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资 源 介 绍
中 国 兰 科 药 用 植 物
王旭红 余国莫
(中国药科 大学) (南京 21 09 0 0)
兰科o c i r h dac e a e是被子植物三大科之一 , 是单子叶植物最大的一科 。 全世 界 约有 5 0
属 , 2。。 o。种 。 广布于世界各地 , 主产于南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 。 我国约有 1 6 属 , 1 0 0 0 0
种 , 南北均产之 。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 , 尤以云南 、 台湾和海南最盛 。 许多兰
科植物可供观赏 , 其中不乏闻名于世的名贵花卉 。 不少种类也供药用 。 据估计 , 我国传统使
用的和民间使用的兰科药用植物约有60 属 2 0 种 。
一 、 兰科植物的特征
兰科植物为陆生 、 附生 、 腐生的多年生草本 、 亚灌木 , 极少攀援性藤本 。 一般具须根 、
气生根 、 块茎或根状茎 。 茎直立 , 基部常膨大为假鳞茎 。 叶常互生 。 花鲜艳而具香气 , 两性 ,
两侧对称 , 花被片 6枚 , 二轮 , 内层居中之一片特殊称唇瓣 , 常因子房 18 0度角扭 转 或弯曲
而使唇瓣位于下方 。 雄蕊 2枚 , 花药 2室 , 花粉呈颗粒状或花粉块 ; 雌蕊一枚 , 与雄蕊合生为
合蕊柱 。 子房 1 室 , 下位 。 茹果 。 种子极多 , 微小 , 无胚乳 , 胚小未分化 。 由于兰科植物体
态 、 花型的多变及复杂的生活型 , 在系统分类上有一定的困难 , 目前通常采用的是 D er s s le x
的分类系统。
二 、 兰科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
兰科是被子植物最进化的类群之一 , 但其化学成分研究的却较少 。 木科植 物 有 的 是附
生 、 有的具菌根 , 附着的植物与菌种对植物的化学成分都有一定的影响 。 所含化学成分已知
的有以下几类 :
1
. 倍半菇类生物碱 倍半菇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是兰科植物的特有成分 , 主要存在于石
解属 D e n d r o b i a m 、 毛兰属 E r i a 、类囊兰属 K i n g i d iu m 、 羊耳兰属 L I P a r i s 、 沼兰属 M a la x i s 、 `
蝶兰属 P h a l a e n o p s i s 、 万带兰属 V a n d a 、 假万带兰属 V a n d o p 3 i s等属植物中 。
仁1 6〕 沈南英 , 《中草药》 l x ( 6 ) 2 7 3 , 1 9 5 0 。
厂17」李廷宝 , 《中草药 》 1 2 ( 1 1 ) 4 6 , 19 8 1。
〔2 5〕 沈南英 , 《 玉树科技 》 ( 3 ) 7 7 , 19 7 9 。
仁1 9〕 柳勇摘 , 《中国食用菌》 2 . 4 6 , 1 9 9 1 。
〔2 0】忻丁烯 , 《中 J戊药 研究》 ( 1 ) 3 5~ 3 6 , 1 9 8 8
2
. 异唆咐类生物碱 存在于隐柱兰属 Cr yt P璐t yl i s植物中。
3
. 菲醒类化合物 存在于红门兰属 Or e hi s、 凹舌兰属 C o el o gl o s s u m、 贝母兰属 C o el o -
g yn e
、 美冠兰属 E ul op hi a、 手参属 G y mn ad en i a、 白及属B l et il l a等植物中 。
4
. 茂酚类化合物 实际上是菲砚类化合物的前体 , 存在于兰属 C y m b i d iu m植物中 。
` 、 叮5 .其它酚类化合物 ( 包括肉桂酸 、 对经基苯甲酸的衍生物 )存在于天麻属 G as t or d ia 、
石解属 、 万带兰属 、 l一白珊瑚属 G al eo la 、 沼兰属 、 白及属等植物中 。 常以配糖体或聚合物的
形式存在 。
6
. 黄酮类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兰科植物叶中 , 以 含黄酮醇和碳 键黄酮试为主 。
7
. 其他 幽醇类广布于兰科各属植物巾 , 在兰属 、 芋兰`属 N er iu l ia 等属中存在着一些结
构较为特殊的街醇 。 此外 , 个别兰科植物还含有香豆素和内醋化合物以 及三菇化合物 。
三 、 兰科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应用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中药发展过程中 ,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对许多兰科植物有了认识 、 研究
