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蒿属植物Artemisia tripartita中生物活性多糖的分离与鉴定



全 文 :一分子 PMEA 时 ,配体电荷数较低时 ,对接所需的
总能量较高 ,包合作用不易进行 。这说明在进行包
合作用且配体电荷数较高时 , β-CD∶PMEA =1∶1
包合作用容易进行;配体电荷数较低时 , β-CD ∶
PMEA =2∶1包合作用容易进行。
3 结论
以薛定谔药物软件 , 系统研究了 β-CD 对
PMEA 结构的包合作用 ,总结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
律和启示:(1)PMEA 在不同的电荷状态时都能够
被 β-CD包合;(2)两分子 β-CD 包合单分子 PMEA
比单分子 β-CD包合一分子 PMEA 所需能量要低 ,
提示在实际的试验中 ,可以增加 β-CD 摩尔比例;
(3)配体 PMEA所带的价电荷数也会对包合作用产
生影响 ,不同的带电状态会主要影响不同的包合模
式。PMEA 在中性或带正电时可能有利于 β-CD单
分子包合 ,带负电荷有利于双分子 β-CD包合。
理论计算研究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结果 ,在实际
工作中需要根据理论的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现
最有利于提供生物利用度的包合物 。本研究用理论
方法研究包合物对进一步的具体实验提供了较好的
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1 徐为人 , 任晓文 , 马 晋 , 等.一种含活性成分阿德福韦或其
盐的 固 体 分 散 物 及 其 制 备 方 法 [ P ] .中 国 专 利:
ZL200310107200.9 , 2008-04-30.
2 任晓文 , 王玉丽 , 徐为人 , 等.β-环糊精对黄酮类结构包合作用
的理论研究[ J] .中草药 , 2008 , 39(9):1308-1312.
3 王 博 , 任晓文 , 徐为人 , 等.羟丙基-β-环糊精对苯基丙烯酸
类结构包合作用的理论研究[ J] .中草药 , 2009 , 40(4):558-
562.
4 于艳敏.环糊精包结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D] .合肥: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 , 2007.
5 Giuseppina R , Fabio G.Hyd rat ion and flexibi lit y of α- , β-, γ-
andδ-cyclodext rin:A m olecu lar dynamics study [ J] .C hemical
Physics , 2007 , 333(2/ 3):128-134.
6 Weinzin ger P , Weis s-Grei ler P , Sn or W , et al.Molecular dy-
nam ics sim ulation s an d quan tum ch emical calculat ions on β-cy-
clodext rin spi ronolactone complex [ J ] .J Inclu sion Phen om
Macrocyclic Chem , 2007 , 57(1/ 4):29-33.
7 Rudyak V , Yu A , Avakyan V G , et a l.S t ru ctural featu res of
cyclodext rin inclusion complexes:Co rrelation of bin ding ener-
gies w ith thermochemical data [ J] .Ru ss J Phys C hem , 2005 ,
79(Supp l 1):S28-S32.
8 Chik ara I , Yasuji L.M olecu lar simulation on interaction of
polych lorodibenzodioxin and cyclodext rins [ J] .Yam aguchi-ken-
rit su Daigaku Seikatsu Kagakubu Kenkyu H okoku , 2005 , 31:
41-48.
