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全 文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张光飞1 , 2 ,苏文华1
(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通过野外调查 、查阅有关资料及标本 ,对云南境内桫椤科植物的分类 、地理分布 、丰富程度和生态习性
进行了系统研究。云南省境内桫椤科植物共 3 属 11 种 , 占我国(3 属约 20 种)总种数的 55%, 其地理分布可
划分为 5 个区 ,其中 , 滇东南区种类最为丰富 ,共有 9 种 , 占全省总种数的 81.8%;其次是滇南 、滇西南区和滇
西 、滇西北区;中部高原区和滇东北区最少。
关键词:桫椤科;分类;地理分布;云南
中图分类号:Q94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5)01-0059-05
Classific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yatheaceae Species in Yunnan
ZHANG Guang-fei1 , 2 , SU Wen-hua1
(1.Inst 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 otany , Yunnan University , Kunming 650091 , China;2.Key Laboratory fo r
Conservation and Uti lization of Bio-res ou rces , Kunming 650091 ,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 ation and specimens of Cyatheaceae in PYU , this paper
deals w i th the classification , geog raphical dist ribut ion , abundant deg ree and ecological habi ts
of Cyatheaceae in Yunnan province.T here is a rich resource of Cyatheaceae in Yunnan.In to-
tal there are three genera and eleven species.They account fo r 55%o f all species of China(to-
tal three genera and about tw enty species).They belong to the national key conservat ion wild
plants.The geog raphical dist ribution o f Cya theaceae in Yunnan can be divided into f ive re-
g ions , i.e.no rtheastern , central-plateau , western and nor thwestern , southe rn and southw est-
ern , southeaste rn.The Cyatheaceae plants a re very abundant in the southeaste rn areas , with
nine species.Which account for 81.8% of all species in Yunnan.Nex t in southern and south-
western areas , western and no rthw estern areas , but very rare in the central-plateau area and
northeastern area.Finally , serveral proposals on preserving these plants are high recommended.
Key words:Cyatheaceae;Classi ficat ion;Geog raphical distribution;Yunnan province
桫椤科是真蕨中一个独特的类群 ,因其大多数种类具有树状的直立茎 ,又俗称树蕨。它又是真蕨中
较古老的类群 ,其中的桫椤(A lsophi 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是由起源于距今 1.8亿年前
侏罗纪的桫椤类植物演变而来[ 1 , 2] 。该科植物对生境要求严格 ,在中生代处于兴盛时期 ,由于地质变迁
和环境变化 ,加之近代人类的干扰和破坏 ,使其分布区缩小 ,种群数量锐减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 、濒危的
古老植物 ,1984年我国将桫椤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3] , 1999年 8 月 4日 ,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将我国桫椤科的所有种类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4] 。
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 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以及查对云南大学蕨类植物标本室
(PYU)的标本资料 ,对云南桫椤科植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以期为保护和利用桫椤科植物资源提
供依据。
—59—
 第 29卷第 1期
2005 年 1 月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 rest ry Unive rsity(Natural Science s Edi tion) 
Vo l.29 , No.1 
Jan., 2005 
* 收稿日期:2003-07-07    修回日期:2004-03-04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学院资环局联合资助项目(93C001Z)
作者简介:张光飞(1966-),男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蕨类和资源植物方面的研究。
1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
1.1 分类概述
桫椤科多数种类呈乔木状 ,体态优美 ,可供观赏;有些种类 ,茎干上的叶痕呈美丽图案 ,可加工成笔
筒等工艺品;有些种类在我国民间作药用 ,但药效有待研究。该科共 8属 ,约 900种[ 5] ,广布世界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 ,在南半球 ,少数种类可分布到约南纬 50°的寒冷地带 。中国有 3属 ,约 20种。
较早对云南桫椤科植物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报道的是《中国树木志》 ,其中记载云南有该科分布的共
2属 5种 ,朱维明在《云南树木图志》中记载有 3属 9种 ,夏群在“中国桫椤科植物的分类”一文中记载云
南有 2属10种[ 1 , 5 , 6] 。桫椤科的分类虽经许多学者 ,特别是 Ho lt tum 和 Tryon做了全面的研究[ 7 ~ 9] ,科
下等级的设立争议仍然较大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下分类系统 。但中国桫椤科的科下分类系统是
比较统一的 ,已出版的地方植物志主要采纳秦仁昌的分类系统[ 10] ,将中国桫椤科植物分为 3属 ,即白桫
椤属(S phaeropteris)、桫椤属(A lsophi la)及黑桫椤属(Gymnosphaera)[ 5 , 11 ~ 16] ;只有少数学者将黑桫椤
属并入桫椤属 ,认为分成 2属较适宜[ 1 , 6] 。笔者采用前者 ,将中国(云南)桫椤科植物分为 3属。
近年来 ,对云南桫椤科植物的研究又有新的发现 ,即滇南桫椤(Alsophi la austroyunnanensis S.G.