和应用 , 以至于在当今的社会中仍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贵中草药 。
例如天麻 G as t r o d ia el at a ,原名赤箭 , 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 , 列为上品 。 《吴普 本草》
记载 : “ 茎箭赤无叶 , 根如芋子 ·一 ” 。 所述特征与天麻相符 。 《雷公炮论》 首载 “ 天麻 ”一名 , 详述 了天麻的炮制方法 。 《本草纲自》 将赤箭和天麻并为一条 。 李时珍 日 : “ 赤箭以
状而名 。 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 。 离母合离以根异而名 。 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 。 天麻即赤箭之
根 。 … … ” 并详述了其功用 , 日: “天麻及肝经气分之药 。 素问云 。 诸风掉眩 。 皆独 属 于
木。 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 。 眼黑头眩 。 风虚内作 。 非天麻不能治 。 天麻乃定风草。 故
为治风之神之验也 。 … … ” 天麻为寄生植物 ,其寄主为蜜环菌 A r m il ar ia m le le a ( V a hl .
xe F r
.
) Q u e l
, 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 , 块茎入药 , 肉质 、 横生 。 现
在有人认为其蜜环菌也具有天麻之疗效 。 天麻现 已广泛栽培 。 另外天麻的茎叶 也可 入 药 ,
《本草拾遗 》 记载 “ 热毒痈肿 ,捣敷之 。 ” 石解也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 《神农本草经 》 首载 ,
列入上品 , 云 : “ 石角 , 味甘平… …生 山谷 ” 。 《名医别录 》 载石解 “ 一名禁生 , . 一 名 杜
兰 , 一名石遂 。 ” 至 《唐本草》 时 , 石解远非一种 , 麦解及雀牌解 , 又有形 “ 如竹 , 而节间
生叶 ” 之石解 。 1 9 9。年 12 月出版的 《新华本草纲要 》 就收录了26 种石解属植物入药 。 另外金
石解属 E p h e m er a nt h a部分植物也作石解入药 。 石解的化学成分研究的较多 。 各地也 已引种
栽培 。 四川民间用根作补药 , 泡酒内服可冶涝伤 。 白及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 李
时珍日 : “ 其根 白色 , 连及而生 , 故日 白及 。 ” “ 白及性涩而收 。 得秋金之令。 能入 肺 止
血 。 生肌治疮也 。 ·一 ” 白及根茎肥厚 , 富粘性 。 除药用外亦作浆糊原料。 以 白及作胶液 ,
可用为片剂的粘合剂 。 又有试用于血浆代用品的 。 兰科的兰属植物自古以来就是著 名 的 香
草。 相传夏时已记载 。 如兰花原名蕙 , 见于 《名医别录 》 有 “ 根茎中涕疗伤寒寒热出汗 ” 。
蕙兰在安徽大别山一带有较多野生资源 。 兰花所 含的芳香油为高级调香原料 。 另外一些兰科
植物在民间的应用也十分普遍 ,如斑叶兰G o o d y e r a s e h le e h t e n d a li a n a R e i e h . f . 浙江天
台县将全草揉碎 , 敷于毒蛇咬伤处 , 能免毒汁串流 。 故有 “ 识得小叶青 , 不伯深 山猛蛇精”
之说 , 小叶青就是斑叶兰的别名。 手 参在内蒙古额尔古纳旗一带用块茎泡酒服 , 为强壮强精
剂 。 石仙桃在广西民间用其煎水内服 , 治哮喘咳嗽 、 牙疼等 。 兰科植物还有许多 可 供 药 用
的 , 常用的药用兰科植物列表如下 :
2 6
名 称 分 布 化学成分 功 效
天 麻
G a s t ro dia e la ta
BIU m e
吉林 、 陕西 、 湖
南 、湖北 、西南 、
安徽 、 河南 、 甘
肃 、 台湾 。
香芙兰醇
va ni l ly la le o h
o
l
香荚兰醛
va ni l li n
天 麻 素
g a s t ro di n
唬拍酸 、 维生素A
类物质
味甘 , 性平。 有息风 、
定惊的功能 。 用于眩晕
眼黑 、 高血压 、 肢体麻
木 、 小儿惊厥等。
位用一茎药部一块
石 解
D e n d r o b i U m
n o b i le L i n d l
霍山石解 ! 茎
D
.
