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全 文 :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与 HLA-DRB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邢志敏 1 于德林 1
   [摘要 ] 目的:研究 HLA-DRB基因型在北京地区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分布。 方法: 用聚合酶
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 PCR-SS P) ,检测 HLA-DRB基因型在 41例以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
者 (变应性鼻炎组 )及 41例正常健康者 (对照组 )中的分布 ,并分析二者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 HLA-
DRB 10301. 2及 HLA-DRB 40101基因频率分别为 1. 22%和 29. 27% ,明显低于对照组 ( 8. 54%和 51. 22% ) ,其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 0. 05)。 结论: HLA-DRB 10301. 2及 HLA-DRB 40101基因可能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抗性
基因。
   [关键词 ] 变应性鼻炎 ;基因 ; HLA-DR抗原 ;花粉症
   [中图分类号 ]  R765. 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1781( 2001) 05-0199-03
Linkage of allergic rhinitis with HLA-DRB alleles polymorphism
X IN G Zhimin
1  YU Del in1
(
1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 logy ,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 ty ,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 ate whether susceptibility or r esistance to allergic rhinitis associa ted with
HLA-DRB alleles. Method: U sing PCR-SSP ( sequence-specific primer polyme rase chain r eaction) , we tested the
frequency dist ribution o f HLA-DRB alleles in 41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 AR) and 41 healthy contro ls from
Beijing China. Result: Th e fr equence o f HLA-DRB 1* 0301. 2 and HLA-DRB 4* 0101 was low er in AR than in
contro ls ( 2. 44% vs 17. 07% , P < 0. 05; 29. 27% vs 51. 22% , P < 0. 05). Conclusion: HLA-DRB 1* 0301. 2 and
HLA-DRB 4* 0101 alleles might confe r pro tection against AR.
Key words  Allerg ic rhinitis; Gene; HLA-DR antig ens; Hay fev er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其发病涉及遗
传、免疫、环境等因素 ,但其遗传基因尚不清楚。本
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 PCR-
SSP) ,研究 HLA-DRB基因型在北京地区蒿属花
粉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分布 ,并分析 HLA-
DRB基因型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来自我科门诊的以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
性鼻炎患者 (变应性鼻炎组 ) 41例 ,男 17例 ,女 24
例 ;平均年龄 38. 3岁 ;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
和疗效评定标准 (海口 ) ,其中 19例 ( 46. 34% )伴有
支气管哮喘。 41例患者均需完成以下问卷及试验:
变应性鼻炎病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
哮喘症状 ,皮内变应原激发试验、鼻粘膜刮片肥大
细胞或鼻分泌物嗜酸细胞检测、特异性 IgE检测
(蒿属花粉过敏原 sIgE)。 对照组 41例均为在我院
体检的健康者 ,男 22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2. 45
岁。问卷调查排除本人及家族过敏史。
所有受检者均为汉族 ,并排除风湿性疾病、高
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与组织相容抗原相关性疾
病。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北京 , 100044)
1. 2 检测方法
1. 2. 1  sIg E的检测 取受检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出
血清 ,用瑞典 Pharmacia公司的 CAP系统测定 ,正
常值为 < 0. 35 IU /L。
1. 2. 2  PCR-SSP法扩增 HLA-DRB等位基因 ①
采用标准的酚 -氯仿法提取 DN A;② PCR体系: 在
0. 5 ml Eppendo rf管中依次加入缓冲液 2μl、
dN T P各 25 pmo l /L,引物对各 1μl(根据 HLA-DR
位点等位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第二外显子的不同设
计出特异性引物〔 1〕 ,由本院中心试验室合成提供 ) ,
模板 DNA 100 ng , Taq-DN A聚合酶 0. 5 U; 用
ddH2O补至终体积 20μl,加 20μl石蜡覆盖反应物
表面 ,混匀、离心。③循环条件:预变性 94℃ 1 min,
变性 94℃ 30 s,复性 58℃ 30 s,延伸 72℃ 1 min。在
PCR自动循环仪上完成 35个循环后 ,最后 72℃延
伸 5 min,迅速冷却。 ④结果鉴定:取扩增产物在含
有 0. 5 mg /L溴乙锭的 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在紫
外灯下观察结果。
1. 3 统计学处理
HLA-DRB各基因亚型采用直接计数法。
HLA-DRB1基因频率= 阳性基因数 /样本数× 2,
而 DRB4、 DRB3基因频率= 阳性基因数 /样本数。
