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蒲公英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全 文 :收稿日期: 2001-09-24; 修订日期: 2001-11-09
作者简介:易思荣 ( 1972-) ,男 (汉族 ) ,四川达县人 ,现任重庆市药物种植
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资源学及药用植
物栽培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蒲公英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易思荣 ,黄 娅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408435)
摘要: 目的:了解蒲公英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包括对其药用植物种类、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
究。 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蒲公英属植物研究的 300余篇文献进行了查阅 ,了解到上述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结果与结
论: 目前蒲公英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达到 75种 ,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 100余种 ,另外 ,在药理作用、临床研
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关键词: 植物种类 ; 化学成分 ; 药用价值 ;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2) 02-0108-04
1 本草考证及研究历史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草本植物 ,该属植物中有很多种类为
常见药用植物 ,而且其中很多种类也可食用和用于保健品等行
业 ,其研究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 ,唐《新修本草》有“叶似苦苣 ,花
黄 ,断有白汁 ,人皆啖之。”的记载 ;宋《本草衍义》有“蒲公英今地
丁也 ,四时常有花 ,花罢飞絮 ,絮中有子 ,落地即生 ,所以庭院间亦
有者 ,盖因风而来也。”之说 ;宋《本草图经》更有“蒲公英旧不著所
出州土 ,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 ,叶如苦苣 ,有细刺 ,
中心抽一茎 ,茎端出一花 ,色黄如金钱 ,断其茎有白汁出 ,人亦啖
之 ,俗称蒲公草 ,语讹为蒲公罂是也。 水煮汁以疗妇人乳痈 ,又捣
以敷疮 ,皆佳。”的记载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地丁 ,
江之南北颇多 ,他处亦有之 ,岭南决无 ,小科布地 ,四散而生 ,茎、
叶、花、絮并似苦苣 ,但小耳。 嫩苗可食”的说法。
现代医药学领域的研究自 20世纪 20年代开始 ,但早期的研
究多见于国外 , 20世纪 60年代后我国对蒲公英的研究逐步在各
个方面有所扩展 ,其中起步较早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
究所和锦州市结核防治院等机构 [1, 2 ]。 且当时的研究内容主要局
限于蒲公英的抗菌作用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药学理论的发展 ,我
国及世界对药用植物的研究范围和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
研究的植物种类大大增多 ,而且对不同植物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
深度等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 ,美国已经对 20 000余种野
生药用植物进行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工作 ,我国也对约
3 000种植物进行了相应的工作。 目前对蒲公英的研究工作已经
在本草考证、植物种类、混淆品及伪品的区别鉴定、核型分析、化
学成分的提取分离、药理药化、作用机理、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开发
利用等众多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2 植物种类
2. 1 分类依据 外层总包片的形状、大小、边沿是否膜质及膜质
边沿的宽狭 ,总包片在花期时直立或匍匐 ,总包片先端的背部是
否肥厚或有小角等 ;瘦果的果体形状、大小、颜色及其纹饰特征 ,
喙基形状、大小及其果体向喙基过渡时的缩缢情况等 ;舌状花的
舌片大小、舌片的条纹及其颜色、花各部在开花后的变化等。
2. 2 植物种类 蒲公英属植物种类众多 ,全世界约有近 1000种
之多 ,我国目前已经发现分布有 75种以上 [3, 4, 5] ,而且近年还不断
有新的植物出现 [6 ]。 现将目前已知的该属植物及其大体分布列
出: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 Mazz. 黑龙江、吉
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青海、山东、安徽、
