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蓝刺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全 文 :国外 医 药 · 植物药分册 19 9 9 年第 1卷第 1期
抑制流感病毒蛋 白质合成 ,亦 可 以降低 R N A
聚合酶的活性 。他们还根据其他实验结果 , 推
测 日本五针松中抗流感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木
质素类成分 。
俄罗斯圣 彼得堡的 K o m ar o va 植物研究
所 对伞形科独活属 的 18 种植物果实中挥发
油 的 抗 流感作 用作 了 较深 人研 究 〔 { ` , , 发现
H
e , a 〔 一 l e z z m l亡h z , zu , z n 之a n z , , , , 、 万 . P o ) Z t z c u 刀 , 、 H .
st e二 e) 爪 3 种植物 果实 中的挥发 油 对 A 型 流
感病毒有效 ,万 e ,, 。 `、 ze ` ,。 Z l e h m u , , , , , a , , , ` ,n 还对
B 型流感病毒有效 。
英 国伯明翰大学 A hm ad 研究 了 产 于墨
西 哥 的仙人掌科植物 (加 , , , , z , a 、 t呼 t a ` a n t h a
的抗 流感作用 ,发现该植物的提取物能抑制
流感病毒在细胞 内生长 〔 , 5一 { 。
从国外研究抗流感病 毒植物药的情况来
看 , 大多属 于初步试验阶段 . 许多有效的植物
药还未找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 目前对抗流感
病毒的机理研究得 比较清楚的成分有 两 类 :
一类是多酚类物质 , 证明其可 以抑 制流感病
毒的蛋白质合成和 R N A 合成 , 还 可 以 抑制
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 ; 另一类是黄酮类物质 ,
证明其可 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
抑 制膜融合作用 。 我 国学者在研究中草药抗
流 感方 面 也作 了大 量 工作 , 如对鱼腥草 、 黄
芬 、 黄连 、 板蓝 根 、 鹅 不食草 、 柴胡等 的研究 ,
取得 了较好 的成效 , 如借鉴 国 外研究抗流感
病毒植物药的方法和 己取得的成果 , 则会促
进我 国对中草药抗流感病毒研究工作 的进一
步深人 。
参 考 文 献
1 (

o e h
r a n K
.
A n t l n l i
e r o b A g e n t
s
C h e n l o t h
c r , 1 9 6 6 ; 6
:
2 N f一g a l T
.
A n t l
v 一r a
l R e
s . 19 9 2 ; 19
: 2 0 7
3 T
u r a n K
.
B i o e h e m B i o p h y
s
R e
s
C o m m u n
.
l 9 9 6 ; 2 2 5
:
2 2
4 S e r k
e
d j i e
v a J
.
A e t a V
l r o l
, 1 9 9 5 ; 3 9
: 5
5 N a g a L T
,
B i o 1 P h
a r 丁11 B u l l , 1 9 9 5 ; 1 8 : 2 9 5
6 N a g a i T
.
A n t一v i r a l R e s
.
1 9 9 5 ; 2 6 : 1 1
7 M i
e }
l a e 1 R K
. 了N a t P r o d . 1 9 9 7 ; 6 0 : 6 3 5
8
9
l O
l 1
12
l 3
l 4
王5
S e r k
e
d j i
o v a
J
.
A e t a V i : 0 1
.
1 9 9 3 ; 3 7 : 2 58
S e
r
k
e
d j
l e v a J
.
B
a s i e I i f e S
e z , 19 92 ; 5 9 : 70 5
N a g a 、 T
.
B
、` 一e
h e n
l
B io p h y
s
R e
s C o m m u n
, 1 98 9 ; 一6 3 : 2 5
N a k
a y a m
a
M
.
A n t
lv i r a l R
c s . 2 9 9 3 ; 2 1 28 9
卜I a y a s h 一 K . P l a n t a M e d . 1 9 9 5 ; 6 1 : 2 3 7
N a g a t a K
.
A n t l v i
r a l R e
s ,
19 9 0 ; 1 3
: 1 1
T ka e h e n k o K G
.
R a
s t l t e l
’ n y e R
e s u r s y
.
19 9 5 ; 3 1 : ( 4 )
: g
A h r l l a d A
.
A n t z
v
i r a l R e s
.
19 9 6 ; 3 0
: 7 5
( 1 9 9 8