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 HLA-DRB基因频率间的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 4格表中 4个频数如有特别小
·199·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 5月第 15卷第 5期
值时 ,用 4格表精确检验法。
2 结果
2. 1 变应原过敏试验及 sIgE检测结果
4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有临床症状 ,蒿属花粉
皮内过敏试验为阳性 ( 以上 ) ,其中伴有夏秋花粉
过 敏 25 例 ( 61. 0% ) , 室 内 尘 土 过 敏 17例
( 41. 5% ) ,螨过敏 9例 ( 22. 0% ) ,其他变应原过敏
12例 ( 29. 3% )。 蒿属花粉 sIg E阳性 (> 0. 35 IU /
L ) 37例 ( 90. 24% )。直系亲属中有相同过敏性疾病
10例 ( 24. 39% )。
2. 2  HLA-DRB等位基因在变应性鼻炎组及对照
组的频率分布
HLA-DRB等位基因在变应性鼻炎组及对照
组的频率分布 ,结果见表 1。 从表 1中可见 ,变应性
鼻炎组 HLA-DRB 10301. 2、 HLA-DRB 40101基因
频率分别为 1. 22%和 29. 27% ,明显低于对照组
( 8. 54%和 51. 22% )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
0. 05)。
表 1 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 HLA-DRB基因频率比较
  HLA-DRB等位基因 血清学分型 变应性鼻炎组阳性例数 频率 /%
对照组
阳性例数   频率 /%
DRB1 0101. 2. 3 1 2 4. 88 0 0
1501. 2、 1601. 2 2 0 0 2 4. 88
0301. 2 3 1 2. 441) 7 17. 07
0401-0411 4 1 2. 44 4 9. 76
0701. 2 7 6 14. 63 5 12. 20
0801. 2. 3. 4 8 8 19. 51 7 17. 08
0901 9 5 12. 20 11 26. 83
1001 10 5 12. 20 3 7. 32
1101. 2. 3. 4 11 2 4. 88 2 4. 88
1201. 2 12 17 41. 46 10 24. 39
1301. 2 13. 1 3 7. 32 4 9. 76
1303. 4 13. 2 6 14. 63 2 4. 88
1401. 2. 3. 4 4. 1 3 7. 32 5 12. 20
1405 14. 2 2 4. 88 6 14. 63
1501. 2 15 5 12. 20 5 12. 20
1601. 2 15 2 4. 88 1 2. 44
0301 17 6 14. 63 11 26. 83
0302 18 7 17. 07 4 9. 76
DRB3 0101-0301 52 37 90. 24 38 92. 68
DRB4 0101 53 12 29. 271) 21 51. 22
  与对照组比较 , 1)P < 0. 05
3 讨论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多基
因疾病 ,是Ⅰ 型变态反应 ;当外界抗原进入鼻腔粘
膜 ,个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 Ig E。许多文献报
道 ,产生 IgE的调控基因位于 HLA-DR区域 ,国内
外已有人对变应性鼻炎与 HLA-DRB的关联进行
了研究 ,但文献报道的相关位点却差异很大。
Senechal等〔 2〕研究认为白桦树花粉及苹果过敏发
病与 HLA-DR7有明显相关性。 To rres-Galv an
等〔 3〕研究发现 ,在西班牙人群中任何特殊的 HLA-
DRB1 /DQ A1 /DQB1等位基因与室尘、螨的过敏有
关 ;杨玲等〔4〕认为 ,在中国东北汉族人变应性鼻炎
患者中 HLA-DRB 1* 0101. 2和 0302等位基因比正
常人明显增高。本组应用 PCR-SSP技术在 DNA水
平分析了 4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 DRB1基因多态
性分布 ,发现变应性鼻炎组 HLA-DRB 1* 0301. 2及
HLA-DRB 4
* 0101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
这两个等位基因可能是变应性鼻炎的抗性基因。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本研究
发现 ,变应性鼻炎患者直系亲属中变应性鼻炎的发
病率为 24. 39% ,但遗传背景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
研究。疾病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成功的关键是要严
格筛选对照组 ,排除有隐匿发病个体存在。 本研究
对照组虽严格问卷排除了有免疫性疾病的个体 ,但
缺乏与变应性鼻炎组相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 ,可能
会对结果分析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  Olerup O, Ze tterquist H. HLA-DR typing by PCR
amplifica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 rs ( PCR-
SS P ) in 2 hour s: An alternativ e to ser ological DR
typing in clinica l pra ctice including dono r-recipient
matching in cadaveric t ransplantations. Tissue
Antig ens, 1992, 39: 225- 235.
2  Senechal H, Geny S, Desvaux F X, e t a l. Genetics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in alle rg y to bir ch pollen and
food: Ev idence o f a strong , po sitiv e associa tion betw een
atopy and the HLA classⅡ allele HLA-DR7. J Allerg y
·200· J Clin Oto rhino la ryngol ( China) , May 2001, Vo l 15, No 5
Clin Immunol, 1999, 104: 395- 401.
3  To r res-Galv an M J, Quira lte J, Blanco C, e t al. Linkage
o f house dust mite a llerg y with th e HLA reg ion. Ann
Allerg y Asthma Immunol, 1999, 82: 198- 203.
4 杨玲 ,张庆瑞 ,叶晶 .中国东北汉族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
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1999, 34( 3): 147- 149.