贵州、云南、湖北、重庆等 ;
华蒲公英 T . borealisinense Kitam.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河北、陕西、甘肃、河南、云南、四川 ;
东北蒲公英 T . ohw ianum Kitam.黑龙江、吉林、辽宁 ;
异苞蒲公英 T . heterolepis Nakai et Koidz. ex Kitag黑龙江、
吉林、辽宁 ;
亚洲蒲公英 T . asiaticum Dahlst.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重庆等 ;
斑叶蒲公英 T . variegata Kitag.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河北 ;
白缘蒲公英 T . platypecidum Diels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等 ;
芥叶蒲公英 T . brassicaef olium Kitag.黑龙江、吉林、辽宁、内
蒙古、河北 ;
大头蒲公英 T. calanthodium Dahlst.陕西、甘肃、四川、青海、
西藏 ;
朝鲜蒲公英 T . coreanum Nakai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
多裂蒲公英 T . dissectum ( Ledeb. ) Ledeb.新疆 ;
光苞蒲公英 T . lam prolepsis Kitag.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 ;
灰果蒲公英 T . maurocarpum Dahlst.青海、四川、西藏 ;
西藏蒲公英 T . tibetanum Hand. - Mazz.青海、云南 、四川、
西藏* ;
双角蒲公英 T . bicorne Dahlst.青海、甘肃、西藏 ;
天全蒲公英 T . apargiae forme Dahlst.四川、西藏 ;
川甘蒲公英 T . lugubre Dahlst.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
毛叶蒲公英 T. oliganthum Schottet Kotschy ex Hand. -
Mazz.新疆 ;
小叶蒲公英 T . loskocii Schischk.新疆 ;
葱芩蒲公英 T . pseudominutilobum S. Koval.新疆 ;
短喙蒲公英 T . breirostre Hand. - Mazz.甘肃、青海、西藏 ;
白花蒲公英 T . leucanthum ( Ledeb. ) Ledeb.西藏、青海、甘
肃、新疆* ;
粉绿蒲公英 T . dealbatum Hand. - Mazz.新疆 ;
红角蒲公英 T . luridum Hagl.新疆* ;
多毛蒲公英 T . lanigerum Soest青海、西藏* ;
反苞蒲公英 T . grypodon Dahlst.西藏、四川* ;
山西蒲公英 T . licentii Soest山西* ;
东北蒲公英 T. ohwianum Kitam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108·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第 13卷第 2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2 VOL. 13 NO. 2 
古 ;
山地蒲公英 T. pseudoalpinum Schisch k. ex O raz.新疆 ;
角苞蒲公英 T. stenoceras Dahlst甘肃、四川、青海、西藏 ;
长角蒲公英 T. pseudostenoceras Soest甘肃、青海 ;
毛柄蒲公英 T . acumeriopoduun ( D. Don) DC.甘肃、云南、
四川、青海、西藏 ;
亚东蒲公英 T. mitalii Soest西藏 ;
锡金蒲公英 T . sik kimense Hand. - Mazz.青海、四川、云南、
西藏 ;
滇北蒲公英 T. suberiopodum Soest云南* ;
网苞蒲公英 T. f orrestii Soest云南、西藏* ;
翼柄蒲公英 T . alatopetiolum D. T. Zhai et Z. X. An新疆
* ;
策勒蒲公英 T. qirae D. T. Zhai et Z. X. An新疆* ;
橡胶草 T. kok- sagh yz Rodin新疆 ;
尖角蒲公英 T. pingue Schisch k.新疆 ;
和田蒲公英 T. stanjukoriczii Schischk.新疆 ;
荒漠蒲公英 T . monochlamydeum Hand. - Mazz.新疆、甘肃 ;
多葶蒲公英 T. multiscaposum Schischk.新疆 ;
小果蒲公英 T. lipsky i Schischk.新疆 ;
长锥蒲公英 T. longipy ramidatum Schischk.新疆 ;
新源蒲公英 T . xin yuanicum D. T. Zhai et Z. X. An新疆
* ;
无角蒲公英 T. ecornutum Koval.新疆 ;
药用蒲公英 T. of f icinale F. H. Wigg.新疆 ;
光果蒲公英 T. glabrum DC.新疆 ;
窄边蒲公英 T. pseudoatrtum Ora z.新疆 ;
寒生蒲公英 T. subglaciale Schischk.新疆 ;
紫花蒲公英 T. lilacinum Krassn.新疆 ;
阿尔泰蒲公英 T. altaicum Schischk.新疆 ;
丹东蒲公英 T. antungense Kitag .辽宁* ;
