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马养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 ,陕西 杨陵 712100)
摘 要:为了对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全面了解及其药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本文对千金藤属
植物的生物碱 、黄酮 、蒽醌 、甾醇 、糖类等化合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综述
中图分类号:S75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61(2004)03-0125-06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tephania Plants
MA Yang-min
(Academy of Forestry , NW Sci-Tech Univ.of Agri.and For., Yangling , Shaanxi 712100 ,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tes of Stephania plants , find out their medical mechanism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 researches on the alkaloids , flavonoids , anthraquinone , sterol and sugar of
Stephania plants are reviewed.
Kew words:Stephania plant;chemical constituent;review
  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约 60种 ,分布于亚洲和非
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少数产大洋洲 。我国有 39
种和 1变种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1] 。
由于该属植物在民间大多作为药用 ,上世纪 60年代
末科学家就对其有效成分产生了兴趣 [ 2]。根据已取
得成果 ,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 ,还有其
它类化合物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该属植物化学成
分 、药用机理及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 ,本文就对该
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 生物碱
1.1 原小檗碱型(protoberberine)
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 、镇静 、止痛 、
治疗溃疡和冠心病等作用。其基本结构为两个异喹
啉环稠和而成。来自于千金藤属植物的原小檗碱型
生物碱见表 1。
表 1 原小檗碱型生物碱
Table 1 Alkaloids of protoberberine type
编号 生物碱 来  源
1 L-四氢巴马亭(L-tetrahydropalmatine)
黄叶地不容(Stephania viridif lavens)[ 3] 、广西地不容(S.kwangsiensis)[ 4 ,5] 、白线薯
(S.brachyandra)[ 6] 、河谷地不容(S.intermedia)[ 7] 、小叶地不容(S.succifera)[ 8 ,9] 、
海南地不容(S.hainanensis)[ 10] 、云南地不容(S.yunnanensis)[ 11] 、药用地不容(S.
officinarum)[12] 、临沧地不容(S.lincangensis)[ 13] 、川南地不容(S.ebracteata)[ 14] 、大
花地不容(S.macrantha)[ 15] 和米易地不容(S.miyiensis)[ 16]
2 二氢巴马亭(dihydropalmatine) 广西地不容[5]
3 巴马亭(palmatine)
黄叶地不容[ 3] 、广西地不容[ 5] 、河谷地不容[7] 、小叶地不容[ 8 ,9] 、海南地不容[ 10] 、云
南地不容[11] 、药用地不容[ 12] 、临沧地不容[ 13] 、川南地不容[14] 、大花地不容[15]和米
易地不容[16]
4 紫堇单酚碱(corydalmine) 河谷地不容[ 7] 、小叶地不容[ 9] 、从海南地不容[ 10] 、云南地不容[ 11] 、大花地不容[ 15]和米易地不容[16]
5 去氢紫堇单酚碱(dehydrocorydalmine) 河谷地不容[7] 、小叶地不容[ 9]和云南地不容[11]
6 千金藤定碱(stepholidine) 河谷地不容[7] 、云南地不容[ 11] 、大花地不容[ 15] 和齿叶千金藤[ 22]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 19(3):125~ 130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03- 03- 20
作者简介:马养民(1963-),男 ,陕西乾县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研究工作。
(续表 1)
编号 生物碱 来  源
7 千金藤宁碱(stepharanine) 河谷地不容[7] 、云南地不容[ 11] 和米易地不容[ 16]
8 药根碱(jatrorrhizine) 黄叶地不容[3] 、河谷地不容[ 7]和米易地不容[16]
9 离木明碱(L-discretamine) 河谷地不容[7]和小叶地不容[ 9]
10 去氢离木明碱(dehydrodiscretamine) 河谷地不容[7]
11
3-羟基-2 , 9 , 10-三甲氧基四氢小檗碱(cory-
palmine) 小叶地不容[9]
12 左旋番荔枝宁(L-Xylopinine) 黄叶地不容[3]
13 异斯库来碱(isoscoulerine) 海南地不容[10]
14 卡巴任(capaurine) 广西地不容[4]和临沧地不容[ 13]
15 临沧碱(lincangenine) 临沧地不容[13]
16
左旋-1 , 2, 3 , 9 , 10-五甲氧基四氢原小檗碱(L-
1 ,2 , 3 ,9 , 10-pentamethoxytetrahydroprotoberberine)临沧地不容[13]
17
N-β-甲基四氢巴马亭碱硝酸盐(N-β-methylte-
trahydropalmatine nitrate) 药用地不容[12]
18 steponine 金钱吊乌龟(S.cepharantha)[ 17]
19 cyclanoline 金钱吊乌龟 [ 17]
20 stecepharine 金钱吊乌龟 [ 17]
21 9-O-methylstecepharine 金钱吊乌龟 [ 17]
126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 卷
1.2 阿朴啡型(aporphine)
这类生物碱主要具有抗菌和抗癌活性 ,其基本
结构是苄基异喹啉苄基部分苯环和异喹啉部分 8位
脱去一分子氢形成的四环化合物 。千金藤属植物的
阿朴啡型生物碱来源和结构见表 2。
表 2 阿朴啡型生物碱
Table 2 Alkaloids of aporphine type
编号 生物碱 来  源
22 荷苞牡丹碱(dicentrine) 白线薯[6 ,18] 、川南地不容[ 14] 、荷苞地不容(S.dicentzinifeza)[ 19] 和地不容(S.