(收稿日期 2000-10-12)
(编辑 张功寿 )
鼻旁牙源性皮肤瘘管 2例
廖剑绚 1 苏小磊 1
   [关键词 ] 皮肤瘘管 ;牙瘘管
   [中图分类号 ]  R632. 1; R781. 2   [文献标识码 ]  D   [文章编号 ]  1001-1781( 2001) 05-0201-01
  例 1 患者 ,男 , 39岁。以右鼻旁软组织炎伴脓
肿收住我科。患者 2个月前出现右面颊部近鼻翼旁
皮肤肿胀 ,面积约 3 cm× 4 cm ,伴疼痛。口服先锋霉
素治疗 4 d后 ,症状消失。半个月前 ,患者又出现右
鼻翼旁皮肤肿胀 ,疼痛明显 ,并出现一小脓疱 ,经抗
感染治疗无效来我科就诊。追问病史 ,患者 10年前
有牙疼病史 ,曾先后多次因牙疼而行拔牙术。 并有
无痛性上颌骨前切牙活动史 6~ 7年 ,未做任何处
理 ,无牙源性脓肿及外伤史。专科检查: 右侧鼻翼
旁皮肤见一局限性隆起 ,约 5 mm× 8 mm大小 ,皮
肤表面暗红色 ,病变中心质软 ,有波动感 ,触压痛明
显 ,颌下淋巴结肿大。上颌骨前列牙齿排列不规则 ,
各切牙均活动且有叩痛。口腔前庭粘膜见牙龈红
肿 ,龈夹沟浅 ,诸切牙根部周围呈纤维化样增厚。上
颌骨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病变 ,右侧切牙埋伏阻
生 ,牙尖萌出。为鉴别窦道是否为牙源性 ,经面部皮
肤病灶外瘘口插入银探针 ,证实瘘管起源于右侧切
牙根尖。
治疗措施: 患者先后接受 2次手术治疗。第 1
次局麻下行皮肤病灶局部切除术。术后 13 d,原切
口处皮肤又出现红肿疼痛 ,并有脓疱生成 ,在抗感
染治疗的基础上 ,行第 2次手术。局麻下拔除患牙 ,
切除皮肤病灶及皮下瘘管 ,搔刮窦道。 术中见皮肤
瘘管与右侧埋伏阻生切牙根尖肉芽组织相连。经上
述治疗半年后 ,窦道愈合 ,面部皮肤仅残留一小凹
陷 ,伴色素沉着。病理报告为真皮内上皮样炎性肉
芽肿。
例 2 患者 ,男 , 60岁。因左鼻旁无痛性肿块伴
间歇性流脓 2年余来我院求治。患者 2年前出现左
鼻翼旁皮肤下硬结 ,约 6 mm× 7 mm大小 ,伴轻微
疼痛。 后硬结逐渐增大 ,皮肤出现红肿 ,疼痛加重 ,
并自行破溃 ,流出少量脓液 ,在当地医院按疖肿给
予换药处理。近 1年来 ,患者因左鼻旁皮肤病灶间
歇性流脓在我科先后多次接受鼻旁肿块切开引流
1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湖南衡阳 , 421001)
和病灶局部烧灼治疗。 6个月前患者接受瘘管切除
术 ,但术后切口持续流脓至入院前。追问病史 ,有牙
疼及牙齿松动病史 ,无牙齿外伤和其它疾病史。 体
检: 面部左鼻翼外侧皮肤表面有一肉芽肿块 ,直径
约 6 mm,中央见瘘口 ,深达上颌骨骨皮质 ,表面覆
脓痂 ,病灶周围皮肤无红肿。 口腔内检查未见牙龈
肿胀 ,双上前切牙缺如 ,双侧切牙松动 ,但牙齿均无
叩痛。 所有上颌骨残存牙齿均对电刺激牙髓有反
应 , CT扫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仅发现左侧鼻翼旁
软组织影较对侧增厚。
治疗措施:局麻下左鼻旁皮肤瘘管切除术及骨
膜下病灶清除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和左侧切牙
拔除术。 沿鼻唇沟方向楔形切除病变皮肤 ,探查见
沿皮肤病灶向下有窦道与上颌骨左侧切牙根尖部
相连。常规口腔内唇龈切口 ,将粘骨膜瓣向上翻转
暴露受累侧切牙根尖部 ,发现根尖已穿透上颌骨骨
皮质向外突出 ,周围被肉芽组织包裹 ,窦道与根尖
肉芽组织牢固结合 ,骨质缺损区约 8 mm× 5 mm。
彻底清理根尖及周围上颌骨骨质内肉芽组织 ,切除
窦道以及与之相连的皮肤病灶。因术前侧切牙已明
显松动 ,故术中给予拔除。 口腔内粘骨膜瓣复位并
间断缝合。又因患者曾多次接受手术治疗 ,局部皮
肤缺损较多 ,为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 ,手术采用了
鼻唇沟外侧颊部皮瓣转移来修复鼻翼旁的皮肤缺
损。 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根尖炎性肉芽肿 ,并有
鳞状上皮成分存在。 术后随访 1年 ,面部转移皮瓣
愈合良好 ,无明显瘢痕。
通过 2例临床诊治经过 ,笔者体会到 ,对于面
部皮肤单发的慢性化脓性病灶 ,应常规行上颌骨和
下颌骨的影像学检查 ,这将有助于牙源性疾病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判断牙源性皮肤窦道和瘘管的确切
来源 ,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避免不必要的
检查和治疗。
(收稿日期 2000-09-15)
(编辑 张功寿 )
·201·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 5月第 15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