(收稿日期 2009-03-12)
文 摘
蒿属植物 Artemisia tripart ita中生物活性多糖的分
离与鉴定 〔英〕/Xie G …∥Phy tochemist ry .-2008 ,
69(6).-1359 ~ 1371
  在美国西部 ,蒿属植物 A.triparti te Rydb.用
于治疗感冒 、咽喉痛 、扁桃体炎 、头痛和创伤 ,但其生
物活性成分不清 。从该植物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多糖部位(A-Ⅰ ~ A-Ⅴ),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
定性 、定量分析 ,并检测了这 5个多糖部位的免疫调
节活性。
将该植物干燥 、粉碎的叶用沸水提取 1 h ,水提
液经离心 、醇沉 、超滤 、滤过等处理得到多糖粗提物 ,
粗多糖进一步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精制得到酸性多
糖 ,酸性多糖再经过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并根据总的
碳水化合物洗脱特征 ,得到 5 个主要洗脱部位 A-
Ⅰ 、A-Ⅱ、A-Ⅲ 、A-Ⅳ、A-Ⅴ ,各部位蛋白质的量均小
于 2.4%。Yariv 试验表明 ,A-Ⅰ部位不含阿拉伯半
乳聚糖 ,而其他 4 个多糖部位均含有 Ⅱ型阿拉伯半
乳聚糖。5个多糖部位含硫酸盐均不少于 3.4%,提
示该植物多糖可能硫酸化 。A-Ⅰ ~ A-Ⅴ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55 ×105 、2.51×105 、1.26×
105 、7.8×105 、4.9×105 。该植物多糖主要由木糖 、
葡萄糖 、阿拉伯糖 、半乳糖和氨基半乳糖组成 ,另含
少量的半乳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 、甘露糖 、来苏糖和
葡萄糖胺 。A-Ⅱ ~ A-Ⅴ中的主要成分是木糖(>
50%),而 A-Ⅰ中葡萄糖的量相对较高(29.5%)。
1
H NMR(600 MHz)显示 ,多糖部位 A-Ⅱ、A-Ⅲ、
A-Ⅳ、A-Ⅴ都具有相同的骨架 ,它们的氢谱与从其
他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氢谱相似;
而部位 A-Ⅰ的氢谱中这些相关化学位移的信号非
常微弱 ,提示 A-Ⅰ部位不含阿拉伯半乳聚糖 ,这与
Yariv 试验的结果相符 。药理实验显示 , A-Ⅰ ~ A-
Ⅴ 5个多糖部位显示巨噬细胞激活活性 ,增加胞内
活性氧种的产生 ,促进 NO 、IL-6 、IL-10 、INF-α、单核
细胞趋化蛋白 1 的分泌。此外 ,这 5个多糖部位对
176 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 年第 24卷第 3期
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的 O · -2 /H2O 2 的产
生 、H2O 2/辣根过氧化酶系统中 OH ·的产生 ,以及
人中性白细胞胞外活性氧种的产生显示清除活性。
A-Ⅰ 、A-Ⅴ部位还显示补体结合活性 。以上结果为
部分解释该植物的有益治疗作用提供了分子基础 ,
并提示该植物多糖有可能作为免疫治疗佐剂 。
(郑承剑 韩 婷摘 秦路平校)
钝顶螺旋藻中脂质的分离及γ-亚麻酸的精制 〔英〕/
S ajilata M G …∥Food Chem.-2008 ,193(3).-580 ~
586
  γ-亚麻酸(G LA)能减轻经前综合征 ,治疗特应
性湿疹 ,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 ,抗病
毒及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各
种自然资源中的 G LA 的量很少超过 25%。钝顶螺
旋藻 Sp irulina platensis (N ordst.) Gomont 是
G LA 的良好资源。通过尿素络合作用和银化硅胶
柱色谱法精制钝顶螺旋藻 ARM740中的 G LA ,测
定了脂类的组成 , 评价了脂肪酸甲酯类物质
(FAME)的量。
首先取冻干的钝顶螺旋藻 ARM-740适量 ,用
Bligh-Dyer 法提取分离脂类 ,并对其进行硅胶柱色
谱分离 ,用氯仿 、丙酮和甲醇或它们的混合液洗脱。
洗脱物通过 T LC检测 ,收集得到中性脂质(N L)、糖
脂(GL)和磷脂(PL)。再另取冻干样品适量进行甲
