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全 文 :22 白山岭,赵映前.牛黄的药理作用及其用于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65-67
23 魏雪涛,蒋建军,尚兰琴,等.胆红素及牛黄拮抗苯乙烯所致肝癌
细胞株损伤[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442-443
24 韦新,梁健,毛德文,等.牛磺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1):6-7
25 梁志鹏,杨镇,蔡红娇,等.体外培育牛黄制剂对实验性血吸虫病
家兔肝纤维化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05,26
(8):1044-1045
26 何秀玲,李培锋,关红,等.牛磺酸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
影响[J].中药材,2005,28(12):1089-1092
27 马文军,沈惠麒,王天成,等.牛黄抗间二硝苯所致氧化作用的研
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3):231-233
28 Cai H,Guang Y,Liu L.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in vitro cultivated
calculus bovis on the cerebral and myocardial cells in hypoxic mice
[J].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07,27(6) :635-
638
29 邰昌松,赵萍,黎燕,等.牛黄及胆红素对三氯乙烯染毒小鼠脂质
过氧化的拮抗作用[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2):43-44
30 杨小英,张钧,刘华钢,等.牛磺酸复合液对运动疲劳性大鼠心肌
和大脑脂褐素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4):
563-565
31 汪世元,陈孝平,蔡红娇,等. 体外培育牛黄诱导人肝癌 Hep G2
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34(6):754-
756
32 Shiraki K,Ito T,Sugimoto K,et al. Different effects of bile acids,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deoxycholic acid,on cell growth and cell
death in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s[J]. Int J Mol Med,
2005,16(4) :729-33
33 李羚青,赵映前.牛黄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77-78
34 蔡红娇,刘烈刚,姚平,等.体外培育牛黄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6):608-610
35 翁深宏,王高华,王晓萍,等.体外培育牛黄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
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30(11):1213-1215
36 蔡红娇,张晓琴,麦根荣,等.含体外培育牛黄的安宫牛黄丸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
(3):217-219
37 朱伟文,林佑武.体外培育牛黄消炎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92 例疗
效观察[J].中药材,2006,29(9):1003-1004
38 王小荣.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0,19(35):4567-4568
(2014-03-24 收稿 2014-05-09 修回)
基金项目: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AY1012)
通讯作者:石磊 Tel:13937843637 E-mail:xiaoyou2008beijing @ 163. com
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李园园1 石磊1 康文艺2 (1.解放军第 155 中心医院 河南开封 475003;2.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
摘 要 我国菱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菱实在民间被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被丢弃的菱壳也显
示出很多药理活性,通过对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展望今后菱属植物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对菱属植
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菱属; 多酚类;黄酮类;抗癌;保肝;降血糖
中图分类号:R282.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9X(2014)08-1399-05
Study Progres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Genus Trapa
Li Yuanyuan1,Shi Lei1,Kang Wenyi2(1. The 155th Center Hospital of PLA,Henan Kaifeng 475003,China;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Henan University)
ABSTRACT Genus Trapa plants are rich in our country,and the fruit of Trapa has high food and medicinal values,which is widely
used in folk. The discarded skin of the fruit also shows a lot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 the paper,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plants were reviewed for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future research focus,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n-
tilization.
