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全 文 :生物多样性 2012, 20 (2): 177–183 Doi: 10.3724/SP.J.1003.2012.07108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

——————————————————
收稿日期: 2011-07-05; 接受日期: 2012-01-18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39B03)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baohuqu@gmail.com
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秦卫华1,2 蒋明康1* 徐网谷1 贺昭和1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摘要: 作者通过对中国543个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数据的分析, 对我国1,334种兰科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
逐一评价。我们根据有记录分布保护区的数量, 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 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
“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和“未予评价”6个等级。结果发现: 有676种兰科植物在自然
保护区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就地保护, 占所评价兰科植物总数的51.9%; 但有626种兰科植物保护状况不明, 尚未受
到就地保护, 占总数的46.9%。另外有32种仅分布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本研究中未予评价, 约占总数的2.4%。
根据评价结果, 就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中存在的基础调查不足、受关注程度低、受保护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
论, 提出5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1)加强兰科植物的调查监测; (2)提高兰科植物的保护级别与受关注程度; (3)进
一步完善兰科自然保护区建设; (4)规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5)定期评价我国兰科植物保护成效。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珍稀濒危, 就地保护, 评价, 建议
Assessment of in situ conservation of 1,334 native orchids in China
Weihua Qin1,2, Mingkang Jiang1*, Wanggu Xu1, Zhaohe He1
1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42
2 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Abstract: We assessed the status of 1,334 Chinese orchids species in terms of in situ conserva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orchid distribution data from 543 nature reserve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nature reserves the or-
chid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combined with expert consultant, we determined six conservation cata-
gories, i.e., effective conservation, better conservation, general conservation, less conservation, unknown,
and not evaluat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676 orchids are currently protected by nature reserves, accounting
for 51.9% of total species, and that 626 orchids (46.9%) are not found in nature reserves. In addition, 32 or-
chids distributed only in Hongkong, Macao and Taiwan areas were not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accounting
for 2.4% of total species. Based on our assessment, we herein discuss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orchid con-
servation including field survey deficiencies, lack of attention, and low rates of protecting species
through in situ conservation in China. We put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1) promoting research on and
monitoring of orchids; (2) increasing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of orchids in China; (3) prioritizing the con-
struction and design of nature reserves for orchid protection; (4) regulating biotic surveys of nature reserves
through enforcement of a unified standard; and (5) regular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orchid conser-
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orchids species,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situ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suggestion

兰科是被子植物第二大科, 其种类数量仅次于
菊科。据统计, 全世界共有兰科植物超过25,000多
种(Cribb et al., 2003), 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
旱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刘强等,
2010)。目前, 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已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
178 生 物 多 样 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第 20 卷
护范围, 但兰科植物在中国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
视。1975年, 原国家林业部颁发的《关于保护、发
展和合理利用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列出了18种珍贵
植物名录, 未考虑兰科植物; 1984年, 国务院环境
保护委员会发布了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名录》, 共收录了354种(含变种)珍稀植物, 仅包括
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双蕊兰(Diplandr-
orchis sinica)、无喙兰(Holopogon gaudissartii)和天
麻(Gastrodia elata)4种兰科植物; 1987年, 国家环境
