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全 文 :22卷 7期 草 业 科 学 1 
Vol.22 , No.7 PRAT ACULT URA L SCIENCE 7/ 2005
牧草研究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严学兵1 , 2 ,郭玉霞3 ,周 禾1 ,王堃1
(1.中国农业大学草地所 ,北京 100094;2.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 郑州 450011;
3.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披碱草属 E lymus是小麦 、大麦的近缘属 , 同时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基因 , 是改良小麦 、大麦和黑麦的最
有前途的植物。披碱草属植物也是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和重要的水土保持功
能 , 我国具有丰富的披碱草属资源 , 但对其的研究和利用却十分匮乏。现从国内外分类系统的不统一和遗
传多样性方面进行阐述 ,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提供信息。
关键词:披碱草属;植物资源;分类系统;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543+.9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05)07-0001-07
* 小麦族 Tri ticeae Dumor tier因包含了世界重
要的粮食作物小麦 、大麦和黑麦而成为禾本科中
最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 ,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对其
进行研究 。披碱草属 Elymus是禾本科小麦族重
要的多年生属 ,其主要分布区在欧亚大陆 ,南 、北
美洲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其垂直分布从海拔为几
米的海滩一直到海拔 5 200 m以上的喜马拉雅山
区[ 1] 。披碱草属植物的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
重要组成成分 ,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 ,饲用价值
极高 。同时 ,有些种类还具有麦类作物所缺乏的
高产 、优质 、抗病 、抗虫和抗逆等基因 ,这些优良基
因可以通过远缘杂交 、染色体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
技术等现代遗传和生物技术的方法从野生种类中
转移到栽培小麦和大麦的遗传背景中去。因此 ,
作为麦类作物的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 ,披碱草属
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现从以下 3 个方面对
披碱草属植物的研究和利用进行探讨。
1 披碱草属的分类
披碱草属物种均为多年生和多倍体 ,其染色
体数目的变化范围在 2n =4 x =28 , 2n =6x =42
到2n=8x =56。按照 Löve [ 2]和 Dew ey[ 3]的分类
定义 ,披碱草属包括了鹅观草属 Roegneria 和猬
草属 Hystri x 等 ,是小麦族中最大的属 ,全世界共
有 150多个种 ,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 ,特别是北半
球的温带地区。我国约有 80 余种(包括鹅观草
属)(但如果采用国内的分类方法 ,根据中国植物
志第九卷第三分册的记载 ,在中国披碱草属大约
有 12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 ,特别是西部和
北部地区[ 4] ,是披碱草属的重要分布区和多样性
分化中心 。
有关披碱草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的
属间界限 、系统地位 、属内等级划分 、物种界限以
及起源和演化问题 ,至今仍比较混乱 ,不同系统学
家的意见分歧较大。目前分歧较大的分类处理仍
然是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属 ,即披碱草属(广义),还
是将其划分为 3 个独立的属。由于披碱草属植
物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生境多样以及形态变异
较复杂 ,导致该属在分类上存在许多问题 。同
时 ,由于地域的局限和地区间缺乏交流 ,至今不
同系统学家的意见仍不统一 。致使披碱草属的
归属和在小麦族中的分类地位国内外不一致 ,
给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带来很多不便 。甚
至是同一种披碱草属植物被不同的学者多次发
表及同物异名现象的出现 , 其中 E.antiquus和
E.burchan-buddae这 2 个曾多次被订名的披碱
草属物种就是例证[ 5] 。
自 1753年林奈建立披碱草属以来 ,曾经有
过多次大的变动 ,其分属界限也有很大差异 。按
* 收稿日期:2005-01-13
基金项目: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南地区适用草种
选育”资助(21031423)
作者简介:严学兵(1974-), 男 , 河南扶沟人 , 讲师 , 在读博
士生。
通讯作者:王堃
2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2 , No.07) 7/ 2005
