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



全 文 :殷云龙,於朝广,华建峰,等. 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 :336 - 338.
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
殷云龙,於朝广,华建峰,熊 亮,莫海波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对江苏省南通市洋口港新海堤内的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3 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容重、机械组成、离子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菁的致死盐分浓
度约为 8. 83‰。3 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各层盐分大小顺序为:盐蒿 >芦
苇 >田菁。田菁与盐蒿样地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田菁样地表层 0 ~ 30 cm土壤容重低于其他 2 种
植被样地。3 种植被群落样地的机械组成均以沙粒为主要组成部分,但各粒径颗粒的比例及分布各不相同。在 3 种
植物样地,主要以 Cl -与 Na +为主,表明洋口港是典型的 NaCl盐渍地。
关键词:田菁;滨海盐土;盐分;容重;机械组成
中图分类号:S156. 4 +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2)05 - 0336 - 03
收稿日期:2011 - 10 - 12
基金项目:江苏省交通厅项目(编号:08Y28) ;江苏省洋口港投资开
发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作者简介:殷云龙(1964—) ,男,江苏丹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
植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E - mail:yinyl066@ sina. com。
土壤盐分分布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植被能对土壤盐分
含量高低以及空间分布产生明显影响,例如植被盖度、郁闭
度、凋落物、根系生长情况等都能影响土壤盐分含量高低与分
布[1 - 2]。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盐分的特征与变化情况,
分析不同植被对土壤盐分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程度,对选择合
适的造林树种和草种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有关不同植物群落
类型下土壤物理和化学特征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3 - 8],而对
于豆科植物田菁的研究较少。
田菁的固氮能力较强,植株养分含量丰富,翻压后改土增
产效果显著,常被用作新垦盐碱荒地的先锋植物。生产上对
田菁的应用,以往多采用压青的办法进行土壤改良,为种植农
作物创造条件。但是压青改土所需的材料较多,不如直接种
植简便易行。目前对于盐碱地直接种植田菁的改土效果研究
不多,缺乏生产上可以直接应用的科学数据。本研究通过田
菁、盐蒿和芦苇 3 种植物对盐碱地的适应性和改土效果的分
析,初步阐述了田菁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为豆科田菁属植物,2006 年 4
月人工播种,面积约 1 hm2;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及盐蒿
(Artemisia halodendron)均为自然生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1. 2 方法
1. 2. 1 样地设置 田菁样地:田菁样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洋
口港新海堤内,为 2003 年围垦滩涂,经过人工施工后修筑的
台田上。样地内侧紧靠新海堤,外侧为地势较低滩涂。地下
水位较高,经初步测定在 1 m 左右。表层土为沙粒,含水率
低,容易扬沙;深层土为泥浆土,黏重,腐殖质含量高。少有自
然植被,仅存的自然植被以芦苇、盐蒿为主,零星分布。田菁
生长状况良好,平均植株高 2 m 以上,完全郁闭,正常开花
结实。
芦苇样地:芦苇样地位于老海堤与中心路围成的区域内,
为 20 世纪 60 年代围垦的滩涂地带,距离老海堤约 4 km,距
