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草属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全 文 :苦草属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范 坤1,巩 江2,倪士峰1,赖智捷1,路 锋1,侯恩太1,王 明1
(1.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2.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陕西咸阳 712082)
摘要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苦草的生物学特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等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0)14 -07334 -02
Study on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Vallisneria L.
FAN Kun et al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 Western China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9)
Abstract Based on searching literature widely,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Vallisneria spiralis
L.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Vallisneria L.;Chemical composition;Bioactivity;Function
基金项目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
金项目(KH0903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项目(20091012)。
作者简介 范坤(1988 - ),男,陕西咸阳人,本科生,专业:中药学。
收稿日期 2010-02-08
1 生物学特性
药材苦草属植物为水鳖科苦草属(Vallisneria L.)多种植
物统称,有 6 ~1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苦草
[V. natans(Lour.)Hara]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又称扁担草、鸭
舌草、面条草等[1 -2],另称刺苦草(V. spinulosa Yan)和密刺苦
草[V. denseserrulata(Makino)Makino]等[3]。
苦草喜温暖,耐荫蔽,野生植株多生长在林下山坡、溪旁
和沟边,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和云南省南部地
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4]。
苦草可燥湿止带、行气活血。据《本经逢原》记载,“苦
草,香窜,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粱柔脆者服之,减食作
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
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据《本草纲目》记
载,苦草“妇人白带煎汤服。又主好嗜干茶不已,面黄无力,
为末,和炒脂麻不时干嚼之”[5]。
2 成分研究
据《中华本草》记载,苦草全草的化学成分含脱植基叶绿
素 a、苞苣甾醇、β-谷甾醇、二十烷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
醇胺、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肌醇等。苦草中蛋白质含量较
高,其营养丰富,可用作蛋白质来源[5]。美洲苦草的各器官
中,冬芽和果实具有最大的营养潜力,干物质含量较高,而雄
花和雌花花序中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 21. 8%和16. 1%
干重[6]。
苦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王艳丽等研究表
明,苦草中所含的 17 种氨基酸总含量高达 147. 8 g /kg。其
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 55. 0 g /kg,占总氨基酸的 37. 21%(食
物或饲料的合理比值应接近 40%);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
92. 8 g /kg,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 0. 593
(合理比值为0. 6 ~1. 0)[6]。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
和天冬氨酸为鲜味氨基酸。苦草中这 5 种氨基酸含量占总
氨基酸含量的 41. 00%,其中以谷氨酸(14. 3 g /kg)和天冬氨
酸(15. 8 g /kg)较高,说明苦草鲜味较浓,可用于开发风味食
品或用作食品鲜味添加剂[7]。
从苦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可分离出 6 种化合物,分别
为:6,10,14-三甲基-2-十五酮、棕榈酸、豆甾-4,22-二烯-3-酮、
5α-豆甾烷-3,6-二酮、硬脂酸、棕榈酸乙酯[7]。
苦草中还含有较高的 Ca、Fe、Zn等人体易缺矿质元素,
故可作为矿质营养源[7]。
刺苦草以根状块茎供食,其根状块茎俗称“土虾子”和
“水洋参”,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南方“冬虫夏草”之
称[8]。刺苦草的根状茎以炒食为主,肉质脆嫩,味甘爽口,对
心血管、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疾病有食疗作用[9]。目前已将其
作为保健食疗的特种蔬菜[10]。
3 生物活性研究
王艳丽等研究表明,苦草中的化学成分有以下作用:①
棕榈酸有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诱导活性作用;②硬
脂酸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止血凝血、免疫调节、抗细菌抗肿
瘤、清热止咳、消肿解毒、降压强心、抗血栓、清肝明目、镇静
催眠、安胎通乳、活血止痛等;③4,22-二烯-3β-豆甾烷酮、5α,
豆甾烷-3,6-二酮为甾醇类化合物,该植物甾醇可拮抗胆固
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头发和皮肤
调节剂,在农业上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畜禽生长率;④6,
10,14-三甲基-2-十五酮对玉米大斑病菌有抑制活性;⑤棕榈
酸乙酯是降压药天山雪莲花、强心药山茱萸、心血管药半夏
和抗肿瘤药商陆等的有效成分[7]。苦草中的 β-谷甾醇有降
低胆固醇、消炎作用和促进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产生
等功效;磷脂类化合物有营养功能,如磷脂酰甘油可降低低
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治疗神经失调[5]。
4 临床应用
4. 1 胃癌 福州一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坚持将苦草用
作茶饮用进行辅助治疗,期间感觉良好,能参加部分体力劳
动,存活了近 3年[11],故苦草可用于辅助治疗癌症。
4. 2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
异性炎症,如用抗菌素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毒副作用大,
药费昂贵。杨思颖等应用苦草共治疗观察急性扁桃体炎 188
例,总有效率为 89. 36%,治愈率为 50% [12]。该结果表明,用
苦草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好,治愈率高,且该药药源丰富,
责任编辑 章炼红 责任校对 卢瑶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0,38(14):7334 - 7335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4.169
成本低廉,无毒性,副作用小。
4. 3 肝昏迷 苦草中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
缬氨酸,含量总和为 29. 3 g /kg,占氨基酸总量的 19. 82%,其
药用价值较高,可辅助治疗肝昏迷[5]。
5 化感作用
在苦草生长的地方,浮游生物、细菌和丝状藻生物量降
低。顾娣林等研究认为,苦草生物量越大,对藻类的抑制作
用也越大,致使水体正磷酸盐、溶解有机碳和总悬浮物含量
减少,透明度增加[13]。王艳丽等研究认为,苦草有控制湖泊
富营养化、恢复沉水植物生态系统的作用[5]。
6 饲用价值
苦草中蛋白质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是鱼类和家禽的
理想饲料,其营养丰富,口感好。苦草的冬芽是野生禽类的
食物,特别是一些珍禽如白鹳、天鹅和白头鹤等的越冬食
物[14]。苦草可应用于水产养殖,收益较好[15 -16]。周文忠等
报道了关于池塘种植的苦草可作为河蟹、青虾的饲料,有利
于健康养殖[17 -18]。苦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可直接将其中
的粗蛋白提取生产蛋白饲料应用于饲养业,王艳丽等报道了
关于从苦草中提取粗蛋白的最佳工艺研究[19]。
7 作为肥料和沼气发酵原料
苦草的 N、P、K含量较高,并含有 Zn、Fe、Mn、Cu 等微量
元素,将其作为优质的绿肥资源,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苦草含水量较高,适宜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用苦草发酵生产
沼气后,其沼液和沼渣还可以用作饲料或肥料,可提高其经
济效益[5]。
8 环境污染监测
一些研究表明,苦草的根对重金属汞有较强的吸收能
力,因此可用于监测环境中重金属汞的污染[20]。苦草也可
用于有机氯污染的生物监测[21]。
9 小结及展望
苦草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如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
等,可作为营养保健植物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另外,苦草
在生态上及农业上用处广泛,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文忠,周明武.亚洲苦草的生物学特征与用途[J].科学养鱼,2000
(4):39.