KEY WORDS Trapa;Phenols;Flavonoids;Anticancer activity;Liver protection;Hypoglycemic
菱科(Trapaceae)菱属(Trapa)植物,全世界约有 70 余
种,分布于欧、亚、非的温带至热带地区。菱属植物,生长于
浅海领域、池塘、沼泽地等,根据其外皮的颜色和形状不同可
分为不同种类。Chung和 Yasuro[1,2]分别对韩国的菱属植物
分为 5 种 2 变种和日本西南 21 个菱居群形态进行了讨论。
我国菱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其中
以东北和以长江流域亚热带地区分布和栽培最多[3]。熊治
廷[4 ~ 6]研究了湖北菱属的数量分类。王月丰[7]对国产菱属
植物 31 个居群的 13 个检索性状进行了测量,并对其分类学
价值进行分析、评价。菱的果实又称菱实,含有丰富的淀粉、
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由于其独特的
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得到认可。菱实能够健脾消胃,除烦止
渴,解毒。主治脾虚泄泻,暑热烦渴,消渴,饮酒过度,痢
疾[8,9]。菱角皮,也称菱壳,菱壳在加工和食用过程中常被
丢弃。但菱壳也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其性味微苦、涩,性
凉,入肺、脾、大肠三经,具有解毒疗疮、涩肠止泻、清化湿热
的功效[10]。国内外学者对菱属植物研究发现,主要含有黄
酮、多酚、甾醇、生物碱、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物质。近代
药理学发现菱属植物具有抗癌、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
活性、抗微生物、镇痛、保肝、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
9931
中国药师 2014 年第 17 卷第 8 期 China Pharmacist 2014,Vol. 17 No. 8
血糖等作用。牛凤兰等[11]已经对菱角的化学成分和药效学
成分进行过综述,但是近几年来菱属植物的研究有了较多的
新成果,为了综合开发利用菱实和变废为宝的菱壳,进一步
为菱属植物在临床应用的方面提供依据,本文对菱属植物在
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
1 化学成分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菱属植物研究发现,主要含有黄酮、多酚、
甾醇、生物碱、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物质。
1. 1 黄酮类
Okonenko等[12]从 T. maeotica中分离得到黄酮类苷,栎
精-3-O-β-D-吡喃葡萄糖基-3-α-L-鼠李咳喃糖苷。牛凤兰
等[13]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和薄层层析法对东北菱的黄酮
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东北菱 T. manshurica 中可能含
有黄酮苷、黄酮苷元、山奈酚和高良姜素的 2 个对映异构体。
Chiang等[14]测定了不同粒径的 T. taiwanensis皮甲醇提取物
的总黄酮含量,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结果发现其含有较高含
量的总黄酮0. 092 ~ 0. 477 g · g -1。李鹏婧等[15]采用超声
波辅助提取菱角壳中的总黄酮,并利用 NaNO2-Al(NO3)3 比
色法测定菱角壳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70%甲醇提取物提
取得率最高,为1. 722%。
1. 2 酚类
Chiang等[14]采用福林酚法 (FC 法)对不同粒径的 T.
taiwanensis皮甲醇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进行分析,以没食子
酸为标准品,测得其总多酚含量为0. 038 ~ 0. 421 g · g -1。
牛凤兰等[16]从东北菱 T. manshurica 皮水提取物的乙酸乙
酯部位中分离得到 100 mg白色粉状物质,鉴定为 3,4,5-三
羟基苯甲酸的二聚体。董威严等[1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东北菱 T. manshurica中的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东
北菱中没食子酸含量为0. 08%。Song等[18]从格菱 T. pseud-
oincisa分离得到化合物顺-扁柏树脂酚。
1. 3 甾醇
Irikura等[19]从菱 T. bispinosa 中分离出化合物:4,6,8
(14),22-麦角甾四烯-3-酮、22,23-二氢豆甾-4-烯-3,6-二酮
(56)和 β-谷甾醇。吕喆等[2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从野生菱角皮和菱角仁中总甾醇含量和
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微波提取条件,测定出
菱角皮及菱角仁中总甾醇含量分别为0. 624和0. 813 mg ·
g -1,其中 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0. 508和0. 716 mg·g -1。
1. 4 生物碱
尚庆坤等[21]采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并结合红外光谱
和紫外-可见光谱对首次从野生菱壳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 3
个生物碱组分进行初步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菱角壳中的生
物碱以水溶性生物碱为主,从 3 kg 菱角壳中共提取出
7. 577 g生物碱,其中酚性弱碱性生物碱为1. 066 0 g,酚性叔
胺生物碱为0. 908 5 g,水溶性生物碱为5. 602 5 g,占生物碱
总提取量的73. 94%,得到了 3 个纯度很高的生物碱化合物,
并确定 3 个生物碱化合物含有嘌呤结构。
1. 5 多糖类
牛凤兰等[22]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分离得到菱角皮 3 个
粗多糖部分,F1 糖含量19. 07%,F2 糖含量25. 20%,F3 糖含
量39. 25%。尚庆坤等[23]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研究究野生
菱角壳中多糖化合物的单糖组成。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首
次从野生菱角壳中提取出 4 种多糖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色
谱法,发现菱角多糖分别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
半乳糖、葡萄糖、乳糖和蜜二糖组成,其中以葡萄糖、半乳糖、
甘露糖和木糖为主。
1. 6 挥发油
牛凤兰等[24]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 (SFF-
CO2)对东北菱 T. manshurica 萃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
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挥发油得率为
0. 95%,确认的 13 种酯化后挥发油占挥发油总量的
97. 01%,其中 3 个成分含量较高,分别为亚油酸甲酯含量最
高 (49%)、棕榈酸甲酯 (37%)和油酸甲酯 (18. 03%)。
1. 7 氨基酸
牛凤兰等[25]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测定了东北菱 T.
