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荚叶属药学研究概况



全 文 :116
第 1 4卷 第 9 期
2012 年 9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4 No. 9
Sep .,2012
1 植物简介
中药青荚叶,为山茱萸科青荚叶属(Helwingia
Willd)多种植物的统称,花和果实均着生于叶脉的
中部,成熟时果实呈红色或黑色。别名有:叶上花
(《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叶上珠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
图考》)、绿叶托红珠、大叶通草、转竺、小录果等。
青荚叶全株入药,其茎髓入药称为“小通草”,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收录[1-3]。全
球 约8种,我国有 5种: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 青 荚 叶[H. japonica(Thunb.)
Dietr.]、喜马拉雅青荚叶(H. himalaica Hook. f. et
Thoms ex Clarke)、浙江青荚叶(H. zhejiangensis Fang
et Soong)、峨眉青荚叶[H. omeiensis(Fang)Hara et
kuroswa] ;多喜阴蔽,耐湿润,分布于除新疆、青海、
宁夏、内蒙古及东北各省外的其它省区,多数种类分
布于四川、云南境内[4]。
2 成分研究
夏立子[5]从青荚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
并鉴定出14个化合物:谷甾醇、β-胡萝卜苷、羽
扇豆醇、桦木醇、桦木酸、棕榈酸甘油酯、桂皮酸、
6β-H-4-烯-3-酮-豆 甾 醇、6α-H-4-烯-3-
酮-豆 甾 醇、对-孟-2-烯-1β,4β,8-三 醇、布
卢姆醇 A、2,3,4,5,6-五羟基查尔酮、洋芹素
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
吡喃葡萄糖苷。
刘利娥[6]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其表儿
茶素含量为(5.334±0.111)mg/g。
杨娟[7]从中华青荚叶中分离并鉴定出6个化合
物:肉桂酸、gult-5-胆甾烯-3β-醇、木栓酮、α-
香树脂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5-二
甲氧基-1,2邻苯醌。
肖艳华[8]从青荚叶的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出9
个化合物:谷甾醇、β-胡萝卜苷、羽扇豆醇、桦木
醇、桦木酸、棕搁酸甘油酯、桂皮酸、6αH-4-烯-3-
酮-豆甾醇和6βH-4-烯-3-酮-豆甾醇。
Tetsuya M[9]从青英叶的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裂
环环烯醚萜苷和4个苯丙素苷类化合物。
Lai Guo-Fang[10]从中华青荚叶中得到3个新三
萜、1个黄酮苷和胡萝卜苷;来国防[11-12]分离得到1
个新环烯醚萜和1个新果糖酯。
另外,青荚叶中含多糖、氨基酸及Ca、Mg、Fe、
Mn、Zn等丰富的矿物元素[13-16]。
3 药理研究
3.1 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的活性
肖艳华[8]对青荚叶的95%的乙醇溶液分段
青荚叶属药学研究概况
陈琳1,李文婧1,姚默1,李鑫1,赵兵1,张天龙1,贾旭1,巩江2,倪士峰1
(1.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
2.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陕西 咸阳 712082)
摘 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青荚叶属的资源、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
据。
关键词:青荚叶属;资源;成分;药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09- 0116- 03
收稿日期:2012-03-05
基金项目: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H0903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项目(20091012);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项目(2010JK862)
作者简介:陈琳(1988-),女,山东泰安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化学。
通讯作者:倪士峰(1974-),男,江苏沛县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化学及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药生态学。
Overview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n Helwingia Willd
CHEN Lin1,LI Wen-jing1,YAO Mo1,LI Xin1,ZHAO Bing1,ZHANG Tian-long1,
JIA Xu1,GONG Jiang2,NI Shi-feng1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Shaanxi,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ine,
Tibet Nationality College,Xianyang 712082,Shaanx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it provides a summary of Helwingia Willd on
resource,composition,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to offer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lwingia Willd ;resource ;composition ;pharmac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
117
1 4 卷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后,结果显示,中等极性和稍小极性部分具有抑制
PTP1B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17-19]。
3.2 抗细菌活性
来国防[20]结果表明:在500μg/disk剂量下,化
合物Chinenicside B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活性,化
合物Chinenicside A、Jasminoside对志贺氏痢疾杆菌
有活性抑制,化合物5-葡萄糖苷芹菜素对结核分枝
杆菌有活性抑制。
3.3 抗氧化、抗衰老、抗癌等
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多糖不但能治疗机
体的免疫缺陷疾病,还能治疗诸如风湿之类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并且具有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21-24]。
表儿茶素是青荚叶中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是
优良的抗氧化自由基清除剂和除臭剂,具有防蝺,抑
制血压、血糖、胆固醇上升,抗癌、抗突变及抗辐射的
功效[6,25-26]。
3.4 抗炎作用
沈映君[27]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通草和小