Lu)和屏边桫椤(Alsophi la pingbianica Y.K.Yang , Y.M.He et J.K.Wu)[ 17 , 18] ,经过笔者实地调查及
采集鉴定 ,并结合朱维明教授的研究 ,认为屏边桫椤系西亚黑桫椤[ Gymnosphaera khasyana(Moore ex
Kuhn)Ching]的错误鉴定*。
1.2 分种检索表
通过多年的考察和采集 ,根据云南大学蕨类植物标本室(PYU)馆藏的标本 ,参考桫椤科相关文献
资料 ,经系统整理 、鉴定 ,目前已知云南有桫椤科植物 3属 , 11种 ,分种检索表如下:
1.叶柄和叶轴暗黄白色;叶柄基部的鳞片蓬松而柔软 , 常卷曲 , 由同形的狭长薄壁细胞构成 ,边缘有整齐而斜
向上的黑色 、深棕色或同色短刺毛;叶片背面灰白色
1.白桫椤 S phaeropteris brunoniana(Hook.)T ryon
⋯⋯⋯⋯⋯⋯⋯⋯⋯⋯⋯⋯⋯⋯⋯⋯⋯⋯⋯⋯⋯⋯
⋯⋯⋯⋯⋯⋯⋯⋯⋯⋯⋯⋯⋯⋯⋯⋯⋯⋯⋯⋯⋯
1.叶柄和叶轴红棕色 、深棕色至栗黑色;叶柄基部的鳞片厚 ,中部棕色或黑棕色 ,由狭长的厚壁细胞构成 , 两侧
由较短的薄壁细胞构成易擦落的浅色薄边 ,有时边缘由厚壁细胞形成少数长刺毛;叶片背面绿色或深绿色。
 2.叶柄粗糙 ,下面和两侧有刺手的硬皮刺;孢子囊群有盖 ,每个孢子囊产生 16 个孢子。
  3.叶柄和叶轴有棘手的硬皮刺;小羽片中肋及裂片主脉背面无泡状鳞片。
   4.叶柄和叶轴深棕色至红棕色;叶片Ⅰ型。
    5.羽轴及小羽片中肋背面无毛 2.桫椤 Alsophi la spinulosa(Wall.ex Hook.)T ryon⋯⋯⋯⋯⋯⋯
    5.羽轴及小羽片中肋背面有毛 3.中华桫椤 A.costularis Bak.⋯⋯⋯⋯⋯⋯⋯⋯⋯⋯⋯⋯⋯⋯⋯⋯
   4.叶柄和叶轴栗黑色;叶片Ⅱ型 4.滇南桫椤 A.austroyunnanensis S.G.Lu⋯⋯⋯⋯⋯⋯⋯⋯⋯⋯⋯
  3.叶柄有疣状突起 ,略粗糙 , 无棘手的硬皮刺 ,叶轴及羽轴背面也有小疣状突起;小羽片中肋及裂片主脉
背面疏被明显泡状的小鳞片 5.阴生桫椤 A.latebrosa Wall e x H ook.⋯⋯⋯⋯⋯⋯⋯⋯⋯⋯⋯⋯⋯
 2.叶柄和叶轴平滑或有疣状突起 ,无硬皮刺;孢子囊群无盖 ,每个孢子囊产生 64 个孢子。
  6.叶柄栗黑色 ,连同叶轴背面两侧通常密生开展而平直的大鳞片。
   7.叶革质;羽片两面密生灰白色的长柔毛 ⋯⋯⋯⋯⋯⋯⋯⋯⋯⋯⋯⋯⋯⋯⋯⋯⋯⋯⋯⋯⋯⋯⋯⋯⋯
6.毛叶黑桫椤 Gymnosphaera andersonii(Sco tt.ex Bedd.)Ching et S.K.Wu⋯⋯⋯⋯⋯⋯⋯⋯⋯
   7.叶纸质;羽片两面无灰白色的长柔毛 , 仅羽轴 、小羽片中肋和裂片主脉上面有浅棕色短毛 ⋯⋯⋯⋯
7.大叶黑桫椤 G.gigantea(Wall.ex Hook.)J.Sm.⋯⋯⋯⋯⋯⋯⋯⋯⋯⋯⋯⋯⋯⋯⋯⋯⋯⋯⋯⋯
  6.叶柄红棕色 ,疏被常略卷曲的鳞片。
   8.小羽片边缘波状或为疏浅锯齿;相邻两组侧脉的基部 1对或几对小脉联结成网状 ⋯⋯⋯⋯⋯⋯⋯
8.结脉黑桫椤 G.podophy lla(H ook.)Copel.⋯⋯⋯⋯⋯⋯⋯⋯⋯⋯⋯⋯⋯⋯⋯⋯⋯⋯⋯⋯⋯⋯
   8.小羽片边缘羽裂至深裂;叶脉羽状 , 侧脉全部分离 ,从不联结。
—60—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9 卷 第 1 期 
* 2000年 11月 23日 ,朱维明 、张光飞 、和兆荣到屏边桫椤的引证产地和同一植株进行调查采集发现 ,孢子囊群无盖 ,每个孢子囊
产生 64个孢子 ,无分枝现象 ,而是相互独立的植株成丛生长 ,其形态特征与西亚黑桫椤无异。凭证标本为屏边大围山 ,朱维明 、张
光飞 、和兆荣 29304 , 29305 ,均保存于 PYU。
    9.小羽片背面有泡状或头垢状鳞片。
     10.小羽片中肋及裂片主脉背面被泡状小鳞片但无毛 ,裂片基部一对侧脉的下侧 1 条脉出自中脉
基部以上 , 远离小羽轴 9.齿牙黑桫椤 G.denticulata(Bak.)Copel.⋯⋯⋯⋯⋯⋯⋯⋯⋯⋯⋯
     10.小羽片中肋及裂片主脉背面有头垢状鳞片 ,并有针状毛 , 裂片基部一对侧脉的下侧 1 条脉出自
主脉基部 , 靠近小羽轴 10.卧茎黑桫椤 G.metteniana(H ance)Tagaw a⋯⋯⋯⋯⋯⋯⋯⋯⋯
    9.小羽片背面仅有狭长平展的小鳞片 ,不呈泡状或头垢状 ⋯⋯⋯⋯⋯⋯⋯⋯⋯⋯⋯⋯⋯⋯⋯⋯⋯
11.西亚黑桫椤 G.khasyana(Moo re ex Kuhn)Ching⋯⋯⋯⋯⋯⋯⋯⋯⋯⋯⋯⋯⋯⋯⋯⋯
2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桫椤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虽然有限 ,种类也不多 ,但地处该科分布区的北缘 ,其种类及分布均
