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内蒙古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燕 玲 宛 涛 王一君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 呼和浩特市 010021)
摘要:本文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以内蒙古地区分布的蒺藜科 (Zygophyllaceae)中的 5 属 7
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 该科植物的花粉粒以长球形 、 圆球形为主 , 属中
等大小 , 萌发器官多为 3 孔沟 , 外壁表面纹饰以网状 、 条纹状最为常见。同时 , 观察结果
还表明 , 蒺藜科不同属的植物花粉形态差异显著 , 而同属不同种间差异则较小。本文认为
花粉形态特征在该科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尤其可作为属间的分类依据。
关键词:花粉形态 蒺藜科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S351·1 文献标识码:B
1 前言
蒺藜科约有 28 属 , 290 种 , 主产世
界各干旱地区。我国有 5 属 , 30 余种。
内蒙古有 5属 , 16种 , 1变种 。该科植物
多生于草原化荒漠或荒漠地带 、沙地及砾
质戈壁上 , 有的种还是该地区植被的建群
种或优势种。该科植物多为良好的固沙植
物 , 有些植物的果实可食用 、 药用 , 有的
枝叶还可饲用。关于蒺藜科植物花粉形态
的研究至今未见有全面系统的报道 , 王伏
雄 、 钱南芬等[ 1]对中国种子植物的121科
的花粉形态作了系统研究 , 但却未包含有
蒺藜科。其他一些文献只对该科中的个别
植物作了报道。本文对分布在内蒙古境内
的 5属 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作了较为详细
的研究 , 旨在为蒺藜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一
些孢粉学资料。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本文研究的供试材料分别采自乌海和
阿拉善 , 均采自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生植
物 。
2.2 实验方法
选择健康植株的成熟花药 , 摄取花
粉 。光镜制片以醋酸酐分解方法处理 , 扫
描电镜将花粉直接涂于双面胶纸上 , 喷金
镀膜后观察照相 , 并测量花粉粒大小 , 每
种花粉一般测量 20粒 , 花粉粒不足 20粒
者以实际数量统计 , 计算其平均值 , 并以
最大到最小的数值作为种的变异幅值 。
—58—
内蒙古草业 2000 , No.4 , PP.58 ~ 60
收稿时间:2000—08—31
3 观察结果
3.1 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花粉粒长球形 , 极面观为三裂圆形。
大小为 38.0um (36.1 ~ 44.2)×18.2um
(16.4 ~ 21.1)。具 3孔沟 , 沟缘整齐。两
极较尖。
花粉粒表面纹饰为条纹状 。条纹排列
不整齐 , 并有分布不均匀的由条纹断裂后
所形成的斑点 , 极区较光滑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7 ~ 8月 。潜水旱生植物 。常见
于古河床阶地 、 内陆湖盆边缘 、盐化低洼
地的芨芨草滩外围等处。产于锡林郭勒
盟 、巴彦淖尔盟 、阿拉善盟 、伊克昭盟 、
乌海市 。固沙植物 , 果实可食 , 也可入
药 , 枝叶和果实可作饲料 。
3.2 骆驼蓬 (Peganum harmala L.)
花粉粒近球形 , 极轴稍短于赤道轴 ,
极面观为三浅裂圆形 。大小为 17.4um
(16.5 - 18.1) × 15.1um (14.3 -
15.9)。具 3孔沟 , 沟长达两极 , 沟缘较
整齐 。内孔明显外突 , 孔膜较完整 , 表面
具脑状纹饰。花粉粒表面纹饰为网状。网
眼较均匀 , 但在极区略变小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7 ~ 9月 。耐盐旱生植物 。生于
荒漠地带干旱草地 、 绿洲边缘盐渍化荒
地 、 土质低山坡 。产于阿拉善盟。种子可
作红色染料 , 种子榨油可供轻工业用 , 全
草入药治关节炎 , 也可作杀虫剂。
3.3 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Max-
im.)
花粉粒超长球形 , 极面观为深三裂圆
形。大小为 16.1um (15.2 ~ 16.8) ×
7.3um (6.4 ~ 8.3)。具拟 3 孔沟 , 沟较
窄 , 细长达两极 , 沟缘不整齐 , 内孔不明
显 。两极钝圆。花粉粒表面纹饰为网状 。
网脊较宽 , 在极区沟间网眼变小 。
花期 5 ~ 6月 , 果期 8 ~ 9月 。落叶乔
木 , 强旱生植物 。为东阿拉善植物州所特
有 , 在草原化荒漠地区常成为建群种 , 形
成有小针茅参加的四合木荒漠群落。产于
巴彦淖尔盟 、阿拉善盟 、伊克昭盟 、 乌海
市 。枝条含油脂 , 极易燃烧 , 为优良燃
料 , 也可作饲料 , 并有阻挡风沙的作用。
3.4 小果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Pall.