通草类药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解热和利尿作
用。
3.5 利尿作用
贾敏如[28]实验结果表明,青荚叶有明显的利尿
效果。
4 临床应用
4.1 经典描述
4.1.1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②《贵
州药植调查》:“辛微苦,平。”③《贵州草药》:“性平,
味辛微甘。”
4.1.2 功能主治
治痢疾,便血,痈疖疮肿,烫伤。①《峨嵋药植》:
“清火。”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补虚弱。”③《四
川中药志》:“清热除湿。治痢疾,粪后血及落胎。”
④《贵州药植调查》:“调虚损,止咳。”⑤《陕西中草
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汤火伤,疮疖痈肿,
无名肿痛,刀伤,蛇咬伤,胃痛。”
4.2 现代应用
青荚叶实属奇特的观叶花卉,具清热、解毒、活
血、消肿、治疮等疗效[29]。
青荚叶根能驱风除湿,祛瘀活血。治胃痛,痢
疾,便血,子宫脱出等;其叶入药,可治小儿高烧,外
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也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
功效[30]。
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入药,主治清热、利尿、下
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31-32]。
苗族民间常以青荚叶治疗月经不调、年久咳喘
和葡萄胎等[33-34] ;并对跌打劳伤有良好效果[35]。
5 小结与展望
青荚叶属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全株可入药;在
临床上已有一定应用,亦可作观赏花卉,具有很大开
发前景[36] ;汪建云[37]已对西域青荚叶驯化过程中的
各种环境因素与其驯化成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
讨,为其广泛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于青荚叶属的研究依然主要停留在宏观成
分研究上,在微量活性物质、药理及临床研究上仍需
要加大基础研究,为青荚叶属的进一步开发打下理
论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宋萍,闫小玲.青荚叶简介[ J ] .中学生物教学,2005 ( 5 ) :15.
[ 2 ] 王蓉华,刘兵,徐永波,等.通草与小通草及其非正品的鉴别[ J ] .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 ( 5 ) :282-283.
[ 3 ] 宋滋圃.中国山茱英科植物志预报[ J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1982 ( 1 ) :64-82.
[ 4 ] 杨小录,王瀚.中国青荚叶属植物资源及开发与利用[ J ] .甘
肃高师学报,2010,15 ( 5 ) :28-30.
[ 5 ] Xia Li-Zi,Zhou Min,Xiao Yan-Hua,et al .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Helwingia japonica[ J ]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0,8 ( 1 ) :16-20.
[ 6 ] 刘利娥,李红萍,吴予明,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荚叶
中表儿茶素含量[ J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 ( 1 ) :
132-134.
[ 7 ] 杨娟,娄方明,牛煜坤.中华青荚叶化学成分研究[ J ] .中国中
药杂志,2007,32 ( 14 ) :1416-1418.
[ 8 ] 肖艳华.尼泊尔水东哥、水麻、木姜冬青和青荚叶的化学成分
研究[ D ] .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 9 ] Tetsuya M,H Kanako,Reika S,et al . A secoir idoid,
10-cinnamoyloxyoleoside,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Helwingia
japonica[ J ] .Natural Medicines,2004,58 ( 1 ) :42-45.
[ 10 ] Lai G F,Wang Y F,Lu C H,et al. Three novel triterpenoids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Helwingia chinensis[ J ] .Helvetica
Chimica Acta,2003,86 ( 6 ) :2136-2141.
[ 11 ] 来国防,王易芬,王梅,等.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环烯醚萜甙
[ J ]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 ( 6 ) :676-678.
[ 12 ] 来国防,赵沛基,倪志伟,等.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果糖酯[ J ] .
云南植物研究,2008,30 ( 1 ) :115-120.
[ 13 ] 江海霞,张丽萍,赵海.不同品种小通草多糖的含量及单糖
组成研究[ J ] .中药材,2010,33 ( 3 ) :348-347.
[ 14 ] 李双妹.青荚叶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 .温州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0,10 ( 2 ) :49-52.
[ 15 ] 李双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青荚叶中多种金属元素[ J ]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 ( 4 ) :153-155.
[ 16 ] 李萍,张建兵,付超美.通草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测定[ J ]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2,15 ( 4 ) :38-41.
[ 17 ] 方雷,计明娟.PTP1B选择性抑制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结
合自由能计算[ J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6 ( 1 ) :
58-63.
[ 18 ] Dube N,Tremblay ML. Involvement of the Small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TC-PTP and PTP1B in Singal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s :From Diabetes,Obesity to Cell Cycle,and Cancer[ J ] .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BBA)-Proteins & Proteomics,
2005,1754 ( 1-2 ) :108-117.
[ 19 ] Florez J C,Agapakis C M,Burtt N P,et al. Association Testing
of the Protein Tryrosine Phosphatase 1B gene(PTPN1B)with
Type 2 Diabetes in 7,883 people[ J ] .Diabetes,2005,54 ( 6 ) :
1884-1891.