表 1 桫椤科植物区系的综合系数比较
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integrative coefficients of
Cyatheaceae flora
省份 属数 种数 综合系数
云南 3 11 1.131
四川 2 3 -0.662
贵州 2 4 -0.489
西藏 3 3 -0.253
广西 2 5 -0.316
广东 2 7 0.030
海南 3 7 0.439
福建 2 5 -0.316
台湾 3 7 0.439
有一定的特色[ 1] ,而云南又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
境 ,为桫椤科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
件 ,境内的桫椤科植物目前共知 3 属 11 种 ,占我国
(3属约20种)总种数的 55%;为了说明该省桫椤科
植物的丰富程度 ,采用左家哺的数值分析方法[ 19] ,
选取与之邻近的和种类较多的省份[ 12 ~ 16 , 20] ,通过计
算该科属 、种植物区系成分的综合系数(Integ rative
coef ficient)来比较它们的物种丰富程度 ,结果见
表 1。
由表 1可知 ,云南的桫椤科植物属 、种数都是最
多的 ,其综合系数为 1.131 ,说明云南的桫椤科植物
较为丰富 。
2.1 水平分布
桫椤科植物分布较广 ,能够在气候条件变化较大的地区生长 ,但对其生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它们的
生长 、繁衍需要有森林环境 ,通常生长在山箐溪沟边以及既潮湿又排水良好的坡地。在云南有分布的种
类 ,分布区土壤为红壤和黄壤 ,海拔高度为 150 ~ 2 000 m ,最北端可到威信 、绥江和贡山 ,如桫椤及卧茎
黑桫椤;最南端可达河口和勐腊 ,如大叶黑桫椤(表 2)。
表 2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布
Table 2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yatheaceae in Yunnan
 种 类 海拔/m 在云南的分布地点 地 理 分 布
S.brunoniana 100~ 1 320 麻栗坡 、河口 、金平 、绿春 、景洪 、勐腊 、
潞西 、盈江 、瑞丽
云南 、西藏(墨脱)及海南;越南北部 、缅甸 、不丹 、锡
金 、孟加拉国及印度东北部
A.austroyunnanensis 800~ 1 500 屏边 、金平和麻栗坡 中国(云南)特有种
A.costu lar is 800~ 2 000 罗平 、砚山 、西畴 、麻栗坡 、马关 、河口 、
屏边 、蒙自 、金平 、元阳 、新平 、景东 、思
茅、孟连 、勐海 、澜沧及盈江
云南 、西藏(墨脱)及广西;越南 、缅甸 、老挝 、印度 、锡
金 、不丹 、泥泊尔和孟加拉国
A.latebrosa 150~ 1350 河口 、屏边 云南 、海南;泰国、柬埔寨 、马来半岛 、苏门答腊和加
里曼丹
A.sp inu losa 520~ 1 700 威信 、广南 、峨山 、新平 、沧源 、盈江 、福
贡、贡山
云南 、西藏 、贵州、四川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及台湾;缅甸 、泰国 、不丹 、锡金、尼泊尔 、印度 、孟加
拉国 、菲律宾及日本
G.ander soni i 700~ 1 320 龙陵 、瑞丽及盈江 云南 、西藏东南部(墨脱);锡金 、不丹和印度东北部
G.den ticu lata 1 500~ 1 700 屏边 、西畴 、马关 、麻栗坡 云南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香港 、福建 、台湾 、浙
江 、江西 、湖南;日本
G.gig an tea 100~ 1 700 广南 、西畴 、马关 、河口 、金平 、元阳 、绿
春、江城 、勐腊 、景洪 、勐海 、澜沧 、沧源
及孟连
云南 、广西 、广东、海南;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
甸 、锡金 、尼泊尔、印度 、孟加拉国 、马来西亚 、苏门答
腊 、爪哇岛及日本南部
G.kh asyana 1 200~ 1 700 金平 、屏边 、景东及贡山 云南 、西藏(墨脱);缅甸和印度东北部
G.met teniana 500~ 800  绥江 、威信 云南 、贵州 、四川、广东 、福建 、台湾 、江西;日本
G.podophy l la 100~ 1 600 蒙自 、河口 、屏边 、金平 、勐腊及沧源 云南 、贵州 、广西、广东 、海南 、香港 、浙江、福建及台
湾;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和日本南部