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出版了《中国珍稀
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 在1984年保护植物名
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共收录了389种, 但兰科
植物仅增加了台湾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和
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2种(国家环境保护
局, 1987); 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 也仅
列入7种兰科植物(傅立国和金鉴明, 1992); 而国务
院1999年正式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 1999)中尽管包括
了254种(或类群)保护植物, 却未包括任何兰科植
物。因此兰科植物的保护在我国尚缺乏法律依据。
自然保护区是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 建立自
然保护区也被公认为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珍
稀濒危物种)的最有效方式。截至2010年底, 我国已
经建立自然保护区2,58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 总面
积达149万km2, 约占国土面积的15%。但如此众多
的自然保护区到底保护了多少濒危物种?其保护
成效如何?一直是当前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物种就地保护的效果进行评价。科学界
应积极参与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的行动,
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 评估保护进展(马克
平, 2011)。
兰科植物是一类特殊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
珍稀植物类群, 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较为深入的
研究。目前国外对兰科植物的研究主要包括形态
学、传粉生物学、菌根共生、分子生物学、种子库、
迁地保护、濒危机制、种群恢复等方面(Wells &
Willems, 1991; Cribb et al., 2003; Swarts & Dixon,
2009; Horak, 2010; Seaton et al., 2010), 但对其保护
成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Sehemske等(1994)
曾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评价方法进行过初步研
究, Kingston和Waldren(2005)曾对Pitcairn岛特有濒
危植物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对于兰科植物濒危状
况, 主要通过标本材料或生物居群统计法进行评价
(Cribb et al., 2003)。
长期以来, 国内在评价物种的保护成效时, 受
到数据缺乏这一瓶颈的限制, 通常只能根据专家经
验来进行, 因此目前国内对物种就地保护评价的研
究很少, 且更侧重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评价(如
蒋明康等, 2006; 苑虎等, 2009; 张殷波等, 2011)。从
20世纪初开始, 国内学者对兰科植物开展了大量的
研究工作, 但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共生菌根、保
育等方面(黄暖爱和黄绵佳, 2007), 在全国尺度上对
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的评价方面一直处于空白。
我们收集了543份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
告, 对其中涉及兰科植物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全
国尺度上对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初步的
评价。由于很多保护区在资源本底调查中有些种类
可能会被疏漏, 有些种类的鉴定会不尽准确, 或者
物种分布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本文评价结果可能
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因为国内相关研究
尚属首次, 我们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使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引起更多的重视, 促进兰科植
物就地保护的实地基础调查和数据库的构建工作,
为将来更加科学地评价其就地保护成效提供借鉴。
1 中国兰科植物概况
1.1 种类及分布
我国是全球兰科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
于新种、新变种不断被发现(如刘仲健等, 2005; Liu
et al., 2007), 我国兰科植物种数也在不断增加。
199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7、18、19卷, 共
记录了兰科植物171属1,247种(罗毅波等, 2003)。我
国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如
云南、四川、广西和海南等, 其中西南高山峡谷区
是其重点分布区域。
1.2 致危因素与保护措施
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兰科植
物栖息地日益缩小, 生境破碎化、严重退化甚至丧
失已经成为当前兰科植物最主要的威胁因素。此外,
多年来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很多兰科植物自身遗
传多样性较低, 都是导致兰科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张玉武等, 2009)。
为保护兰科植物资源, 2001年, 中国启动了“全
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将兰
第 2 期 秦卫华等: 中国 1,334 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179
科植物列为15大重点保护类群之一, 并专门编制了
《中国重点兰科植物保护工程规划》。近年来, 国
家采取措施, 对濒危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实施了抢救
性保护, 如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 严禁野生兰花
的市场贸易, 开展繁育技术研究, 建立人工栽培基
地等。目前, 我国已在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地区建立
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成立了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
保护中心 , 收集保存了500多种兰科植物 (http://
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1/11/content_
4036789.htm), 对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杏黄
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和麻栗坡兜兰(P.
malipoense)等3种濒危兰科植物开展了回归自然的
实验, 以扩大其自然种群。
2 就地保护评价方法
2.1 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为我国有分布的兰科植物1,334种
(Wu et al., 2009), 几乎包括我国所有兰科植物种类,
涉及石斛属(Dendrobium)、兰属(Cymbidium)、兜兰
属(Paphiopedilum)、杓兰属(Cypripedium)等100多个
属。其中, 中国特有种779个, 占总数的58.4%; 被列
入IUCN红色名录的兰科植物74种, 其中极危的有
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霍山石斛 (D.
