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5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May,Vol.24 No.3
5.3 山东平邑为中国金银花种质资源分布中心 山
东平邑金银花不仅栽培历史久、面积大、产量高,而
且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性状稳定的农家品种远远超过
其他产区。因此山东平邑是中国金银花种质资源分布
中心和金银花种质资源基因库,为优良种质的筛选和
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
[1] 康廷国 . 中药鉴定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0.
[2] 张贵君 . 中药商品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0.
[3] 国家药典委员 . 中国药典 ( 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152.
[4] 周凤琴 , 张永清 , 张芳 , 等 . 山东金银花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J]. 山东中
医杂志 , 2006, 25(4):268-271.
[5] 苟占平 , 万德光 . 金银花品种及其研究概述 [J]. 中药材,2004.27(3):229-232.
[6] 石 钺 , 石任兵 , 陆蕴如 . 我国药用金银花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
展 [J]. 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24-727.
[7] 陈秀德,范丰胜,王效全,等 . 平邑县金银花品种资源概述 [J]. 中国种业,
2005, (7): 60-61.
[8] 张永清 . 山东金银花生产情况调查[J].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621-624.
[9] 牛兆吉 , 彭国栋 , 王洪善 . 金银花种质资源特征及栽培模式研究 [M]. 林
业科技开发,2003, (4):16.
委陵菜属为蔷薇科植物,全世界约有 200余种,
大多分布北半球温带、寒带及高山地区。我国有 80
多种,全国各地均产,但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
南各省区。有些高山种类形成垫状,为高山草甸植被
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内分布大约有 10种 [1-2]。
安徽省委陵菜属植物种间性状特征聚类分析
刘汉珍,程 建
(安徽科技学院 , 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安徽省内分布的委陵菜属植物种间的相关性及相似程度分类。方法 基于该属
多种植物的性状特征,量化为多个变量 , 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安徽省内分布的委陵菜属植物进行聚类分
析。结果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内委陵菜属植物种间性状特征可聚为 7类。结论 委陵菜属植
物种间性状区别较大,不能混为一谈,临床用药时更不可混淆使用,具体各种植物药用功效,有待于经过
相关化学、药理学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委陵菜属; 性状特征; 量化指标;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0)03-0025-04
Clustering Analysis of Interspecifi c Character from Potentilla Plants
in Anhui Province
LIU Han-zhen; CHENG Jia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levance of a similar level of classifi cation of plants Potentilla species
in Anhui Province. Methods Based on the traits of plants is a wide range of features to quantify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SPSS13.0 for windows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distribution in Anhui Province in the genus Potentilla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Carry on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to Potentilla in Anhu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traits can be together for the 9 categories. Conclusion Potentilla species of plant
traits distinguish between large and can not all be lumped together, clinical medicine confuse can not even use a
variety of specifi c plant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mical,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Key words: Potentilla; character quantitative; clustering analysis
委陵菜在《中国植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及《中
华本草》等资料上有记载可作药用的有数十种 [1-3],
但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只收
载委陵菜 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一种 [4],而该属植
物在民间用药多有混乱 [5-6]。本文就安徽省境内分布
的 10 数种委陵菜属植物的显著性状特征,在量化后
进行聚类分析,以了解其种间性状特征相似性,为委
陵菜属植物药用以及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2009-07-27
作者简介:刘汉珍(1968-),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鉴定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DOI:10.13728/j.1673-6427.2010.03.002
— 26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May,Vol.24 No.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委陵菜属植物样本采自安徽省境内,主要
品种为:朝天委陵菜 P. supine L、三叶朝天委陵
菜 P. supine L. var. ternate Peterm、 莓 叶 委 陵 菜 P.
fragarioides L、皱叶委陵菜 P. ancistrifolia Bge.、三
叶委陵菜 P. freyniana Bornm 和中华三叶委陵菜 P.
freyniana Bornm. Var. sinica 均采自安庆岳西大别山
区; 委陵菜、翻白草 P. discolor Bge.、蛇含委陵菜 P.