离中心路约 5 km。表层土壤主要为沙壤质,干旱时有一定的
盐结皮;深层土壤(> 50 cm)同样存在泥浆土。芦苇分布广
阔,生长良好,平均植株高接近 2 m,为主要建群植物,覆盖率
达到 70%以上,还有地被苔藓类以及蒿类分布。
盐蒿样地:盐蒿样地同样位于老海堤与中心路围成的区域
内,相对芦苇样地更靠近海岸线,距离老海堤约 7 km。表层土
壤以沙壤土为主,通常情况下土壤地表由于地被苔藓的原因而
能保持湿润,深层土壤(>50 cm)黏重,腐殖质含量很高。主要
建群植物为盐蒿,分布极广泛,覆盖率达到 60%,同时有毛茛
科、大戟科、藜科、萝藦科植物伴生,也有少量柽柳等树种。
1. 2. 2 土壤样品采集 2006 年 12 月,分别在田菁、盐蒿、芦
苇样地上取土样,每间隔 10 m 设为 1 个取样点。2 列排列,
呈东西走向,共计 2 × 15 = 30 个样点。每个样点分层取土,以
10 cm为 1 层,取样深度 50 cm,共 5 层。3 种植物类型共计
90 个样点 450 个土样。根据田菁的生长情况,在田菁样地设
置 3 个取样点,以 10 cm为 1 层,取样深度 50 cm,共 5 层。
将土壤样品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研磨、过筛。
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样品过 0. 5 mm 筛以备激光粒度仪使
用,测定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的过 2 mm 筛以备用。过筛后
土壤样品放置在封口袋中,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于 2007 年
3—4 月完成测定工作。
1. 2. 3 测定方法 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激光粒度仪法
(Rise - 2000 型激光粒度仪,济南润之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土
壤机械组成,参照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制定的土壤分类标准对
粒级分类(石砾,> 0. 5 mm;沙粒,0. 5 ~ 0. 05 mm;粉粒,0. 05
~ 0. 002 mm;黏粒,< 0. 002 mm) ;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
量;pH值计测定土壤 pH 值(1 ∶ 5 水土比) ;离子计法(1 ∶ 5
水土比)测定 Cl -、Na +、K +、Ca2 +浓度。土壤含盐量采用海土
浸出液配置出不同浓度海水,用 DDS - 11J 型电导率仪测定
—633—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5 期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5.062
电导率(EC) (1 ∶ 5 水土比) ,并建立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浸出
液电导率的回归方程:
y = 3. 277 8x - 0. 169 3(r2 = 0. 995,P < 0. 01,n = 31)
其中 y代表土壤含盐量(g /kg) ,x 表示土壤浸出液电导率
(dS /m2)。显著性检验 P值小于 0. 01,可运用该回归方程对
洋口港围垦区土壤盐分进行测定。
1. 2. 4 数据处理 使用 Excel 2003 和 SPSS 16. 0 统计软件
处理和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田菁对土壤盐分的适应性
通过对田菁样地的调查,1 号点田菁长势较好,平均高度
达到 1. 0 m;2 号点长势中等,平均高度为 0. 5 m;3 号点长势
较差,出苗率较低或出苗后枯死。1 号点 40 cm 以上土层含
盐量低于 0. 600%,尽管 40 ~ 50 cm 土层的含盐量达到
0. 667%,但由于田菁根系伸展范围没达到这层次,不影响田
菁的生长。2 号点的 30 ~ 50 cm土层含盐量高于 0. 600%,该
样地的田菁长势不旺可能是随着田菁根系的不断伸展,当根
系接触到 30 ~ 50 cm土层时,此层土壤盐分对根系生长构成
威胁,从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3 号点尽管 0 ~ 20 cm 土层
含盐量低于 0. 250%,但是 20 cm 以下土层含盐量高于
0. 883%,说明田菁对土壤盐分的适应范围在 0. 883%以下
(表 1)。此外,试验发现在田菁长势较差的样地,尽管播种后
部分田菁能出苗,但生长至一定高度后,当根系伸展至 20 ~
30 cm土层时,由于含盐量过高,全部枯死。据此推断,土壤
表 1 田菁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盐分