huoshanense)等11种 , 濒危的有独花兰、蜂腰兰
(Bulleyia yunnanensis)等40种, 易危的有天麻、长喙
兰(Tsaiorchis neottianthoides)等23种(IUCN物种红
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 2001)。
2.2 评价方法
2.2.1 数据采集与数据库构建
利用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
护区研究中心收集的543个自然保护区(详见附录I)
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等文本资料, 从中
提取兰科植物分布信息, 通过系统编目整理, 构建
中国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数据库。
这543个自然保护区来自31个省、自治区和直
辖市。尽管这些保护区仅占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
(2,588个)的21%, 但总面积已达106.4万km2, 占我
国保护区总面积的71.2%, 且涵盖了我国所有的9种
保护区类型。其中有283个国家级保护区, 约占国家
级保护区总数的89%和总面积的98.3%。可见, 本研
究采用的数据信息可信度较高, 能比较好地反映我
国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的整体水平。
2.2.2 评价指标与赋分等级
目前国内外对于物种的就地保护状况尚无一
套完整的评价指标。科学的评估不仅需要了解某一
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是否有分布, 还要了解其野生
种群数量及变化动态等信息。由于兰科植物种类繁
多, 绝大多数均缺乏深入研究, 科考资料虽然能够
反映其分布状况, 但缺乏野生种群数量的资料。我
们在构建中国兰科植物就地保护评价指标时必须
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张文驹和陈家宽(2003)研究发现, 物种的地理
分布范围与地方种群密度呈正相关是具有普遍意
义的生物地理现象。因此, 通常情况下, 濒危物种
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与其种群数量也存在正相
关关系。为此, 本研究将兰科植物有记录分布的自
然保护区数量作为定量指标, 根据所分布的保护区
数量确定就地保护等级。有记录分布的保护区数量
越多, 则说明就地保护程度越好, 以此弥补种群数
量资料不足的缺陷。
我们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划分我国兰科植物
就地保护评价的指标等级。根据有记录分布保护区
的数量, 我们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
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
“保护状况不明”和“未予评价”6个等级(表1)。如下:
有效保护(A): 该物种野生种群在30个以上自
然保护区内有分布, 或者该物种野生种群分布区域
狭小, 虽然分布的保护区小于30个, 但其2/3以上的
种群位于保护区内(仅仅针对我们已知其野生种群
数量的极小种群物种, 可以以种群数量为定量评价
指标, 下同)。
较好保护(B): 该物种在16–30个自然保护区内
有分布, 或该物种野生种群虽然分布区域较小, 但
有1/2至2/3的种群分布于保护区内。
一般保护(C): 该物种在6–15个自然保护区内
有分布。
较少保护(D): 该物种仅在1–5个自然保护区内
有分布。
保护状况不明(E): 自然保护区中未见该物种
的分布记录。分为确实未受到就地保护, 或在自然
保护区内应该有分布, 但现有资料尚无记录两种情
况。
未予评价(G): 指该物种仅分布在香港、澳门和
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无分布记录。
180 生 物 多 样 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第 20 卷
表1 对1,334种兰科植物的就地保护评价结果
Table 1 The results of in situ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on 1,334 orchid species
保护等级
Conservation category
特有种数
No. of endemic species (%)
列入IUCN红色名录种数
Species no. in IUCN Red List (%)
所有兰科植物种数
Total orchid species (%)
有效保护 Effective conservation 35 (4.5) 4 (5.4) 64 (4.8)
较好保护 Better conservation 30 (3.9) 2 (2.7) 47 (3.5)
一般保护 General conservation 55 (7.1) 13 (17.6) 104 (7.8)
较少保护 Less conservation 273 (35.0) 39 (52.7) 461 (34.5)
保护状况不明 Unknown 360 (46.2) 15 (20.3) 626 (46.9)
未予评价 Not evaluated 26 (3.3) 1 (1.4) 32 (2.4)
总计 Total 779 (100) 74 (100) 1,334 (100)


3 结果
根据系统评价结果发现: 我国1,334种兰科植
物中, 除分布于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未予评价的
32种外, 在自然保护区内有记录分布的兰科植物共
有676种, 占总数的51.9%, 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就地
保护; 在自然保护区内未见有记录分布的兰科植物
共有626种, 占总数的48.1%。1,334种兰科植物在保
护区的分布及其评价结果详见附录II。由表1可见:
(1) “有效保护”(A)的共有64种, 仅占总数的
4.8%。其中特有兰科植物35种, 列入IUCN红色名录
的有绿花杓兰(Cypripedium henryi)、独花兰、毛杓兰
(C. franchetii)和天麻4种。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有
记录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 共有226个。
(2) “较好保护”(B)的共有47种, 仅占总数的
3.5%。其中特有兰科植物30种, 列入IUCN红色名录
的仅有铁皮石斛和大叶杓兰(Cypripedium fasciola-