异苞蒲公英 T . terolepos Nakai et Koiz. ex Kitag .黑龙江、辽
宁、内蒙古、吉林* ;
深裂蒲公英 T. stenolobum Stscheg l.新疆、青海 ;
垂头蒲公英 T. nutans Dahlst.陕西、山西、宁夏、河北 ;
血果蒲公英 T. repandum Pav l.新疆 ;
天山蒲公英 T. tianschanicum Pav l.新疆 ;
紫果蒲公英 T. sumnev iczii Schisch k.新疆 ;
红果蒲公英 T. erythrospermum Andrx . ex Bess.新疆 ;
裂叶蒲公英 T. dissectum ( Ledeb. ) Ledeb.新疆 ;
堆叶蒲公英 T. com pactum Schischk.新疆 ;
丽江蒲公英 T. dasypodum Soest云南* ;
小花蒲公英 T . parvulum ( Wa ll. ) DC.山西、青海、四川、云
南、西藏 ;
印度蒲公英 T. indicum Hand. - Mazz.四川、云南、西藏 ;
窄苞蒲公英 T . bessarabicum 9Hornem. Hand. - Mazz.新疆 ;
拉萨蒲公英 T. sherrif fii Soest青海、云南、西藏* ;
灰果蒲公英 T. maurocarpum Dah lst.青海、西藏、四川* ;
苍叶蒲公英 T. glaucophy llum Soest西藏* ;
林周蒲公英 T. ludlowii Soest西藏* ;
川西蒲公英 T. chionophill Dahlst.四川* ;
中亚蒲公英 T. centrasiaticum D. T. Zhai et Z. X. An新疆
* ;
绯红蒲公英 T . pseudoroseum Schischk.新疆 ;
管花蒲公英 T . siphonanthum X. D. SUN内蒙古* ;
(注:文中* 表示该地为该植物的模式产地 )
2. 3 伪品或混淆品 在各地日常用药过程中 ,由于各地用药习惯
和植物地域名称的差别 ,不同地区还出现了几种蒲公英伪品或混
淆品 [3 ] [7, 8]。 为防止用药过程中产生失误 ,现将各地伪品名单列
出 ,以供医药机构参考:
苦地胆 Elephanuopus scaber L. (广东、广西、云南、福建 )
一点红 Embelia sonchif olia ( L. ) DC. (广东、广西、云南、福
建 )
滇苦菜 Pieris divaricata Vant. (云南 )
土公英 I x eris chinensis Nakai(广东、广西、福建、香港 )
泥胡菜 Hemistepta l yrata Bunge(湖南、江西 )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ns L. (福建、湖南、浙江 )
黄鹌菜 Youngia japonica DC. (广西 )
3 化学成分
国内外对蒲公英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报道都很多 ,所分离出的
化学成分也极为丰富 ,赵守训等提出蒲公英根部含有蒲公英甾醇
( T araxastero l)、蒲公英赛醇 ( Ta raxerol)、ψ蒲公英甾醇 (ψ-
Ta raxa sterol )、 β - 香 树 脂 醇 ( β - Amyrin )、 豆 甾 醇
( Stigamastero l)、β - 谷甾醇 (β - Sitosterol)、菊糖 ( Inulin)、胆碱
( Ch oline)、对羟基苯乙酸 ( P- Hgdroxy- phenyl- acetic acid)、咖
啡酸 ( Caffeic acid)、棕榈酸 ( Palmitic acid)、蜡酸 ( Cero tic acid)、蜂
蜜酸 ( Melissic acid )、油酸 ( Oleic acid)、亚油酸 ( Lino leic acid)、亚
麻 酸 ( Linolenic a eid )、 苦 味 素 B ( Tara xacerin )、 苦 味 素 P
( Taraxacin)、果糖 ( Lavulose)、酰化丁内酯苷- 葡萄糖苷 ( Taraxa-
coside- β - O- 〔 4- O- ( Phydroxy- phenylacety l) β - D- glau-
copy ranoy l〕- β - h ydroxy- buty rolactone) ;地上部分含有蒲公英
桉烷内酯 ( 4α, 15, 11β , 13- Tetrahydro ridentin B)、蒲公英内酯苷
( Taraxacolide- 1 - O- β - D- g laucopyrano side)、蒲公英吉玛酸
苷 ( T araxaxinic- 1 - O- β - D- glaucopy ranoside )、二氢蒲公英
吉玛酸苷 ( 11, 13- Dihydro taraxinic- 1 - O- β - D- g laucopy ra-
noside)、ψ蒲公英甾酸乙酸酯 (ψ- Ta raxa sterg laceta te)、β - 谷甾
醇及其葡萄糖苷 (β - Sito sterin- β - D- g laucopy ranoside) ;叶片
中含有木犀草素 - 7- 葡萄糖苷 ( Luteo lin - 7- g laucopy ra-
noside, Cosmossiin)以及天冬氨酸 ( Aspara tic acid)、谷氨酸 ( Glu-
tamic acid)等 20余种氨基酸和叶黄素 ( Lutein)、堇菜黄素 ( Vio-
laxanthin)、叶绿醌 ( Plasmoguinone)等色素 ;另外花中含有蒲公英
黄素 ( Taraxanthin)、毛茛黄素 ( Flav axanthin)、菊黄素 ( Chrysan-
themaxanthin);花梗中也含有 β -香树脂醇、β -谷甾醇 ;花瓣:隐
黄素 ( Cr yptoxanthin)、叶黄素、玉蜀黍黄素 ( Zeaxanthin)、百合黄
素 ( Antheraxanthin)、堇菜黄素、新黄素 ( Neoxanthin );花粉中含
