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茛科乌头属药用品种及来源特征辨析



全 文 :毛茛科乌头属药用品种及来源特征辨析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erbs from Genus Aconite of Buttercup
廖庆文 ,张裕民 ,指导:刘绍贵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7)
[ 摘要]  对毛茛科乌头属历史相沿使用的主要品种 、出典 、来源 、性状特征和毒性强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分析和归
纳总结 ,为促进临床准确使用毛茛科乌头属药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 关键词]  毛茛科;乌头属;品种;特征辨析
[ 中图分类号] R282.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7-547(2003)11-049-03
  毛茛科乌头属药物是一类作用强烈 、疗效较为
肯定的药物 ,其中川乌 、草乌 、附子等尚属临床常用
药物 ,但由于此类药物品种多 ,出典 、来源不同 ,性状
特征各异 ,且大多具有较强毒性 ,使用得当可以力克
沉疴 ,使用不当则可出现严重毒副反应。为了促进
临床准确使用此类药物 ,笔者对毛茛科乌头属历史
相沿使用的主要品种 、出典 、来源 、性状特征和毒性
强弱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分析 ,发现首载于《神农本
草经》的有天雄 、乌头 、乌喙 、附子 、侧子 、射罔 、牛扁
7种;《新修本草》载有乌喙 、附子 、天雄 、侧子 、扁毒 、
白附子 6种;《证类本草》载有附子 、乌头 、射罔 、天
雄 、侧子 、白附子 6种;《本草纲目》载有附子 、天雄 、
侧子 、漏蓝子 、乌头 、白附子 6种;《全国中草药汇编》
记载 Aconitum 属药材细叶乌头 、短柄乌头等 27
种[ 1] ;《全国中草药名鉴》载兴安乌头 、弯短距乌头等
129种[ 2]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载有带岭乌头 、拟黄
花乌头等 92 种[ 3] ;《中华本草》载两色乌头 、滇南草
乌等 44种[ 4] ;《中国药典》记载有草乌 、制草乌 、草乌
叶 、附子 、川乌 、制川乌 6种[ 5] 。
1 古今常用乌头属药物品种特征考析
1.1 乌头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第 4卷 ,列为下
品 ,曰:“形如乌头 ,有两歧相合 ,如乌之喙 ,名曰乌喙
也。”韩保 所著《蜀本草》云:“似乌鸟头为乌头 ,两
歧者为乌喙 ,细长乃至三四寸者为天雄 ,根傍如芋散
生者名附子 ,傍连生者名侧子 ,五物同出而异名 ,苗
高二尺许 ,叶似石龙芮及艾 , 其花紫赤 ,其实紫黑。
今以龙州 、绵州者为佳。”今所指之乌头即附子的母
根 ,这与本草所载一致 ,其植物形态也与本草描述相
同。
1.2 草乌 《神农本草经》中未见分列。至宋代《宝
庆本草折衷》中始见分列专条 ,但未见性状描述 ,直
至《本草纲目》载:“乌头之野生于他处者 ,俗谓之草
乌头 ,亦曰竹节乌头 ,出江北者曰淮乌头……”又云:
“处处有之 、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 ,
又无酿造之法 ,其根外黑内白 ,皱而枯燥为异而 ,然
毒则甚焉。”再观《本草纲目》所附草乌头图 ,即证实
历代所称的草乌 ,主要系乌头的野生品种 。《全国中
草药名鉴》所载地方习用品种中尚有如下乌头属植
物作草乌使用:即细叶乌头 A .alatavicum Worosch.
、兴安乌头 A.ambiguum Reichb.、弯短距乌头 A.
brevicaratum var.Lauenerianum 、 大麻叶乌头 A.
cannabifolium Franch.ex Finet et Gagnep.、展毛乌
头 A .Camichaeli Debx.var.truppelianum(Ulbr.)
W.T .Wang et Hsiao 、祁连山乌头 A .chilienshan-
icum W.T .Wang 、马耳山乌头 A .delavayi Franch 、
赣皖乌头 A .finet ianum Hand.、鸭绿乌头 A.jaluense
Kom.、光梗鸭绿乌 头 A .jaluense Kom.var.
glabrescens Nakai 、多根乌头 A.karakolicum Rapaics
、吉林乌头 A .kirinense Nakai 、长 喙乌头 A.
macrorhynchum Turcz.、米林乌头 A.milinense W.