manshurica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东北菱含有 8 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东北菱果实、果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34. 35%和34. 58%,东北菱果实、果肉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0. 08 mg·mg -1和0. 19 mg·mg -1。Manda等[26]采用反相高
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300SB-C18 柱,从 T. natans 中纯化得到
相对分子质量为 1 230 道尔顿的氨基酸,并命名为 Tn-AFP1。
2 药理活性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菱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发现,主要具有抗
癌、抗氧化、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抗微生物、镇痛、保肝、
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作用。
2. 1 抗癌
牛凤兰等[16]从东北菱 T. manshurica 中分离得到 3,4,
5-三羟基苯甲酸的二聚体,观察其对 Hela 细胞的作用,结果
显示,3,4,5-三羟基苯甲酸的二聚体对 Hela 细胞的 IC50为
10. 9 mg·L -1,说明了其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的作
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细胞出现典型的凋
亡小体而细胞凋亡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牛凤兰等[22]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 (MTT)法测定菱
角皮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
其多糖组分 F3 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 U251 凋亡的作用。结
果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图谱上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在
7. 81,15. 63,31. 25,62. 50,25. 00 μg·ml -1浓度范围内,3 个
组分能够抑制 Hela 和 U251 细胞增殖,最高抑制率达 70%
以上,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了菱角粗多糖能够抑
制 Hela和 U251 细胞肿瘤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
赵文静等[27]采用 MTT 法、吖啶橙染色和 DNA 琼脂糖
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东北菱 T. manshu-
rica皮乙醇提取物对 HL-60 细胞的增殖、凋亡、凋亡率及线
粒体膜电位和 Caspase-3、9 蛋白活性的作用,结果发现,乙醇
提取物能抑制 HL-60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 HL-60 细胞凋亡,
均显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乙醇提取物能
够明显降低 HL-60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上调 Caspase-3、9 蛋
白活性。从而说明东北菱壳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 HL-60
0041
www. zgys. org 综 述
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 Caspase-3、9
蛋白从而诱导 HL-60 细胞凋亡有关。
谢艳茹[28]观察了菱角皮提取物对 SMMC-7721 细胞的
增殖的抑制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发现,菱角皮提取物作
用于 SMMC-7721 细胞 48 h后,其抑制率最高达到86. 04%并
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菱角提取物 50,100 g·ml -1作用 48 h
后,SMMC-7721 细胞核固缩为新月状、念珠状,出现典型的
DNA 梯形条带,表现为晚期凋亡细胞核的形状和特征;菱角
提取物在浓度为 25,50,100 g·ml -1时,作用 SMMC-7721 细
胞 48 h后,G1 期峰前均出现了代表细胞凋亡的亚二倍体
峰。由此证明了菱角提取物具有抑制 SMMC-7721 细胞的增
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2. 2 抗氧化
Song[18]采用 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从格菱 T.