tum)2种。密花舌唇兰(Platanthera hologlottis)和细叶
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有记录分布的自然保护
区数量最多, 分别有30个。
(3) “一般保护”(C)的共有104种, 约占总数的
7.8%。其中特有兰科植物55种, 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
有毛瓣杓兰(Cypripedium fargesii)和霍山石斛等13种。
(4) “较少保护”(D)的共有461种, 约占总数的
34.5%。其中特有兰科植物273种, 列入IUCN红色名
录的有云南杓兰 (C. yunnanense)和海南蝴蝶兰
(Phalaenopsis hainanensis)等39种。
(5) “保护状况不明”(E)的共有626种, 约占总数
的46.9%。其中特有兰科植物360种, 列入IUCN红色
名录的有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和中
华坛花兰(Acanthephippium sinense)等15种。
(6) “未予评价”(G)的共有32种, 约占总数的
2.4%, 其中特有兰科植物26种, 列入IUCN红色名
录的仅有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1种。
4 问题与讨论
通过对1,334种兰科植物的逐一评价, 发现我国
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主要有:
(1)兰科植物的就地受保护率极低。在1,334种兰
科植物中, 尽管有676种在自然保护区内有记录分
布, 占总数一半以上, 可以认为已经受到了不同程
度的就地保护。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这676种兰科
植物中, 达到有效保护、较好保护和一般保护3个级
别的分别为64种、47种和104种, 合计215种, 仅占
兰科植物总数的16.1%; 而较少保护的达到461种,
占总数的34.6%, 其中仅在1个自然保护区有记录分
布的达到211种, 占兰科植物总数的15.8%。而在自
然保护区内未见记录分布, 属于保护状况不明的高
达626种, 占评价兰科植物总数的48.1%。可见, 我
国兰科植物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绝大多数种类尚
未得到较好的保护。
(2)兰科植物保护的关注度与保护等级极低。根
据前面的分析统计, 兰科植物保护在我国一直缺乏
依据, 从1975年至今我国历次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
名录中, 仅有7种兰科植物被收录, 所占比例极低。
1992年颁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是兰科植物最受
重视的一个文件, 但兰科植物也仅占其所列出濒危
植物的2.0%(详见表2)。由于缺乏依据, 加上国内对
于兰科植物保护的宣传较少, 相对于公众熟知的植
物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
(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等而言,
兰科植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山中的野花或室
第 2 期 秦卫华等: 中国 1,334 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181
表2 中国兰科植物在我国历次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的收录情况
Table 2 Numbers of orchid species and the proportion to total in the lists of Chines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保护依据
References
珍稀植物总数
No. of rare plants
收录的兰科植物数量
No. of orchid species
兰科植物比例
% of orchids
1975年《国家珍贵树种》 National Rare Tree Species (1975) 18 0 0
1984年《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List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1984) 354 4 1.1
1987年《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List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Protected in China (1987) 389 6 1.5
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The Red Data Book of China’s Plants (1992) 345 7 2.0
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List of Wild Plants
Under State Protection (First Batch) 254 0 0


内栽培的盆景, 对于这一宝贵的种质资源缺乏足够
的保护意识。
(3)缺乏经济价值和不常见的兰科植物受关注
较少, 受保护状况较差。虽然兰科植物种类繁多,
但人们通常仅对经济价值较高的石斛属、兜兰属、
兰属等关注较多, 研究与保护多是基于观赏、药用
和食用的目的, 而对于大量的缺乏直接利用价值的
种类则普遍忽视, 因此这些种类的受保护状况也较
差。此外, 从自然保护区的科考报告中可以明显看
出, 很多保护区在开展资源本底调查时, 通常较多
关注常见物种, 报告中描述的兰科植物多数是常见
种类, 而对于同一个属内的形态特征差别不明显的
种类常常关注不够, 导致一些不常见、分布范围狭
窄、形态特征与同属其他种类难以区分的种类未被
有效记录。
(4)以兰科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数量很少。我国自然保护区共分为3大类9种类型。
截至2010年底, 以野生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
保护区共有151个, 仅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5.8%,
分 别 以 红 豆 杉 (Taxus chinensis) 、 翅 果 油 树