—61—
 2005 年 总第 115 期       张光飞等: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根据云南桫椤科植物本身的分布规律 ,并参照植被和自然条件状况[ 21 , 22] ,云南桫椤科植物大致可
分为 5个分布区 。
(1)滇东北区:地理分布是云南东北部的一角 ,属四川盆地的南缘山地 ,故自大关 、奕良一线以北的
绥江 、盐津 、威信等地与广大的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区的植物区系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属于中国-日本植
物亚区的华中区系的一个部分 ,还包括华西成分。桫椤科植物在该区分布极少 ,仅低海拔地区的绥江和
威信北端有广域分布的桫椤及卧茎黑桫椤 2种。
(2)中部高原区:地处滇中高原的中部 、北部和东部 ,属于泛北极区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以
楚雄 、曲靖 、昆明等州市为其中心。其植物区系起源于古北大陆和古南大陆之间 ,含有较多的古地中海
成分 。后由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 ,各类植被分化演变 ,出现了大量中国-喜马拉雅特有的植物 ,并与附
近地区发生地理替代现象 ,个别避难所里还保留一些古老的孑遗植物 ,即桫椤和中华桫椤 2种 。
(3)滇西 、滇西北区:主要是指云南境内的横断山北段 ,高山 、峡谷和河流最多的迪庆州和怒江州 ,以
及大理州 、保山地区 ,高山峡谷地貌特别发达 ,峡谷 1 600 ~ 2 000m ,而高山在 5 000 m 以上 ,从峡谷到高
山相继出现了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等特殊的山地垂直带气候及相应的植被类型;而桫椤科植物中桫
椤 、西亚黑桫椤和毛叶黑桫椤等 3种 ,只在中 、缅交界的怒江及独龙江地区植被保存完好 、热量充沛和水
湿条件丰富的流域才有分布。
(4)滇南 、滇西南区:东起哀牢山的墨江一带 ,西至怒江东部的镇康 、永德一带 ,北为景东无量山 ,南
接老挝和缅甸的西双版纳 ,处于我国境内澜沧江 、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支流的下游;其植被类型极为丰富 ,
气候类型多样 ,为桫椤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 ,分布有白桫椤 、中华桫椤 、桫椤 、毛叶黑桫椤
和大叶黑桫椤等 5种 。
(5)滇东南区:为云南行政区划的文山州和红河州 ,位于红河和哀牢山以东的南缘地带 ,东起与广西
交界的富宁 ,西至绿春县内的李仙江 ,北为泸西 、弥勒 、石屏一带 ,南接越南北部的河口;最低海拔仅
76 m ,最高海拔达 2 991.2 m;在植物区系区划上 ,该区是云南向东南亚和云南向华南 、华中过渡的交错
汇合地带 ,又是古植物的良好避难所和演化中心。因此 ,该地区的桫椤科植物最为丰富 ,除毛叶黑桫椤
和卧茎黑桫椤外 ,其他 9种都有分布 ,其中的滇南桫椤为中国(云南东南部)特有种;由于有优越的气候
环境条件 ,在屏边大围山常年水湿充沛 ,云雾缭绕 ,西亚黑桫椤出现了数十株成丛生长的罕见现象 。
2.2 垂直分布
随地形 、地势的变化 ,云南桫椤科植物垂直分布的变化虽不甚明显 ,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如能
够分布到海拔 500 m 以下的只有白桫椤 、阴生桫椤 、大叶黑桫椤和结脉黑桫椤 4 种;能够分布到海拔
1 400 m以上的有滇南桫椤 、中华桫椤 、桫椤 、齿牙黑桫椤 、大叶黑桫椤 、西亚黑桫椤和结脉黑桫椤 7种;
分布最高的是中华桫椤 ,可生长于云南东南部的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海拔达 2 000 m地区。
桫椤科植物是真蕨中较古老的类群 ,在生态习性上 ,大部分种类仍保留有喜阳的特性 ,根系也不十
分完善 ,生境大都是林缘 、山沟 、旷野 ,或者生长在林中[ 1] ,也有少数较为进化的种类 ,已经衍生成为灌木
状或草本 ,能适应较为荫蔽的环境 ,可生长在林下 ,尤其是在溪沟边林下和灌丛下较为常见。群落类型
主要是热带雨林 、沟谷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藓林以及稀树灌丛等(表 3)。
表 3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生态习性比较