0 4

1 3 收稿 )
0 0 4 蓝刺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刘 明 果德安 赵玉英
(北京 医科 大学药 学院天然药物 学系 北 京 1 0 0 0 8 3)
摘 要 综述 了蓝刺头属植物 的 化学成分及药理活 性方 面 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蓝利 头属 化学成分 药理 活性
菊科 蓝刺头属 E cl ln oP 、 L . 植物全世界
约有 1 0 0 种 , 广泛分布于南欧 、 北非 、 东非 、 中
亚 、 亚洲平原和荒漠地 区 。 我国有 17 种 , 主要
分布 于西北 地 区 。 其 中蓝刺 头属 E ch in 吵 、
l a t : /b l
, , , 5 T
. 和 华东蓝刺 头 五 c h i n oP s g r i 7 i s i i
H
. 作为 禹州漏芦 已被 收录 于 中国药典 “ 九
五 ” 版中 。
1 化学成分
本属植物含有生物碱 、 黄酮 、 噬吩 、 三菇 、
脂肪酸 、 街醇类 。 其 中主要成分为噬吩类 、 黄
酮类 、 生物碱类化合物 。
L l 生物碱类
生物碱是从蓝刺头属植物中最早发现的
一类成分 , 目前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 5
国外医药 · 植物 药分册 1 9 9 9 年第 1 4 卷第 l 期
个生物碱类化合物 。 蓝刺头碱 (e e h ino p s ine )
是一种有毒生物碱 ,普遍存在于该属植物中 ,
果实中含量较高 。 1 9 9 1 年土耳其 K盯uc u 报
道在小蓝刺 头 E . ir t or 等 种 中 , 通过薄层 手
段证 明其主要生物碱为 e e h i n o r i n e 〔` J 。 1 9 9 1
年土耳其 U lu b el e r 从小 蓝刺头中分得 了蓝
刺头碱和 e e h i n o p s id i n e , 生物碱 e e h i n i n e 和
蓝刺头碱主要存在于小蓝刺头中 〔2 〕 。 1 9 9 2 年
印度 C h a u d h u r i 从 刺 毛 蓝 刺头 E . e c h i n a t u s
的花中分离到一种 唆 哩酮类生物碱 , 命名 为
7

h y d r o x y e e h i n o
z o li n o n e
〔 3 J 。 详见 图 1 、 表 1 。
沪粉又 ~ 真户 ~ 义以尸以尸以产一。七 。七 。 .七
II I l
V
NH种!、W
图 l
生物碱
e e h i n o P
s i n e ( I )
e e h x n o r i n e ( n )
蓝刺头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
表 1 蓝刺头属植 物中的生物碱
植物来 源及部位
E
.
s
P i
n o s : : 、 ; , n : `、 (花 ) ; E . s e t ; fe r (种子 ) ; E . r i t or (种子 ) ; E . s P h a ` 二 o o e P h a l u s
(种子 ) ; E . t 、 。 h ; m a g a n i ` u 、 (叶 ) ; E . h u 、 `11: (叶 ) ; E . m u o r o p勺 l l u s (叶 ) ; E .
。 x a l t u t ; t、 (叶 )
E
.
r i t ,。 ( I什 ) ; E s P h a o r o o eP h a l u s ( 叶 ) ; E . c o 阴 m u z a t :记、 (种 子 ) ; E . o r ; e o t a l i s
( 种子 ) ; E . v i s : o s u s (种 子 ) ; E . P h a e o c o P h a l u s (种 子 ) ; E . , n e l i t n e n s i s (种
子 ) : E . b ; z人 v 、 ;`祝 J
e e h i n i n e ( 班 )
e e h i n o p
s
id in
e
( 份 )
7一h y d r o x y e e h i n o z o j i n o n e ( v )
E
.
ir tr