m o n i l i f or m e
( L
.
) S w
.
罗河石解 茎
D
。
l o h o h e n s e
T a n g
.
e t w a n g
粗 黄 草 茎
D
.
d e n s i f l o r u m
L i n d l
.
玫瑰石解 茎
D
。
e r e P i d a t u m
L i n d l
.
e t P a x t
.
江南各省区至西
藏东南部 。
石 解 碱
d e n d r o b i n e
石 解 胺
d e n d r a m i n e
石解次碱
n ob i l
o n i n e
石解星碱
d e n d r o x i n e
石解因碱
d e n d r i n
尚含粘液质 、 淀粉 。
石解碱 、 石解胺 、
N 一甲基石解碱
味甘 、 淡微咸 , 性寒 。
有养阳益胃 、 生津止渴
的功能 。 用 于 喉 风 水
肿 、 痈疽肿毒 、 疗疮 。
同 石 解
广东 、 广西 、 湖
北、 四川 、 贵州 、
云南。
全草含石解宁碱
s h i h u n i n e
广东 、 广西 、 云
南 、 西藏 。
贵州至云南西部。
鲜植物含密花黄草
试
d e n s i f l
o r o s i d e
玫瑰石解咙碱
e r e P id i n e
玫瑰石解胺
e r e P i d a m i n e
玫瑰石解碱
d e n d r o e r e P i n e
异玫瑰石解碱 、
异玫瑰石解胺 。
「西石 解
同 石 解
同 右 解
钾即曰叫~ . 闷卜~ . . . . . . 口 . 目 . . , 州户 . ,一 ~ . . , 妇 . . . . 月 . 口 . 目 . . . . ~ 姆田 . . , . 一一 -一一一一~ . ~ ~ ~ . 匀目. 门 . . . . . . .
一 , 一一一一— . `毛一分 、 . 布 化学成份 功 · 效位用药部名 , 、 ; 称
, 白 及
B l e t i l la
st r i a t a
(T b尽叻 . )
R e i e h b
.
f
.
假鳞茎 一华东 、 华中 、 华
{ 南 、 西南各省区 。
含粘液 5 % , 另含
淀粉 、 挥发油 。
石 仙 桃
P h o l i d o t a
e h i n e n s i s L i n d l
.
{
}…一
一
草 {云南
、 贵州 f 广
{
西 ’ 广氛 ` 息
虫漆蜡醇
l a e C e r o l
环石仙桃醇
e y e l
o P h o li d o n o l
环石仙桃酮 。
e h e l o P h o l i d o n e
。
味苦 、 甘 , 性平 。 有补
一肺 、 止 血、 ` 消 肿、 1 生
一肌 、 敛疮的功能公 用于
肺结咳咯血 、 消化道出
血 , 溃疡疼痛 、 手足教
一裂等 。
一味甘 、 性凉 。 有清肺止
一咳 、 止血的功能 。 用于
· 肺结核 咯 血 、 · 小儿 疮
一积 、 跌打 损 份、 ;眩 晕
一等 。
石 锣 腿
P
。
a r t i e u la t a
L i n d l
。
e x 丫叮a l l
云南西部 、 南部。 菲醒类化合物草全
紫点构兰
C y P r i p e d i u m
g u t t a t u m S w
.