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ecological habits of Cyatheaceae species in Yunnan
 种 类   生 境 土壤类型 母 岩    群落类型   
S.brunoniana 林缘 、林下及溪沟边 红壤 花岗岩 、千枚岩 、页岩及砂岩 沟谷雨林 、常绿阔叶林
A.austroyunnanensis 林下及林中空旷地潮湿处 红壤 砂岩 沟谷雨林 、及次生常绿阔叶林
A.costu lar is 林缘 、箐沟及疏林中 红壤 花岗岩 、千枚岩 、片麻岩及砂岩 常绿阔叶林 、沟谷疏林及苔藓林
A.latebrosa 山箐林下及溪边阴湿处 红壤 页岩及砂岩 热带雨林及沟谷雨林
A.sp inu losa 林缘 、灌丛中阳处的溪沟边 红壤及黄壤 花岗岩 、千枚岩 、页岩及砂岩 常绿阔叶林以及稀树灌丛
G.ander soni i 林缘 、溪边 红壤 花岗岩 常绿阔叶林
G.den ticulata 河谷 、溪边林缘 红壤 花岗岩 、页岩 常绿阔叶林
G.gigan tea 林缘 、林下及阴湿溪沟边 红壤 岗岩 、片岩 、千枚岩 、页岩及砂岩 热带雨林 、沟谷雨林及常绿阔叶林
G.kh asyana 林下溪边及阴湿处 红壤 花岗岩 常绿阔叶林
G.met teniana 山谷溪边林下 红壤 花岗岩 稀树灌丛
G.podophy l la 林下及阴湿林缘 红壤 花岗岩 、千枚岩 热带雨林 、沟谷雨林及常绿阔叶林
—62—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9 卷 第 1 期 
  桫椤科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也形成了适应生存的一些特性 。如桫椤能产生大量的孢子;植物
体各叶片成熟有先后 ,同一叶片上的孢子发育也不同步;孢子成熟一般都在 7 ~ 10月 ,这正好是热带 、亚
热带区域的雨季 , 11月至次年 1月虽是干季 ,但常有浓雾出现 ,空气湿度较高 ,延长了孢子囊裂开和孢
子散落的时间 ,有利于孢子传播到适合渡过休眠期及具备萌发条件的地方 。但因孢子在不利的条件下 ,
8 d左右即丧失生命力[ 23] ,孢子在自然条件下从萌发到长成幼孢子体约需 1 a ,且对生境 ,尤其是空气湿
度的要求极为严格 ,故直接影响桫椤科植物的分布及群落内的更新。
3 结 语
云南境内桫椤科植物种类丰富 ,根据其分布规律 ,分为 5个分布区 ,但分布很不均匀 ,以滇东南区最
为丰富 ,共有 9种 ,占全省总种数的 81.8%;其次是滇南 、滇西南区 ,滇西 、滇西北区;中部高原区和滇东
北区最少 ,目前仅知 2种;分布区海拔 150 ~ 2 000 m ,从最南部的河口和勐腊到最北部的威信 、绥江和贡
山都有分布;而且还有特有现象 ,如滇南桫椤为中国(云南东南部)特有分布 。云南桫椤科植物同我国其
他省份相比 ,分布海拔上限普遍较高 ,分布最高的是中华桫椤。
由于桫椤科植物在云南真正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很少 ,大部分都生长在保护区以外 ,给保护和
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 ,保护和管理好桫椤科植物 ,首先 ,必须严格法纪 ,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
律法规 ,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法规和文件 ,完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严禁
乱砍乱伐 ,使野生植物资源的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其次 ,是要加强野生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掌握桫
椤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濒危机制 ,从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第三 ,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
保护相结合 ,适当扩大保护区范围 ,使大多数桫椤科植物能在保护区内得到就地保护 ,同时将迁地保护
作为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 ,植物园及相关研究机构可引种栽培桫椤科植物 ,并进行科学管理和深入的实
验研究。此外 ,以孢子或其他繁殖体来进行保存的离体保存也是迁地保护的一个方面。