(Elaeagnus mollis)等为主要保护对象。尽管有兰科
植物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很多, 但以兰科植物为
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极少。2005年, 广西雅
长兰科植物省级保护区正式建立, 2010年晋升为国
家级保护区, 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兰科植物为主要
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很多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资料较为粗糙, 疏
漏较多。通过对543份自然保护区物种本底资料的
整理分析发现, 很多自然保护区尽管开展了综合科
学考察, 并列出了有分布的野生植物名录, 但受考
察人员分类学知识的局限, 植物名录在属级层次通
常较为完善, 但在种一级的水平上较为粗糙, 难免
会遗漏很多不常见的种。尤其是在热带、亚热带植
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区域, 名录很难准确列出区内
的植物种类。因此可能有一些理论上分布范围较广
的兰科植物, 在保护区本底资料中却常常未见记
录。这可能也是导致在基于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的
评价结果中, 被评价为“保护状况不明”和“较少保
护”等级的兰科种类数量较多的原因之一。
(6)评价结果与实际就地保护状况可能存在一
定偏差。本研究评价依据主要为收集的自然保护区
本底资料,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很多建立较早的
自然保护区开展科考的时间较早, 一些资料距今已
经超过20年, 很多早期有记录分布的兰科植物, 可
能会因为后来的发展建设、范围或功能区划调整、
栖息地退化、旅游活动等因素而发生了较大变化,
分布范围大大缩小, 很多现在已经难以发现。如霍
山石斛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安徽大别山区, 后由于人
为大量采挖, 资源量锐减, 现在金寨天马自然保护
区内已很难找到。
鉴于目前缺乏更为准确和详尽的资料, 我们只
能依据保护区物种本底资源调查进行评价。由于数
据来源的局限性, 本文对一些兰科种类的评价结果
可能会远小于其实际分布范围。希望在将来能够通
过不断补充兰科植物专项调查的资料, 不断丰富自
然保护区兰科植物数据库, 对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成
效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
5 对策与建议
(1)加强兰科植物的调查监测。尽管国内对兰科
植物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 但由于兰科植物种类繁
多, 当前的研究对象仅包括了很少的兰科植物, 因
此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进行系统的本底资源调
查, 并结合现有的生态定位监测站, 构建兰科植物
182 生 物 多 样 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第 20 卷
监测网络, 掌握其种群动态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提高兰科植物保护级别与受关注度。鉴于目
前兰科植物保护缺乏法律依据, 必须从国家层面提
升其保护级别,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广大社会公众
对于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视。建议国务院尽快发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 让种类繁
多的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保护有法可依。
(3)完善兰科自然保护区建设。亟待在兰科植物
集中分布的西南地区新建或完善一批自然保护区,
形成自然保护区群。
(4)规范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环境保护部2010
年已正式发布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
术规程》(试行), 对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本
底调查进行了统一规范。建议自然保护区今后采用
统一的调查方法, 对采集的物种数据信息进行规范
化编目, 也有助于掌握兰科植物本底数据。
(5)定期评价我国兰科植物保护成效。广泛收集
我国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的第一手资料, 逐步改进评
价方法, 定期开展评价工作, 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
国家制定兰科植物保护战略等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BWG/CCICED (Biodiversity Working Group of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
opment)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
作组), The Endangered Species Import and Export Man-
agement Office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
口管理办公室), Endangered Species Scientific Commission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2001)
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V3.1 (IUCN物种红
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 (in Chinese)
Cribb PJ, Keu SP, Dixon KW, Barrett RL (2003) Orchid Con-
servation.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KotaKinabalu, Sa-
bah.