epigeae)[20 , 25]
23 去氢荷包牡丹碱(dehydrodicentrine) 白线薯[6] 、荷苞地不容[ 19]和地不容[ 25]
24 紫堇定碱(corydine) 临沧地不容[13] 、大花地不容[15]和 S.dinklagei[ 26]
25 异紫堇定碱(isocorydine) 广西地不容[ 4] 、白线薯[ 6] 、药用地不容[ 12] 、临沧地不容[ 13] 、大花地不容[ 15] 和荷苞地不容[19]
26 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 白线薯[6] 、药用地不容[ 12]和大花地不容[ 15]
27 防己醌碱(stephadione) 粉防己(S.tet randra)[ 21]
28 紫堇醌碱(corydione) 粉防己[21]
29 南天竹啡碱(nantenine) 粉防己[21]
30 氧化南天竹啡碱(oxonantenine) 粉防己[21]
31 无根藤米里丁(cassameridine) 粉防己[21]
32 无根藤新碱(cassythicine) 粉防己[21]和地不容[22]
33 克班宁(crebanine) 小叶地不容[8 ,9] 、海南地不容[ 10] 、药用地不容[ 12] 、白线薯[ 17] 和齿叶千金藤(S.den-
tifolia)[ 23]
34 去氢克班宁(dehydrocrebanine) 小叶地不容[8 ,9] 、海南地不容[ 10] 和云南地不容(S.yunnanensis)[24]
35 氧代克班宁(oxocrebanine) 小叶地不容[9]和海南地不容[ 10]
36 phanostenine 小叶地不容[9]
37 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 白线薯[6]和药用地不容[ 12]
38 N-甲基六驳碱(N-methyllaurotetanine) 从白线薯[6]
39 千金藤碱(Stephanine) 广西地不容[5] 、白线薯[ 18] 、荷苞地不容[ 19] 、云南地不容[ 11 ,24]和地不容[ 25]
40 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 广西地不容[4] 、荷苞地不容[ 19] 、云南地不容[ 24] 和和地不容[ 25]
41 asimilobine 小叶地不容[8]
42 罗默碱(roemerine) 广西地不容[4] 、临沧地不容[ 13] 、云南地不容[ 11] 和江南地不容(S.excentrica)[ 27]
43 去氢罗默碱(dehydroroemerine) 广西地不容[4]
44 橄榄灵碱(oliveroline) 地不容[20]
45 dehydrostephanine S.venosa[ 28]
46 Stesakine-9-O-β-D-glucopyranoside 金钱吊乌龟[29]
127第 3期                马养民  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1.3 原阿朴啡型(proaporphine)
在天然界存在的数量较少 ,通常与阿朴啡类生
物碱共同存在 ,可认为是阿朴啡类的前体。从结构
上来看 ,这类生物碱和阿朴啡类相比 , C 环是五员
环 ,且 C 环与 D环以螺环形式存在。从河谷地不
容[ 7] 、海南地不容[ 10] 、米易地不容[ 16] 台湾千金藤
(S.sasakii)[ 2] 分离出了 d -斯蒂酚灵碱(d -
stepharine)、从金钱吊乌龟(S .cepharantha)[ 29] 和四
川千金藤(S.sutchuenensis)[ 30] 分离出了 pronucifer-
ine。
1.4 吗啡型(morphine)
  这类生物碱具有镇痛 、镇咳 、消炎和降压等作
用 ,其结构的基本骨架具有菲核 ,在菲核的 9-C 位
和13-C 位有一个乙氨桥。千金藤属的吗啡型生物
碱来源和结构如下。
1.5 莲花氏烷型(hasubanan)
这类生物碱和吗啡类生物碱基本结构相似 ,都
具有一个菲核和一个乙氨桥 ,不同的是莲花氏烷型
表 3 吗啡型生物碱
Table 3 Alkaioids of morphine type
编号 生  物  碱 来     源
49 青藤碱(sinomenine) 白线薯[ 6] 、川南地不容[ 14] 、荷苞地不容[ 19] 、地不容[ 20 , 22 ,25]和金钱吊乌龟[ 31]
50 异斯蒂弗坦宁碱(isostephodeline) 地不容[ 25]
51 青风藤碱(sinoacutine) 白线薯[ 6] 、荷苞地不容[ 19] 、药用地不容[ 12] 、云南地不容[ 11]和地不容[ 22 , 25]