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山嵛酸 ( Behenic acid)等化学成分 [9];
凌云、孟志云等分别报道了胡萝卜素、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绿
原酸等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等内容 [10, 11, 12, 13, 14] ;陆长梅、邵志
广、陈景耀等分别讨论了蒲公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和不同生态环
境对蒲公英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等内容 ,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果 )。 见表 1,表 2,表 3。
陈景耀等: 黄酮类提取物纯度达到 67. 42% ,其中芦丁含量
为 5. 49% ,槲皮素含量为 1. 22% ;黄酮类提取物中还有另外五种
未知成分有待研究 ;黄酮类物质具有类 SOD的作用 [17 ]。
刘华等讨论了蒲公英在不同生境条件下不同器官对有效成
分的积累过程等内容 [18] ,并得出如下结论: ( 1)氯仿提取物的抑
·109·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 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2V OL. 13 NO. 2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第 13卷第 2期
菌效果较醋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效果好 ,且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成
分为生物碱、有机酸和甾醇类物质 ; ( 2)阳生条件下的提取物比阴
生条件的含量高 ,表明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干旱有利于有效成分
的积累 ; ( 3)蒲公英地上部分较地下部分提取物含量高 ,且抑菌效
果更好 ,表明地上部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 海南省曾凌云等
对其开花习性和花粉中微量元素含量等作了报道 [19] ,结果见表
4。
肖正春、顾庆龙、苏莜娟等分别对蒲公英中的可食用化学成
分作了报道 [20, 21, 22 ] ,其结果为: 每 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 4. 3~
4. 8 g ,脂肪 1. 1 g ,碳水化合物 5~ 11 g,粗纤维 2. 1 g,灰分 3. 1~
3. 2 g,钙 155~ 216 mg ,磷 93~ 115 mg ,铁 10. 2~ 12. 2 mg ,胡萝
卜素 7. 35 mg , VB1 0. 03 mg , VB2 0. 39 mg , V C47 mg ,尼克酸 1. 9
mg及 10余种氨基酸。
表 1 蒲公英根、叶、花序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15]
材料 类黄酮
( U /g· DW) 异黄酮(% ) Vc(mg /g· DW) 可溶性糖(% )
根 163. 42 0. 779 0. 2 698    9. 14
叶 318. 69 2. 544 0. 6 512 21. 40
花序 354. 51 1. 217 0. 5 800 24. 35
表 2 蒲公英根、叶、花序中抗氧化酶活性比较 [15 ]
材料 SOD
(U / g· DW) POD(△OD470 /g· DW)
CAT
(μmolH2O2 /g· DW)
GSH-Px
(△ OD422 / g· DW)
总抗氧化能力
( U /g· DW)
根 616. 57 86. 88 423. 12    24. 82 307. 91
叶 790. 03 95. 24 1 221. 03    24. 82 887. 32
花序 401. 11 88. 87 572. 34    24. 46 708. 01
表 3 不同生态环境对蒲公英 SOD活性和比活性的影响 [16]
生态环境

活性
( U /g· FW) 比活性( U /MG· PRO)

活性
( U /g· FW) 比活性( U /M G· PRO)

活性
( U /g· FW) 比活性( U /M G· PRO)
干生 108. 28 25. 94 208. 23 11. 70 188. 05 20. 66
湿生 177. 48 38. 82 213. 54 13. 45 212. 03 26. 80
阳生 148. 64 32. 46 215. 05 14. 62 149. 76 14. 34
阴生 202. 22 52. 68 296. 51 16. 99 174. 97 16. 57
表 4 不同季节蒲公英花粉微量元素含量 mg· ( 100 g )- 1
季节 铁 锌 铜 镁 锰
春季 30. 24 6. 31 3. 52 30. 70 2. 93
夏季 31. 60 6. 24 3. 41 30. 42 2. 89
秋季 29. 36 6. 76 3. 08 29. 21 3. 02
季节 硼   铅 锂 总量
春季 10. 65  0. 04 0. 04 84. 43
夏季 10. 20  0. 05 0. 04 84. 85
秋季 9. 36  0. 06 0. 03 80. 88
4 功能及药用价值
4. 1 性味及功用 蒲公英性寒 ,味苦、甘。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利尿通淋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目赤、咽痛、肺痈、