(种子 )
E
.
rt t or (种子 )
E `动 , n a t u 、 (叶 )
L Z 黄酮类
1 9 7 6 年 , C h e v r ie r 等从小 蓝刺 头的 叶 、
茎和 花 中分 离得 到榔皮 素 、 芹黄素 、 木犀 草
素 、 金圣草黄素 、 芦丁 、 木犀草素 一 7一O 一葡萄糖
昔 、 金圣草黄素葡萄糖昔 、 芹 黄素 一 7一 0 一葡萄
糖醛酸昔 、 木犀草素 一 7一0 一葡萄糖醛酸昔和 芹
黄素 一 7一 O 一鼠李糖昔等 1 个黄酮类 化合 物 ,
并用 纸层 析 和 紫外 光谱 对其 进行 了 鉴 定 。
1 9 7 7 年 , M a h a d y a n 等又 从小蓝刺头叶的水
解产物 中分离得到 3 个黄酮昔元 ,分别为芹
黄素 、 木犀草素和根皮素 。 1 9 8 6 年 C h a u d h u r i
等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分得 2 个黄酮类化合
物 , 为 a p i g e n i n 一 7一 O 一 g l u e o s id e 和 a p i g e n i n 一 7 -
O

p

D

( 4性 e i s 一 p 一 e o u m a r o y l ) g l u e o s id e , 并用
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 了其结构 〔 4〕 。 1 9 9 0
年印度 iS n g h 从雪白蓝刺头中分离得到一种
黄 酮类化合物 , 命 名为 n i v e t i n l 〔5 , 7一d ih y -
d r o x y

4

( 4
’ 一
m e t h o x y

p h e n y l ) e o u m a r i n 〕〔 5 1。
1 9 9 6 年印度 R a m 从刺毛蓝刺头的花序 中分
离得到芹黄素 、 芹黄素 一 7一 O 一葡萄糖昔和一新
的 黄 酮昔 , 命 名 为 e e h i t i n x 〔 a p i g e n i n 一 7一 O -
g l u e o
s i e d

( 2
” 一
O

p

h y d r o x y e i n n a m o y l ) 〕〔 6〕 。
1
.
3 唾吩类化合物
唆吩类化合物构成一类独特的天然产物 ,
几乎仅存在于 菊科植物中 。 自 1 9 4 7 年从菊科
金盏菊中首次分出 a 一三联噬吩 , 至今分出 的
唾吩类化合物已超过 1 0 0 个 。 这些化合物通常
拥有 l 、 2 或 3 个五元含硫环 , 环与环之间通过
Q 一碳原子相 连 , 且大 多具有含炔取代基的侧
链 。 唆吩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常与多炔类化合物
共存 , 有人认为它们是通过多炔类化合物与硫
化氢作用形成的加成产物 ,并对它们的生物合
成途径和生源学关系进行了研究 。 1 9 6 5 年 ,
F e r d i n a n d 等 从 球 花 蓝 刺 头 E . s P h a e or -
c
eP h
“ lu : L
. 等数种植物 中共发现 14 种唆吩
国外医 药 · 植物药分册 19 9 9 年第 4 1卷第 l 期
类化合物 ,其中各植物均以唾吩 乙烯乙炔为主 二炔基关 5一 ( 4一经基 一卜丁炔 ) 窿酚〔幻并研究 了
成分 。 1 9 8 8 年 吕华冲等从蓝刺头 E . l at -l局l爪 、 倍半菇脂类及 噬酚脂类和它们的衍生物在蓝
T
. 中分得 5 个唆吩化合物 , 分别是 5 一 ( 丁烯 一 刺头属 9 个种中的分布 〔洲 。 1 9 9 2 年中国果德
3
一炔 一 l) 联 唾吩 、 a 一三联 唆吩 ( 亚 ) 、 卡多 帕亭 安从华东蓝刺头中分得 了 6 个噬吩类化合物 ,
( e a r

d o p a t i n e )