土层深度
(cm)
样本数
(n)
土壤盐分(%)
1 号点 2 号点 3 号点
0 ~ 10 10 0. 062 ± 0. 076 0. 077 ± 0. 106 0. 240 ± 0. 335
10 ~ 20 10 0. 095 ± 0. 103 0. 154 ± 0. 201 0. 250 ± 0. 198
20 ~ 30 10 0. 237 ± 0. 188 0. 270 ± 0. 205 0. 883 ± 0. 208
30 ~ 40 10 0. 419 ± 0. 149 0. 700 ± 0. 163 1. 124 ± 0. 137
40 ~ 50 10 0. 667 ± 0. 186 0. 794 ± 0. 177 1. 209 ± 0. 089
盐分为 0. 883%可能是田菁的致死浓度。
2. 2 田菁与盐蒿、芦苇样地的土壤盐分特征
不同植物群落试验地各土层盐分含量见表 2。从表 2 看
出,田菁样地 0 ~ 40 cm 土层的含盐量约在 5‰以下,而 40 ~
50 cm土层的含盐量达 0. 754%,已超过田菁正常生长所能忍
耐的盐分含量(0. 600%) ,表明田菁对盐土的改良作用主要
发生在 0 ~ 40 cm土层。盐蒿样地 20 cm 以下土层的含盐量
超过 0. 768%,表明盐蒿对盐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田菁。芦
苇样地 30 cm以上土层的含盐量低于 0. 660%,由于芦苇的根
系分布较浅,表明芦苇对土壤盐分的适应范围与田菁接近,都
要低于盐蒿。
从表 2 还可看出,3 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含盐量均随
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 < 0. 05)。其中,田菁和芦
苇表层土壤(0 ~ 20 cm)盐分含量低,基本都属于轻盐土或脱
盐土。盐蒿表层盐分含量近 8‰,属于重盐土范围。方差分
析结果表明,这 3 种植物类型样地土壤含盐量大小顺序为:盐
蒿 >芦苇 >田菁。
表 2 不同植被群落样地各层土壤盐分含量及变异系数
土层深度
(cm)
田菁 芦苇 盐蒿
土壤盐分(%) 变异系数 土壤盐分(%) 变异系数 土壤盐分(%) 变异系数
0 ~ 10 0. 028 ± 0. 020aA 0. 73 0. 187 ± 0. 066aB 0. 36 0. 359 ± 0. 169aC 0. 47
10 ~ 20 0. 075 ± 0. 100aA 1. 34 0. 480 ± 0. 095bB 0. 20 0. 768 ± 0. 314bC 0. 41
20 ~ 30 0. 312 ± 0. 284bA 0. 91 0. 655 ± 0. 113cB 0. 17 1. 205 ± 0. 391cC 0. 32
30 ~ 40 0. 498 ± 0. 293cA 0. 59 0. 819 ± 0. 210dB 0. 26 1. 262 ± 0. 353cC 0. 28
40 ~ 50 0. 754 ± 0. 341dA 0. 45 1. 030 ± 0. 185eB 0. 18 1. 348 ± 0. 327cC 0. 24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或极显著(P < 0. 01)。
2. 3 田菁、盐蒿、芦苇样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特征
研究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容重、机械组
成、pH值、离子含量等,其中容重影响土壤内部水热气情况,
机械组成是土壤通气、保水、渗水等决定性因素,与植物生长
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植物群落试验地各土层土壤的物理
化学性质见表 3。3 种植物群落样地均以沙粒为主要组成部
分,但各粒径颗粒的比例及在各层的分布各不相同。田菁样
地石砾集中在 0 ~ 20 cm 的表层,沙粒以 0 ~ 30 cm 的土层居
多,粉粒以 30 ~ 50 cm土层中较多,黏粒则集中在 10 ~ 30 cm
的土层中。芦苇样地石砾集中在 30 ~ 50 cm 的下层范围内,
沙粒以 10 ~ 40 cm的中层及中下层居多,粉粒以 0 ~ 10 cm的
表层和 40 ~ 50 cm的下层中居多,黏粒则集中在 40 ~ 50 cm
的下层范围内。盐蒿样地石砾集中在 20 ~ 40 cm 的中下层,
沙粒以 40 ~ 50 cm的下层居多,粉粒集中在 10 ~ 30 cm 的土
层中,而黏粒则集中在 30 ~ 40 cm的中下层。从表 3 看出,田
菁样地土层中沙粒含量最高,平均达 78. 19%,其次是盐蒿样
地,平均为 53. 46%,芦苇样地沙粒含量最低,平均为
45. 07%。粉粒在芦苇样地含量最高,平均高达 37. 67%,在
盐蒿样地为 28. 80%,而田菁样地土层中粉粒只有 12. 62%。
粉粒在芦苇样地占有很大比重,表明芦苇样地土壤比较黏重。