东北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山
西 、四川和云南 。
铜 、 锰 、 钦 、 铝 、
、 硅等多种微量
味甘 、 淡 , 性凉 。 有滋
阴补气 、接骨续筋 、 散疲
消肿的功能 。 用于子宫
脱垂 、 月经不调 、 肺热
咳嗽 、 骨折筋伤等 。
主治头痛 。 一治腹痛和癌
症 。
铁带 草花全
元素。
拖 鞋 兰 全 草 … 台 湾 J 生 物 碱
C
.
f o r m o s a n u m 一 {
H a y } !
_ _ 香 草 兰 {果 实 …福建 、 广东 、 海 . 香 草 醛
V a n i l l a
_
1 1南 、 云南有栽培 。 J v a n i l l i n
laP ifn iola
“一 { { 茵 香 醛l , 1“ n , s , c “ ` d e h y d e’ · 一 茵 香 酮
治 吐 血
f e n C h o n e
台湾香荚兰
V
.
gr i f f i t h i i
挥 发 油
_
_
{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用
一于蛇伤 、 肿毒 、 气逆喘
一息 。 为极佳 的 香 料 植
…物 。
,
一
一一一 气-二犷 , —— -可解高热 ,
发 。
l
用位药部合 称 布 化学成份
墨 兰
C y mbi di u m
S le s n ne
A ( n d r
.
) Wi l l d
。
根 华东 、 华南 、 西
南。
花含 正 庚 烷 、 甲
苯 、 1, 3一二 甲 氧
基丙烷 、 月桂烯
m y r C e n e
。
功 效
…用于肺燥咳嗽 。
m
址一.lu建
C
_
e n s i f
o l
花 ! 各地有栽培 。 为
观赏花卉 。
( L
.
) S w
.
春 兰
C
.
g o e r i n g i i
( R e i e h b
.
f
.
R ie h b
.
f
.
全 草
…味辛 、 性平 , 无毒 。 有
, 理气 、 宽中 、 · 明目的功
能 。 用于久咳 、 胸闷 、
青盲内障 。
」味甘 、 微辛 . 性平 、 有
· 清热润燥 、 驱蛔补虚 、
. 解毒的功能 。 用于神经
衰弱 、 清热盗汗 、 疯狗
咬伤等 。
缓 草
S P i r a n t h e s
s i n e n s i s ( P e r s
.
) .
全草入 { 全国各省区 。药 ,称盘一
龙参
A m e S
手 参 }块
G y m n a d e n i a
C o n o P S e a
( L
.
) R
.
B r
o w n
茎 { 东北 、 华北 、 陕 …含挥发油 6 % 、 粘
· 两 _ 沓 派 _ 四 一液质 50 % 、 淀粉盯
川 早古 而菇 i % 、 蛋 白质 5 % 、
一糖分 1 5 % 、尚有无
{ 机盐 。 花含丹皮试
P a e o n o s id e
、
紫云英试
a s
一
t r a g a l i n
、
和异价}皮试
15 0
一
q u e r e i t r i n
` 味甘 . 性温 。 有舒筋活
, 络 、 接骨止痛的功能 。
用于病 后 体 虚 、 糖 尿
病 、 咯血等。
…味甘 , 性平 。 有 ,卜益气
一血 、 生津止渴的功能 。
}用于神经衰弱 、 咳嗽 、
{久泻 、 带下等 。
手 掌 参 块 茎 云南 、 西藏 。
G
.
e r a s s i n e r v i s
F i l e t
金 线 兰 全 草 福建 、 江西 、 广
A n o e C t o c h i lu s 东 、 广西 、 四川 、
r o x b u r g h i i 云南 。 -
( w a l l
.
) L i n d l一
同 上
有滋补 、 止痛 、 镇咳的
功 效 。 用 于 咳 嗽 、 肾
虚 、 风湿性关节炎 。
位用名 称 分 布 化学成份 功 效
流苏虾脊兰 假鳞茎 陕西 、 湖北 、 四
C al an t heJ l !