照历史上不同分类学家的处理 ,开始该属也被处
理为只含有几个物种的小属[ 6] ,后包括了冰草属
Agrop yron ,猬草属 Asperel la ,轴草属 , 鹅观草
属 ,赖草属 Aneurolepid ium 和偃麦草属[ 7-9] 。目
前分歧较大的仍然是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属 , 即披
碱草属[ 2 , 3] ,还是将其划分为独立的属[ 4 , 10 , 11] 。北
美和欧洲的一些学者 ,特别是 Dewey 和 Löve 以
染色体组为分类依据 ,把鹅观草属 、猬草属归于披
碱草属之中[ 2 , 3] 。有不少学者 , 特别是我国的禾
草学家则主张将鹅观草属和猬草属从披碱草属中
独立出来[ 4 , 10-12] ,即将披碱草属和鹅观草属作为
独立的属来处理 。这种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外部形
态特征 ,主要的分属界限是披碱草属小穗 2 ~ 5枚
生于穗轴的每节或鹅观草属小穗单生于穗轴的每
节[ 4] 。然而 ,另外一些分类学家[ 2 , 13 , 14] 认为形态
特征在披碱草属的界定上不太重要 ,他们不考虑
每一穗节的小穗数量而支持广义的披碱草属分类
方法 。这种分类系统国内外不统一除了分类采用
的标准不一致外 ,披碱草属植物的分布地区差异
较大和每一种分类方法所继承下来的历史原因也
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至于我国采用分类系统的合理性 ,许多人也
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和解释。外部形态常常是经
典分类考虑的重要内容 ,针对鹅观草属一些具有
演化意义的性状 ,如外部形态上小穗柄 、颖 、芒的
演化趋势不仅可以作为判断属下类群演化的依
据 ,而且可以作为推证属间类群渊源的旁证 。结
果发现 ,鹅观草属中最原始的半颖组可能既派生
了颖体瘦小的小颖组 ,又派生了颖体宽大的大颖
组 ,并在大颖组的基础上演化产生了长颖组;鹅观
草属中颖无芒的系原始 ,颖具芒的系进化 ,外稃具
直伸芒的系原始于外稃无芒(包括芒尖)或外稃芒
弯曲的系 ,高级进化系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低级原
始系;鹅观草属可能起源于族外的短柄草属
Brachypodium ,尤其短芒短柄草最接近鹅观草属
古老祖先的起源类群;鹅观草属在小麦族中的演
化水平不是太高 ,在系统发育的长河中其一支经
小颖组衍变成了披碱草属 ,以至猬草属 ,另一支经
大颖组或长颖组衍变成了以礼草属 ,乃至冰草
属[ 15] 。因此从系统发育的角度来说 ,把披碱草属
与鹅观草属分离开来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在细
胞学方面 ,杨瑞武等[ 16] 采用改良的 Giemsa C 带
技术 ,分析了小麦族披碱草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模式种的染色体 C 带带型 ,也发现 3 个属模式种
的染色体在Giemsa C带带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
也证明了这 3个属模式种的物种特异性 。目前 ,
从细胞学 、细胞遗传学 、形态解剖学 、数量分类和
同工酶等方面对广义的披碱草属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 11 , 17-19] 。广泛的研究主要是披碱草属与鹅观草
属分类学的历史与现状[ 20] 、10种披碱草属植物的
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和鹅观草属的种间关
系分析[ 21] 。随后杨瑞武等[ 22]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
胺凝胶电泳(APAGE)对小麦族披碱草属 、鹅观
草属 、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的模式种进行了
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发现:4个模式种具有明显的
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杨瑞武等[ 22] 又利用随机
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对小麦族披碱草
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的模式种进行了基
因组 DNA多态性分析 。42个引物产生的 290条
谱带中 ,257条(88.62%)表现出多态性 ,说明披
碱草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的模式种间具
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H.patula 与 E.sibiricus
的亲缘关系较近 , R.caucasica 与 E.sibiricus的
亲缘关系较远 。
即使采用国内的分类方法对于披碱草植物的
准确识别和归类也同样出现很多困难。E .sibiri-
cus和 E .nutans是我国最常见的 2种披碱草 ,传
统上对 E.sibiricus和 E.nutans种的识别和形态
的划分通常是以穗状花序的形态 、每穗轴节上着
生小穗的数目及颖先端芒的有无等性状来进行
的。以下是中国植物志[ 4] 对这 2种披碱草进行形
态鉴定的检索标准:
4.植株较粗大 ,高 60 ~ 90 cm ;叶长 10 ~ 20 cm ,
宽 5 ~ 10 mm ;穗状花序长而疏松 ,长 15 ~ 20 cm ;
小穗排列不偏 1;颖先端具短芒 …… …… ……
…… …… …… …… …… 3.老芒麦 E.sibiricus
Linn.