2

( 戊二 炔一 1 , 3卜 5一 ( 3 , 4一二 分 别为 5一 ( 4一O 一异戊酞基 T 炔 一 l )联 唾吩 、 5 -
轻基丁 炔 一 )I 唾吩和 5一 ( 3 , 4一二经基丁 炔一 1卜 (丁 烯 一 3一炔 一 l) 联噬 吩 、 异卡多 帕亭 、 卡多帕
2
,
2 ’ 一联唾吩 。 关于噬吩类化合物的综述将另 亭 、 a 一三联噬吩 、 5一 (3 , 4 , 一二经基 一 1一丁炔 )联哦
作报道 。 1 9 90 年阿位伯 D a w i d a r 从大刺蓝刺 吩 门 。 , 同年果德安又从大蓝刺头 E . t al as 女 cI 。
头 E . s lP n os .lc sl ln 。 中分 得 了 a 一三 联 曝 吩 。 中分离 出 5一 (丁烯一 3一炔 一 l) 联 唆吩 、 a 一三联噬
1 9 9 1 年丹麦 L a m 报道蓝刺头属 16 个种的根 吩 、 5一 ( 3 , 4一二 经 基 丁 炔 一 1 卜 2 , 2 ’ 一联 唆 吩 。
和地上部分中的噬吩类化合物 ,通过气质联用 1 9 9 4 年果德安利用气质联用手段从华东蓝刺
手段检测 了唾吩的含量 ,表明唾吩类化合物仅 头 的根中鉴 定 了 24 种成分 , 其中 5一 (丁 烯 一 3 -
存 在于植物的根 中、 ’ 「 。 1 9 91 年埃 塞俄 比亚 炔 一 1) 联唾吩和顺书一金合欢烯为主要成分 〔 ` ’ 〕 。
A be ga
z 从 E . P a P l 中分出 5一 (丁烯一 3 炔 一 l) 本属中近 10 年报道的常见唆吩类化合物见表
联噬 酚 、 Q 一三联噬 吩 、 顺式和 反式 2一 (戊 一 3 烯 一 2 、 图 2 。
1
一炔基关 5一 ( 4一轻基 一 1一丁炔 ) 噬 酚 、 2一 ( 1 , 3 一戊
表 2 主要唾吩 类化 合物 的植物来 源
噬吩类化合物
5

( 丁` 烯 一 3 炔 一 D 联 唾吩 〔 l)
异 卡多帕亭 ( 2)
卡多帕亭 ( 3 )
5

( 4

O
一异戊酞基 丁炔 一 1) 联噬吩 ( 4)
5

( 3
,
4
一二 经基 ] 一 J一炔 )联唆 吩 伟 )
a 一三联唾 吩 (6 )
消旋式 一2 一 (戊一 3 烯 一 1一 炔基 卜 5 一 ( 4一经基 一 1一 丁炔 )唾吩 〔7)
2

( 1
, 3 一戊二炔基 ) 一 5 一 ( 3 . 4一二经基丁块 一 1) 唾吩 〔8)
2

( l
,
3
一戊二炔基关 5一 ( 4一经基 一 1一 丁 炔 )唆吩 ( 9 )
其它类化合物
1 9 9 。 年 印度 S in g h 从雪 白蓝刺头 中分
M W 植 物来源
2 1 6 E
.
l a t加 l i u 、 ; 百 . P a P ; ; ; E . g r lj i s i l ; E . t a l a s s ; : z `、
连3 2 E . g r心, 、 , i
4 3 2 E
.
l a t `j
o l i “ 、 ; E g , 艺少15 11
3 18 E
.
g r访、 , i
2 5 ( ) 百. l a t了/0 1: u 、 ; E
.
g r lj
s : : ; E
.
r a l a s s i ` u s
2 4 8 E
.
l改 t ; /
o
l i u
、 ; E
.
t a l “ 、 s , `二 、 ; E . P a P i i ; E
.
g ,方15 ; i
2 16 E
. 户a P P汀
2 30 E
.
l “ t i少bl i u 、
2 14 E