湿热黄疸、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腮腺炎、慢性胃炎、急性黄
疸型肝炎、烫伤、消化性溃疡、毛囊炎、小儿龟头炎、中耳炎、结膜
炎、眼睑炎、乳腺炎等疾病。
4. 2  药 理 作 用 国 内 外 对 蒲 公 英 药 理 作 用 研 究 较
多 [9, 11, 23, 24, 25, 26 ] ,赵守训、黄玲、孟志云、凌云等及解放军第六十九
医院等单位分别对蒲公英的药理药化等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主
要药理作用如下:
4. 2. 1 抗菌、抗病毒 蒲公英煎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
菌、弗氏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甲、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 ;蒲
公英提取物对人型结核杆菌 ( H37RV )有抑制作用 ; 100%煎剂对
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4. 2. 2 抗胃损伤 蒲公英煎剂对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蒲
公英代茶饮对胃溃疡有促进溃疡面愈合和止痛的效果 ,并可抑制
胃酸分泌。
4. 2. 3 护肝利胆 临床研究表明蒲公英注射液对麻醉大鼠有利
胆作用。
4. 2. 4 抗肿瘤 蒲公英水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和 MM46癌细胞
有明显抑制作用 ,认为其主要抗癌成分为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
赛醇。
4. 2. 5 抗氧化作用 [15, 16, 17 ] 研究表明蒲公英全草含 SOD达
720. 5 u /g· DW,抗氧化能力为 854. 4 u /g· DW,都明显高出其
他药用植物 ;蒲公英提取物酪氨酸酶活性阻滞率为 64. 2% ;蒲公
英提取物具有体外直接去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 , 1 mg蒲公英提
取物相当于 22. 6个 SOD活力单位 .因此蒲公英具有防皱、祛斑、
抑制痤疮等作用。
5 临床应用
各地普遍开展了对蒲公英的临床研究 ,而且都取得了相当的
成果 ,如俞红等开展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27 ] ,庞竹林等开展
了对小鼠骨髓嗜多细胞的研究 [28] ,赵玉珍等开展了蒲公英对家
兔离体肠管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29 ] ,黄萍等开展了蒲公英对大
鼠血浆中 PGI、 TXA等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30] ,纪贤凯等对蒲公
英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进行了报道 [31 ]。 而临床应用方面的
报道则更多 ,如对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和防
治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妇科临床应用 [42, 43 ]、防治肝炎 [44, 45]、防
治 肿瘤 [11, 42, 46]以 及 预防 和 防 治 呼 吸道 疾 病 等 其 他方
面 [47, 48, 49, 50, 51]。
6 其它
除了对蒲公英的药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外 ,各地对蒲公英的
其他经济用途等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如对蒲公英的食用资源
开发及可食用成分分析 [20, 21, 22]、保健品研制与开发 [52, 53, 54, 55]以及
中药蒲公英的质量标准 [56]、蒲公英的核型分析 [57]、蒲公英的栽培
繁殖 [20, 58]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及结果可以看出 ,蒲公英不仅具有多方面的药用
价值 ,而且在食品、保健品等行业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极高
的开发价值 ,而且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具备较好的开发条
件 ,可大力开展对该类植物的深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抗菌工作组 . 545种中药的抗菌作
用 [ J] .药学通报 , 1960, ( 2) , 59.
[ 2 ] 锦州市结核防治院 .中药及中药生物碱对结核抑制作用杀菌作用
·1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第 13卷第 2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2 VOL. 13 NO. 2 
实验研究 [ J ].辽宁医学杂志 , 1960, ( 7) , 26.
[ 3 ] 袁昌齐 .蒲公英的本草考证和种类鉴定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6-8, 17.