kleiniana Wight & Arn采自凤阳周边地区;绢毛匍匐
委陵菜采自宿州泗县。每种植物各采集 4~5 株。由
于是夏季(6~8月)所采,以上所采植物均是就地观
察性状,并及时记录结果。且有部分植物由于不在其
花果期或未采到典型性状植物, 依照《中国植物志》
所载性状特征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性状的量化 由于性状特征很大程度上是定
性指标,必须要将其量化,才能进行聚类分析。性状
的量化采用可选择二值量化和数值量化。二值量化
用 1和 0来表达。相对于二值量化,数值量化能够提
供更多的信息,所以本研究在性状特征的量化上选择
数值量化 [7-8]。
参照植物分类学,参考植物进化理论、植物组
织器官分类理论,根据不同植物器官、不同性状之间
的区别对植物材料的性状进行量化,采用的量化指标
见表 1。
1.2.2 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 (hierarchical
cluster) SPSS 13.0 统计软件作为分析的工具。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内委陵菜属的分布
2.1.1 委陵菜属植物在安徽省的分布 《中国植物
志》中委陵菜属植物共载 83种(不含变种),其分
布于安徽省有 6种 3变种 [1],与《安徽植物志》所载
7种 3变种有出入,而《中国植物志》中所载安徽省
分布有的植物银露梅 P.glabra Lodd. var. glabra 在《安
徽植物志》中并未收载,且《安徽植物志》中收载的
绢毛匍匐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在《中国植物志》该植
物的产地标注中并无安徽。
本研究的材料收集过程中,发现绢毛匍匐委陵
菜和三叶委陵菜在安徽均有分布,并已采到原植物,
而银露梅则无样品证实其是否有分布,本文暂不予探
讨。故本文认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在安徽分布有
7种和 3变种,符合《安徽植物志》所收载。
2.1.2 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安徽省分种检索表(主要
根据营养器官特征)
1.基生叶为羽状复叶。
2.小叶片边缘有锯齿或浅裂片;花黄色,基生叶小
叶 2~3对,稀 4对,茎生叶托叶全缘。
3.1.2年生草本,植株铺散,分枝多,花直径 0.6~0.8
cm,稀达 1 cm…………………………………………
…………………………(1)朝天委陵菜 P. supine L.
3.多年生草本,植株直立或斜升;花直径通常
1~1.5 cm
4. 植株基部木质化;花茎和叶柄伏生疏
柔毛或微被开展短柔毛;副萼片狭窄,先端锐
尖………………(2)皱叶委陵菜 P. ancistrifolia Bge.
4. 植株基部非木质化;花茎和叶柄被开展长柔
毛;副萼片较宽阔,先端圆钝…………………………
……………………(3)莓叶委陵菜 P. fragarioides L.
2.基生叶有小叶有小叶 2~5对,花茎直立或外倾;
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单花腋生,花瓣比萼片短或
近等长…………………(1)朝天委陵菜 P. supine L.
5.茎直立或上升,稀外倾,不具匍匐茎;羽状复叶
小叶片下面密被绒毛;多花。
6.羽状复叶有小叶片 2~4对,小叶片长圆形或长
圆披针形,边缘具圆钝锯齿;羽状复叶的小叶片下面
脉上有白色绒毛;……(4)翻白草 P. discolor Bge.
7. 基 生 叶 为 羽 状 复 叶, 有 小 叶 5~15 对,
小叶片边缘分裂成小裂片;小叶片分裂较浅,
裂片三角形、三角披针形或长圆卵形,边缘反
转。……………………(5)委陵菜 P. chinensis Ser.
8.羽状复叶的小叶片下面密被绢毛,不被绒毛;
基生叶小叶 2~5对;花序为松散的伞房状聚伞花序;
性状
量化
指标
性状
量化
指标
性状
量化
指标
生长年限
小叶片形状
副萼片形状
根类型
小叶片边缘
副萼片与萼片
对比
茎类型
叶片颜色
花类型
被毛情况
(所有)
叶片质地
花瓣形状
基生叶类型
茎生叶边缘
果实外观
表 1 量化指标列表
Table.1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List
一年生
多年生
1
3
灰色
暗绿色
1
3
须根
直根
1
5
铺匐
直立
1
5
几无毛
密被长
柔毛
1
3
三出复叶
羽状复叶
1
3
长圆披
针形
宽卵形
1
5
深裂
全缘
1
5
光滑
显著脉纹
1
3
膜质
革质
1
3
锐裂
全缘
1
4
带形
椭圆形
1
5
比萼片短
比萼片长
1
3
单花
有限花序
1
3
倒卵形
宽倒卵形
1
3
注:以上标记为两端性状量化指标,中间性状视程度递增或递减。
— 27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May,Vol.24 No.3
小叶片椭圆形,边缘有 4~7急尖锯齿,下面沿脉伏
生长柔毛;花直径 0.8~1.2cm,副萼片与萼片近等
长………………(2)皱叶委陵菜 P. ancistrifolia Bge.