、 云南 、 西藏 。
f imb r i at aF r a e h
叫 噪 试
杜 鹃 兰 !假球茎 !甘肃 、 陕西 、 山
r c
e m asr t a
, 入药称 4西 、 长江流域及
a p p e n d ic u la t a ! 毛慈菇 } 以南各省。
( D
。
D o n )
M a k i n
o
根含粘液质
味苦 、 辛 ,性凉 , 有小毒 。
有清热解毒 、 镇痛 、 散
痕的功能 。 用于慢性咽
炎 、 牙痛 、 小儿府积 。
有清热解毒 、 消肿散结
的功能 。 用 千 痈 疽 疗
月中, 蛇 、 虫 、 狂 犬 咬
伤 。
脉羊耳兰 全 草 {江西
、 浙江及中
L , p a r , s ” e r v o s a ’ …南 、 西南各省区。
( T h u n b
.
) L i n d l
.
1
见血青碱
n e r V O S i n e
味苦 , 性凉 。 有止血凉
血 , 清热解毒的功能。
用于肺病咯血 , 外伤出
血 , 毒蛇咬伤 、 小儿惊
风 。
羊 耳 蒜
L
。
ja P
o n i e a
M a x i m
.
石 豆 兰
B u l b o P h y l l u m
r a d i a t u m L i n d l
全 草 …东北 、 甘肃 。 生 物 碱
全 草 陕西南部 、 湖北
至浙江 、 广西北
部。
火 烧 兰 { 根及根 }陕西 、 甘肃 、 湖
E p i p a e t i s 茎 北 、 湖南 、 四川
m a i r e r S e h l t r } 云南 、 西藏 。
山 珊 瑚 全 草 { 浙 江
G a l e o la
`
s e P e n t r i o n a l i s f
.
一果实含对经基苯甲 !
一醇 、 对 经 基 苯 甲 {
醋 、 天麻素 、 ( s ) !
一
(
一
)
一
2
一异丙 基:苯 }
果;酸 钠 、 天 麻 素 j
一
( S )
一
( 一 )
一
2
一异 丙
基苹果酸醋钠等。
味微酸 , 性平 。 有止血
止痛 、 润肺的功能 。
味甘 、 辛 , 性寒 。 有降
火滋阴 、 活血舒筋的功
能 。 用于小儿惊风 、 角
弓反张 、 关节肿痛等 。
味苦 、 微涩 , 性平 。 有
祛癖 、 舒筋 、 活络的功
能 。 用于霍乱吐泻 、 膀
胧庙气 “
全草治疥疮 , 果实
洽淋病 。
续表
名 称 分 布 化学成份 功 效用位
一药部
小 斑 叶 兰 全 草 全国各省区 。
G o o d y e r a
r e p e n s ( L
.
) R
.
B r o w n
.
有清热解毒 、 软坚散结
的功能。 用于气管炎 、
骨节疼痛等。
岩 蒜 …全 草 云南中部至东南
G
.
b r a c h y s t e g i a
l 部 。
H a n d
.
M a z z
.
l
有舒筋活血 、 补腰 肾的
功能 。 用于跌打损伤 、
肾虚腰痛 。
独 蒜 兰 ’ 假鳞茎 长江以南各省 。
P l e i o n e
b u lb
o e o d i o i d e s
( F r a n e h
.
) R o l f e
味 苦 , 性 凉 。 消 肿 散
结 、 清热解毒 。 用于 指
甲炎 、 疖月中、 蛇伤 。
麦 解
B u l b o P h y l lu m
I n C o lt S P I C U U m
M a x im
.
棒叶万带兰 {
V a n da t e r e s
L i n d l
.
e x w a l l
.