P a P P i

1
.
4
得 了 蒲公英 帖 醇 乙 酸醋 、 a 一香树 素 、 尽一谷 街
醇 、 胡萝 卜普 、 桦木酸 、 蒲公英砧醇 、 羽扇醇 、
芹黄 素和禾犀草素 〔 5 , 。 1 9 9。 年阿拉伯 D a w -
id a r 从大刺蓝刺头中分得 了羽 扇醇 乙 酸酷 、
蒲公英菇醇 乙 酸醋 、 羽 扇醇 、 豆 街醇葡 萄糖
昔 、 胡萝 卜营 、 香草醛 〔`“ 。 1 9 9 1 年埃塞俄 比亚
A be ga
z 从 E . p a P 汀 中分得 了 件香树 素 、 棕
桐酸 、 r e y n o s l n 〔 8〕 。 1 9 9 1 年 土耳其 U l u b e l e n
从小蓝刺头中分得 一了 Q 一香树脂 、 p一谷 苗醇 、 胡
萝 卜昔 、 冬青酸 、 e o s t i。 a e i d〔 2〕 。 1 9 9 2 年中国
果德 安从华东蓝刺 头的根中分离 出地榆皂
昔 、 蒲公英菇醇内酷 、 熊果酸 、 三 十烷酸 、 p一谷
街醇 和胡萝 卜昔 〔 , 3〕及从蓝刺头 中分 离出棕
搁酸和 俘一谷幽醇 。
2 药理 活性
2
.
1 生物碱 的药理活性
( l)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蓝刺头碱的
作用与士 的宁相似 , 小剂量对动物有兴奋作
用 , 大剂量则引起痉挛 , 随后出现全 身抑制 ;
对 巴比妥引起 小鼠睡 眠有苏醒 作用 , 并能兴
奋肌 肉神经 ,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过程 , 临床
上可治疗各种不全麻痹症及由于末梢或中枢
性运动神经原传导障碍引起的瘫痪 ; 对全 身
性衰弱基础上的血管性营养不 良的病人有强
壮作用 ; 对实验性创 伤麻痹亦有 治疗 作用 。
( 2) 对心 血管系统的影响 : 蓝刺头碱使麻醉猫
血压下降 , 心收缩力增强 ; 使离体蛙心收缩上
升 , 收缩幅度减小 , 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于收
国外医药 · 植物 药分册1 9 9 9年第1 4 卷第1 期
缩期 ;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 。 蓝刺头碱可使猫
离体肠 管张力增加 ,对兔离体肠 管则抑制 。其
致痉作 用较士 的 宁弱 , 提高反射活动的剂量
( 3 m g / k g 一 6 m g / k g )与致死量 ( 6 0 0 m g / k g
一 6 3 0 m g / k g )相 差很 大 , 毒性较低 -
戈刀以 R
,
.
R二卜 C三 C -心月刹别之
钊丁始各块一承 . 吩
6
,
R 二习2
~ 二盘价 C , .工尹甲.工尹
异卡多怕亨
3一裸二 . . .弋工兀夕
份三联嗯吩
、 ~ 。 ~ 义〕 ` 二一 , 饭各 一 . 一
O H
消旋式一谈戊召姆一快墓林洲今经基 一 1一丁块喊盼
卡多帕卒 。
· 。 。 , 。`二、戈儿式、 , , 。 2
4
.
R, ~ 心三犯 se心 ,份一心
O吸一浏 .气 护刃出卜勺~ ~ G H \ e 、 O H (加」刘戊二块 一 ,
5 阵吞异戊跳荃一丁块 一 ,球公盼反」 R封沁咋 H呀H Z
O H O H
9
.
C H 3

