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全 文 :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杨永刚 ,律广富 ,李 辉 ,李 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关键词 铁线莲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13(2011)05-0861-02
 作者简介:杨永刚(1976-),男 ,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基础理论。
*通信作者:李 娜(1978-), Tel:86172151 , E-mail:lhaln@yahoo.com.cn。
  毛莨科铁线莲属植物在全球约有 350余种 ,据
了解仅在中国就有 150多种 ,分布范围广泛 ,以华中
和西南地区分布居多 ,该属植物为中药威灵仙的主要
来源 。威灵仙作为传统中药 ,具有抗菌 、抗炎 、利尿 、
镇痛的功效 。本文就铁线莲属类药用植物的化学成
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
1 化学成分
1.1 皂苷类化合物 铁线莲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皂
苷类成分 ,因所结合的糖数目及种类不同 ,其皂苷类
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抗炎等药理活性 。Mizutani
K等[ 1]从威灵仙中首次分离得到 10多种三萜皂苷。
Yoshihiro Mimaki等[ 2]从威灵仙中分离得到 5种新三
萜皂苷 ,并证实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1.2 黄酮类化合物 董彩霞等[ 3]研究棉团铁线莲干
燥根及根茎的黄酮类成分 ,分离鉴定了 12个化合物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1.3 挥发类成分 董彩霞等[ 3]分离鉴定了 9个化合
物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美林等[ 4]通过
GC-MS分析从东北铁线莲果的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
出54个化合物:19个烷类;13个酸类;18个醇 、酯 、酮
类。辛广等[ 5]通过GC-MS对辽宁千山野生东北铁线
莲花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 ,分离和鉴定了 7 个化合
物 ,挥发油总含量为 3.10%。徐涛等[ 6]也对峨眉山
威灵仙进行分析 ,发现其挥发油含有50种化合物 。
1.4 生物碱类化合物 Shi SP 等[ 7]从东北铁线莲的
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 5种吲哚型生物碱。
1.5 香豆素 、花色苷 、木脂素类化合物 目前得到木
脂素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 ,在本属植物的果实中还得
到了花色甙类化合物 ,为矢车菊素 、蹄纹天竺素和飞
燕草素的单糖 、双糖和三糖甙 。
1.6 有机酸及微量元素 铁线莲属植物中还含有阿
魏酸 、香草酸 、棕榈酸 、亚油酸 、异阿魏酸 、丁香酸(Sy-
ringic acid)等小分子有机酸类化合物和Zn 、Ca、Fe 、Ni 、
Mg等微量元素。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东北铁线莲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
层可以抑制由癌基因抑活药诱导引起的大鼠软骨细
胞的多种 Bcl-2抗凋亡家族蛋白 Bcl-xL 和 Bcl-2的下
调 ,以及 Bcl-2促凋亡家族蛋白 Bax的上调 ,起到抑制
由癌基因抑活药诱导引起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作
用 。
2.2 抗炎作用 威灵仙水煎剂可治疗小儿龟头炎 ,
其根制成的注射液可用于肥大性脊椎炎的治疗有效
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威灵仙制剂在临床上还可治疗
腮腺炎 、胆囊炎 、牙周炎 、风湿性关节炎 、咽喉炎 、
急性扁桃体炎 、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 结膜炎等
疾病。
2.3 抗氧化作用 威灵仙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
的抗氧化作用 ,其抗氧化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2.4 利胆作用 长期服用威灵仙制剂有利胆作用 ,
且醇提液利胆作用发生快 ,优于水煎剂。
2.5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煎剂或浸剂对离体蟾蜍心
脏有先抑制后兴奋作用 ,而且浸剂作用强于煎剂。
2.6 镇痛作用 威灵仙注射液及其大剂量煎剂对冰
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具有抑制作用 ,能显著提高小鼠
的疼痛阈值 ,并且酒炙品的镇痛作用较强且持久。
2.7 抗利尿作用 威灵仙制剂对小鼠 、大鼠 、豚鼠有
显著抗利尿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血压下降 、肾血管收
缩作用有关 。
2.8 降血压 、降血清胆固醇 棉团铁线莲对离体蟾
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作用 ,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
平 。 (下转第 873页)
—861—
第27卷第5期
2011 年 10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7
10 , 2011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1.05.087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灯盏细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尤其是灯盏花
素。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 、脑血管疾病。
目前 ,国内对于灯盏细辛的研究多采用动物实验 ,选
取的指标也过于宏观化。对于今后的研究应更关注
于体外方面 ,了解其治疗疾病的根本途径。
灯盏细辛口服生物利用率低 、代谢广泛 、消除快 ,
因此临床上多用注射剂。但在动物实验研究中 ,由于
静脉给药不方便因而改为腹腔注射 ,这两种给药方式
是否能达到相同的疗效 ,动物模型与人体模式又存在
着怎样的差别 ,还需进一步研究。
中药具有多靶点的特点 ,一味中药有多种临床疗
效 ,既是它的优点 ,也是棘手之处 。药物作用存在着
不同的转导通路 ,各通路之间又相互关联 ,到底中药
是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发挥多种作用的 ,还是作用于多
条通路发挥某一类作用的;到底在各条通路之间中药
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中药各种疗效之间又存在着
怎样的联系 ,这些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
究 ,充分挖掘中药有效成分对疾病作用的具体机制 ,
为临床用药提供更科学 、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 1]詹海涛 ,刘应时.灯盏细辛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
伤的保护作用[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 29(9):1937-
1938.