Fu LK (傅立国), Jin JM (金鉴明)(1992) The Red Data Book of
China’s Plants: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中国植物红
皮书: 稀有濒危植物(第1卷)).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Horak D (2010) Orchid conservation. Orchids, 79, 38–43.
Huang NA (黄暖爱), Huang MJ (黄绵佳) (2007)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of Orchidaceae.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亚
热带植物科学), 36, 72–7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Jiang MK (蒋明康), Wang Z (王智), Qin WH (秦卫华), He
ZH (贺昭和) (2006)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priority wild-
life protection in nature reserves.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2(4), 35–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ingston N, Waldren S (2005) A conservation appraisal of the
rare and endemic vascular plants of Pitcairn Island. Biodi-
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4, 781–800.
Liu Q (刘强), Yin SH (殷寿华), Lan QY (兰芹英) (2010) Re-
search advances i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Orchidacea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1,
2980–298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Q, Yin SH, Huang W, Yin JT (2007) Phalaenopsis lobbii
(Rchb. f.) H. R. Sweet, a new record of Orchidaceae from
Yunnan, China.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植物分类学
报), 45, 855–856.
Liu ZJ (刘仲健), Chen SC (陈心启), Ru ZZ (茹正忠) (2005)
Phalaenopsis malipoensis, a new species of Orchidaceae
from China.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云南植物研究), 27,
37–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o YB (罗毅波), Jia JS (贾建生), Wang CL (王春玲) (2003)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Chinese or-
chids.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1, 70–7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 KP (马克平) (2011) Strategic targets for biodiversity con-
servation in 2011–2020.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9, 1–2. (in Chinese)
Seaton PT, Hu H, Perner H, Pritchard HW (2010) Ex situ con-
servation of orchids in a warming world. Botanical Review,
76, 193–203.
Sehemske DW, Husband BC, Ruekelshans MH, Goodwillie C,
Parker IM, Bishop JG (1994) Evaluating approach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Ecology, 75,
584–606.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
环境保护局) (1987) List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protected in China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Bulletin
of Biology (生物学通报), (7), 23–28. (in Chines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C (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 (1999) List of Wild Plants
Under State Protection (First Batch)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名录(第一批)》). Decree No. 4. http://www.gov.cn/ gong-
bao/content/2000/content_60072.htm. (in Chinese)
Swarts ND, Dixon KW (2009) Perspectives on orchid conser-
vation in botanic garden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4,
590–598.
Swarts ND, Dixon KW (2009) Terrestrial orchid conservation
in the age of extinction. Annals of Botany, 104, 543–556.
Wells TCE, Willems JH (1991) Population Ecology of Terres-
trial Orchids. SPB Academic Publishing BV, The Hague.
Wu ZY, Raven PH, Hong DY (2009) Flora of China (Vol. 25).
Science Press, Beijing, and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St. Louis.
Yuan H (苑虎), Zhang YB (张殷波), Qin HN (覃海宁), Liu Y
(刘燕), Yu M (喻梅) (2009) The in situ conservation of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7, 280–287. (in
第 2 期 秦卫华等: 中国 1,334 种兰科植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价 183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WJ (张文驹), Chen JK (陈家宽) (2003) Advances in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species.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1, 364–36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Zhang YB (张殷波), Yuan H (苑虎), Yu M (喻梅) (2011) As-
sessment of threaten status on the wild plants under state
protection in China.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19,
57–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YW (张玉武), Yang HP (杨红萍), Chen B (陈波),
Yang XM (杨晓梅), Shen ZH (沈峥华) (2009) Research
progress of Orchidaceae in China. Guizhou Science (贵州科
学), 27(4), 78–8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 黄双全 责任编辑: 时意专)



附录I 用于我国兰科植物就地保护评价数据来源的543个保护区名录
Appendix I The 543 nature reserves of China used for the in situ protection assessment of orchids in this study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fileup/PDF/w2011-108-1.pdf


附录II 中国1,334种兰科植物在543个自然保护区中的分布情况及就地保护评价结果
Appendix II The distribution of 1,334 orchids species in 543 nature reserves and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ir in situ conservation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fileup/PDF/w2011-108-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