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葛属植物根的异黄酮类成分分析



全 文 :2 汤一麟 ,承介静 ,戴蔼善 . 针吸细胞学检查—— 甲亢治疗选择的
新措施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1989, 5( 4): 212
3 汤一麟 ,承介静 ,叶 莘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手术选择的新设
想 . 上海医学 , 1990, 13( 6): 21
( 1997-08-16收稿 , 1997-11-20修回 )
(本文编辑 邓晓群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 Apr; 19( 2)∶ 189~ 190
葛属植物根的异黄酮类成分分析
曾 明 张汉明 郑水庆 苏中武
  葛根为常用中药 ,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和止泻
的功效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麻疹不透、热痢、泄
泻 和 高血压颈项强 痛。 葛 根的有效成 分为葛根 素
( Puera rin)、大豆甙 ( Daidzin)和大豆甙元 ( Daidzein )等异黄
酮类 [1, 2] ,葛根素为主要有效成分。 中国药典 ( 1995年版 )收
载的原植物有野葛 [Pueraria lobata ( Willd. ) Ohw i ]及粉葛
(P . thomsonii Benth. )。 我国产葛属植物约 9种 , 2变种 [3]。
据报道葛属的部分植物在某些地区亦作为葛根入药 [4 ]。为合
理利用葛属植物资源 ,我们检测了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药材
样品 ,以期对它们作出质量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野葛及葛属其他植物的根采自全国各地 ,详见
表 1。葛根素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大豆甙、
大豆甙元对照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其他所
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UV-265(日本岛津 ) ; Wa ters 510
泵 ; Wa ters 486 UV检测器 ; Water s 810工作台。
1. 2 方法  UV法测定葛根总黄酮 , HPLC法测定葛根中
几种异黄酮类成分 ,方法皆同文献 [5 ]。
2 结 果
检测结果见表 1。
3 讨 论
  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野葛明显高于葛属其他种植物 ,
其次为粉葛 ;野葛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 ,分布几遍全国 ;粉
表 1 野葛及葛属植物根的异黄酮含量
样品名 产地 采集时间 成分含量 (% )总黄酮 葛根素 大豆甙 大豆甙元
野葛 ( P. lobata ) 山东泰安 1994-09 8. 5125 4. 5563 0. 0889 0. 0219
天津蓟县 1994-10 16. 4408 8. 0299 1. 8234 0. 1733
辽宁旅顺 1994-08 21. 67511 1. 5045 3. 9546 0. 0867
陕西西安 1994-10 10. 7983 4. 0388 1. 9024 0. 1805
河北井陉 1994-08 12. 8173 4. 5382 0. 8863 0. 1410
江西南昌 1994-08 9. 7353 2. 1856 1. 5896 0. 0908
浙江临安 1995-05 6. 7502 3. 2278 0. 5334 0. 1280
安徽金寨 1994-09 5. 4422 2. 5025 0. 4088 0. 0514
四川峨嵋 1994-10 20. 1758 7. 2752 4. 0485 0. 1176
贵州岑巩 1994-10 10. 2109 4. 3819 0. 7104 0. 1302
粉葛 ( P. thomsoni i ) 云南景洪 1995-01 4. 1073 2. 7722 0. 2747 0. 0220
云南丽江 1994-11 2. 5388 0. 8420 0. 2089 0. 0295
云南大理 1994-11 3. 3172 1. 5058 0. 4497 0. 0503
江西奉新 1994-08 2. 7936 1. 2425 0. 2969 0. 0339
峨嵋葛 ( P. omeiensis ) 四川峨嵋 1994-11 2. 4433 0. 9747 0. 2482 0. 0403
密花葛 ( P. alopercuroides ) 云南景洪 1995-03 0. 9308 0. 0247 0. 0253 0. 0010
黄毛葛 ( P. calycina ) 云南永胜 1994-11 0. 9627 0. 1185 0. 0623 0. 0046
食用葛 ( P. ed uli s) 云南巍山 1994-11 1. 8824 0. 0043 0. 2237 0. 0323
云南丽江 1994-11 1. 3002 0. 0170 0. 0480 0. 0194
苦葛 ( P. peduncular is ) 四川峨嵋 1994-11 1. 2820 0. 1186 0. 1097 0. 0133
云南巍山 1994-11 1. 4024 - 0. 1036 0. 0168
三裂叶葛 ( P. phaseoloides ) 广东广州 1994-09 1. 3944 0. 0262 0. 0305 0. 0217
越南葛 ( P. mon tana ) 广东博罗 1995-11 1. 0936 - 0. 0073 0. 0209
湖南琅塘 1994-08 3. 7406 1. 3624 0. 2522 0. 0460

