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分布格局



全 文 :第 22卷 第 8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l.22 No.8
2008年 8月 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Aug.2008
文章编号:1003-7578(2008)08-139-06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分布格局*
冯缨 , 潘伯荣 , 严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11)
  提 要:新疆是我国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最多的省份 ,有 19种 ,约占了 82.6% ,其中新疆
特有种有 5个 ,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分布种类最多;从沙拐枣的形态 、遗传 、物候 、抗逆性以及分
布格局五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揭示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
系 ,并为深入开展沙拐枣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 ,以及自然植被的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科
学依据 。
关键词:沙拐枣属;多样性;分布格局
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识码:A
1 植被概况
沙拐枣属(CaligonumL.)隶属蓼科 ,全世界共有 35种[ 1、2] ,中国分布有 23种 , 8个中国特有种。本属
分布在南非 、欧洲东部及亚洲。我国是该分布区的最东端 ,主要产于内蒙古 、宁夏 、甘肃和新疆等省区 。沙
拐枣是荒漠植被的重要建群种之一 ,是耐干旱 、抗风蚀 、生长快 、易繁殖的优良防风固沙植物。
2 植物多样性特点
2.1 物种多样性
沙拐枣属的分类主要依据果实的形态 ,但它们的特征变异性很大 ,根据主要的果实表征被分为四组:
即泡果组(Sect.Caliphysa(Pal.)Endl.Gen.)、翅果组(Sect.Ptcrococcus(Pal.)Endl.Gen.)、基翅组(Sect.
Caligonumu—Sect.PteygobasisBorszcz.)和刺果组(Sect.MedusaSosk.etAlexandr.)。
新疆沙拐枣种类有 19[ 3]种 , (若羌沙拐枣 Caligonumjuochiangense被归并到小沙拐枣 C.pumilum),占
中国沙拐枣种类的 82.6%。。其中有 2个为引入栽培种 ,即乔木状沙拐枣(C.arborescens)、头状沙拐枣
(C.caput-medusae);5个新疆特有种 [ 4] ,即⑴三列沙拐枣(C.trifarium)、⑵英吉沙沙拐枣(C.yingisari-
um)、⑶库尔勒沙拐枣(C.kuerlese)、⑷吉木乃沙拐枣(C.jimunaicum)、(5)奇台沙拐枣(C.klementzi)占中
国特有种的 62.5%。因此 ,沙拐枣属的种类在新疆是十分丰富而重要的 。
2.2 形态多样性
沙拐枣的花期长 ,是干旱区优良的蜜源植物。小花 2 ~ 4朵簇生 ,花色有白 、粉至深粉色的变化式样 ,
花瓣反折 、花蕊呈粉红色;果形似枣 ,呈长椭圆形 ,具有粗糙的刚毛 ,有四条棱肋 ,盘旋状扭曲 ,成熟初期为
浅黄色和红色 ,成熟后为暗褐色 。成熟期极不一 ,种子成熟后易于脱落 。
以刺果组为例 ,表 1显示各种沙拐枣的花色 、果形和瘦果上刺毛刺毛的多样变化:
可见沙拐枣种子复杂多样 ,其中刺果组中种子肋的扭曲度 、瘦果上刺毛密集程度和刺的软硬 ,以及种
子上有几行刺 ,都是该属植物到种级别鉴定的重要依据 。
2.3 遗传多样性(表 2)
结果表明:2X是稳定的物种 ,可为该属的起源 、进化和分类提供基础资料 ,为其细胞学补充新资料。
* 收稿日期:2007-6-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经典分类资助项目:国产沙拐枣属特有种分类地位的确定