4.植物较细弱 ,高 40 ~ 70 cm ;叶长 3 ~ 8(10)cm ,
宽 2 ~ 5 mm ;穗状花序较紧密 ,长 5 ~ 12 cm ,小穗
排列多少偏于穗四的 1侧;疑先端具芒尖或无。
7/2005 草 业 科 学(第 22卷 7期) 3 
5.颖长圆形 ,长 4 ~ 5 mm , 先端具长 1 ~
4 mm的芒尖;叶扁平 ,宽 3 ~ 5 mm ………………
………… …… …… …4.垂穗披碱草 E.nutans
G riseb.
然而 ,在野外进行标本的采集及对各植物标
本馆腊叶标本的观察中发现这 2种植物的上述形
态特征变异幅度很大 , E.sibiricus的穗状花序时
常会紧密 ,颖先端的短芒也会变为芒尖 ,特别是分
布在海拔较高地区的 E.sibiricus更是如此。因
此造成了不少学者对 E.sibiricus和 E.nutans种
的错误鉴定而误认为E.sibiricus有 2 种细胞型 ,
即:2n =4x =28 和 2n =6x =42[ 12 , 23] 。此外 ,
E .nutans在土壤瘠薄和在干旱的环境下也会出现
每穗轴节小穗单生的情况 。卢宝荣[ 24] 通过对杂
种 F1 细胞学的分析和研究 ,揭示了 E.nutans与
E.buchan-bud da的亲缘关系明显接近 ,而 E .nu-
tans与 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这
一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不相吻合。传统
分类的观点认为 E.sibiricus和E.nutans每穗轴
节均含多枚小花 ,故它们的亲缘关系应该接近。
这 2 个物种也曾由此而被放在同一个属中
(E .sensus)。对于 E.burchan-bud dae 这个种 ,则
被认为与前 2个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被放置于另
外一属中(鹅观草属)。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仅仅以
形态特征为依据而建立的披碱草属(以及小麦族
的其它一些属)的分类系统 ,必须接受现代实验分
类学 ,包括细胞学 、化学分析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结
果的验证 。
2 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小麦族是禾本科植物中与人类生存关系最
为密切的一大类群 ,全世界有 20属 300 余种 。
小麦族植物在牧草中占有重要地位 , 其中多年
生牧草约占小麦族植物的 70%以上 ,广泛分布
于南 、北半球的温带 、温寒带及热带的高海拔地
区 ,成为天然草地的主要构成成分 ,其生态型多
属寒地型植物[ 25 , 26] 。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术语 ,通常认为主要
包括 3个水平的多样性 ,即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
性和生态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层次上的内容
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
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
样性的基础方面 ,任何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库
和遗传组织形式 ,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
的多样性;另一方面 ,物种是构成生物群落进而组
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离不
开物种的多样性 ,同样也离不开物种所具有的遗
传多样性[ 27]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
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但通常所说的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
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28] 。遗传多样性是一
个物种对人为干扰进行成功反应的决定性因素 ,
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也决定其进化的潜势[ 29] 。
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高 ,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能力就越强 ,越容易扩展其分布范围和开拓新的
环境 。不管生长在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栽培条件