葛产自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地 ,广西有大量栽培 ;这与
目前商品市场葛根的主流品种为野葛和粉葛相符合。古代文
献报道 [6, 7]野葛产于江南 ,但据我们调查 ,北方不仅亦产野
葛 ,且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今后应注意充分利用北方资源。
粉葛的淀粉含量高 ,食用价值高 ,但药用价值低于野葛。
葛属的其他种均属地区性分布 ,峨嵋葛、食用葛和苦葛
·189·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 Apr; 19( 2)
⒇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上海 , 200433
曾 明 ,男 , 1963年 9月生 ,硕士 ,讲师 ,现攻读博士学位
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 ;三裂叶葛、越南葛分布于华南及云
南 ;黄毛葛、密花葛则集中在云南。这些种的葛根素及总黄酮
的含量明显低于野葛 ,但大豆甙及大豆甙元的含量差异不明
显 ,作为葛根入药虽不妥 ,但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苦葛有
毒 ,民间用于毒鱼、杀虫用 ,不宜作为葛根使用。 但苦葛皂甙
类含量较高 ,进一步的化学、药理研究正在进行中。
关键词 葛根 ; 葛属 ; 异黄酮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284. 1
参 考 文 献
1 周运鹏 . 葛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中西医结合杂
志 , 1984, 1( 11): 699
2 赖详林 ,唐 冰 . 葛根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 中国中药
杂志 , 1989, 14( 5) : 308
3 吴德邻 ,陈忠毅 ,黄向旭 . 中国葛属 ( Puera ria DC. )的研究 . 热带
亚热带植物学报 , 1994, 2( 3): 12
4 顾志平 ,连文琰 ,陈碧珠 ,等 . 中药葛根资源的调查研究 . 中药
材 , 1993, 16( 8): 13
5 曾 明 ,张汉明 ,郑水庆 ,等 . 野葛中活性成分的动态研究 . 第二
军医大学学报 , 1997, 18( 2): 150
6 孙冯翼 ,孙星衍 编辑 . 神农本草经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63
7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121~ 122
( 1997-08-28收稿 , 1997-12-05修回 )
(本文编辑 沈志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 Apr; 19( 2)∶ 190~ 191
不同剂型曲马朵用于产时镇痛的临床观察
陈晓爽△ 李 莪△ 翁梨驹△ 李艳芳△ 胡仲瑾

  产痛可引起产妇及胎儿酸中毒、氧耗增加 ,胎盘绒毛间
血流减少及子宫收缩力减弱 [1 ]。 过去常用镇痛药为哌替啶、
吗啡等对胎儿及新生儿有呼吸抑制作用 ,而曲马朵 ( T ra-
mado l)对呼吸无抑制作用 [2 ]。 本文报道两种剂型曲马朵 (口
服及肌注 )用于产时镇痛的效果、对产程的影响及对胎儿及
新生儿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 1 对象选择及分组  120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 21~ 31
岁 ,孕期为 37~ 41周 ,单胎头位。既往无严重慢性病史 ,无长
期使用镇静及镇痛药史 ,进入产程活跃期 ,宫口扩张> 2 cm,
无严重产科并发症 ,产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 产妇随机分为
3组: ( A )对照组 60例 ,不用任何镇静、镇痛药物 ; ( B)曲马朵
肌注组 30例 ,每次 100 mg; ( C)曲马朵口服组 30例 ,每次
100 mg。 曲马朵为德国格兰泰药厂生产。
1. 2 观察指标
1. 2. 1 镇痛疗效评判 对产痛的缓解程度定为满意、有效
及无效 ,由医患双方各自评价。 满意:自觉产痛完全解除 ,观
察产妇宫缩时安静。有效: 自觉产痛有所减轻 ,观察产妇宫缩
时较安静 ,可有轻微呻吟。 无效:自觉产痛无任何改善 ,产妇
大叫、不安。
1. 2. 2 对产程的影响 记录各组进入观察至分娩的时间 ,
产程各阶段进展及时间 ,应用催产素例数 ,分娩方式及有关
各项参数。
1. 2. 3 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用药后定时 CST监测 ,观察
胎心变化及种类 ,羊水性状。分娩时记录新生儿心率、呼吸次
数 ,阿氏评分并立即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测定。 取血方法同
文献 [3 ],血样于 10 min内完成分析 (丹麦 ABL520自动血
气分析仪 )。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 x-± s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和 χ2
分析。
2 结 果
2. 1 产时镇痛效果  B组中效果满意及有效例数为 22例
( 73. 3% ) , 8例无效 ; C组中有 19例 ( 63. 0% )自觉有效或效
果满意者 , 11例无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A组所有产妇均
有较明显产痛。 B组药物起效时间为 ( 16. 74± 8. 06) min,明
显短于 C组 ( 26. 05± 5. 42) min (P < 0. 01)。
2. 2 对产程及分娩的影响  3组在各产程时间、平均产后
出血量、进入观察至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分布情况 (表 1)等
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 1 分娩方式分布
组别 n 阴道分娩
n %
阴道手术及剖宫产
n %
加用催产素
n %
A 60 56 93. 3 4 6. 7 16 26. 7
B 30 27 90. 0 3 10. 0 10 33. 0
C 30 26 86. 7 4 13. 3 10 33. 0
2. 3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产程中出现羊水二度以上粪
染、 CST胎心发生变异或者晚期减速病例数 , B组为 8例
( 26. 7% ) , C组为 3例 ( 10. 0% ) , A组为 16例 ( 26. 7% ) , 3组
间无显著差异。新生儿各观测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表
2)。 B组中有 2例新生儿 1 min阿氏评分≤ 7分 ,但均有脐绕
颈及第二产程延长助产情况 , 5~ 10 min阿氏评分均 8分以
·190·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 Apr; 19( 2)
⒇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 ,上海 , 200003;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陈晓爽 ,女 , 1969年 10月生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