作者简介:冯缨 , (1963-),女 ,汉 ,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生态研究.E-mail:luckfy@ms.xjb.ac.cn
DOI :10.13448/j.cnki.jal re.2008.08.001
表 1 刺果组沙拐枣花色 、果形的多样变化
Tab.1 Flowercolor, seedtypesofSect.MedusaSosk.etAlexandrofCaligonum
种  名 花色 果大小(mm) 果肋有刺(行) 瘦果上刺毛
沙拐枣 C.mongolicum 白-淡粉 8-12×7-11  2-3 左旋 等长或长于瘦果宽度、毛发状 、易折
戈壁沙拐枣 C.gobicum 淡粉 11-18×10-15  2 等长或长于瘦果宽度、稀疏 、较粗 、易折
甘肃沙拐枣 C.chinense 淡粉-深红 10-15×10-14  3 右旋 稠密 、坚硬
小沙拐枣 C.pumilum 淡红 7-12×6-8  1 毛发状 、易折
三列沙拐枣 C.trifarium 淡红 10-21×8-18  3混 2 稠密 、坚硬
艾比湖沙拐枣 C.ebinuricum 淡红 10×18  2 瘦果先端长喙刺较粗,成束状
吉木乃沙拐枣 C.jeminaicum 白-淡红 10-12  2 细软
乔木状沙拐枣 C.arborescens 红色 15-25×10-20  2 密集交织 、掩藏瘦果
头状沙拐枣 C.caput-medusae 紫红色 10-30  2 极密集 ,伸展交织 、掩藏瘦果
塔里木沙拐枣 C.roborowski 白-淡红 8-15  2 右旋 较密或较疏 、粗壮 、坚硬
库尔勒沙拐枣 C.kuerlese 红色 16-18×14-16  1 纤细 ,质脆易折
英吉沙沙拐枣 C.yingisaricum 红色 7-10×6-8  1 短于瘦果宽度 、稀疏 、较硬
2.4 物候期多样性
沙拐枣属植物一般翌年 3月 29日返青 , 5
月 15日分生出新枝 , 6月 9日为孕蕾期 , 8月
18日种子成熟 , 地上茎叶于 9月 15日枯黄 。
生育期 l18d左右 。个别植株有第 2个盛花期 ,
并于 8月下旬开花 ,但种子不能成熟 [ 6] 。表 3
显示各种沙拐枣在吐鲁番地区的物候期变化。
结果显示 ,泡果沙拐枣和红皮沙拐枣萌动
最早(3月中旬), 这两个种源均分布在额尔齐
斯河沿岸哈巴河 、布尔津和吉木乃县的沙丘地
区 ,是我国分布最北的沙拐枣群落 ,显然其生态
特点是能耐受更低的温度和喜欢较多的降水 。
所以气温稍微转暖 ,配合春季的湿气 ,最早开始
萌动 ,有效生活周期长 ,约 60天 ,而塔里木沙拐
表 2 沙拐枣属染色体数目多样性 [ 5]
Tab.2ThechromosomenumberofdeferentCalligonum
组 别 种 名 染色体数目 倍数性
泡果组 泡果沙拐枣 C.junceum 18 2X
白皮沙拐枣 C.leucocladum 18 2X
翅果组 无叶沙拐枣 C.aphylum 36 4X
红皮沙拐枣 C.rubicundum 36 4X
心形沙拐枣 C.cordatum 18 2X
基翅组 密刺杀拐枣 C.densum 18 2X
奇台沙拐枣 C.klementzi 18(24) 2X异倍体
蒙古沙拐枣 C.mongolicum 18(27) 2X3X
小沙拐枣 C.pumilum 18 2X
刺果组 艾比湖沙拐枣 C.ebi-nuricum 18 2X
乔木状沙拐枣 C.arborescens 18 2X
头状沙拐枣 C.caput-medusae 36 4X
塔里木沙拐枣 C.roborovski 36 4X
枣和小沙拐枣萌动最迟(4月上旬),属南疆 、东疆干热地区种源 ,所以需要相对高温才可萌动 ,但为躲避夏
季炎热 ,有效生活周期缩短到约 40天 。这与其在长期演化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自身特有的生长方式分不
开 。
表 3 各种沙拐枣在吐鲁番地区的物候期(旬 /月)
Tab.3ThephonologicalphasesofdeferentCalligonum inTurupan
种    名 芽萌动期 新梢生长期 开花期 果熟期 落叶期
泡果沙拐枣 Caligonumcaliphysa 中 /3 下 /3 上 /4 上-下 /5 中 /10
淡枝沙拐枣 C.leucocadum 下 /3 上 /4 中 /4 中-下 /5 下 /10
红皮沙拐枣 C.rubicundum 中 /3 上 /4 中 /4 中-下 /5 下 /10
无叶沙拐枣 C.aphyllum 下 /3 上 /4 中 /4 中-下 /5 中 /10