T .Wang 、圆锥乌头A.paniculigerum Nakai 、中甸乌
头A .piepunense Hand.-Mazz.、大苞乌头 A .rad-
deanum Regel、 圆叶乌头 A .rotundifolium Kar.et
Kir.、准噶尔乌头 A.soongaricum Stapf 、松潘乌头
A .sungpanense Hand.-Mazz.、长白乌 头 A.
tschangbaischanense S.H.Li et Y.H.Huang 等 。
川乌头与草乌头 , 至《本草纲目》始明确区分 ,
云:“乌头有两种 ,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 ,今之谓之川
49
第 9卷第 11期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 11月
Vol.9 No.11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CM          November.2003
DOI :10.13862/j.cnki.cn43-1446/r.2003.11.029
乌头是也;其产江左 、山南等处者 ,乃《神农本草经》
所列乌头 ,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 。 ……诸家不分
乌头有川 、草两种 ,皆混杂注解 ,今悉正之。”此说与
现代所用川乌头 、草乌头的来源基本符合。但川乌
头之栽培 ,始见于《本草图经》 ,曰:“四品都是一种所
产 ,其种出于龙州。”并载种植方法。此处“四品” ,即
指附子 、乌头 、天雄 、侧子。又云“绵州彰明县多种
之 ,惟赤水一乡者最佳。”说明乌头的人工栽培已有
悠久的历史 ,所载乌头产地龙州和绵州彰明县 ,即今
四川省平武县和绵阳市 ,是川乌头 、附子的主要产
地 ,故可认为宋以前所称之川乌 ,应属野生乌头。今
药典为了从来源分类上加以区别 ,规定川乌为毛茛
科植物乌头 A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草乌
为同属植物北乌头 A.kusa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
根 ,而不再强调是否为栽培或野生 。
1.3 附子 列于《神农本草经》第 4 卷下品 。曰:
“冬采为附子 ,春采为乌头 。”李时珍曰:“初种为乌头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 , 如子附母也 ,乌头如芋
魁 ,附子如芋子 ,盖同一物也。”再考《证类本草》所载
“龙州乌头”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附子附图 ,均
可认为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armichaeli Debx.
即川乌的侧根(子根)。
1.4 关白附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集注》 ,原名白附
子 ,列为下品 ,云:“生蜀郡 ,三月采。”苏恭曰:“本出
高丽 ,今出凉州以西 ,形似天雄 ,本经出蜀群 ,今不复
有。”《本草纲目》载:“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 ,长寸许 ,
干者皱文有节。”综合以上描述得知 , 《神农本草经集
注》中对白附子无形态描述 ,很难肯定其原植物来
源 ,其后按《新修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对白附子产
地及形态的记述 ,应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 ,
药材称关白附 。而今市场所见的白附子按《本草蒙
筌》 、清《本草汇》等的描述应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脚莲
的块根 ,药材名为禹白附 。
1.5 天雄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第 4卷下品 ,曰:
“少生室……正月 、二月采 ,阴干 ,长三寸以上者为天
雄。”《神农本草经集注》云:“天雄似附子 ,细而长便
是 ,长者乃三四寸许 。”《本草别说》谓:“天雄者 ,始种
乌头而不生诸附子 ,侧子之类 ,经年独生长大者是
也。”《本草纲目》曰:“天雄有二种:一种是蜀人种附
子而生出长者 ,或种附子而尽变成长者……一种是
他处草乌头之类 ,自生成者。”据上述本草记载可知 ,
天雄是川乌头或草乌头之形长者。
1.6 侧子 始载于《吴普本草》 ,云:“是附子角之大
者。”但《新修本草》云:“侧子 ,只是乌头下共附子 、天
雄同生小者 ,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 ,谓从乌头傍出
也。以小者为侧子 ,大者为附子 , 今称附子角为侧
子 ,理必不然。”因此 ,综述历代本草中所说的侧子 ,
应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附子)之小者 ,及生于附
子旁的子根。
1.7 漏篮子 始载《本草纲目》 ,云:“侧子乃附子旁
粘连小者尔……其又小于侧子者 ,即漏篮子矣。”可
见漏篮子是指生于附子或侧子之旁的细小者 。
1.8 射罔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乌头条云:“其
(乌头)汁煎之名射罔 ,杀禽兽。”《本草经集注》曰:
“(乌头)捣笮茎取汁 ,日煎为射罔 ,猎人以敷箭禽兽 ,
中人亦死 ,宜速解之 。”《本草纲目》谓:“草乌头取汁 ,
晒为毒药 ,射禽兽 ,故有射罔之称。”以上说明射罔便
是草乌头汁。
1.9 牛扁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无性
状特征描述。《新修本草》载:“此物似三堇 、石龙芮
等 ,根如秦艽而细。生平泽下湿地。田野人名为牛
扁。”《本草图经》载:“今潞州 、宁州亦有之 ……”据
《梓图经》及《植物名实图考》所附的牛扁图 ,以及其
他本草所记载的牛扁形态及其用途 、产地均与现今
的毛茛科植物牛扁 A .barbatum Pers.var.puberu-
lum Ledeb.吻合 。
1.10  堵喇 为西南地方民间用药 ,据《云南种子
植物名录》及《中国植物志》载 ,民间称“堵喇”的乌头
属植物有黄草乌 、紫乌头 、马耳山乌头 、滇西乌头 、宾
川乌头等 ,其中 ,紫乌头生于云南 ,其特征与《植物名
实图考》描述相似 ,应是书中所载的原药材。
2 “雪上一枝蒿”与同名同音的品种辨析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支蒿 、雪山一枝蒿 ,在《全国