pseudoincisa分离得到化合物顺-扁柏树脂酚的清除自由基的
能力。与维生素 E 清除 ABTS 自由基的 IC50值 25 μmol·
L -1比较,顺-扁柏树脂酚 (IC50 = 45. 6 μmol·L
-1)清除
ABTS的能力稍弱。与 BHA(IC50 = 22. 8 μmol· L
-1)和
Trolox(IC50 = 940 μmol·L
-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
力比较,顺-扁柏树脂酚(IC50 = 40. 5 μmol·L
-1)清除超氧
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远强于 Trolox,但略低于 BHA。
李鹏婧等[15]从菱角壳中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黄酮类组分体外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
由基和 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 L-抗坏血酸和 BHT 抗氧剂
比较,菱角壳提取物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远远强于 L-抗坏血
酸和 BHT,在 200 μg·ml -1浓度下,70% 丙酮提取物清除率
可达到87. 41%,其次为 70%甲醇提取物和 70%乙醇提取
物;在各浓度下,除 L-抗坏血酸外,菱角壳提取物对超氧阴离
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均超过 50%,说明了菱角壳提取物具有
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与 L-抗坏血酸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比较,菱角壳 3 种提取物与 L-抗坏血酸相
当,在 100 μg·ml -1浓度下,清除率超过 L-抗坏血酸,各剂量
菱角壳提取物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优于 BHT,与 L-抗
坏血酸的还原能力比较,3 种提取物均弱于 L-抗坏血酸,剂
量越高的样品还原能力越强。由此说明,菱角壳中黄酮类组
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Chiang等[14]采用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u 离子螯合
和还原能力测定 T. taiwanensis甲醇提取物不同部分的抗氧
化能力,结果发现,在 250 μg·ml -1浓度下,甲醇提取物的第
5 部分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0. 783 g·g -1),其次为
1 ~ 4 部分,同时 5 个部分对 Cu离子螯合和还原能力也是同
样的趋势。
Wang等[29]采用清除 DPPH自由基、清除 ABTS自由基、
还原能力和 APO方法测定 T. taiwanensis Nakai 壳水提取物
(HWETT)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DPPH 方法,浓度为
100 μg·ml -1,HWETT 清除率达到90. 7%;ABTS 方法中,
HWETT对 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加大,具
有浓度依赖性,Trolox当量为(1. 05 ± 0. 09)mmol;还原能力
测定方法中,HWETT与 VitC的还原能力相当;AOP 方法,浓
度为 100 μg·ml -1时,HWETT 的 AOP 与 25 μg·ml -1 BHT
相当。
Kang等[30]采用 DPPH,ABTS 和 FRAP 方法测定南湖菱
T. acornis壳石油醚(TASPE)、乙酸乙酯 (TASEA)和正丁醇
(TASBU)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TASEA 抗氧
化活性最强 (DPPH:IC50 = 1. 88 ± 0. 04 μg·ml
-1,ABTS:IC50
= 1. 02 ± 0. 04 μg·ml -1,FRAP = 8 578. 25 ± 59. 15 μmol TE
·g -1),强于阳性对照药物 BHT和 BHA。
2.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Kang等[30]首次采用以 PNPG 为底物 96 微孔板法对南
湖菱 T. acornis 壳的石油醚(TASPE)、乙酸乙酯 (TASEA)
和正丁醇 (TASBU)提取部位进行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研究,在 3 个提取部位中,TASEA 活性最强 (IC50 = 0. 42 μg
·ml -1),3 个提取部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远高于阳
性对照药物阿卡波糖 (IC50 = 1 103. 01 μg·ml
-1)。
2. 4 抗微生物
Rahman等[31]采用扩散法测定菱 T. bispinosa甲醇、乙酸
乙酯、氯仿及石油醚提取物对 5 种 G +菌和 11 种 G -菌的抑
制作用,发现甲醇提取物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 5 种 G +菌和
11 种 G -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在 9 ~ 14 mm 范围
内。
Parekh等[32]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 T. natans L. 的 1,4-
二氧杂环己烷、氯仿、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水提取物
抗 9 种 G +菌、14 种 G -菌,以及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结果
表明,7 种提取物中,水提取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
低,大多数菌株发生了抵抗,提取物的极性增大抗菌活性增
强,1,4-二氧杂环己烷提取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最强。
吴强等[33]采用纸片扩散法东北菱的挥发成分的抗菌活
性,结果发现,菱角挥发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
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
取的东北菱角皮挥发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
菌 MIC分别为 11%和 34%(体积比),超临界流体 CO2 萃取
法提取的东北菱角皮挥发性成分的 MIC 值分别为:8%、
22%(体积比),东北菱角仁的挥发性成分的 MIC 值分别为
10%、31%(体积比)。
Mandal等[26]对从 T. natans纯化得到的命名为 Tn-AFP
氨基酸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Tn-AFP 在体外可