奇台沙拐枣 C.kiementzi 下 /3 上 /4 下 /4 中-下 /5 中 /10
密刺沙拐枣 C.densum 下 /3 上 /4 中 /4 上-下 /5 下 /10
心叶沙拐枣 C.cordatum 下 /3 上 /4 下 /4 中-下 /5 中 /10
沙拐枣 Caligonummongolicum 下 /3 上 /4 中 /4 中-下 /5 下 /10
小沙拐枣 Caligonumpumilum 上 /4 中 /4 下 /4 中-下 /5 下 /10
艾比湖沙拐枣 Caligonumebinuricum 下 /3 上 /4 下 /4 中-下 /5 上 /11
乔木沙拐枣 Caligonumarborescens 下 /3 上 /4 下 /4 中-下 /5 下 /10
头状沙拐枣 Caligonumcaput-medusae 下 /3 上 /4 下 /4 中-下 /5 下 /10
塔里木沙拐枣 Caligonumroborowski 上 /4 中 /4 下 /4 中-下 /5 上 /11
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的生活史 ,也就造就了沙拐枣多样的物候特点 。在吐鲁番地区 3月底气温开始
回暖 ,冬季积累的冰雪逐渐融化 ,土壤的水分充足 ,植株依存于干旱区春天较浅层的地表水分供应 ,开始萌
发 ,枝条萌发后 ,根快速生长 ,迅速扩大吸水面积 ,以充分利用短时丰富的水分在较湿润环境迅速扩大群
体 。此期地上部高生长少 ,主要是粗生长 ,以减少蒸腾面积 ,并在其中贮存水分 。到 7月初时环境已很干
·140·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 22卷
旱 ,这时地上部停止生长 ,甚至衰老萎缩 ,表面积减少 ,蒸腾降低。根快速向深处生长 ,其长度超过地上 ,向
纵深处吸收深层的水 。在干旱炎热到来之前完成生殖生长 ,于是 ,一次结实大量种子 ,以新一代种子形态
潜藏于荒漠 ,这些植物在严酷环境中各自演化形成了高度适应干旱 、盐碱 、风沙等胁迫因子的不同方式和
生存对策。
2.5 抗逆多样性特点
沙拐枣属植物根系发达 ,枝条茂密 ,萌蘖能力强 ,能适应条件极端严酷的生境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
漠地区 ,具有抗风蚀 、耐沙埋 、抗干旱 、耐瘠薄等特点 ,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始终保持着其优势种和建群种的
地位。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荒漠区优良的固沙植物。
2.5.1 抗旱特性
苏培玺等[ 7]在巴丹吉林沙漠的研究表明:沙拐枣具有 C4光合碳同化途径或具固氮能力的植物 ,具有
较高的光合能力 ,其日光合速率约为 24.06μmol/m2 /s;在 4 ~ 10月份 ,基径为 2.86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
平均耗水量约为 4183.37g[ 8] 。在适应干旱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沙拐枣叶片退化 ,茎杆光滑 ,表面有一层白
色的表皮 ,能反射强烈的阳光 ,用绿色枝条进行光合作用 ,借此减少受光面积和水分散失抗御炎热和干旱
的环境 。以保护内部组织不受剧烈危害 ,并减少体内水分和养分消耗 ,除叶片具有旱生结构外 ,其根系的
水平层状分布与广阔的根幅无疑扩大了其吸水面积 ,能广泛吸收沙层中的凝结水 。所以在保持组织水分 ,
增强组织的吸水 ,贮水能力方面沙拐枣具有较强的优势 ,能在水分短期充裕时吸水并贮存于体内 ,来适应
荒漠降水特点和忍耐 、抗御较长时间的干旱 ,以较强的保水 、贮水能力和很高的水分利用率适应土壤与大
气干旱的双重胁迫。
据张孝仁研究[ 9]结果表明:几种沙拐枣抗干早 、抗风蚀性的强弱顺序为红皮沙拐枣 >奇台沙拐枣 >
密刺沙拐枣 >白皮沙拐枣 >泡果沙拐枣 >头状沙拐枣 >乔木状沙拐枣 。
2.5.2 抗风蚀 、耐沙埋特性
沙拐枣抗风蚀能力极强 ,根部有根鞘保护 ,萌蘖能力强 ,沙埋后可生长不定根 ,也能从其裸露的根系上
长出根蘖苗 ,生成新的植株 。多年生植株受风蚀后 , 主根与侧根露出很多 ,仍能正常生长。同时沙拐枣茎
枝坚硬 ,木质部发达 ,韧皮部极度退化 ,绿色同化嫩枝春季生长迅速 ,逐渐加厚了皮层 ,增强了沙拐枣抗高
温和抗风沙切割的能力。它的主干多不明显 ,分枝多 ,呈 “之 字形 ,根系发达 ,有的根水平延伸距离可达