F1.Ross.)花粉粒长球形 , 极面观为三
裂圆形。大小为 55.9um (53.4 -57.5)
×19.8um (17.8-21.3)。具 3孔沟 , 沟
长达两极 , 沟缘较整齐。内孔细 , 横长 ,
内孔周围微加厚 。花粉粒表面纹饰为条纹
状 。沟缘条纹为子午线 , 沟间区条纹为纬
向 , 极区纹饰较弱。整个花粉粒表面有零
星穿孔分布。花期 5 ~ 6 月 , 果期 7 ~ 8
月 。耐盐旱生植物。常见于轻度盐化低洼
地 、湖盆边缘 、 干河床边。全区均有分
布 。固沙植物 , 果实可食 , 也可入药 , 还
可作饲料。
3.5 蝎虎霸王 (Zygophy llum mucrona-
tum Maxim.)
花粉粒长球形 , 极面观为三裂圆形 。
大小为 27.3um (25.7 ~ 28.7) ×12.6um
(11.8 ~ 13.3)。具 3 孔沟 , 沟细长达两
极 , 沟缘较整齐 。花粉粒表面纹饰为网
状 。网脊低而细 , 网眼较浅 , 为不规则
状 。花果期 5 ~ 8月 。强旱生肉质草本植
物 。生于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地带的干河
床 、石质坡地和沙质地上。产于巴彦淖尔
盟西部 、 阿拉善盟左旗 、 伊克昭盟西部 、
—59—
第 4 期 何丽君 濒危植物半日花组织培养及其调控
乌海市。
3.6 霸 王 (Zygophyllum xanthoxylon
(Bunge)Maxim.)
花粉粒长形 , 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
大小为 22.4um (15.2 ~ 28.8)×13.9um
(9.1 ~ 18.2)。具 3孔沟 , 沟细长达两极 ,
沟缘不整齐 , 微加厚 。内孔不明显 。花粉
粒表面纹饰为网状 。网脊较宽 , 网眼较
浅。极区 、沟间区网眼变小 , 呈穿孔状。
花期 5 ~ 6月 , 果期 6 ~ 7月。
强旱生植物 。常见于荒漠 、草原化荒
漠及荒漠化草原地带 。在戈壁覆沙地上有
时成为建群种形成群落 , 亦散生于石质残
丘坡地 、 干河床边 、 砂砾质丘间平地。产
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 、 乌兰察布盟北部 、
巴彦淖尔盟北部和伊克昭盟西部。中等饲
用植物 , 可作燃料 , 并可阻挡风沙 , 根可
入药 。
3.7 蒺藜 (Tribulus terrest ris L.)
花粉粒圆球形 ,直径为 48.2um(45.8
~ 51.2)。具散孔。萌发孔数量较多 ,约为
180个左右。花粉粒表面纹饰为网状 。网
眼为多边形 ,每一个网眼内有一个萌发孔 ,
并具孔盖 , 孔盖多为圆形 ,微突。网脊较
高 ,具脊柱。花果期 5 ~ 9月 。中生植物。
常见于荒地 、山坡 、路旁 ,在荒漠区亦见于
石质残丘坡地 、沙地 。产于全区各地 。青
鲜时可作饲料 ,果实可入药。
4 讨论与小结
4.1 蒺藜科植物花粉形态主要特征
通过对内蒙古境内 5属 7种蒺藜科植
物花粉形态的观察分析 , 发现该科植物的
花粉粒一般为长球形或圆球形;属中等大
小;极面观为三裂 (片)圆形;多数具 3
孔沟 , 少数为散孔;花粉粒表面纹饰以条
纹状或网状纹饰为主 。
4.2 蒺藜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意
义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 , 蒺藜科植物各属
间在花粉形态和外壁表面纹饰上存在有明
显差异 。如骆驼蓬属植物花粉粒为球形或
近球形 , 表面纹饰呈网状 , 而白刺属则为
长球形 , 表面纹饰条纹状;又如 , 霸王属
萌发器官为 3孔沟类型 , 而蒺藜属却是散
孔 。结果同时表明 , 同属不同种间的花粉
形态差异较小。所以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
蒺藜科分属的参考依据。现以花粉形态特
征为依据对所观察的蒺藜科 5个属试列一
检索表 。
1 花粉粒圆球形或近球形 。
2 具 3孔沟。 骆驼蓬属 Peganum……
2 具散孔 。 蒺藜属 Tribulus…………
1 花粉粒长球形 。
3 表面纹饰为条纹状。
白刺属 Nitraria
………………
………………………
3 表面纹饰为网状 。 …………………
4 花粉粒体积小 , 属小型;网眼较
深 。 四合木属 Tetraena…………………
4 花粉粒体积较大 , 属中型;网眼
较浅。 霸王属 Zygophyllum……………
参 考 文 献
〔1〕 王伏雄 , 钱南芬等.《中国植物花粉形
态》 .《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 王开发 , 王宪曾.《孢粉学概论》 .北京
大学出版社:1989.
〔3〕 宛涛 , 卫智军等.《内蒙古草地现代植物
花粉形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0—
内蒙古草业 2000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