通过破坏其细胞膜而抑制热带念球菌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
性。另外也显示,在实时 PCR 分析 MDR1 和 ERG11 基因表
达下调。
2. 5 镇痛
Agrahari等[34]采用甩尾和尾部浸泡法镇痛模型评价了
T. natans L. var. bispinosa Roxb. 的根甲醇提取物对瑞士白
化小鼠的镇痛作用。实验分为 6 组,每组 7 只,喷他佐辛为
阳性对照药物 (30 mg·kg -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 na-
tans L. var. bispinosa Roxb.的根甲醇提取物 200 mg·kg -1和
400 mg·kg -1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 < 0. 01)。在甩尾实
验中,给药 45 min 后,T. natans L. var. bispinosa Roxb. 的根
甲醇提取物 200 mg·kg -1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 < 0. 01)。
1041
中国药师 2014 年第 17 卷第 8 期 China Pharmacist 2014,Vol. 17 No. 8
在尾浸泡法中,给药 30 min 后,T. natans L. var. bispinosa
Roxb.的根甲醇提取物 200 mg·kg -1和 400 mg·kg -1均具有
显著的镇痛作用(P < 0. 01)。
2. 6 保肝
Wang等[29]采用 CCl4 诱导的 SD 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
对 T. taiwanensis的壳水提取物 (HWETT)的保护肝脏作用
进行评价。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
和 HWETT 各剂量(12. 5,25,125 mg·kg -1)组均可保护
CCl4 诱导的脂肪变性,HWETT 125 mg·kg
-1保护 CCl4 诱导
的脂肪变性作用强于阳性对照药物水飞蓟素 (200 mg·
kg -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发现
HWETT中低剂量组能显著(P < 0. 05)的降低 AST 和 ALT
的活力。因此表明,HWETT具有肝保护作用。
2. 7 免疫调节
Patel等[35]研究了 T. bispinosa水提取物(TBAE)的免疫
调节作用,采用绵羊红细胞免疫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同时利用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测定中性粒细胞
计数百分比的变化并采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结果发现,TBAE 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并且具
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TBAE 可以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
DTH反应平均足垫厚度和显著增强绵羊红细胞 (SRBC)所
致免疫抑制小鼠特异性抗体生成(P < 0. 05)。各 TBAE
(50,100,200 mg·kg -1)给药组,均可显著的提高免疫抑制
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计数 (P < 0. 01)。
2. 8 抗动脉硬化
Song[18]从格菱 T. pseudoincisa 分离得到化合物顺式-扁
柏树脂酚,并测定顺式-扁柏树脂酚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
HaCaT1 和 HaCaT2 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相关
性磷酯酶 A2 (Lp-PLA2)的作用。结果发现,顺式-扁柏树脂
酚对 LDL的抑制活性 (IC50 = 5. 6 μmol·L
-1)与阳性对照
药普罗布考 (IC50 = 2. 0 μmol·L
-1)相当。此外,顺式-扁柏
树脂酚对 HaCaT1、HaCaT2 和 Lp-PLA2 的半数抑制率分别为
IC50 = 280. 6 μmol·L
-1,IC50 = 398. 9 μmol·L
-1和 IC50 =
284. 7 μmol·L -1,均小于各自的阳性对照药油酸苯胺对
HaCaT1、HaCaT2(IC50 = 0. 32 mmol·L
-1,IC50 = 0. 30 mmol·
L -1)的抑制活性和 SB402564 对 Lp-PLA2 (IC50 = 6. 1 nmol
·L -1)的抑制活性,但是顺式-扁柏树脂酚对 HaCaT1、
HaCaT2 和 Lp-PLA2 的抑制活性大于其他植物来源的化合
物。
2. 9 降糖作用
Kang等[30]首次采用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研究
南湖菱 T. acornis壳的体内降糖作用。结果发现,南湖菱各
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和餐后血糖及 MDA含
量,南湖菱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TASEA 1 200 mg·kg -1)能
够显著升高肝糖原含量(P < 0. 05)并显著降低 TC 水平(P
< 0. 05),正丁醇部位 (TASBU 100 0 mg·kg -1)能够显著升
高小鼠血清中 SOD水平(P < 0. 05),各给药组不能显著降低
糖尿病小鼠血清中 TG 的水平,TASEA 和 TASBU 对四氧嘧
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很好的降低血糖作用。
3 结语
对菱属植物以及目前多集中在提取物方面,国内外对菱
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较少。国内有些学者对其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目前未见。菱属植
物中含有多种化合物类型,其中包括黄酮、多酚、甾醇、生物
碱等。菱属中的酚类成分抗癌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
菱属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癌、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抗微生物、免疫调节、镇痛、保肝、降血糖作用,因此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但菱属植物药理作用的药效学物质基础以及其
药理作用是否为多组分、多靶点,有必要进一步的对其提取
物有效部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
据和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Ho CY,Choi HK,Su HKH,et al. Numerical taxonomic study of the