30m左右 ,垂直根可深达 6m左右 。发达的根系和多分枝的灌丛株型 ,使沙拐枣在风沙活动频繁的荒漠地
带成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
2.5.3 耐寒特性
沙拐枣极耐寒 ,据资料报道在冬季极端气温达 -40 C以下 ,亦能安全越冬。毫无冻梢 。
2.5.4 耐贫瘠性
沙拐枣具有根瘤菌 ,能固定大气中的氮 ,故在含氮量极低的(0.005以下)流动沙丘上能旺盛地生长 。
在雨季施有机肥料的苗床上育苗 ,其树高与无施肥料的苗木 ,没有明显差异 ,相反在半固定的沙丘上反而
生长健壮。
2.5.5 生物共生特性
在沙拐枣开花期 ,每天清晨蜜蜂迁飞时间和沙拐枣开花时间以及传粉行为同步 ,这一放花特性对沙拐
枣与蜜蜂的共生关系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使蜜蜂能成功授粉 ,结大量的种子。
3 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格局
3.1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分布多样性
新疆沙拐枣属的分布主要属于三个类群:中亚 、俄罗斯和当地发生的特有成分。分布状况(表 4)。
  其中 ,在新疆境内 ,根据种类分布区域又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北疆分布型 13种 ,有:C.junceum、C.leucocladum、C.aphylum、C.rubicundum、C.densum、C.colubrinum、
C.squarrosum、C.klementzi、C.mongolicum、C.gobicum、C.trifarium、C.ebi-nurcum、C.jimunaicum。
  东疆分布型 6种 ,有:C.junceum、C.leucocladum、C.cordatum、C.mongolicum、C.pumilum、C.roborovski。
  南疆分布型 7种 ,有:C.junceum、C.mongolicum、C.chinense、C.roborovski、C.kuerlense、C.yingisaricum、
Caligonumjuochiangense。
·141·第 8期 冯缨等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分布格局
表 4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在世界的分布情况
Tab.4 DistributionofthespeciesofCalligonum L.intheworld
Name Russia Mongolia Turkmenistan Kazakhstan Tajikistan Uzbekistan SW Asia 内  蒙 甘 肃 新   疆 青 海 特有种
C.junceum √ √ √ √ √ √ √ √
C.leucocladum WSiberia √ √ √ √ √ 天山北麓
C.aphylum √ √ √ √ √ √ West霍城
C.rubicundum WSiberia √ √ WEST-NORTH额尔齐斯河岸
C.cordatum √ √ 吐鲁番
C.densum √ √ WEST霍城
C.colubrinum √ √ East奇台
C.squarrosum √ √ √ East奇台
C.klementzii East奇台 、木垒 、阜康 新
C.mongolicum √ middlewest west、宁 East
C.gobicum SW √ west norther
C.chinense √ East 中
C.pumilum √ East、若羌
C.zaidamense 柴达木盆地 中
C.alaschanicum west west 中
C.trifarium 精河艾比湖 新
C.ebi-nurcum √? 天山北麓
C.jimunaicum WEST-NORTH吉木乃 新
C.arborescens √ √ √ 甘 、宁 、引种 引种
C.caput-medusae √ √ 甘 、宁 、引种 引种
C.roborovski √ west East、South
C.kuerlense 天山南麓 新
C.yingisaricum 天山南麓西部 新
从统计可知 ,北疆准噶尔盆地种类最多 ,为我国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 ,其次为南疆和北疆地区 ,可见新