1.基生叶为 3~5掌状复叶
9.基生叶为 3小叶;小叶边缘有锯齿或深浅不同的
裂片;小叶片下面绿色,被疏柔毛、稀脱落几无毛。
10.花茎延长平卧,成匍匐状,常在节处生根;
花单生叶腋,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倒卵形,基部楔
形,边缘锯齿较深,小叶柄短或近无柄;花直径
0.6~0.8cm,成锥状花序………………………………
(6b)三叶朝天委陵菜 P. supine L. var. ternate Peterm
10.花茎直立或上升,稀从基部叶鞘中抽出匍匐
枝;小叶片长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多数急
尖锯齿,两面绿色,疏生平铺柔毛;花直径 0.8~1cm
;花茎上托叶成稀刻状锐裂,匍匐枝直或有时不明
显……………(7)三叶委陵菜 P.freyniana Bornm
11.茎和叶柄上被开展柔毛较密,小叶两面被
开展或微开展柔毛,尤沿脉较密 ,小叶片菱状卵形或
宽卵形,边缘具圆钝锯齿,花茎或纤匍匐枝上托叶卵
圆形………………………………(7b)中华三叶委
陵菜 P. freyniana Bornm. Var. sinica
9.基生叶为掌状 5小叶,或 3小叶下面 2小叶分裂
为两部分。
10.植株平卧,具匍匐茎,常在节处生根。
12.单花腋生;叶为 3小叶,但边缘 2小叶常
分裂为两部分,稀混生有不裂者;小叶片下面伏生绢
状疏柔毛………………………………(8b)绢毛匍
匐委陵菜 P. retana L. var. sericophyila Franch
12.多花顶生,为聚伞花序;花直径 0.5~1cm,
果期萼片增大;小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顶端圆
钝,边缘有多数急尖或圆钝锯齿,下面沿脉密被伏生
长柔毛…………………………………………………
………………(9)蛇含委陵菜 P. kleiniana Wight & Arn
2.2 结果
对委陵菜属原植物进行观察,测量,得出其性
状特征列表,然后根据表 1的量化指标,得出性状
特征量化列表,以委陵菜属各种植物为常量,以各
性状指标为变量,在 SPSS 13.0中的聚类分析程序对
10种委陵菜属植物进行聚类分组。在方法上采用欧
氏距离测量,每两样本间用 Average linkage法连结 [8],
结果见表 2、3。
3 讨论与结论
3.1 委陵菜植物经过 9步 (10个样本 ) 聚类 , 结果见
表 3。根据表中的数值顺序用 Average L inkage法得
出聚类分析的树状图,见图 1。该图直观地显示了整
个聚类过程。
由图 1可见,10种委陵菜属植物用 37种性状
特征作为聚类变量,样品间距离小于 5时聚为 1类,
10个样品可聚成 7大类:样品 4#和 5#、8#和 9#间
的距离最小 (小于 5) ,聚为一类,说明此 2组样品
每组之间性状特征的差异最小,但是此 2组样本与其
它类之间的距离很大,表明此 2组样本性状特征与其
它样本差异较大;样品 4#、5#、7#、3#、6#聚为一
表 2 委陵菜属植物成员列表
Tab. 2 Potentilla Plants members list
委陵菜种类
皱叶委陵菜
委陵菜
翻白草
朝天委陵菜
三叶朝天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
三叶委陵菜
中华三叶委陵菜
绢毛匍匐委陵菜
Case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Case 6
Case 7
Case 8
Case 9
Case 10
表 3 凝聚顺序表
Tab. 3 Agglomeration Schedule
Stage
1
2
3
4
5
6
7
8
9
Cluster
1
4#
8#
3#
4#
3#
3#
3#
1#
1#
Cluster
2
5#
9#
7#
6#
4#
8#
10#
3#
2#
Coefficients
11.714
18.305
28.275
38.522
47.293
62.980
75.719
77.778
95.427
Cluster
1
0
0
0
1
3
5
6
0
8
Cluster
2
0
0
0
0
4
2
0
7
0
Next
Stage
4
6
5
5
6
7
8
9
0
图 1 聚类分析的树状图
Fig.1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
— 28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May,Vol.24 No.3
类 , 其中样品 4#、5#之间的距离小于 5,样品 8#、
9#间的距离也小于 5,说明样品 4#、5#之间以及样
品 8#、9#之间的差异也较小,但是样品 4#、5#与
样品 8#、9#间距离远大于 5、只稍小于 10,表明样
品 4#、5#与样品 8#、9#相比差异较大;样品 7#、
3#、9#之间以及与其它各类间的距离均大于 15,表
明样品 10#、1#、2#与各类样品差异都很大,因此样