中草药名鉴》 、《中华本草》 、《新编中药志》《全国中草
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等著作中 ,所载虽然科属相
同 、名称相同或字音相近 ,但品种各异 ,现附表归纳
如下 。
由表可见 ,出现“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或
“雪山一支蒿”的不同差异 ,有的可能是作者在考其
来源时 ,所参考的文献依据不同 ,有的也不排除作者
转摘时因笔误而混淆 ,如短柄乌头 、宣威乌头等《全
国中草药汇编》称雪上一支蒿 ,而《全国中草药名鉴》
转摘时却改成了雪上一枝蒿。
50
第 9卷第 11期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 11月
Vol.9 No.11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CM          November.2003
附表 雪上一枝蒿同名同意的品种辨析
植物名 文献中引用的药材名或地方名《全国中草药名鉴》 《中华本草》 《新编中药志》[ 6]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 7]
短柄乌头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曲毛短柄乌头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 - -
展毛短柄乌头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伏毛铁棒锤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 - 雪上一枝蒿
铁雪棒上锤一枝蒿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支蒿 工布乌头- - 支 山
类乌齐乌头 雪上一枝蒿 - - - -
凉山乌头 凉山雪上一枝蒿 - - - -
江孜乌头 江孜雪上一枝蒿 - - - -
小白撑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枝蒿
宣雪威上乌一头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支蒿 岩乌头- - 支 -
缩梗乌头 雪上一枝蒿 - - 雪上一支蒿 -
多裂乌头 雪上一枝蒿 - - - -
保山乌头 雪上一枝蒿 - - - -
3 对乌头属药物毒性的探讨
毛茛科乌头属药物的毒性是很强的 ,其主要毒
性成分为乌头碱 ,在传统用药经验中 ,为了保证用药
安全 ,一般均不以生品入药 ,大多采用炮制减毒的办
法 ,故乌头属药物的毒性强弱或大小与炮制方法 、时
间及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有关。近代以来在毒性中药
使用管理规定中 ,明确此类药物一般不生用 ,凡生品
一般不供内服 。在炮制中规定了所用炮制辅料 、炮
制时间 、质量要求 ,对其用量在药典中作了明确界
定 ,如川乌 、草乌 ,无论生制均只能用 1.5 ~ 3g ,但在
个别文献中和目前临床上 ,超量使用现象是存在的。
在调查某院含川乌 、草乌医生处方时 ,发现 108张中
药处方中剂量超过 3g 的处方达 62张 ,占58%,值得
引起临床上的警惕。
《全国中草药名鉴》收载的 127 种乌头属药材
中 ,注明有剧毒的有短梗墨脱乌头 、工布乌头 、展毛
工布乌头 、凉山乌头 、长裂乌头 、保山乌头 、小白撑 、
无距小白撑 、伏毛直序乌头 、亚东乌头 、黄乌头 11
种 ,大毒的有展毛尖萼乌头 、细叶乌头等 32 种 ,有毒
的有两色乌头 、空茎乌头等 75种 ,有小毒的 2种 ,其
他均未说明其毒性 ,其功效大多为祛风除湿 ,温经散
寒止痛等 ,但个别药材的作用有异 ,如长序美丽乌头
具消喉热 ,解毒之功 ,可用于喉病 ,劳损发烧 ,肉食中
毒 ,乌头中毒。拟玉龙乌头可解乌头毒[ 2] ,可见乌头
属药物的功用 、毒性大小差异是存在的 。
4 结  语
毛茛科乌头属药材品种繁多 ,且地区用药习惯
及品名不一 ,造成了许多同物异名 ,异名同物的现
象 ,本文特就此类属中的部分药物的来源 、品种进行
了考析 ,对“雪上一枝蒿”及同名同音的品种进行了
辨析 ,并对乌头属药物毒性进行了简要归纳。作者
认为 ,药材命名 ,应以拉丁学名为依据 ,查明原始出
处 ,避免名称混乱现象 。乌头属药材的毒性因品种
而异 ,炮制方法应严格依法炮制 ,处方用药剂量需按
典籍规定 ,避免中毒 。
参考文献:
[ 1] 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4.1015
[ 2] 谢宗万 ,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别[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96.120~ 130
[ 3]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上海:科学
出版社 , 1994.301~ 312
[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3
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95~ 142
[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 1 部)[ 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28 , 149 , 189
[ 6]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 1 卷)[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2.946~ 949
[ 7]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6.2090
(收稿日期:2003-10-27 编辑:张金慧)
51
第 9卷第 11期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 11月
Vol.9 No.11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CM          November.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