[ 4 ] 龚祝南 ,张卫明 ,刘常宏 ,等 .中国蒲公英属植物资源 [ J] .中国野生
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9-14, 5.
[ 5 ] 葛学军 ,林有润 ,翟大彤 ,等 .中国蒲公英属植物的初步整理 [ J] .植
物研究 , 1998, 18( 4) , 377-397.
[ 6 ] 孙秀殿 .蒲公英属新成员—— 管花蒲公英 [ J] .植物杂志 , 2000, 3,
9.
[ 7 ] 王小仙 .伪品蒲公英——苦苣菜的生药学鉴定 [ J] .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 , 1998, 22( 4) , 52.
[ 8 ] 曹 晖 ,毕培曦 ,邵硼柱 ,等 .香港市售蒲公英及其混淆品土公英的
DN A指纹鉴别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 22( 4) , 197-200.
[ 9 ] 赵守训 ,杭秉倩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J] .中国野生植物
资源 , 2001, 20( 3) , 1-3.
[10 ] 凌 云 ,鲍燕燕 ,朱莉莉 ,等 .蒲公英化学成分的研究 [ J].中国药学
杂志 , 1997, 32( 10) , 584-586.
[ 11 ] 孟志云 ,徐绥绪 .蒲公英的化学与药理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1997, 14( 2) , 137-143.
[12 ] 凌 云 ,张雅林 ,蔡少青 ,等 .蒲公英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的研究
[ 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1998, 8( 1) , 46-48.
[13 ] 凌 云 ,鲍燕燕 ,郭秀芳 ,等 .蒲公英中两个黄酮甙的分离鉴定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9, 24( 4) , 225-226.
[14 ] 凌 云 ,范国强 ,蔡少青 ,等 .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绿原酸的含量
[ J ].中草药 , 1998, 29( 8) , 521-522.
[15 ] 陆长梅 ,芮海云 ,张卫明 ,等 .蒲公英植株中抗氧化成分的测定和比
较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18-19.
[16 ] 邵志广 ,吴国荣 ,张卫明 ,等 .不同生态环境对蒲公英超氧化物歧化
酶 ( SOD)的影响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20-21.
[17 ] 陈景耀 ,龚祝南 ,宰学明 ,等 .蒲公英提取物黄酮类物质成分及其抗
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22-23.
[18 ] 刘 华 ,吴国荣 ,孙晓明 ,等 .不同生境下的蒲公英及其不同器官的
分段提取物抑菌作用比较研究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 3) , 35-36.
[19 ] 曾凌云 ,吴丽燕 ,何和明 ,等 .蒲公英开花习性及花粉微量元素的研
究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37-38.
[ 20 ] 肖正春 ,张卫明 .蒲公英的食用与栽培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39-40.
[21 ] 顾庆龙 .药食佳品—— 蒲公英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 3) , 41, 19.
[22 ] 苏莜娟 .苦口良药—— 蒲公英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 3) , 42, 38.
[23 ] 黄 玲 ,黄 萍 ,王建华 ,等 .党参、蒲公英、川芎及其配伍抗溃疡与
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理研究Ⅰ :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伍抗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与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 J ]中药药理与研究 ,
1991, 7( 3) , 8-10.
[24 ] 黄 玲 ,黄 萍 ,王建华 ,等 .党参、蒲公英、川芎及其配伍抗溃疡与
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理研究Ⅱ :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伍复
方对大鼠胃组织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 J] . 中药药理与研究 ,
1991, 7( 5) , 10-11.
[25 ] 黄 玲 ,王建华 ,劳邵贤 ,等 .党参、蒲公英、川芎及其配伍抗溃疡与
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理研究Ⅲ :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伍复
方对胃分泌功能的影响 [ J] .中药药理与研究 , 1991, 7( 6) , 21-23.
[26 ] 解放军第六十九医院 .蒲公英保肝作用的药理与临床初步研究
[ J ].中医杂志 , 1979, ( 12) , 55.
[27 ] 俞 红 ,李锦兰 .蒲公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J ].贵阳医学院学
报 , 1997, 22(2) , 137-139.
[ 28] 庞竹林 ,朱玉琢 ,李相虎 ,等 .蒲公英水煎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
胞微核的影响 .吉林中医药 , 1996, ( 4) , 42.