致谢:承蒙云南大学朱维明教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 ,以及陆树刚教授的鼓励和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 1] 夏 群.中国桫椤科植物的分类[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89 , 27(1):1-16.
[ 2] 卓 平.桫椤[ J] .植物杂志 , 1987(1):35-37.
[ 3] 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 4]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台[ J] .植物杂志 , 1999(5):3-4.
[ 5] 西南林学院 ,云南省林业厅.云南树木图志[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88.
[ 6]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 1卷[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3.
[ 7] H olt tum R E.T he scales of Cyath eaceae[ J] .Kew Bull , 1957:41-45.
[ 8] Tryon , R.The classif ication of th e Cyatheaceae[ J] .C ont r Gray H erb , 1970 , 200:3-53.
[ 9] Tryon , R.A.Ferns and allied plants w 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 ropical Am erica[ M] .New York:Spr-Verl , 1982.
[ 10]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78 , 16(3):1-19.
[ 11] 吴兆洪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
[ 12] 《四川植物志》编委会.四川植物志:第 6卷[M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8.
[ 13] 王培善 ,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 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01.
[ 14] 吴征镒.西藏植物志:第 1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 15] 陈焕镛.海南植物志:第 1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64.
[ 16]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 《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 1卷[ 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
[ 17] 陆树刚.云南木桫椤属(桫椤科)一新种[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8 ,20(1):45-46.
[ 18] 杨永康 ,谢超 ,何永明 ,等.中国云南发现珍稀濒危树蕨巨大古树———屏边桫椤[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9 , 17(3):211-214.
[ 19] 左家哺.植物区系的数值分析[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0 , 12(2):179-185.
[ 20] 台湾植物志第二版编辑委员会.台湾植物志:第 1卷[ M ] .第 2版.台北:中华书局 , 1994.
[ 21] 杨一光.云南省综合自然区划[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 22] 云南植被编写组.云南植被[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 23] 程治英 ,陶国达 ,许再富.桫椤濒危原因的探讨[ J] .云南植物研究, 1990 , 12(2):186-190.
(责任编辑 王国栋)
—63—
 2005 年 总第 115 期       张光飞等: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