[2]凌跃进.苦草的播种技术[J].内陆水产,1999 (2):13.
[3]孙祥钟.中国植物志:第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6 -181.
[4]沈显生,胡颖.沉水植物苦草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
学报,2006,24(6):86 -88.
[5]王艳丽,肖瑜,潘慧云,等.沉水植物苦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综合利用
[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4):45 -47.
[6]王艳丽,肖瑜,高士祥.沉水植物苦草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
与开发,2007(19):393 -395.
[7]DONNERMEYER GARY N,SMART MILES M. The biomass and nutritive
potential of Vallisneria americana Michx in navigation pool 9 of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J]. Aquatic Botany,1985,22(1):33 -44.
[8]李杰锋.水生野菜———刺苦草[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153 -
136.
[9]李勇,徐文娟,陈寒,等.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根状茎采后生理特性的
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329 -334.
[10]陈寒,徐文娟,李勇,等.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初代培养研究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312 -314.
[11]徐开,陈连珠. 1例胃癌晚期术后使用苦草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
2004,20(24):2704.
[12]杨思颖,张冰青,郑晓静.苦草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88例疗效报告[J].
福建医药杂志,1999,21(4):98 -99.
[13]顾娣林,陈坚,陈卫华.苦菜种植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J].上海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3(1):62 -68.
[14]熊秉红,李伟.我国苦草属植物的生态学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18(6):500 -508.
[15]赵军,章更生,周梅荣.苦草的生物特性及其利用[J].中国水产,2008
(4):37 -39.
[16]田贵云,陈贤明.种植苦草养蟹技术[J].虾蟹养殖,2000(8):24.
[17]周文忠,周明武,周春.池塘种植苦草养殖河蟹、青虾技术[J].河南水
产,2001(1):11 -21.
[18]金华,王东波,李万东.大水面种草养殖河蟹技术要点[J].黑龙江水
产,2009(4):8 -9.
[19]王艳丽,肖瑜,高士祥.沉水植物苦草粗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J].饲
养工业,2007,28(3):24 -26.
[20]GUPTA M,CHANDRA P. 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 of mercury in
rooted-submerged macrophyte Vallisneria spiralis[J]. Environmental Pol-
lution,1998,103(2 /3):327 -332.
[21]LESLEY LOVETT DOUST,JON LOVETT DOUST,MACIEJ BIERNAC-
KI. American wildcelery,Vallisneria americana,as a biomonitor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aquatic ecosystems[J].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
1994,20(2):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333 -354.
(上接第 7300 页)
3 结论
采用 FAAS测定了新疆 15个地区甘草中的 13种无机元
素的含量,并用聚类分析法加以研究,且绘制了无机元素的
含量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新疆不同产地甘草中无机元素的
含量存在差异,并且从无机元素角度说明新疆甘草具有显著
的指纹特征。所以甘草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指标可以为新疆
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谭勇,李国玉,成玉怀,等.不同产地红花的矿质元素及羟基红花黄色
素的含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88 -5489,5491.
[2]王巧占,张子良,姜小盼,等.微量元素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学
工程与装备,2009(6):98 -101.
[3]史永刚,冯新泸,李子存.化学计量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5.
[4]黎先春,王小如.中药材 GAP实施过程中的关健分析技术[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96.
[5]陈军辉,谢明勇,傅博强,等.西洋参中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7):1326 -1329.
[6]王慧琴,谢明勇,杨妙峰,等.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和
聚类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1):72 -75.
[7]赖红伟,曹宏梅,朱志国.麦饭石口服液中微量元素测定及其聚类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72 -1873,1896.
[8]侯娟,黄旭初,张建军,等.新疆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比较
[J].科技信息,2008(2l):21 -22.
[9]姚望禄,李成义,李硕.甘肃金塔甘草5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7):30 -32.
[10]梁新华,尹晓雯,李梦菊.乌拉尔甘草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对药材
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411 -11412.
533738 卷 14 期 范 坤等 苦草属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