c( 孔 b
3冲移 今二狰墓丁快 一 1牌吩
灭具心“ 一呵吮
匀3 . 奉二握基 丁炔一 ,睡往吩
侧月
洲 , , 冬戊二块墓林从今经基一卜丁炔牌盼
图 2 蓝 刺头属植物 中主要唾盼类化合物结构
2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从蓝刺头属植物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
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 19 9 3 年印度学者 S ; n g h
对刺毛蓝刺头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做了抗真菌
实验 , 结果表 明 , ce ih an ic n 的抗真 菌作用最
强 , 芹黄素次之 ` ’ 4 了。 芦丁有抗炎 、 维生素 P 样
作用及抗病毒 、 抑制醛糖还原酶等作用 , 有利
于糖尿病型 白内障的治疗 。 懈皮素有抗病毒
作用 ,并可作为利尿剂使用 。 木犀草素有治疗
气管炎和降低胆固醇作用 。
2
.
3 唆盼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2
.
3
.
1 光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1 9 9 2 年加拿 大 R o ib n 报道哗盼类 化合
物具抗病毒的光反应和 细胞毒作用 , 在紫外
光照射下 , 最小抑制浓度 0 . 02 仁m ol / L , a 一三
联 唾吩和大多数 的同类物产生很大 的毒性 ;
如无紫外光照射 , 仅有一个化合物产生抗病
毒活性 , 5 个化合物有细胞毒作用 。 噬吩类化
合物光毒性的构效关系表明 ,单线态氧化速
度是抗病毒和 细胞毒作用的决定因素 。 三环
唆吩显示了极大的对病毒性感染和癌的光化
学治疗潜力 L` 7 飞 。 a 一三联嚷吩对人皮肤能引起
剂量依赖性光毒性 , 能使皮肤发红 、 浮肿 、 糜
烂 、 变硬 ,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头发生长 。 已发
现曝吩类有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的 作用 , 这
将使人们着重 于发现一些对于 光化学疗法选
择性更强的唾吩类化合物 , 如具有低细胞毒
的有效的抗病毒化合物 。 Q 一三联 唆吩及其类
似物的光毒性是因 其结构 中的不 饱和 共扼
键 、 具有高消光系数的 近 紫外吸 收以及氧 的
量子产额和疏水性造成的 。 通过合成不同位
置 的 a 一唾盼异构体或 带有 另一个 杂环的唆
吩取代物 , 光毒性有减弱的趋势 〔`“ 二。
2
.
3
.
2 杀 虫作用
噬吩类化合物 ,作为菊科的具有生物 活
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 对细菌 、 酵母 、 病毒 、 昆虫
国外医 药 · 植物药分册 1 9 9 9 年第 1 4 卷第 l 期
及各种实验微生 物均产生光毒活性 , 有潜在
的杀虫作 用 , 已报道 a 一三联 曝 吩有抗 真菌 、
细菌 、 腺虫作用 。 许多科学家试图 阐明这种能
抑制多种酶 反应的化合物 的光毒 作用的机
理 。 a 一 三联噬吩对一些食草性昆虫 已显示使
蛹僵化和对肠的损害 。 许多生 物分子 ( D N A
和 R N A ) 在紫外光下 无论在体 内或体外都是
这种天然产 物 (a 一三联唆吩 )的靶点 。 当有机
质遇到 a 一三 联 曝 吩并 暴露在 日光或紫外光
( 3 2 0 n m