nuts of genus Trapa in Korea[J]. Kor J Plant Tax,1987,17(1):45-
54
2 Kadono 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Variation of Trapa in Japan[J].
Acta Phytotax Geobot,1987,(38) :199-210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志[M]. 53 卷. 2 分册.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0. 1
4 熊治廷,王徽勤,孙祥钟. 湖北菱科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I)[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1) :45-53
5 熊治廷,王徽勤,孙祥钟. 湖北菱科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II) [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2) :157-164
6 熊治廷,黄德世,王徽勤,等. 湖北菱科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Ⅲ),分类性状的定量评价[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8 (1):
47-52
7 王月丰,丁炳扬,胡仁勇,等. 菱属植物形态性状的可塑性及其分
类学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2006,33(5) :567-572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第 11 卷.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684-4685
9 李向红,邓放明,刘展. 菱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J]. 中国食
物与营养,2004,10(8):20-22
10 冉先德. 中华药海[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 1584
11 牛风兰,陈林,宋德峰,等. 菱角的化学成分及药效活性研究进展
[J]. 中药材,2009,32(12) :1926-1929
12 Okonenko VU,Litvinenko VI,Tikhonov AI. Phenolic compounds of
Trapa maeotica[J]. Chem. Nat. Compd.,1971,7(4) :512
13 牛凤兰,刘国良,董威严,等. 水生植物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
分离[J]. 食品科学,2003,24(6) :91-93
14 Chiang PY,Ciou JY. Effect of pulverization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water caltrop (Trapa taiwanensis Nakai)pericarps[J]. LWT-Food
Sci Technol,2010,43(2) :361-365
15 李鹏婧,柳旭光,龙海荣,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菱角壳总黄酮及抗
氧化性研究[J]. 2011,食品科技,36(1) :167-171
16 牛凤兰,尹建元,董威严,等. 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及结
构鉴定[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5):852-855
17 董威严,牛凤兰,程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菱角中的没食子酸
含量[J]. 食品科学,2005,26(8):334-335
18 Song MC,Yang HJ,Bang MH,et al. Antioxidant and Antiatherogenic
Activity of cis-Hinokiresinol from Trapa pseudoincisa[J]. Arch Pharm
Res,2007,30(11) :1392-1397
19 Irikura T,Masuzawa K,Tanaka N,et al. Antitumor steroids from Tra-
pa frutis[P]. Jpn,JP47041522,1972-10-20
20 吕喆,尚庆坤,李丽敏.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菱角中甾醇
类化合物[J]. 东北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09,41(1):88-91
21 尚庆坤,玄玉实,朱东霞,等.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菱角
壳中的生物碱[J].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39(2):
82-86
2041
www. zgys. org 综 述
22 牛凤兰,董卿,巩宏伟,等. 菱角粗多糖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1005-1006
23 尚庆坤,李德谦,玄玉实,等.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研究野生菱
角壳中多糖化合物的单糖组成[J]. 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5,33
(1):73-76
24 牛凤兰,黄占有,吴秀华,等. 菱角挥发成分超临界萃取及GC-MS
方法检测[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 :119-120
25 牛凤兰,李晨旭,董威严,等. 东北菱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含量分
析[J]. 食品科学,2001,22(3) :84-86
26 Mandal SM,Migliolob L,Francob OL,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
fungal peptide from Trapa natans fruits with inhibitory effects on Candi-
da tropicalis biofilm formation[J]. Peptides,2011,32(8) :1741-1747
27 赵文静,牛凤兰. 菱角提取物诱导 HL-60 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J]. 中草药,2009,40(3):437-440
28 谢艳茹. 菱角提取物诱导人肝癌 SMMC-7721 细胞凋亡[J]. 肿瘤
学杂志,2011,17(1):34-37
29 Wang SH,Kao MY,Wu SC,et al.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pa tai-
wanensis Nakai Fruit Skin Extracts Conferring Hepatoprotection from
CCl4-Caused Injury[J]. J Agric Food Chem,2011,59(8) :3686-
3692
30 Kang WY,Li YY,Gu XZ,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a-glucosidase
inhibitory effect in vitro and antihyperglycemic of Trapa acornis shell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J]. J. Med. Plants Res.,2011,5
(31) :6805-6812
31 Rahman MM,Mosaddik MA,Wahed MII,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of Trapa bispinosa[J]. Fitoterapia,2000,71(6) :