52
8 , 14-二氢萨鲁搭里定碱(8 , 14-dihydrosalu-
taridine) 白线薯[ 6]
结构中的乙氨桥位于 13-C和 14-C位 。从四川千
金藤(S .sutchuenensis)[ 32 ,33]中分离出 aknadinine和 1
-nitroaknadinine 两个莲花烷型生物碱 。从粪箕笃
(S .longa)[ 34]也得到 5个莲花氏烷型生物碱 ,分别
是 stephaboline、stephabyssine 、prostephabyssine 、粪箕笃
碱(longaninine)和粪箕笃酮碱(longanone)。
128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 卷
1.6 苄基异喹啉型(benzylisoquinoline)
这类生物碱的结构特点是在异喹啉母核的 1位
接有苄基 ,其具有解痉 、降压等作用 。从大花地不
容[ 15] 、台湾千金藤[ 2] 和金钱吊乌龟[ 17] 中分别得到
半日花酚碱(laudanidine)、N-mrthylpapaveraldium 和
tetradehydroreticuline ,三者均属于苄基异喹啉型。
1.7 双苄基异喹啉型(bisbenzylisoquinoline)
这类生物碱是由两分子苄基异喹啉通过 1-3
个醚键相连接 。其生物活性具有解热 、抑菌 、抗癌 、
降压等作用。从台湾千金藤[ 2]中得到两个双苄基异
喹啉型生物碱———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和小檗
胺(berbamine)。后来也从地不容[ 20 ,25 ,35]中得到了千
金藤素 。
1.8 其它类型
从该属植物中还得到一些其它类型的生物碱 ,
如从地不容[ 25 , 35] 中分离出轮环藤宁(cycleanine)和
箭毒碱(curine)。从千金藤(S .japonica)[ 36]中分离
出 isotrilobine和 trilobine 。
129第 3期                马养民  千金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2 黄酮
从粉防己[ 37 ,38] 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两个双黄酮
化合物 ,其结构如下:
3 蒽醌
从 S.dinklagei[ 26]中分离得到一蒽醌化合物 ,
其结构如下:
4 其它
从粉防己[ 37 ,38] 地上部分还分离得到 β-谷甾醇
和正三十五烷。从其根[ 39] 的热水提取液中还分离
到两种葡聚糖 ,二者均以α(1※4)连接形成主链 ,在
6-O上有分枝 ,两者分枝的类型和数目有所不同。
5 结束语
由于千金藤属植物在民间大多作为药用 ,它们
的化学成分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
20 a来除了不断的有生物碱成分分离出来外 ,还有
黄酮 、恩醌 、甾醇和糖类等化合物也被分离出来。总
结以上研究结果 ,可看出该属植物化学成分数量庞
大且种类较多 ,这无疑对进一步解决该属植物的药
效和药理问题提供了很多依据 。
随着近年来新分离技术和高灵敏度检测仪器的
出现 ,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高活性和新结构的微量成
分是完全可能的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卷(第
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6.41.
[ 3]  方圣鼎 ,王怀女 ,陈 ,等.千金藤属生物碱的研究 II 黄叶地不
容中的生物碱[ J] .中草药, 1981 , 12(2):1-3.
[ 4]  闵知大 , 钟守明.广西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J] .药学学报 ,
1980, 15(9):532-537.
[ 5]  成桂仁 ,王桂青 , 文永新.广西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J] .中草
药 , 1981, 12(4):6-8.
[ 6]  陈 ,康钦树 ,宋国强 , 等.千金藤属生物碱的研究 III 白线薯
中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J] .中草药 , 1982 ,13(7):1-5.