下 ,植物均因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变异的
大小取决于植物本身的特性和外界干预的强度。
植物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异和因此带来的群体遗传
多样性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一般是通过遗传标记进
行的 。遗传标记是遗传物质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
表现形式 ,是生物个体和群体的外部遗传性状和
内部遗传物质的总称 ,可以用于研究基因遗传和
变异的规律。目前遗传标记主要分为四大类:形
态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 、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 。这
4种遗传标记各有其优缺点 ,但都能从各自的角
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对全面认识物种遗传多样
性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复杂多样 ,因此披碱草属
植物形态变化种类多 ,资源丰富。特别是西部和
北部地区 ,是披碱草属的重要分布区和多样性分
化中心。就以四川若尔盖高原为例 ,垂穗披碱草
种群在长期的人为活动和区域气候的影响下 ,形
成了明显的生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分化。从其
种群内分化出的变异类型的表现型可以明显看出
有 8种不同的类型分异 ,从其染色体组型分析结
果发现染色体对数存在着明显差别 ,最多达 42对
(六倍体),最少 21对(三倍体),其间有 35 对(五
倍体)[ 30] 。但是我国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
此地位和现状极不相适应 。系统的披碱草植物遗
4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2 , No.07) 7/ 2005
传多样性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到 ,且集中在生化和
细胞学水平上。其结果是披碱草属模式种 E ly-
mus sibiricus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
然而不同收集地的 E.sibiricus材料间也存在明
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 ,新疆的 E.sibiricus具有
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带纹 ,而甘肃的 E.sibiricus的
醇溶蛋白带纹较少[ 21] 。杨瑞武等[ 31] 又利用随机
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对小麦族披碱草
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的模式种进行了基
因组 DNA多态性分析 。42个引物产生的 290条
谱带中 ,257条(88.62%)表现出多态性 ,说明披
碱草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的模式种间具
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等位酶(同工酶)是 20世纪 90年代常用的遗
传标记方法 ,在披碱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
也是可行的 ,一些种的等位酶(同工酶)分析已经
完成 ,但相对来说多态性较低[ 32-37] 。DNA分子标
记是评价遗传多样性比较新的方法 ,特别是从
E.caninus和 E.alaskanus大量的高通量微卫星
标记得到开发以来[ 38 , 39] ,微卫星标记在遗传多样
性中的有效利用也得到了证实的基础上[ 40-44] ,引
物的跨种使用[ 38 , 39] 和小麦 、大麦微卫星引物通用
性能的发挥[ 37 , 45 , 46] ,这更加丰富了披碱草遗传多
样性的广泛研究 。
与我国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研究匮乏相对应 ,
分布于欧亚的披碱草属种间得到广泛的研
究[ 35 , 36 , 38 , 39 , 44 , 47] ,特别是集中在斯堪第那维亚的 4
个本地种 E.caninus ,E.alaskanus ,E.f ibrosus和
E.mutabi lis。Dī az [ 36]等对起源于欧洲 、亚洲 、北
美 、南美洲披碱草属的 26个种的 128个品种遗传
多样性 ,通过等位酶 、RAPD和微卫星方法研究
E .f ibrosus遗传变化时发现 ,种群内遗传多样性
较低[ 34 , 44] ,在 E .alaskanus 也发现类似规律[ 35] 。
但不同的种也存在差异 , E.caninus种群内遗传
