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5卷 第1期,2009年1月 4 1
兰属新种昌宁兰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和寿星, 薛润光*, 李兆光, 和加卫, 李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云南丽江674100
Tissue Cu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Cymbidium changningense (X.
M. Xu) Z. J. Liu et S. C. Chen
HE Shou-Xing, XUE Run-Guang*, LI Zhao-Guang, HE Jia-Wei, LI Yan
Alpine Economic Plants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jiang, Yunnan 674100, China
收稿 2008-10-12修定 2008-11-27
* 通讯作者(E-mail: xuerg166@sohu.com; Tel: 0888-
5109701)。
1植物名称 兰属植物昌宁兰[C y m b i d i u m
changningense (X. M. Xu) Z. J. Liu et S. C. Chen],又
名白赤舌、白玉蝉兰。
2 材料类别 4个月以上果龄蒴果内种子、侧芽。
3 培养条件 以1/2MS (大量、微量元素均减半)为
基本培养基。(1)种子萌发培养基: 1/2MS+6-BA 1
mg稬-1 (单位下同)+NAA 2+2 g稬-1活性炭+100 mL稬-1
椰乳; (2)原球茎诱导培养基: 1/2MS+6-BA 0.5+NAA
5+2 g稬-1活性炭+100 mL稬-1椰乳; (3)原球茎增殖
培养基: 1/2MS+6-BA 0.5+NAA 2; (4)根、芽分化
培养基: 1/2MS+6-BA 2+NAA 0.5; (5)壮苗培养基:
1/2MS+6-BA 0.5+NAA 2+2 g稬-1活性炭+50 g稬-1香
蕉泥。上述培养基均附加8 g·L-1琼脂和30 g·L-1
蔗糖, pH 5.4。培养温度(25?) ℃, 光照强度25~30
mmol·m-2·s-1, 光照时间14 h·d-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取果龄超过4个月且尚未开
裂的蒴果, 切除花梗和残留柱头、花瓣, 用70%酒
精擦拭干净后浸入1 g·L-1 HgCl2溶液中15 min, 无
菌水清洗3~4次后剖开蒴果, 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培
养基(1)上, 播种密度以大致铺满培养基、种子间
不相互重叠为宜。切取未开口侧芽, 剥去外面几层
叶片, 消毒程序同蒴果, 在超净台上用滤纸吸干水分,
切除基部接触消毒液部位, 然后切成边长小于0.1 cm
的组织块, 接种到培养基(2)上, 每瓶接种1块。
4.2 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 侧芽组织块接种15 d后
能看到明显膨大, 形成一个或数个原球茎, 可转入
原球茎增殖培养基(3)上进行继代增殖。昌宁兰原
球茎增殖对激素适应范围较广, 在添加6-BA 0~5
mg稬-1、NAA 1~10 mg稬-1的培养基内均能增殖,
综合增殖速率、成本、激素诱导变异等因素, 以
培养基(3)效果较好, 每代45 d平均原球茎增殖倍
数为4.9。种子萌发以种胚膨大并突破种皮, 形成
原球茎为标准, 经抽样统计, 萌发率达87%, 这种
原球茎既可以转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也可
以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根、芽。
4.3 芽与根的分化培养 待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
膨大转绿, 即可转接到培养基(4)上。接种90 d后
测定芽平均分化率为 86%, 根平均分化率为 91%。
由侧芽诱导出的原球茎经多代增殖后转接到培养基
(4)上, 也可正常分化出根和芽, 形成再生植株, 经
抽样统计根、芽分化率均高于90%。
4.4 壮苗培养与移栽 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约90 d
后, 选取健壮新苗转入壮苗培养基(5), 促进新芽、
新根生长。待新苗生长到10~15 cm高、展开4~5
片叶、根长满培养基时, 逐渐揭开瓶盖, 过渡培养
2~3 d,然后取出组培苗, 洗净培养基, 以500倍70%
多菌灵溶液处理过的水苔包裹根部, 10~15株为一
丛, 合栽于9 cm? cm (口径赘?营养钵中, 置炼苗
棚内培养, 初期遮去自然光的90%左右, 棚内温度
控制在15~25 ℃,空气湿度80%左右, 每周喷洒
0.1%磷酸二氢钾和0.05%尿素混合溶液一次, 每月
喷1 000倍70%多菌灵溶液2次, 90 d后统计移栽
成活率达95%以上。
5 意义与进展 昌宁兰为2005年(刘仲健等2005)
才正式命名的兰科兰属植物新种, 过去一直作为碧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 Brief Communication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DOI:10.13592/j.cnki.ppj.2009.01.002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5卷 第1期,2009年1月4 2
玉兰(C.lowianum)的一个变种(徐向明等2005), 最
早发现于云南昌宁, 仅分布于云南西部, 适生海拔
约1 700 m。花期2~5月, 香味稍淡。在自然条
件下昌宁兰主要靠种子繁殖, 虽然蒴果内有种子数
十万粒, 但能萌发并正常生长直至开花的比例不足
万分之一; 分株繁殖系数也极低。由于近些年国内
外对兰属植物野生资源的过度开发, 加之昌宁兰分
布区域狭小, 目前野生资源总量迅速减少。用种子
人工无菌播种繁殖可迅速得到大量实生苗, 可能是
快速繁殖昌宁兰的一个有效方法, 对于昌宁兰优良
品种或具有特殊性状的单株, 利用侧芽进行组织培
养可实现快速繁殖。本文研究结果对昌宁兰规模
化栽培和新优品种的选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
昌宁兰同属的其它种兰花组织培养已多有报道(徐
宏英等2001; 秦改花等2006; 和寿星等2006), 但昌
宁兰种子及侧芽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报道迄今未
见。
参考文献
和寿星, 薛润光, 李兆光, 和加卫, 李燕(2006). 兰属新种珍珠矮的
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43 (3): 517~518
刘仲健, 陈心启, 茹正忠(2005). 中国云南兰科一新种棗昌宁
兰. 云南植物研究, 27 (4): 378~380
秦改花, 田芳, 汤士勇(2006). 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有机物对虎头
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42 (3): 469
徐宏英, 王芳, 谢海军, 赵玉明(2001). 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
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37 (6): 47
徐向明, 李利强, 欧阳雄(2005). 白玉蝉兰棗碧玉兰的一个云
南新变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 (3):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