[ 7]  陈 ,陈雅研 ,宋国强 ,等.千金藤生物碱的研究 IV河谷地不容
中的生物碱[ J] .中草药 , 1985, 16(1):1-5.
[ 8]  薛智 ,张佩玲, 马建民.小叶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J] .药学学
报, 1986 , 21(3):223-225.
[ 9]  陈 , 方圣鼎 , 具 ,等.千金藤属植物小叶地不容中生物碱
(VIII)[ J] .植物学报, 1989 , 31(7):544-548.
[ 10]  方圣鼎 ,徐学健 ,陈 ,等.千金藤生物碱的研究 VI 海南地不
容中的生物碱[ J] .中草药 , 1987 ,18(4):2-5.
[ 11]  陈 ,方圣鼎 ,梁栋 ,等.云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J] .植物学
报 , 1989, 31(4):296-299.
[ 12]  方圣鼎 ,陈 , 张瑞 ,等.药用地不容中的生物碱[ J] .植物学
报 , 1990, 32(5):368-371.
[ 13]  陈 ,方圣鼎 ,李红文 ,等.临沧地不容中的生物碱[ J] .植物学
报 , 1991, 33(7):552-555.
[ 14]  曾群 ,闵知大.川南地不容的生物碱[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98, 21(4):73-75.
[ 15]  陈 ,袁天烁 , 徐亚明 , 等.大花地不容的生物碱[ J] .植物学
报 , 1994, 36(6):486-488.
[ 16]  曾群 ,谢宁 ,闵知大.米易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J] .中草药 ,
1999, 30(4):250-251.
[ 17]  Tanahashi T , Su Y , Nagakura N , et al.Quaternary isoquinnoline al-
kaloids from Stephania cepharantha[ J] .Chem.Pharm.Bull.2000 ,
48(3):370-373.
[ 18]  彭树林 ,陈蕾 ,张国林 ,等.药用异喹啉生物碱的研究 II.白线
薯生物碱[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2 , 4(1):11-15.
[ 19]  闵知大 ,郑学忠.荷苞地不容的化学成分[ J] .中草药, 1984 , 15
(1):8.
[ 20]  陈 ,潘永平 ,方圣鼎.千金藤生物碱的研究 V.地不容中的非
酚性生物碱[ J] .中草药 ,1987 , 18(10):6-8.
[ 21]  司端运 ,赵守训.粉防己地上部分的阿朴啡生物碱成分[ J] .济
宁医学院学报 , 1991 , 14(2):1-6.
[ 22]  丁绪亮 ,陈正庆 ,杨素聆 ,等.地不容的酚性生物碱[ J] .南京医
学院学报.1986 , 6(2):89-90.
[ 23]  王方材 ,李淑仪 ,杨文英 ,等.齿叶千金藤中克斑宁及 l—光千
金藤定碱的分离与鉴定[ 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14(3):
41-44.
[ 24]  马云淑 ,王方材.云南地不容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J] .中草
药 , 1993, 24(11):610.
[ 25]  陈正庆 ,杨素聆 ,丁绪亮 ,等.地不容的非酚性生物碱[ J] .南京
医学院学报.1985 , 5(3):203-208.
[ 26]  Camacho M R , Kirby G C , Warhurs D C , et al.Oxoaporphine alka-
loids and quinines from Stephania dinklagei and evalution of thei r an-
tiprotozoal activities[ J] .Planta Med.2000 , 66(5):478-479.
(下转第 182页)
130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 卷
有效途径 。
3.6 注重具体治理细节
实现延安和杜甫川流域的山川秀美 ,必须在具
体的治理细节上大做文章 。如:对于该流域中的人
工生态涵养林 ,所种乔木树种全为刺槐。由于刺槐
生长耗水量很大 ,区域内降水量有限 ,导致林下出现
大范围干土层 ,林下植被生长更新不良 ,保水保土效
果下降 。有关专家就这一问题作了相当研究后发
现 ,杨树刺槐混交林由于不同树种 、林下植物根系的
相互作用 ,使得根系在土壤中镶嵌分布 ,分布更均
匀 、分布范围更深 ,根系密度增加 ,从而改善了林中
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改善了土壤水分和
养分的供应状况 ,使得其生物量或生产力高于纯
林[ 6] 。建议选择杨树刺槐的混交林来替代刺槐纯
林。现有果园由于品种老化 ,缺乏管理 ,病虫危害严
重 ,收获季节落果满地无人采摘 ,和当地农民生活水
平形成的鲜明对照令人诧异。建议当地政府部门采
取措施 ,及时更新品系 ,选用优良品种 ,加强管理 ,落
实责任 ,按照“谁治理 ,谁受益;谁破坏 ,谁受罚”的原
则 ,集约经营 ,提高产量。同时在交通便利的沟口地
区营建废果收购站和果汁加工厂 ,既可刺激和带动
经济发展 ,也可保护当地环境 。再如:该地区以苜蓿
作为营造人工草地的主要品种 ,但实地考察中几乎
没有发现成片生长的苜蓿。偶有零星分布 ,也几被
蒿类杂草吞噬。建议当地决策部门另选适合该地区
生长的耐旱 、根系发达 、生命力强的草类取而代之。
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 ,有效提高
当地林草覆盖率 ,保持水土 ,改善生态环境 。
致谢:导师陈存根教授于百忙之中审阅了本文 ,并提出了宝贵的意
见 ,在此谨向导师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 1]  张汉雄 ,邵明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 M] .西安:陕西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01.