多样性(0.027)要远大于 E.f ibrosus(0.007)和
E.alaskanus(0.005),而 E.caninus 的花结构却
显示了自交特点 ,用等位酶和微卫星测得的低基
因流值也说明了其是以自交为主的交配系统[ 42] 。
可是完全的自交植物 ,来自于同一母株所有个体
应该是同源的 , 但是高的突变率却无法解释。
Dī az[ 34] 等比较了单独种植和与 E.mutabi li s一起
种植的 E.caninus发现了一起种植具有高的突
变 ,这说明 E.caninus是有异交率的自交植物。
植物的繁殖策略和交配方式影响植物的遗传多样
性和种群内部之间的遗传关系 。异交尤其是风媒
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充分 ,遗传变异的分布
通常比较均匀 ,与空间距离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但是很多物种由于受其繁育系统 、种子和花粉传
播机制的影响 ,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并不是完全随
机分布的 。通常自交和无性繁殖的物种个体间的
基因交流受到限制 ,遗传变异的分布呈斑块状;同
时生境异质性也会导致居群内遗传变异存在一定
的空间分布格局。
3 我国披碱草属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展望
在披碱草属的起源上 ,该属的 S tY 、P 、St 及
Y染色体组源于何种植物等 ,目前尚不知晓 。生
态地理分析和染色体组分析研究表明 S tY 染色
体组有极大的分化 ,这种分化是与地理分布密切
联系的[ 48 , 49] 。青藏高原区的鹅观草属与温带阔
叶林区 、温带草原区的鹅观草属物种有差异 ,是否
表明新疆的仲彬草属和青藏高原的仲彬草属的
StY起源物种是不同的。因此 ,有必要从地理分
布 、形态学 、细胞学 、细胞遗传学 、分子水平以及资
源的评价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 提出更
有理论依据和说服力的分类方法 ,对于了解披碱
草属物种的起源 ,植物多样性以及遗传育种和资
源合理开发都有特别的意义。
该属中的许多野生种 ,均含有抗普通栽培小
麦 Tri t icum aestivum 和大麦的一些病虫害和抗
逆的基因 ,如抗大麦黄矮病(BYDv)和小麦花叶
病(WSMV)病毒 、抗大麦锈病等 ,而且这些基因
能通过现代遗传和生物技术的方法从野生种类中
转移到栽培小麦和大麦的遗传背景中来。因此 ,
作为丰富小麦和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基因资源库 ,
该属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今后选作麦类作
物远缘杂交的对象仍是利用披碱草属植物的热点
和发展方向。
小麦的基因组比棉花或是水稻约大 10到 20
倍 ,这使得它比其他植物更难以进行可靠的基因
转移 ,转基因沉默现象 ,不稳定和重排在转基因小
7/2005 草 业 科 学(第 22卷 7期) 5 
麦中是很正常的 。插入转基因的多拷贝潜藏着许
多问题 。最明显的是和农杆菌方法相比 , Biolis-
tics方法中控制 DNA 整合的程度不那么简单。
尽管农杆菌方法被认为是可以更好地传递一个
DNA 设计片断 ,但是这 2种方法都被证明会导致
转基因重排。转基因沉默现象 ,即基因的活动减
少或停止 ,是基因多拷贝的一个特殊问题 。麦类
作物的基因沉默可能是几代中积累的 ,来源于转
录和转录后期的基因甲基化。转基因重排 ,即被
引入的基因顺序在整合过程中发生改变而基因逆
转 ,这和水稻中的研究方法是相似的 。这些技术
上的问题不但决定了短期内小麦转基因是否成
功 ,也引起了将来转基因小麦在经历变化的环境
条件下 ,基因的稳定性是否能被保障的问题 。在
麦类作物进行转基因时除了技术上难以操作和成
功之外 ,没有更多合适的目标基因也是一个制约
因素 。大量在披碱草属植物中自然表达的优良基
因特别是抗性基因也许是一种选择 ,也可降低转
基因麦类作物的环境风险 。
参考文献:
[ 1]  卢宝荣.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7 , 35(3):193-207.
[ 2]  Löve A.Conspectus of the T riticeae [ J].Feddes Re-
pro t , 1984 , 95:425-521.
[ 3]  Dew ey D R.The genome sy stem of classification as
a guide to interg ene ric hybridza tion with the peren-
nial T riticeae [ A]. In:Gustafson J Ped.Gene ma-
nipulation in plant improvement [ C] . New York:
P lenum , 1984.209-280.
[ 4]  郭本兆.中国植物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 5]  卢宝荣.披碱草属(Elymus)两个物种之订正[ J].