[ 20 ] 来国防.五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D ] .昆明:中国科学
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4.
[ 21 ] Igor A Schepetkin,Mark T Quinn. Botanical polysaccharides :
Macrophage immunomodulation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J ]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06,6 ( 3 ) :317-333.
[ 22 ] 王开发,支崇远,王隆华.我国花粉多糖测定及其意义[ J ] .
养蜂科技,2004 ( 3 ) :2-3.
[ 23 ] 曾南,沈映君,贾敏如,等.通草及小通草多糖抗氧化作用的
实验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 ( 1 ) :46-48.
[ 24 ] 沈映君,曾南,刘俊,等.通草及小通草多糖药理作用的初步
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 ( 12 ) :741-743.
[ 25 ] Cuevas E,Limón D,Pérez-Severiano F,et al. Antioxidant
effects of Epicatechin on the hippocampal toxicity caused
by Amyloid-beta 25-35 in rats[ J ]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9,616 ( 1-3 ) :122-127.
[ 26 ] V Valls-Bellés,P González,P Muñiz. Epicatechin effect on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tert-BOOH in isolated hepatocytes
of fasted rats[ J ] .Process Biochemistry,2004,39 ( 11 ) :
1525-1531.
[ 27 ] 沈映君,曾南,贾敏如,等.几种通草及小通草的抗炎、解热、
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 ( 11 ) :
687-690.
[ 28 ] 贾敏如,沈映君,蒋麟,等.七种通草对大鼠利尿作用的初步
研究[ J ] .中药材,1991,14 ( 9 ) :40-42.
118
第 1 4卷 第 9 期
2012 年 9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4 No. 9
Sep .,2012
[ 29 ] 周芝德,涂淑萍,关汝金.奇异野生观赏花卉-青荚叶[ J ] .江
西农业科技,1990,( 2 ) :37.
[ 30 ] 贵州省中药研究所.贵州中药资源[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1992 :780.
[ 31 ] 刘惠军,庄志宏,黄健,等.通草与小通草之辨析[ J ] .首都医
药,2007,( 16 ) :40-41.
[ 32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 ]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5 :32.
[ 33 ] 娄方明,白志川,杨娟.长叶胡颓子与中华青荚叶化学成分
研究[ D ] .重庆:西南大学,2006.
[ 34 ] 佚名.苗族便方治葡萄胎[ J ] .医学文选,1991 ( 4 ) :32.
[ 35 ] 佚名.彝药治跌打劳伤[ J ] .医学文选,1991 ( 4 ) :20.
[ 36 ] 孔治有,汪建云,覃鹏.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
植物群落学特征[ J ]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 ( 4 ) :49-56.
[ 37 ] 汪建云,孔治有,覃鹏.西域青荚叶实生苗驯化的初步研究
[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 ( 4 ) :59-62.
骨科疾病多由骨断筋离、血瘀脉外、经络受阻
等所致,临床症状以疼痛、肿胀、拘挛等多见。随着
人类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骨断筋伤、骨性关节
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的发病趋势
日益增高。藤类中药在上述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藤类中药
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1 藤类中药的功效与药性的关联性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
家对其功效均有详细记载,如《本草纲目》云:“藤
类药物以其轻灵,易通利关节而达四肢。”目前藤类
中药按照功效主要为温通散寒、祛风止痛、清热通
络、祛瘀活血、养血通络。药性是指药物的中药性
质、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
等[1]。在临床辨证时须以“病因辨证”为依据,用药
配伍须符合药性的应用原则,如临床上治疗单纯性
的寒性病证或热性病证时,用药应符合“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2]。
1.1 四气
四气多指寒、热、温、凉四性,其来源于《素问》,
之后《神农本草经》总结了药性理论相关内容,并补
充了“平”性。四气反映了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
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如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
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
的药物,性属温热[3]。樊晓霞等[4]通过分析藤类中
药四气属性与药物功效关系,发现藤类中药以温性
居多,其四气属性与药物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性。如温性藤类中药善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行
气止痛;寒凉性藤类中药擅长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可见,四气能够体现出药物的功能分类,是说明药物
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袁涛1,鲁俊山1,马勇1,2
(1.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6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
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
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藤类中药;骨科疾病;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09- 0118- 03
收稿日期:2012-03-10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LZ09016);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BK2011812)
作者简介:袁涛(1986-),男,河南沁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马勇(1963-),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E-mail :zhongyi-my@263.net。
Present Application of Vine Herbs for Treating Orthopedics
YUAN Tao2,LU Jun-shan2,MA Yong1,2
(1.Institute of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Chin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
Abstract :Vine herbs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becom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thopedics.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of vine herbs for treating orthopedics in the past few years,as well a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roperties an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reating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vine herbs ;orthoped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