疆是我国沙拐枣集中产地之一 。
3.1.1 各地区间的沙拐枣种类的关系
相似性分析: β =2J/(a十 b)
式中:a—a地区中的物种总数;b—b地区中的物种总
数;J—为两地区共有的物种数
通过计算两两地区间的相似系数可发现 ,虽然 ,三地区
各主要荒漠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种类共有现象 ,但各主要荒
表 5 各地区间的相关分析
Tab.5ThecorrelationanalysisamongchurchyardinXinjiang
北 疆 东 疆 南 疆
北 疆 1.00
东 疆 0.32 1.00
南 疆 0.20 0.46 1.00
漠间沙拐枣属分布的相似系数都很小(表 5),表明各地区间保持着完整的独立分化结构 ,相比之下 ,南疆
同东疆的相似性较大(0.46),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地理区域无阻隔 ,东疆实际上已经伸入到南疆地区 ,分布
区形成有小部分的渗透 ,显示实际上两地关系也不密切 。新疆沙拐枣种类有 19种 ,但地区间联系并不紧
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分化的强烈性。
在新疆境内 ,向南沙拐枣属植物可分布到北纬 37。和田的昆仑山北麓 、阿尔金山北麓广大的沙壤质冲
积扇下部;向北 ,可分布到北纬 48。的额尔齐斯河 、哈巴河的高河漫滩或低阶地的积沙地段;向西沙拐枣最
远可到达东经 76。的英吉沙地区;向东 ,可到达东经 94。的伊吾区域。新疆广泛的分布和发育的原因在于:
该属植物抗旱 、抗热 、耐沙埋;主要生长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冲积上覆薄沙的地段或丘间起伏沙地 。因
此 ,沙拐枣属植物的分布往往与干旱地区荒漠 、戈壁 、沙漠有密切联系 ,生境土壤为砂质或沙砾质的荒漠化
灰钙土和灰棕色荒漠土。由于新疆荒漠是亚非荒漠区中生态条件最严酷的地区 ,这里大陆性最强 , 沙质
基质流动性最强 , 砾质戈壁面积大 ,壤土基质普遍含有盐分等 , 所以就造就了它特有的沙拐枣群系在新
疆的广泛分布。
3.2 新疆地区沙拐枣属群落分布多样性
在新疆有 12种沙拐枣能以建群种形成群系 [ 10-12] ,因而它们组成了群落类型相当多样的群系纲 。由
于极端干旱的生境 ,沙拐枣灌木荒漠植被的种类组成相当贫乏。主要优势植物只有 60种左右。都是旱生
和超旱生种类。最多的为藜科植物 ,其次是十字花科 、柽柳科 、禾本科 、豆科 、麻黄科 、蒺藜科等。生态适应
性极强 ,逆境耐受力高 ,在沙化 、盐碱化的土壤环境中生存发育 ,成为优势种 。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植化相
·142·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 22卷
克作用 ,阻止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因此 ,往往以单一的种群群落方式出现 。
  (1)红皮沙拐枣(C.rubicundum)群系沿额尔齐斯河进入我国后 ,只分布到哈巴河 、吉木乃和布尔津境
内 ,此类种向中旱生植物过渡 ,在河沿岸群落盖度从 10 -60%变化很大 。伴生种有沙蒿(Artemisiaalbi-
cerata)、沙地麻黄(Ephedralomatolepis)、沙蓬(Agriophylumsquarosum)、羽毛三芒草(Aristidapennata)、独
尾草(Eremurusinderiensis)、角果藜(Ceratocarpusarenarius)、大赖草(Leymusracemosus)、柴翅猪毛菜(Salso-
laafinis)、粉苞菊(Chondrilaambigua)等 。在河漫滩或低阶地的积沙地段 ,形成红皮沙拐枣 +灌木铃铛
刺或红皮沙拐枣 +岩黄芪 +柽柳 +锦鸡儿等群落 ,在高阶地相对干旱一些的沙丘上 ,红果沙拐枣群落组成
为纯群落 ,或仅有白梭梭(Haloxylonpersicum)伴生。
  (2)淡枝沙拐枣(C.leucocladum)群系分布在天山北麓沙漠地区 ,在流动沙丘地区 ,形成淡枝沙拐枣
+白梭梭群落 ,伴生种有三芒草(A.heymanni)、沙蒿 、早熟虫实(Corispermumlehmannianum)、木本猪毛菜
(S.arbuscula)等 ,总盖度只有 20%。半固定沙地上则生长淡枝沙拐枣与一年生沙生草本植物组成群落 ,