704-706
32 Parekh J,Chanda S.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rapa natans L.
fruit rind extracted in different solvents[J]. Afr. J. Biotechnol.,
2007,6(6) :766-770
33 吴强,赵书欣,牛凤兰,等. 菱角挥发性成分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 :1273-1275
34 Agrahari AK,Khaliquzzama M,Panda SK. Evaluation of analgesic ac-
tivity of methanolic extract of Trapa natans l. var. Bispinosa roxb.
Roots[J]. J Current Pharm Res,2010,1(1) :8-11
35Patel S,Banji D,Banji OJF,et al. Scrutinizing the role of aqueous ex-
tract of Trapa bispinosa as an immunomodulator in experimental ani-
mals[J]. Int. J. Res. Pharm. Sci.,2010,1(1) :13-19
(2014-03-07 收稿 2014-04-27修回)
通讯作者:彭艳丽 Tel:13583125507 E-mail:ply567@ 163. com
降香挥发油研究进展
张波 李佳 刘红燕 彭艳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355)
摘 要 降香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挥发油成分为降香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降香临床用药较多,但资源有
限,深入了解降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及药理作用,提高降香药材利用率是降香研究中的两大重任。鉴于此,现就降香挥发
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剂学研究等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发利用降香挥发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降香;挥发油;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剂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9X(2014)08-1403-04
Research Progress in Volatile Oil from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Zhang Bo,Li Jia,Liu Hongyan,Peng Yanl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lieving pain were the main effects of Dalbergiae odoriferae T. Chen.
Modern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volatile oil was one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Dalbergiae odoriferae T. Chen. Dalbergiae odoriferae T.
Chen was applied in clinics widely,however,its natural resource was limited.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urther study the com-
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Dalbergiae odoriferae T. Chen and enhance the medicinal material avail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f the volatile oil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olatile oil.
KEY WORDS Dalbergiae odoriferae T. Chen;Volatile oil;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Pharmaceutical re-
search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
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分布于海南省、广东、广西等地,部分来
自进口。降香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止血的功效,用于吐血、衄
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1]。
目前临床使用的含降香的中成药有冠心丹参片、香丹注射
液、天香丹胶囊、乳结消散片、芪参益气滴丸等。降香主要化
学成分为挥发油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
橙花叔醇,相对含量占45. 23% ~ 69. 13%[2],此外还有 β-没
药烯、β-金合欢烯、氧化石竹烯、金合欢醇等。随着降香挥发
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深入,降香作为样方配伍使用
越来越多,开发潜力大。
1 化学成分
降香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nerolidol),又称苦橙
油醇,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刘心纯等[3]研究表明降香挥发油
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其中橙花叔醇、氧化橙花叔醇及其
异构体占总油93. 64%。此外,刘洪玲[4]采用水蒸汽蒸馏法
(SD法)从降香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别出 13 种化学成分,主
要成分是橙花叔醇,相对百分含量为57. 36%。郭丽冰等[5]
采用 CO2 超临界萃取法(SFE-CO2 法)和 GC-MS联用分析技
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分离出 52 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
含量大于 15%的为橙花叔醇(38. 24%)、2,4-二甲基-2,4-庚
二烯醛(25. 826%)、2,4-二甲基-2,6-庚二烯醛(18. 477%)。
3041
中国药师 2014 年第 17 卷第 8 期 China Pharmacist 2014,Vol. 17 N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