植物分类学报 , 2002 , 40(6):539-545.
[ 6]  Nevski S A.T ribe ≫ Hordeae Bentham[ A] .I n:
Komarov V L , Roshevits R Y , Shishkin B
Keds.F lo ra URSS[ C].Leningr ad , 1934.
[ 7]  Runemark H , Heneen W K.Elymusand Agropy-
ron , a problem o f generic delimitation[ J].Bot.Not ,
1968 , 21:51-79.
[ 8]  H itchcock A S.Manual o f the G rass of the United
States[ M] .2th edition.Washing ton D C:U S D A
Misc Pub 200 U S Govt P rinting Offica.1951.
[ 9]  Gould F W.Nomenclarur al changes on E lymus with
a key to the Califo rnian species[ J].Madrono , 1947 ,
(9):120-128.
[ 10]  蔡联炳.中国鹅观草属的分类研究[ J].植物分类
学报 , 1997 , 35:148-177.
[ 11]  Baum B R , YENC , YANG J L.Roegne ria:its ge-
netic limits and justification fo r its recognition [ J] .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 1991 , 69:282-294.
[ 12]  Bow den W M.Cyto taxonomy of the species and in-
ter specific hybrid o f the genus E lymus in Canada
and neighbo ring areas[ J] . Canadian Journal o f
Bo tany , 1964 , 42:547-601.
[ 13]  Melderis A , Humphries E J , Tutin T G , et al.T ribe
T riticeae Dumo rt[ A] .In:Tutin TG.F lo ra Euro-
paea[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 ress ,
1980.190-206.
[ 14]  Tzvelev N N.T ribe 3.Triticeae Dumort[ A] .I n:
Fedo ro v A A.Poaceae URSS[ C] .Navka:Lenin-
g rad , 1976.147-181.
[ 15]  蔡联炳.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鹅观草属的亲缘
演化关系[ J].西北植物学报 , 1998 , 18(4):606-
612.
[ 16]  杨瑞武 , 周永红 , 郑有良.小麦族披碱草属 、鹅观
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 C 带研究[ J].云南植物研
究 , 2003 , 25(1):71-77.
[ 17]  Lu B R.Genomic relationships w ithin the Elymus
parvig lumis gr oup(Triticeae:Poaceae)[ J].P lant
Sy stematic Evolution , 1993 , 187:191-211.
[ 18]  刘玉红.我国 11 种披碱草的核型分析[ J].武汉
植物学研究 , 1985 ,(4):24-28.
[ 19]  Dewey D R.Histo rical and curr ent taxonomic per-
spectives of A gropy ron , Elymus and related gene ra
[ J].C rop Science , 1983 , 23:637-642.
[ 20]  谢可军 ,文乐元.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分类学的
历史与现状[ J].草原与草坪 , 200 ,(4):6-9.
[ 21]  周永红 ,郑有良 , 杨俊良 , 等.10 种披碱草属植物
的 RAPD 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J].植物分类学
报 , 1999 , 37(5):425-432.
[ 22]  杨瑞武 , 周永红 , 郑有良 , 等.小麦族四个属模式
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J].广西植物 , 2001 , 21(3):
239-242.
[ 23]  Lu B R , Salomon B , Bo thmer R von.Cy to genetic
studies of pr ogenies from the interg eneric cro sses
6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2 , No.07) 7/ 2005
Elymus × Hordeum and Elymus ×Seca le[ J] .Ge-
nome , 1990 , 33:425-432.
[ 24]  卢宝荣.E lymus sibiricus , E.nutans和 E.burchan-
bud dae的形态学鉴定及其染色体组亲缘关系的研
究[ J].植物分类学报 , 1994 , 32(6):504-513.
[ 25]  耿以礼.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 M].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59.342-446.
[ 26]  Mederis A.Tribe Triticeae Dumor t.Flora Euro Peat
[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 ress , 1980.
[ 27]  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M].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93.99-113.