品 10#、1#、2#各自聚为一类 [8]。
3.2 委陵菜属植物种间性状特征以其主要两种药用
植物委陵菜(Case 2)和翻白草(Case 3)为例,二
者原植物外观较接近,但在聚类分析里聚类距离却大
于 20,由此可知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但民
间用药两者混淆使用。据张萍调查 [5],河北省、北京
地区所用翻白草均为委陵菜,河北省引起过敏反应
的翻白草亦为委陵菜。而根据天津、山东的临床研
究报道,所用治疗糖尿病的翻白草均为正品翻白草。
由此可见,二者所含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应
注意区分使用。
3.3 朝天委陵菜(Case 4)和三叶朝天委陵菜(Case
5)与蛇含委陵菜(Case 6)的距离小于 10,蛇含委
陵菜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效,
捣烂外敷治疮毒、痛肿及蛇虫咬伤。而目前尚无资料
显示朝天委陵菜和三叶朝天委陵菜可作药用,可进一
步对此类植物进行研究,以扩大委陵菜属药用资源。
参考文献
[1]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 . 安徽植物志(第三卷)[M].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74-80.
[2] 《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024.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 国药典 ( 一部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
149.
[5] 张 萍 . 勿将委陵菜混作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J]. 中国中药杂志,2004,(08),
29.
[6] 甄洪生,李淑芬,刘秀兰 . 翻白草与委陵菜的原植物鉴定 [J]. 北京:首
都医药,2003,(04),43.
[7] 丁 维,蒋永光等 . 基于中药药性和功效对清热解毒类药的聚类分析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4(1) :3-7.
[8] 何清波,苏炳华,钱 元 . 医学统计学及其软件包 [M ].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85.
八角莲 Dysosm a versipellis (Hance. ) M. Cheng
为小蘖科八角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
茎入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之一。八角莲最早见
于《神农本草经》,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痛、风
湿筋骨痛及气管炎等症 [1]。
近年来,八角莲的野生资源在急剧减少,其主
要原因为:八角莲的无性根茎繁殖系数小,有性繁殖
的坐果率低,而且人为的采挖严重 [2]。叶耀辉、黄慧
莲等专家报道了八角莲组培方面的研究 [3],但八角莲
的试管苗存在移栽成活率低、移栽后生长年限长等缺
点。
本研究对八角莲的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八角
莲植株生长具有群居性,开花正常,呈深红色,花
运用人工授粉技术提高八角莲坐果率的研究
刘燕琴, 刘正宇, 秦 静, 肖 波 ,刘 莎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408435)
关键词:八角莲;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中图分类号:S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0)03-0028-02
瓣的张开角度小,花粉恶臭,因此虫媒少,坐果率低
于 3%。针对以上情况,本课题组运用人工授粉方法
对八角莲开展人工授粉研究,以提高其坐果率 。
1 实验地点
重庆市三泉药物种植研究所标本园,海拔高度
680 m。
2 授粉方法和实验设计
2.1 授粉方法 八角莲的开花期,小花发育较好,
在开始散粉时用镊子采集雄蕊放入铺好滤纸的培养
皿中,标注好采集的时间和植株,然后放入 4 ℃冰箱
中保存,保存时间为 2~3 d。授粉时间为上午 9~11时,
采用人工涂抹的方法进行授粉实验,并对花粉来源及
授粉植株进行标注,做好观察记录。
2.2 实验设计 授粉时间不同对八角莲的坐果率影
响较大,所以需要开展授粉时间的筛选研究(该实验
收稿日期:200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