田菁样地的沙粒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小,0 ~ 50 cm变化幅度
很小,仅为 13. 7%;芦苇样地没有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而是在
10 ~ 20 cm层达到最大,0 ~ 50 cm 变化幅度为 54. 30%;盐蒿
与田菁样地变化相反,变化幅度为 29. 30%。
由表 3 可见,田菁样地和盐蒿样地土壤容重随土层的加
深依次增大。芦苇样地 10 ~ 30 cm 容重较大,表现出中间高
两头低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芦苇样地中间层沙粒含量相对较
低,粉粒含量相对较高的缘故。田菁样地表层 0 ~ 30 cm土壤
容重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田菁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作用的
结果。由于田菁栽种时间短(仅 1 年时间) ,植物根系难以伸
展到深层土壤,因而深层土壤容重较高。盐蒿根系短浅,深层
土壤没有植物根系活动,因此深层土壤容重较高。芦苇根系发
达,且能延伸至深层土壤层中,故芦苇样地深层土壤容重较低。
随土层浓度的加大,田菁和芦苇样地 pH 值逐渐减小,而
—733—殷云龙等: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
盐蒿样地 pH值逐渐增大,但变化都不太明显。3 种植物样地
的 Cl -、Na +、K +离子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
3 种植物样地,主要以 Cl -与 Na +为主,这是典型的 NaCl盐渍
地(表 3)。
表 3 不同植物群落观察地各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
土层深度
(cm)
容重
(g /cm3) pH值
土壤机械组成(%) 离子组成(mol /L)
石砾 沙粒 粉粒 黏粒 Cl - Na + K + Ca2 +
田菁 0 ~ 10 1. 20 9. 27 12. 70 79. 28 7. 83 0. 19 0. 30 0. 25 0. 39 0. 03
10 ~ 20 1. 23 9. 16 11. 50 74. 79 11. 99 1. 72 0. 55 0. 44 0. 22 0. 16
20 ~ 30 1. 29 8. 93 6. 20 81. 30 11. 13 1. 37 1. 81 1. 48 0. 25 0. 04
30 ~ 40 1. 37 8. 81 8. 70 75. 94 14. 37 0. 99 2. 80 2. 23 0. 29 0. 08
40 ~ 50 1. 41 8. 57 7. 90 75. 98 15. 91 0. 20 4. 16 3. 32 0. 35 0. 12
芦苇 0 ~ 10 1. 24 9. 11 10. 00 45. 37 44. 09 0. 54 0. 97 0. 73 0. 08 0. 11
10 ~ 20 1. 34 8. 82 16. 80 54. 78 28. 15 0. 27 1. 83 1. 46 0. 12 0. 16
20 ~ 30 1. 34 8. 57 13. 80 46. 22 39. 27 0. 71 3. 76 3. 21 0. 16 0. 14
30 ~ 40 1. 29 8. 49 24. 40 44. 31 31. 04 0. 25 5. 31 4. 19 0. 11 0. 10
40 ~ 50 1. 26 8. 43 18. 80 34. 66 45. 81 0. 73 6. 12 5. 01 0. 21 0. 10
盐蒿 0 ~ 10 1. 29 8. 53 17. 80 53. 61 28. 52 0. 07 2. 15 1. 77 0. 15 0. 20
10 ~ 20 1. 29 8. 72 18. 40 49. 26 32. 17 0. 17 3. 78 3. 04 0. 15 0. 19
20 ~ 30 1. 32 8. 84 22. 40 43. 63 33. 88 0. 09 6. 51 5. 24 0. 15 0. 19
30 ~ 40 1. 40 8. 91 21. 60 55. 19 22. 52 0. 69 7. 21 5. 79 0. 17 0. 24
40 ~ 50 1. 44 9. 08 7. 20 65. 60 26. 91 0. 29 7. 41 5. 96 0. 19 0. 22
2. 4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盐分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植被群落样地土壤含盐量与土壤容重、含水率、pH
值、机械组成以及离子组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4。
由表 4 可见,田菁样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容重间呈极显著