[ 28]  马克平 , 钱营倩 ,王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 A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 M] .第 1 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29]  张大勇 ,姜新华.遗传多样性与濒危植物保护生
物学研究进展[ J].生物多样性 , 1999 , 7(1):31-37.
[ 30]  卞志高.若尔盖高原垂穗披碱草种群分化和性状
遗传规律研究[ J].四川草原 , 1995 , (2):1-10.
[ 31]  杨瑞武 , 周永红 ,郑有良 , 等.利用 RAPD 分析披
碱草属 、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亲缘关系[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1 , 21(5):865-871.
[ 32]  Sun G L , Dí az O , Salomon B , et al.Genetic dive rsi-
ty and structur e in a natural E lymus caninus popu-
lation f rom Denma rk based on micro sa tellite and
isozyme analy sis[ J].P lant Sy stema tic Evo lution ,
2001 , 227:235-244.
[ 33]  Sun G L , Dí az O , Salomon B , et al.Genetic dive rsi-
ty in Elymus caninus as revealed by isozyme ,
RAPD and micro satellite ma rkers [ J] .Genome ,
1999 , 42 , 420-431.
[ 34]  Dī az O B , Gen L S , Bjö rn Salomon , et al. Levels
and distribution of allo zyme and RAPD variation in
popula tions of Elymus f ibrosus (Sch renk)Tzvel.
(Poaceae)[ J].Genetic Resour ce s and C rop Evolu-
tion , 2000 , 47:11-24.
[ 35]  D az O , Salomon B , Bothmer R von.Gene tic va ria-
tion and diffe rentiation in No rdic populations o f
Elymus alaskanus (Scrib. Ex Merr.) Love
(Poaceae)[ J].Theo retical Applied Genetics , 1999 ,
99:210-217.
[ 36]  Daz O , Salomon B , Bothmer R von.Description o f
isozyme polymo rphisms in E lymus species by using
sta rch gel electr opho resis [ A ] . In:Ja rada t A
A.Third T riticeae Sym p[ C].Aleppo:Science Pub-
lishers.1998.199-208.
[ 37]  Rober to Guadagnoulo , Dessislava Savova Bianchi ,
Francois Felber.S pecific genetic marker s fo r
wheat , spelt , and four w ild rela tives:Comparison of
isozymes , RAPDs , and w hea t mic rosatellites [ J] .
Genome:2001 , 44(4):610-621.
[ 38]  Sun G L , Salomon B , Bo thmer RV.Characteriza tion
and analy sis of micro sate llite loci in Elymus cani-
nus(Triticeae:Poaceae)[ J].Theo retical Applied
Gene tics , 1998 , 96:676-682.
[ 39]  Sun G L , Salomon B , Bo thmer R von.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 satellite loci from Elymus alaskanus and
length polymorphism in several Elymus species(Trit-
iceae:Poaceae)[ J].Genome , 1998 , 41:455-463.
[ 40]  Sun G L , Bjorn Salomon.Microsatellite v ariability
and he te rozygote deficiency in the ar ctic-alpine A-
laskan wheatg rass(E lymus alaskanus)complex[ J] .
Genome , 2003 , 46(5):729-737.
[ 41]  Sun G L , Sa lomon B , Bo thmer R V.Micro sa tellite
po lymorphism and gene tic differentia tion in three
No rw egian populations o f E lymus alaskanus
(Poaceae)[ J] .Plant Sy stematic Evolution , 2002 ,
234:101-110.
[ 42]  Sun G L , Dí az O , Salomon B , et al.Genetic div ersi-
ty and structur e in a natural E lymus caninus popu-
lation f rom Denma rk based on micro sa tellite and
isozyme ana ly sis[ J].P lant Sy stema tic Evo lution ,
2001 , 227:235-244.
[ 43]  Sun G L , Dí az O , Salomon B , et al.Genetic div ersi-
ty in Elymus caninus as revealed by isozyme ,
RAPD and micr osatellite ma rkers [ J] .Genome ,
1999 , 42 , 420-431.
