籽粒中氟含量已超过无公
害农产品的允许含量 1.0 mg·kg−1。玉米根部和籽粒中
的含氟量随着氟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关性
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系数分别为 r 根=0.998**和 r 粒=
0.915**, 叶中的含氟量与氟添加量的相关性达显著
水平, r叶=0.852*。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的大小顺序为
根>叶>叶鞘>茎>籽粒。随着土壤含氟量的增加, 可
使土壤 pH增加, 水溶性钙含量显著下降。氟污染对
土壤中不同类群微生物的影响不同, 低浓度的氟可
以促进细菌、真菌的生长, 而高浓度的氟可以抑制
细菌、真菌的生长, 放线菌则表现为随氟浓度的增
加数量显著降低。本试验中, 随着氟处理浓度的增
加, 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淀粉含量表
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其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
研究。另外, 由于氟是人和动物所必 需的营养元素,
而玉米也常用来做牲畜的饲料, 因此, 被氟污染的
玉米可以根据不同牲畜的需要, 作为氟添加剂使用,
一方面可以给牲畜补充氟元素, 还可以避免氟污染
玉米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王云 , 魏复盛 . 土壤环境元素化学[M]. 北京: 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 1995: 129–141
[2] 孟范平 , 吴方正 . 氟化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J]. 农村
第 4期 崔 旭等: 氟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01


生态环境, 1996, 12(1): 42–46
[3] 马飞, 欧阳君, 葛才材, 等. 氟污染对作物光合产物输配的
影响[J]. 农村环境保护, 2001, 20(2): 94–97
[4] 于群英 , 李粉茹 , 慈恩 . 氟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的
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3): 103–107
[5] 陈怀满.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M].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2002: 215–237
[6] 何群 , 陈家坊 . 土壤胶体表面羟基释放的初步研究[J]. 土
壤学报, 1984, 21(4): 401–407
[7] 许中坚, 刘广深, 王红宇, 等.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
响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3): 218–221
[8] Kundu S, Kamath M B, Goswami N N. Effect of fluoride on
phosphate utilization by wheat[J].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e Biology, 1987, 16(2): 65–68
[9] 张西林, 曾光明, 蒋益民, 等. 电解铝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
氟污染评价[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31(1): 157–160
[10] 任丽军, 王建春. 电解铝厂大气氟污染对区域土壤和农作物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法初探[J]. 山东环境, 2001(3): 23–25
[11] 肖远东, 黄锦勇, 欧阳少林, 等. 萍乡地区土壤氟污染对农
作物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6): 1175–1177
[12] 朱法华, 张景荣, 姚素萍, 等. 徐州地氟病区氟的生物地球
化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20(1): 111–116
[13] 奚旦立 , 孙裕生 , 刘秀荣 . 环境监测[M].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0: 151–152
[14]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第 3 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 200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一 )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149–150
[1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17] 申秀英, 吴方正, 许晓路, 等. 氟化物对桑叶氮代谢某些影
响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 1991, 10(5): 194–197
[18] Sarkar R K, Banerjee A, Mukherji S. Effect of toxic
concentration of natrium fluoride on growth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rice (Oryza sativa L.) and jute (Corchorus
olitorius L.) seedlings[J]. Biol Plant, 1982, 24(1): 34–38
[19] 曾清如 , 吴方正 . 氟污染对桑叶营养成分的影响[J]. 农村
生态环境, 1993(3): 51–53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玉米[S]. NY/T
418–2000
[21] 江苏省地方标准 . 无公害农产品 (食品 )产品安全标准[S].
DB32/T343. 3–1999
[22] 广东省地方标准 .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S]. DB44/T102.
3–1999
[23] Tscherko D, Kandeler W F.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fluorine deposit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y in
grassland[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7, 48(2):
329–335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玉米高产潜力·途径》
李少昆 等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03-029780-8 ¥116.00 2011 年 1 月

本书是关于探索玉米产量潜力、制约因素与增产途径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分 6章,第一
章介绍了我国玉米种植的区域分布特点,对各玉米产区产量水平、气候资源、种植模式及生
产特点进行了评述;第二章分析了各玉米产区气候因素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对
未来玉米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三章在对我国玉米主产省(自治区)的产量潜力、限
制因素及其所占份额和应对可能性与途径评估的基础上,构建了产量潜力差模型框架,提出
玉米高产的策略与技术优先序;第四章回顾了中外玉米高产探索的历程,总结了中国与美国
玉米高产竞赛及产量突破的经验;第五章综述了玉米高产潜力的研究进展,在总结分析我国
15 000 kg·hm–2玉米高产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玉米潜力实现的验证性研究;第六章介绍
了我国各地玉米高产创建的典型。
本书内容对我国玉米高产研究、技术推广及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供农业科
研、推广及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农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推广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阅读。

购书联系: 科学出版社科学销售中心 周文宇 电话: 010-64031535 E-mail: zhouwenyu@mail.sciencep.com
网上订购: www.dangdang.com www.amazon.cn
联系科学出版社: 010-64012501 www.lifescience.com.cn E-mail: lifescience@mail.scienc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