伴生种有角果藜 、羽毛三芒草 、异果鹤虱(Heterocaryumrigidum)等 ,总盖度达到 20%。
  (3)艾比湖沙拐枣(C.ebi-nurcum)群系只分布在艾比湖周围的沙地上 ,盖度 30 ~ 40%。伴生种有白
梭梭 、梭梭(H.ammodendron),或淡枝沙拐枣和泡果沙拐枣 。
  (4)无叶沙拐枣(C.aphylum)群系只分布在伊犁 、霍城 ,多生长在半固定沙丘上 ,生境水分条件良
好 。总盖度达 40%以上 ,其主要群落类型有:无叶沙拐枣 +地肤 +三芒草 ,无叶沙拐枣 +猪毛菜 +棘豆
-蒿子 。伴生种有霍城黄芪(Astragaluskarkarensis)、白枝天芥菜(Heliotropiumargusioides)、对节刺(Horan-
inoviaulicina)、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latens)、鹤虱(L.myosotis)、角果藜等。
  (5)密刺沙拐枣(C.densum)群系只分布在伊犁的霍城地区 。也生长在半固定沙丘上 ,主要同白梭梭
组成群落。伴生种有银沙槐(Ammodendronbifolium)、霍城黄芪 、三芒草 、多枝柽柳(Tamarixramosisima)、
驼绒藜 、木蓼(Atraphaxisfrutescens)等 ,盖度 40%。
  (6)心形沙拐枣(C.cordatum)群系生长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上 ,在乌尔禾地区可见到高达 2m,丛
径 2 ~ 5m2。其群系为心形沙拐枣 +白梭梭 -骆驼刺。伴生植物有白剌(Nitrariasphaerocarpa)、多枝柽柳 、
铃铛刺(Halimodendronhalodendron)等 ,并有大量一年生草本植物层片。
  (7)泡果沙拐枣(C.junceum)群系是准噶尔盆地四周广泛分布的类型 ,并向南侵入到哈密和吐鲁番盆
地 ,群落组成中有梭梭 、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硬枝猪毛菜(S.brachiata)为次优势种 ,伴生种有小
蒿 、盐生假木贼(Anabasissalsa)、驼绒藜 、盖度可达 50%。是沙拐枣群落中生物量较高的群丛 。
  (8)奇台沙拐枣(C.kleinentzi)群系只在奇台 、木垒和阜康一带在沙漠外缘沙地多呈不连续的斑点状
分布 ,分布区十分狭窄 。种类组成贫乏 ,盖度仅 30%。伴生种有白梭梭 、淡枝沙拐枣 、沙漠绢蒿(A.san-
tolinum)、羽状三芒草 、沙蓬 、刺沙蓬(S.pestifer)、对节刺等。春季群落中尚有少量短命植物出现。
  (9)沙拐枣(Caligonum)群系的分布在奇台 、哈密 、鄯善 、罗布泊至若羌一带形成大面积群落 ,群落总
盖度达 10%,伴生种膜果麻黄(E.przewalski)、刺沙蓬 、琵琶柴等少数超旱生种类。
  (10)小沙拐枣(Caligonumpumilum)群系特产于新疆东部一带形成大面积群落 。其生境的强石质化
和干旱都是特别严重的 ,因而小沙拐枣生长十分稀疏 ,而且伴生植物极少 ,仅有零星的戈壁藜(Iljiniarege-
li)、膜果麻黄等 。
  (11)库尔勒沙拐枣(Caligonumkorlaense)群系仅分布在塔里木河下游 29团至 30团农场一带的狭窄
区域 ,盖度 2O%以下 。伴生种只有膜果麻黄 、霸王(Zygophylumxanthoxylon)、琵琶柴等少数超旱生种类 。
  (12)塔里木沙拐枣(C.roborovski)群系遍布南疆暖温带荒漠地区 ,由于中温 、少雨 ,群落的种类组成
十分贫乏 ,总盖度 5%,多形成单优势种群落 ,分布有塔里木沙拐枣 +琵琶柴 +骆驼刺 +盐生草群丛 ,几乎
没有其它伴生种 。
参考文献
[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 2] BaoB-J, Grabovskaya-BorodinaAE.CaligonumL.In:WuZ-Y, RavenPHeds.FloraofChina[ M] .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
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2003, 5:324-328.
[ 3]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 [ 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96, 271-272.