4 0 0 n n l ) 下 . a 一三 联 嚓 吩 的 毒性 增
加 。 当蚊虫遇到 ( 2 0 火 1 0 9 ) m o l / I之 浓度 的 a -
三 联 唾 吩 溶 液 , 并 在 紫 外 光 ( 3 2 0 n m 一 4 0
n n : ) 照 射下 , 立即 发 生 变化 , 导致蚊虫 死亡 。
通 过观察 a 一三联 嚓 吩在蚊虫体 内的积 累 和
对蚊虫的伤害 , 提示 S O D 在蚊体内存在的 可
能性 。 这种酶通常存在于具有大量 氧提供或
线粒体活动 的器官或组织 , 如迷网 (异 网 ) 、 海
洋鱼类的泳泡的皮腺上皮细胞 。 令人感兴趣
的是 , 是否 a 一三联 唾 吩 以 某种方 式 影响着
S O D (作为杀虫 lAJ )的活性川 , 。 人们注意到紫
莞科植物的世界性分布和它们的适应性应归
功于 它们 的形态学上的适应性 , 即紫芫科植
物的次生 代谢物 ( Q 一三联噬吩 ) 是一种新型 的
光活性杀虫剂 。
2
.
3
.
3 抗 H IV 活性
1 9 94 年加拿大 H : ; d s o n 石’ 吕 报道了 a 一三联
唾吩各种合成类似物的 抗 H I V 活性 , 以 及在
有或无紫外光条件下的抗病毒作用 。 实验结
果表明 , 用紫外光照射时 , 。 一三联嚷吩具有最
大的抗 H I V 活性 , 并报道 了具有光学活性的
三联嚓吩 ( a 一三联唾吩 ) 的一些梭酸衍生 物亦
有依赖 于紫外光的抗 H I V 活性 ,但血清对此
作用有干扰 。 研究者发现 天然三环取代物能
极大地影响单体三联唆吩 的抗病毒活性 。 在
各种合成的 Q 一三联 嘎吩及 其衍生 物中 , 部分
衍生 物完全没有抗 H IV 活性 , 尽管它们对其
他病毒有 活性 。 这些状况之间唯一的 区别是
这些混合物 的生成物 ,在混合物 中包括用于
稳定 H IV 的牛血清 , 某些成分如 a 一三联嚷吩
的梭酸衍生 物可与血清成分进行反应 ,从 而
阻碍了它们潜在的抗 H IV 的 活性 。 用化合物
的理化特性推 测其抗 H I V 作用还是有可 能
的 。
此外 , 日本 C h 。 对华东蓝 刺头 的嚷 吩类
化合物进行 了抗炎 、 抗病毒及作为免疫调节
剂的研究 ,并于 1 9 9 5 年获得专利 〔 , ” 刁 。
2
.
4 其它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从本 属 植物 E . 、 lP n 。 。 的花 中分得 一
种多 肤 , 动物 试验表 明其具有 降压 、 收缩血
管 、 解痉等作用 。 口服 该多肤 2 . 5 9 / k g 仍无
毒性 。 印度草药 E . 。 〔 一h z , ,al “ 、 根的苯提取物具
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 甲醇提取物显示中等程
度的抗菌活性 , 该草药在印度用 于 治疗 咳嗽
和 结膜炎等症 。 1 9 9 0 年台湾省 iL n C C 报道
华东蓝刺头 和 驴欺 口 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 能
改善 C CI : 所致的肝坏死和肝功能紊乱 。 1 9 9 1
年印度 iS n g h 报道刺毛 蓝刺头中蒲公英内酷
在大鼠和小 鼠体内的抗炎活性 , 1() m g / k g 一
10 0 m g / k g 的 剂量 有 明显 的抗 炎 活 性 〔洲 。
1 9 9 2 年 L ln C C 亦证实了华东蓝刺头和 驴欺
口的抗炎作用 。 国外将蓝刺头的果实用于高
血压及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 , 作为强心 剂 。
参 考 文 献
1 K u
r u e u S
.
F A B A I〕 F a r m . B Il im l e r D e r g , 1 9 9 1 ; 1 6 ( l ) : l
2 U l
u
b e l
c n A
.
F i t o t
e r a p l a
,
1 9 三) l ; 6 2 ( 3 ) : 2 8 0
3 C h a
u
d h u r i P K
.
J N a t P r o d
.
1 9 9 2 ; 5 5 ( 2 )
: 2 4 9
4 C h a u d h u
r i P K
.
P h y r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8 6 ; 2 5 ( 7 )
: 1 7 7 0
5 S i n g R P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9 0 : 2 9 ( 2 )
: 68 0
6 R a m S N
.
P l
a n r a
M
e d
, 1 9 9 6 ; 6 2 ( 2 )
: 1 8 7
7 L a n
1
J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9 1 ; 3 0 ( 4 )
: 1 15 7
8 A b e g a
z
B M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9 9 1 ; 3 0 ( 3 )
:
8 7 9
9 A b e g a
z
B M
.
B i o e h e m s y s t E e o l
, 1 9 9 1 ; 1 9 ( 4 )
: 32 3
10 果德安 . 中草药 , 1 9 , 2 ; 2 3 ( l ) : 3
1 1 果德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4 ; 19 ( 2 ) : 10 0
1 2 D a w id a
r
A M
.
P h
a r
m a
z
i
e ,
1 9 9 0 ; 4 5 ( l )
: 7 0
1 3 果德安 . 中草药 , 1 9 92 ; 2 3 ( 1 0 ) : 5 1 2
14 S i n g h K N
.
( ) r i e n t J C h
e
m
.
1 9 9 3 ; 9 ( 2 )
: 14 9
1 5 R o b i
r 一
J
.
P h o t o
e
h e m 一s t r y a n d P h o t o b i o l o g y
,
1 9 92 ; 5 6
( 4 )
: 4 7 9
1 6 H u d s o n J B
.
P h o t o e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o t o b i o l o g y
,
19 9 3
;
5 8 ( 2 )
:
2 4 6
1 7 M a n i
s
h N G A
r e h i v e s o f I n s e e t B i o e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y
,
1 9 9 1 ; 1 6
: 2 49
国外医 药 · 植物药分册 1 9 9 9 年第 1 4 卷第 1 期
H u d s on J B
.
h P ot e oh e m
ls t r y a n d Ph ot ( )b i ol og y
,
1 9 94
6 0 ( 6 )
:
5 9 1
(愁h o K
.
J P 9 5 0 2 5 6 5
2 0 S i n g h B
.
P h y t o t h e
r
R e s
.
19 9 1 ; 5 ( 3 )
:
1 0 3
( 1 9 9 8