[ 2] 刘华 ,廖维靖 , 魏黎 , 等.灯盏细辛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
屏障通透性及脑代谢物质的影响[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9 ,
34(2):208-211.
[ 3]刘云洁 ,李瑜 , 李淑红.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相
关行为指标影响[ 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 2008 , 44(4):
325-326.
[ 4] 刘华 ,廖维靖 , 周华 , 等.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比和波谱的影响[ J] .中草药 , 2006 , 37
(6):898-901.
[ 5]刘志冬.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 .辽
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 , 9(2):80.
[ 6] 王永丽 ,徐俊然 , 魏芳.灯盏花素对 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能力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9 , 25(6):49-51.
[ 7] 郭莉莉 , 官志忠.灯盏细辛提取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
力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10 , 21
(10):2436-2438.
[ 8]尹明华 , 徐晓虹 ,李怡佳.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细
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8 , 43(3):184-
188.
[ 9]杨群华 , 唐省三.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 Fas
表达的抑制作用[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9 , 25(5):516-
518.
[ 10] 唐省三.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蛋白
的干预[ J] .中国临床康复 , 2005 , 9(17):130-131.
[ 11]王龙梓 ,刘兆平 ,王菊英 , 等.灯盏乙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
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山东大学学报 , 2006 , 44
(2):127-130.
[ 12]朱丽娜 ,卢晓梅 ,赵成海 , 等.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
鼠脑组织抗氧化酶的影响[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05 ,
34(5):406-408.
[ 13]毛俊琴 ,郑彦 , 蔡如狂 , 等.灯盏花素对大鼠脑创伤的保护
作用[ J] .药学服务与研究 , 2007 , 7(2):100-102.
[ 14]崔琳 , 余海滨 , 李强.等.灯盏乙素对过氧化氢致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中医学报 , 2011 , 26
(1):57-59.
[ 15]李慧 , 郭虹 , 胡利民 , 等.总咖啡酸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10 , 37(10):2051-
2052.
[ 16]郭虹 , 康立源 ,柴丽娟 ,等.灯盏细辛注射液对 TNF-α诱导
内皮细胞炎症分子的影响[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09 , 18
(3):253-256.
[ 17]郭虹 , 康立源 ,柴丽娟 , 等.灯盏细辛总咖啡酸酯对 TNF-α
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ICAM-1表达的影响[ J] .辽宁中医
杂志 , 2009 , 36(9):1554-1556.
[ 18]詹三华 ,宋玉丽 ,季燕 , 等.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
浆内皮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J] .广东医学 ,
2006 , 27(1):120-121.
[ 19]李世泽 ,白宏英 ,史振军 , 等.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sICAM-1和 TNF-α的影响[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07 , 10(5):49-50. (收稿日期:2011-03-03)
(上接第 861页)
参考文献:
[ 1] Mizutani K , Ohtani K ,Wei JX , et al.Huzhongoside B , a saponin
from Clematis Chinensis[ J] .Plants Med , 1984 , 51:327
[ 2] Yoshihiro Mimaki , Akihito Yokosuka , Marl Hamanaka , et al.
Triterpene Saponins from the Roots of Clematis Chinensis[ J] .J
Nat Prod , 2004 , 67:1511-1516.
[ 3]董彩霞 , 史社坡 , 武可泗 , 等.棉团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6 , 31(20):1696-1699.
[ 4]杨美林.仲崇林 , 朱惠京 , 等.东北铁线莲果的挥发油化学
成分研究[ J] .中草药 , 1997 , 28(4):204.
[ 5]辛广 , 张捷莉 ,孟河 , 等.千山东北铁线莲花挥发油成分挥
发油研究[ 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0 , 2(3):68-70.
[ 6]徐涛 , 杨永键 ,万德光.峨眉山野生威灵仙挥发油类成分分
析[ 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 2005 , 18(7):1046-21047.
[ 7] Shao BP , Qi GW , Xu RS , et al.Saponins from Clematis Chinensis
[ J] .Phytoehemistry , 1995 , 38:1473-1479.
(收稿日期:2011-05-23)
—873—
第27卷第5期
2011 年 10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7
10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