[ 4]冯缨 ,严成,尹林克.新疆植物特有种及其分布 [ J].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23(2):263-273.
[ 5]王常贵 ,杨戈.新疆沙拐枣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及其倍性分析[ J] .干旱区研究 , 1985, 6(1):26-27.
·143·第 8期 冯缨等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分布格局
[ 6]严成 ,曾锋.沙拐枣属植物的物候学观测 [ A] .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C] .2001, 201-206.
[ 7]苏培玺 ,安黎哲.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的花环结构及 C4光合特征 [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29(1):1— 7.
[ 8]李向义 , Frankm.Thomas, XimingZhang.自然状况下头状沙拐枣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 J] .植物生态学报.2003, 27(4):516-521.
[ 9]张孝仁 ,徐先英.沙拐枣属种间抗干旱抗风蚀性比较试验研究 [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2, 6(4):55-62.
[ 10]毛祖美 ,潘伯荣.我国沙拐枣属的分类与分布 [ J].植物分类学报 , 1988, 24(2):98-107.
[ 11]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新疆植被及其利用 [ 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 250-262.
[ 12]刘媖心.中国沙漠植物志 (卷 1)[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312-314.
[ 13] T.I.KHAN.ConservationofbiobiodiversityinwesternIndia[ J] .TheEnvironmentalist, 1997, 17:283-287.
BiodiversityandDistributionPattern
ofCaligonumL.inXinjiang
FENGYing, PANBo-rong, YANCheng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Urumqi830011, China)
Abstract
XinjiangistheprovinceinChinawiththemostCaligonumL.Thereare19species, 82.6% whichtakesof
totalinChinaandamongthem5 speciesareendemicspeciesinXinjiang, whichmainlydistributeinJunger
Basin.Thebiodiversitycharacteristicsofspecies, chromosome, phenology, stressresistanceanddistributionpat-
ternwerediscussed.TheresearchprobedtotherelationshipbetweenCaligonumL.biodiversityandtheenviron-
ment.Thesehelptostudytheecologicalstructureandfunctionsandprovidethescientificbasisformanage-
mentandprotectionofCaligonumL.inXinjiang.
Keywords:CaligonumL.;biodiversity;distributionpatern
·144·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 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