蜻 蜓 兰
T u l o t i s
a s i a t i e a H e r a
缩 筋 草
P h a la e n
o P s i 3
w i l s o n i i R o l f e
全 草 广东 、 广西 、 福
建 、 贵州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用于咯血 、
胃酸缺乏 ,
慢性胃炎 、
咽痛 。
茎 叶 云南南部 生 物 碱 { 活血消肿 。 用于肿疖疮
毒 、 跌打损伤等。
全 草 { 东北 、 华北 、 西
北 、 华中及西南
各省。
全 草 ! 四川 、 西藏 、 云
南 、 广西 。
用于烧伤
生 物 碱 味苦 , 性温 。 有舒筋活
络 、 接骨止痛的功能。
用于骨折 、 风湿疼痛 、
寒热往来 、 小儿府积 。
许多兰科植物植株形态特别 , 花色艳丽 , 花形奇异而迷人 , 极具观赏性 , 再加上许多种
类为名贵的药材 , 故许多野生种类常被采挖 。 加上兰科植物本身的特点 , 一般比较矮小 , 生
长发育缓慢 , 叫一片面积小 , 光合强度低 , 特别是种子极其微小 (俗称微子植物 ) , 胚具后熟
现象 , 种子难以萌发 。 所以造成药用资源的紧张 。 故应尽快解决繁殖难 、 生长慢 、 产量低的
问题 。 虽然象天麻 、 石解等现已大量栽培 , 但其它兰科药用植物大量栽培的还很少 , 药源紧
张 。 应用人工引种栽培 、 人工培养 、 育种等措施提高产量 。 同时寻找和扩大新的药用资源 ,
造福于人类 。 相信兰科药用植物的应用将是十分广阔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征锰等 , 《新华木草纲要 》 (第三册 )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 。。
〔 2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 7 5 。
仁3 口 《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7 80
〔 4 〕 周荣汉 , 《药 用植物化学分类学 》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 9 8 8。
〔 5 ] 甘伟松 , 《药用植物学》 ,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出版 , 19 9 1。
〔幻 《浙江药用植物志》 编写组 , 《浙江药用植物志》 (下册 )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泉L , 19 8 0。
湖北省瓦韦属药用威类植物及分布
邓友平 严兴 初
(中国 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资源开 发研 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9 4 ) 武汉 4 3 0 0 6 2 )
摘要 本文报道知非省 瓦韦属 ( L e p i s or us ) 药用蔑类植物 10 种 , 编 写 了检索表 , 并时
各种药用瓦韦在本省的分布和主要疗效作 了说明 。
关键词 湖北省 瓦韦属 药用蔽类植物
瓦韦类属于放类植物水龙骨科 ( P ol y p o d i a c e a e) 一类中药 , 早在 《唐本草》 就记载有
药用价值 。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 西有高山 , 东有盆地和丘陵 , 雨量充沛 , 地形复杂 , 植物
资源丰富 。 经笔者调查统计 「 ` ’ , 已知湖北省有药用价值的瓦韦属放类植物有 10 种 。 术文对本
属植物进行了研究 , 以期为开发湖北省瓦韦属药用植物提供线索和依据 。
湖北省瓦韦属药用植物检索表
1
. 根状茎上的鳞片的中间细胞较周围细胞壁几不增厚 , 同透 明 。
2
. 鳞片卵状披针形 、 渐尖头 、 边缘有齿
2
. 鳞片卵形 、 钝头 、 全缘 。
网 眼瓦韦 L . e la t h r a t l z u 3
3
. 植株大型 , 叶干后绿色 , 袍子囊群沿叶边或近叶边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瓦韦L . m a cr os p h a er u 。
一
3
. 植株小型 , 叶干后橙黄色或黄色 , 抱子囊群位于主脉和叶边中间或近中间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瓦韦L . a s t e r o le p is
1
. 根状茎上的鳞片中间细胞较周围细胞壁显著增厚 , 多少不透明 。
4
. 叶片中部以下最宽。
(
5`根状茎上的鳞片卵圆形 、 短尖头 , 呈覆瓦状紧贴 · · … … ,’ · · …:’ 两色瓦韦 .L ib co lor
、 ;卜根状茎上的鳞片披针形 , 先端长渐尖 , 较蓬松 。6 :叶背面被较多黑色鳞片 , 袍子囊群大 , 成熟时彼此靠近或密按 . . . . . . . . . . . . . . . . … …
鳞瓦韦 L . o l i g o l e P i d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