基化处理 ,得到脂肪酸甲酯类物质(FAMEs),将其
加入含有不同量尿素的甲醇溶液中进行精制后进行
气相色谱鉴定 。用银化硅胶柱色谱法对从 FAMEs
分离的G LA 甲酯 (ALA)进行精制。用气相色谱
法分析 FAMEs。结果表明 FAMEs 在钝顶螺旋藻
冻干样品中的量为 4.11%,其中含棕榈酸 53.09%、
油酸 18.37%、GLA 15.8%、亚油酸 6.57%、肉豆蔻
酸 4.38%、硬脂酸 1.80%,而冻干样品中G LA 的量
为 0.64%,并通过分析证实了冻干样品中无 A LA 。
NL 、GL 、PL 分别占总脂类的 77.0%、15.6%、
7.4%。钝顶螺旋藻 ARM-740总糖脂部位(含GLA
为 94%)减少 FAMEs 中尿素的加入量 , 会降低
ALA 的纯度 ,而多次添加尿酸会导致 A LA 的收率
降低。因此使用银化硅胶柱色谱法增加 G LA 的收
率 ,依次以己烷 、己烷-丙酮(丙酮浓度分别为 0.5%、
0.75%、1%、2%)洗脱 。结果显示饱和的脂肪酸存
在于己烷部分;亚油酸甲酯和一些棕榈酸甲酯存在
于己烷-0.75%丙酮部分;用己烷-丙酮(1%∶2%)洗
脱得到的 A LA 的纯度达到 96%,收率达到 66%。
以上结果表明 ,以硅胶柱色谱法继而用制备
T LC法能成功地分离得到钝顶螺旋藻的脂质部分。
建议通过优化培养基的组成进一步改善糖脂在总脂
质中的比例 ,最终达到提高G LA 产率的目的。
(宁 娜摘 周 晶校)
欧洲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微波辅助提取 、
精制及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英〕/Ghassempour
A …∥J Liq Chromatog r Relat Technol.-2008 , 31
(3).-382 ~ 394
  紫杉醇是治疗卵巢癌 、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最
重要的抗癌剂之一 ,主要资源是短叶红豆杉 Taxus
brev i folia Nutt.的树皮 。精制的紫杉醇仅约占树
皮干质量的 0.01%。由于其自然资源有限 ,近年来
大多通过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法来制备紫杉烷类。
现有的通过溶剂萃取和色谱工艺的精制方法 ,主要
目的是获得紫杉醇粗品 ,因而常伴有萜类 、脂质 、叶
绿素和酚类等物质。采用微波辅助提取(MAE)法
从欧洲红豆杉 T .baccata L.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紫
杉醇 ,继而用固相 C18柱进一步精制 ,并用 HPLC 法
考察提取参数对紫杉醇收率的影响 。
微波提取采用配有 10 根封闭的 PTFE 管的
Milestone 设备(1 000 W , 2 450 MHz),提取管中压
力和温度的最大值分别为 1.724 ×106 Pa 和
300 ℃。将一定量的干样品和一定体积的溶剂放入
管中 ,在固定温度 、25%微波炉功率下进行提取。
完成提取后 ,在开管前 , 将管冷却至室温 。样品离
心 、滤过 ,进行固相精制后用 HPLC 法分析从细胞
培养物中提取的紫杉醇 ,以便为最优化 MAE 条件
设计提取因子 。在此项分析中 , 采用 Nucleusil
ODS-100A柱 (250 mm ×4 mm),体积流量 1 mL/
min ,进样 20 μL ,水-乙腈(40∶60)等度洗脱 ,检测
波长 227 nm 。在测试色谱分析中 , 采用切换二维
HPLC 系统 ,分别使用 Eurosphe r-100 C8柱和 Nu-
cleosil-100 C18柱(均为 250 mm×4 mm),流动相为
水-乙腈(分别为 40∶60 , 45∶55),体积流量均为
1.0 mL/min ,检测波长均为 227 nm 。紫杉醇的半
制备分离采用 Euro spher-100 C8柱和 Euro spher-
100 C18柱(均为 120 mm×16 mm , 5 μm),流动相
为水-乙腈(40∶60),体积流量均为 11 mL/min ,检
测波长为 227 nm 。考察温度(A)、提取溶剂甲醇-水
(B)及提取时间(C)对紫杉醇提取收率的影响 ,结
177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d Clinic  2009 年第 24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