[ 2]  郭兆元 ,黄自立 ,冯立孝.陕西土壤[ M] .西安:科学出版社 ,
1992.
[ 3]  姜英 ,孙景梅 ,汤国安.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J] .
水土保持通报 , 2002, 22(1):76-78.
[ 4]  尹黎明 ,卢玉东 , 谭钦文.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合理
开发对策[ 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1):39-40.
[ 5]  刘友兆 ,刘勇 ,李丹.对西部开发中耕地保护的思考[ J] .国土
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3(1):49-51.
[ 6]  郝文芳 ,梁宗锁 ,韩蕊莲.黄土高原不同植物类型土壤特性与植
被生产力关系研究进展[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2 , 22(6):1545-
1550.
[ 7]  陈云明 ,梁一民 , 程积民.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地带性特
征[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 26(3)339-345.
[ 8]  吴钦孝 ,杨文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98.
(上接第 130页)
[ 27]  Deng J Z , Zhao S X , Miao Z C.An alkaloid with a novel skeleten
from the root of Stephania excentrica[ J] .Nat Prod Lett.1993 , 2(4):
283.
[ 28]  Kittisak L , Sukanya D , Vichin J , et al.Antimalarias from Stephania
venosa , pri smatomeris sessiliflora , diospyros Montana and murraya
simaensis[ J] .Planta Med.1999 , 65(8):754-756.
[ 29]  Noriaki K , Minoru O , Jun T , et al.aporphine glycosides from
Stephania cepharantha seeds[ J] .J.Nat.Prod.2000 , 63(4):477-
479.
[ 30]  Wang X K , Zhao Y R , Zhao T F , et al.Further constituents of
Stephania sutchuenensis[ J] .Planta Med , 1995 , 61(1):99.
[ 31]  Nakaoji K , Nayeshi ro H , Tanahashi T , et al.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Stephania cepharantha and their effects on prolieration
of cultured cells f rom the murine hair apparatus[ J] .Planta Med.
1997 , 63(5):425-428.
[ 32]  Zhao Y R , Zhao T F , Lai S , et al.1-Nitroaknadinine , anovel nitro
-hasubanan alkaloid from Stephania sutchuenensis [ 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 1993 , 4(2):145-148.
[ 33]  Wang X K , Zhao Y R , Zhao T F , et al.1-nitroaknadinine f rom
Stephania sutchuenensis[ J] .Phytochemistry , 1994 , 35(1):263-
265.
[ 34]  劳爱娜 ,高耀良 ,唐宗俭 ,等.粪箕笃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化学学报 ,1982 , 40:1038-1043.
[ 35]  黄加鑫 ,陈 .千金藤属生物碱的研究 I.地不容中生物碱的分
离与鉴定[ J] .药学学报 , 1979 , 14(10):612.
[ 36]  Hall A M , Chang C J.Multidrug-resistance mondulation f rom
Stephania japonica[ J] .J.Nat.Prod.1997 , 60(11):1193-1195.
[ 37]  司端运 ,赵守训.粉防己地上部分的非生物碱成分[ J] .济宁医
学院学报 , 1993 , 16(2):1-5.
[ 38]  Si D , Zhong D , Sha Y , Li W.Biflavonoids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Stephania tetrandra[ J] .Phytochemistry , 2001 , 58:563-566.
[ 39]  董群 ,张志毅 ,林颖 ,方积年.汉防己多糖的研究[ J] .生物化学
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5 , 27(3):261-265.
182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