正相关,芦苇样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容重间相关性很小,而
盐蒿样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容重间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
著水平。田菁和芦苇样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 pH 值间均呈
极显著负相关,而盐蒿样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 pH 值间呈
显著正相关,这一现象是否与盐蒿群落下土壤中盐分含量较
高而导致 pH值也高,值得进一步研究阐明。
田菁、芦苇、盐蒿 3 种植被群落样地土壤含盐量与土壤机
械组成相关性不密切,且与土壤颗粒各组分的相关性也不相
同,表明各土层之间机械组成各不相同,各样地之间的机械组
成变异情况较大。此外,从表 4 还可以看出,田菁、芦苇、盐蒿
3 种植被群落样地土壤盐分均与 Cl -、Na +含量呈极显著正相
关,因子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 1. 000、0. 976、0. 993 与
1. 000、0. 979、0. 992,而与 K +、Ca2 +相关性偏低,表明 3 种植
物群落样地土壤盐分的主要成分均为 NaCl。
表 4 不同植被群落样地土壤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植被 容重 pH值
土壤机械组成 离子组成
石砾 沙粒 粉粒 黏粒 Cl - Na + K + Ca2 +
田菁 0. 987** - 0. 992** - 0. 695 - 0. 249 0. 886* - 0. 342 1. 000** 1. 000** 0. 899* 0. 186
芦苇 0. 065 - 0. 968** 0. 743 - 0. 637 0. 062 0. 224 0. 976** 0. 979** 0. 810 - 0. 373
盐蒿 0. 794 0. 950* - 0. 188 0. 261 - 0. 250 0. 544 0. 993** 0. 992** 0. 655 0. 503
注:* 表示在 0. 05 水平上达到了显著相关;**表示在 0. 01 水平上达到了极显著相关.
3 讨论
通过对滨海盐土上生长的 3 种植物群落下土层中盐分理
化特性的分析,初步确定了田菁对盐渍土的适应性和改土效
果:(1)田菁在 6. 0‰以下长势良好,而田菁的致死土壤盐分
浓度约 8. 83‰,超过 7. 0‰时生长受到抑制。(2)田菁群落
下土壤各层中的盐分均低于芦苇和盐蒿样地,表明田菁对盐
土的改良效果要好于芦苇和盐蒿。田菁群落下的 0 ~ 40 cm
土壤容重比芦苇和盐蒿低,而机械组成中的沙粒比重高于盐
蒿和芦苇样地,粉粒比重则明显低于盐蒿和芦苇样地,表明田
菁的改土效果主要在 0 ~ 40 cm的土层范围内。(3)田菁、芦
苇、盐蒿 3 种植被群落样地土壤盐分均与 Cl -、Na +含量呈显
著正相关,表明 Cl -和 Na +是滨海盐土中盐分的主要成分,由
此,滨海盐土是典型的 NaCl盐渍地。
参考文献:
[1]赵可夫,范 海,江行玉. 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 :31 - 35.
[2]陈德明. 盐渍环境中的植物耐盐性及其影响[J]. 土壤学进展,
1994,22(5) :22 - 29.
[3]郗金标,邢尚军,张建锋,等. 几种重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模式的
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6) :99 - 101.
[4]方 明,陈邦本. 江苏省海涂土壤的盐渍生态特征[J]. 土壤学
报,1990,27(3) :335 - 342.
[5]何贵平,陈益泰,黄一青,等. 杭州湾海涂造林后土壤盐分和水分
动态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2) :257 - 260.
[6]梁珍海,康立新,仇才楼. 苏北沿海防护林对土壤脱盐及脱盐稳
定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3) :41 - 45.
[7]莫治新,尹林克. 塔里木河中下游不同植被群系下土壤盐分及地
下水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 :163 - 166.
[8]徐永荣,冯宗炜. 天津滨海生态防护圈植物群落盐分积累与分配
规律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 :77 - 79.
—833—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