[ 29 ] 赵玉珍 ,粟 坤 .蒲公英与白屈菜合用对兔离体肠管的作用 .佳木
斯医学院学报 , 1997, 20( 1) , 6-8.
[ 30 ] 黄 萍 ,王建华 ,劳邵贤 .党参、蒲公英、川芎及其配伍对大鼠血浆
中 PGI2, TX A2含量的影响 [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4, 11( 3) ,
147-149.
[ 31 ] 纪贤凯 ,谢如华 .蒲公英冲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 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5, 8( 1) , 17.
[ 32 ] 吴兴和 .重用蒲公英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糜烂临
床观察 [ J] .中医杂志 , 1997, 38( 9) , 537-538.
[ 33] 冯玉活 .蒲公英治疗急慢性胃炎 [ J]. 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7.
[ 34 ] 国明俊 .蒲公英在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 [ J ] .中医杂志 , 1992, 33
( 6) , 5-6.
[ 35] 王兴华 .利用蒲公英治疗胃肠道疾病 [ J].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4-
5.
[ 36] 刘兴武 .蒲公英用于溃疡和炎症 [ J].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6-7.
[ 37] 俞凡先 .蒲公英治胃痛一得 [ J] .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5.
[ 38] 郭 兴 .蒲公英治疗胃脘痛 [ J] .中医杂志 , 1992, 33( 5) , 7-8.
[ 39] 黄 萍 ,王建华 ,劳邵贤 ,等 .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对大鼠胃粘
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2, 9( 1) , 41-44.
[ 40 ] 李 铃 ,谈 斐 .莱菔子、蒲公英、白术对家兔离体胃、十二指肠肌
的动力作用 [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1998, 6( 2) , 107-108.
[ 41 ] 马凤友 .蒲公英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 [ J] .中医药学报 , 1991, ( 1) ,
41-42.
[42 ] 杜 建 ,林 熙 ,等 .蒲公英的临床新用 [ J] .中医杂志 , 1992, 33
( 5) , 4.
[ 43] 胡玉荃 ,李美生 .蒲公英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K] .中医杂志 , 1992, 33
( 5) , 6-7.
[ 44] 洪广祥 .蒲公英有抗衰老等作用 [ J].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4.
[ 45 ] 周德华 .治疗黄疸肝炎用药一得 [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5,
18( 5) , 43.
[46 ] 费殿云 ,费士羽 ,洪淑芹 ,等 .公英散治疗多发性疖肿临床体会 [ J] .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 1995, 18( 3) , 39.
[ 47 ] 朱土伏 .蒲公英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和慢性胃炎的体会 [ J] .实用中
医内科杂志 , 1994, 8( 3) , 26.
[48 ] 周端求 .复方蒲公英药膏外敷治急性乳腺炎 43例 [ J] .江西中医
药 , 1994, 25( 3) , 55.
[ 49 ] 王心好 .蒲公英有清肝利胆、解毒退黄的功用 [ J] .中医杂志 , 1992,
33( 6) , 7-8.
[ 50] 高淑娟 ,戴锡珍 ,要华民 ,等 .几种清热解毒中药抗内毒素作用的比
较实验 [ J] .天津中医 , 1992, 3, 42.
[ 51] 马 山 .蒲公英苦寒健脾是良药 [ J].中医杂志 , 1992, 33( 5) , 7.
[ 52 ] 徐 进 ,马世宏 ,薛华茂 ,等 .蒲公英系列化妆品的生产工艺简介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24-25.
[53 ] 高建龙 ,孙汉文 ,余秀华 ,等 .蒲公英止痘膏的研制 [ J] .中国野生植
物资源 , 2001, 20( 3) , 26-28.
[54 ] 张挺秀 ,李希琳 .蒲公英洁肤护肤品临床使用效果观察 [ J ].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30.
[ 55] 吴永年 .蒲公英护肤品的安全性评价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1, 20( 3) , 31, 29.
[56 ] 凌 云 ,范国强 ,肖 樾 ,等 .中药蒲公英的质量标准研究 [ J].中草
药 , 1999, 30( 12) , 897-899.
[ 57 ] 王 艳 .戟片蒲公英的核型研究 [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1998, 14
( 4) , 58-60.
[ 58] 翟大彤 ,郭学军 .新疆蒲公英属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植物的调查
[ J] .西北植物学报 , 1997, 17( 1) , 1-7.
·11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 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2V OL. 13 NO. 2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第 13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