[ 44]  Sun G L , Diaz O , Salomon B , et al.Micro sa tellite
variation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a llo zyme and
RAPD va riation in E lymus f ibrosus(Sch renk)Tz-
ve l.(Poaceae)[ J].Hereditas , 1998 , 129:275-282.
[ 45]  MacRitchie D , Sun G.Evaluating the po tential of bar-
ley and whea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or genetic analy-
sis of Elymus trachycaulus complex species[ J] .Theo-
retical Applied Genetics , 2004 , 108:720-724.
[ 46]  Sun G L , Salomon B , Bo thmer R V.Analysis o f
tetraploid Elymus species using wheat micro satel-
lite marker s and RAPD makers[ J].Genome , 1997 ,
40:806-814.
7/2005 草 业 科 学(第 22卷 7期) 7 
[ 47]  Diaz O , Salomon B , Bo thme r R.Gene tic v aria tion in
No rdic Elymus species (Poaceae)[ C].Reykjavik:
University H ospital o f Iceland , 1996.56.
[ 48]  Lu B R, Salomon B.Diffe rentiation of the S Y ge-
nomes in Asiatic Elymus[ J].H ereditas , 1992 , 116:
121-126.
[ 49]  Yang J L , Yen C.Ecogeog raphic r egions and relate
T riticeae distribution o f China[ A].In:Wang R R
C , Jensen K B , Jaussi C.P roceedings of the 2nd In-
terna tional T riticeae Sym posium [ C] .Utah:Utah
S ta te University , 1994.144-199.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classi 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Elymus species
YAN Xue-bing1 , 2 GUO Yu-xia3 , ZHOU He1 , WANG Kun1
(1.Grassland Inst itute of China A gricultural Universi ty , Beijing 100094 , China;2.Zhengzhou
College o f Animal Husbandry , Zhengzhou 450011 , China;3.Schoo l of A 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o f Henan Ag ricultural Unive rsity , Zhengzhou 450002 , China)
Abstract:The genus Elymus is know n to po ssess useful g enes for disease resistance , st ress tolerance ,
wide adaptat ion , high pro tein and ly sine contents.E.species are clo sely related to some impo rtant ce-
real crops , such as w heat , barley , and ry e , and may thus se rve as po tential alien genetic resources fo r
the improvement o f these crops.Othe rw ise , E.species are widely dist ributed in rangeland , w ith high-
quali ty feed value and important pro tect ion of soi l f rom ero sion.Research and utilizat ion of the E.
species are no t in alignment w ith resource status in our country.Present report pro vides the helpful
informa tion for research and ut ilization of the E.species f rom three standpoints of taxonomy , genetic
diversi ty and hybridizat ion.
Key words:E lymus;plant resource ;taxonomy ;genetic diversity
“运动草坪综合性能指标的数量化评价及其动态监测技术”
服 务 项 目
您想知道您草坪的综合性能指标吗?
您想通过电脑随时监测草坪的综合性能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吗?
您想通过电脑快速模拟技术对某一特定草坪问题寻求最经济有效的答案吗?
要想知道这些答案 ,建议您采用新近面向全国用户推出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运动草坪综合
性能指标的数量化评价及其动态监测技术”软件包。
该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分析学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模型知识 ,通过电脑将一系列实测数据(如草坪
水分渗透率 、土壤孔隙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 、草坪硬度 、草坪滚球速度和植物生长状况)标准化;然后
按各指标的权重累加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数量化草坪性能判定指标。利用这一性能指标能够对运
动草坪进行全面 、定量和客观地评价;最后通过该性能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就可以对运动草坪进行
动态监测 ,并借助电脑的仿真模拟过程 ,对某一特定的草坪问题提供最经济有效的管理措施 。
克劳沃集团运动草坪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存琦博士;联系电话:010-85373943;
传真:010-85370745;手机:13910219272;电子信箱:l iucunqi@bjcl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