0 7

1 4 收稿 )
0 0 5 苦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肖 ,志艳 陈迪华 常 琪
(中国医 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9 4)
摘 要 综 述 了近 10 年 来苦瓜属植物 的化学成分及 药理作 用研 究概况 , 并对本属 植物 的应 用 开
发前景作 了评述 。
关键词 苦瓜属 化 学成分 药理 作用
葫芦科苦瓜属帆去, , n or dl 、 )植物在全世
界共有 40 余种 , 分布于 热带 、 亚热带地区 , 我
国约产 6 种 ,包括苦瓜 M . 。 h a ar nt ia I J . 、 木鳖
M
·
c o c h i n e h i n e n s i s ( L o u r
.
) S p r e n g
. 、 云 南木
鳖 M . d i o i o a R o x b . e x . W i l ld . 、 喷瓜 M . e l a -
t e r i “ m L
. 和臭苦瓜 M . fo e t i d o S e h u m a e h 。 原
归苦 瓜属 的 罗 汉 果 M . g or s v ` 。 、 厅 S w in g le
由英国植物学家 Jef f r ey 于 1 9 8 0 年归人 罗汉
果属 , 本文未将其列人 。
对于苦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 人们早有
认识 , 在民间广为应用 。 苦瓜具有清暑清热 、
明目解毒之功效 , 我国用于 热病烦渴 、 中暑 、
痢疾 、 赤眼疼痛 、 痈肿丹毒 、 恶疮等症的治疗 ,
在印度还用于治疗糖尿病 。 木鳖的种子木鳖
子作为一种 中药材载人我国药典 , 它具有散
结消肿 , 攻毒疗疮 的功能 , 用 于疮疡肿毒 、 乳
痈 、 凛病 、 痔漏 、 干癣 、 秃疮等 。 云南木鳖 可活
血化癖 、 清热解毒 ,在印度用 于抗阿米 巴原虫
及 治疗毒蛇咬伤 。 喷瓜的 口服煎剂在希腊民
间用 于治疗各种癌症 。 臭苦瓜在南尼 日利亚
用于 治疗多种疾病 。 近年 , 随着该植物降糖 、
抗肿瘤及抗病毒等 药理活性的发现 , 对其药
理作用及活性成分的研究 日趋深人 。 本文拟
对近 10 年来这 一领域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1 化学成 分
本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由来 已久 , 80 年
代 以来 , 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 高和 现代药
理研究结果展示的诱人前景 , 使本属植物活
性成分的研究更加广泛深人 。 从本属植物 中
已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 包括三砧 、 幽类 、 蛋
白 、 有机酸 、 生物碱及糖类等 。
L l 三菇类成分
苦瓜属植物中的三菇类成分 , 主要包括
葫芦烷型四环三褚和齐墩果酸及乌苏酸型五
环 三菇 。 现将本属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三菇
类成分列 于表 1 。
化合物名称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A
m o m o
r
d ie o s id e B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C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D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E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F I
m o m o
r
d l e o s id e F Z
m o m o r d i e o s id e G
表 1 苦瓜属植物中的三菇类成分
分子式 〔a 〕。
C
; 2 H 7 2O z 5
·
2 H 2( ) + 1
.
0 5
C
4 7 H :

0 2
, · 3 / Z H ZO 十 6 . 1 5
C
; Z H
7 2O z
; ·
H Z( ) + 1 3
.
9
C
; 2 H 7
0
0 13
·
H : O 一 1 . 2 6
/ /
C o 7 H 6 00 :
·
5 / 3 H ZO 一 1 1 1 . 0
C
3 o H 5a o s
·
H Z ( ) 一 9 6 . 5
C 3 7 H 6
o
o s
·
H ZO 一 1 0 7 . 3
熔点 〔 C )
1 8 1一 7 ( d e e )
2 3 8一 4 2 ( d e e )
2 2 4一 7
19 9~ 2 0 3
/
1 9 8~ 2 0 3
1 5 5 ~ 8
1 8 3一 7
植物来 源
苦瓜种子
苦瓜种子
苦瓜种子
苦瓜种子
苦瓜种子
苦瓜果实
苦瓜果实
苦瓜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