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作物品种资源 1 9 95年第3 期
棉属种间杂交新种质的
选育及其利用效果
冯恒 文 赵 国 ,忠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 , 石家庄 。 5 0 0 41 )
梁正兰
(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 北京 I 。。 10 1)
摘 要 河 北省石 家庄市 农科院 与中科 院遗传所协 作 , 选育出 12 7份各具不 同特异 性 状
的棉属种间杂 交新种质材料 . 5 个新品 系参加 了国家级和省 级棉花品种 区域试验 及 预 备 试
验 , 性 状表现优 良。
关健词 棉属 种间杂 交 种质材料 选育效果
棉花生产 以及纺织工业对棉花品种总的
要求是 : 高产 、 稳产 、 优质 、 多抗性强等综
合性状 。 近年来 , 棉花育种多采用品种间杂
交选育的方法 , 这样会造成新 品种遗传基础
的贫乏 , 在综合性状上难于有较大突破 。 要
打破这种局限性 , 丰富品种的遗传基础 , 选
育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的有效手段是进
行棉属种 间杂交 。 首先选育出新 的 种 质 资
源 , 然后利用其资源材料将野生棉的有益性
状导入到陆地棉品种 中 ,选育出新品种 。 本文
就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与中科院遗传所协
作 ,开展棉属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的情况 ,简要
阐述种间杂交新种质的选育及其选种效果 .
一 、 新种质材料的选育
棉属野生种 由于在长期不利条件下的 自
然选择 , 都带有陆地棉所没有的优异性状 ,
如 : 抗病 虫性 、 抗旱性 、 抗寒性以及优质性
等 , 这些棉种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 , 但将
这些特异性状导入到陆地棉中 , 可能会选育
出对育种有作用的育种材料 。 我们主要以棉
属野生种作父本与陆地棉杂交的 10 个组合为
原始材料开展研究 . ( 1 ) 陆地棉 x 中棉 ,
( 2 ) 陆地棉 x 比克氏棉 , ( 3 ) 陆地棉 x
异常棉 , ( 4 ) 陆地棉 x 澳洲野生棉 , ( 5 )
陆地棉 x 雷蒙地棉 , ( 6 ) 草棉 X 澳洲棉 ,
( 7 ) 陆地棉 x 索马里棉 , ( 8 ) 海岛棉 x
瑟伯氏棉 , ( g ) 陆地棉 x 阿拉伯棉 , l( 0)
陆地棉 x 拟似棉 , 根据其育性以及野生棉特
异性状的表型情况 , 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适
度回交 ( 2~ 3次 ) ,然后进行定向选择 , 已选育
出 1 2 7份 各 具不 同优异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
1
. 抗黄枯萎病材料 17 份 。 这些材料经
中棉所 、 植保所 以及本院病圃鉴定 , 枯萎病
指在 O~ 1 0 , 黄萎病指 8 一 25 , 同时产 量 及
今考文献
1 周 明德 . 马铃薯试管苗种质资源保存 . 作物种 质
资源保存技术 . 北京 :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9 , 97 ~ 1 17
2 李其文 , 王仁贵 . 克山马铃薯品种 资 源的研究现
状 . 中国加拿大马铃薯项 目国际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 . 19 9 4 ,
1 1 1 ~ 1 16
3 屈东钮 , 程天庆 . 2 n 配子在马铃薯 育种的应用 . 马
铃薯杂志 . 29 5 5 , 1 75 ~ 15 4
4 王仁贵等 . 马铃薯种质资源内无P ST V材料 鉴定初
报 . 作物品种资源 . 19 9 3 . ( 4 ) ; 2 2 一 2 4
5 S i n gh R P
,
A B o u e h e r a n d w
a n g RG
D e t e e t i o n
,
d i、 t r ib u t i o n a n d lo n g代 e r m pe r s i s t e n e e o f
P o t at
o s P i n d le t u b
e r v i r o id i n t r u e p ot
a t o s e e d f
r o m
H
e i lo n g】i a n g , C h i n a . A m . P . J . l g g l ( 6 5 ) : 6 5 ~ 7魂
其它经济性状表现均较好 .
2
. 抗棉蚜棉铃 虫材料 13 份 , 其中抗棉
蚜材料 6 份 , 抗棉铃虫材料 7 份 。 经中国农
科院植保所鉴定 , 抗棉蚜 I~ H级 , 比对照非
洲 E 40 危害减退率 15 肠~ 20 肠 , 抗棉铃 虫也
在 I~ 11级 , 比对照 H G 一 R B一 8 减 退 率 2 5肠
~ 30 肠 , 均达高抗程度 .
3
. 大铃高衣分种质材料 45 份 , 其中大
铃材料 1 份 ,高衣分材料 34 份 . 据近几年连续
室 内考种鉴定 ,单铃重稳定在 7 · 08 ~ 9 · 3 09 ,
衣分都在 4 . 0肠以上 ,最高衣分达 4 8 . 5 8肠 .
这些材料纤维品质配套 , 综合性状较好 .
4
. 优质材料 5 2份 , 其中高比强度材料
26 份 ,长绒材料巧份 ,细绒材料 1 份 . 经农业部
纤维检测中心测试 ,高比强材料 , 比强度 25 . 3
一 5 3 . 3 9 / t e x ; 长绒材料 ,绒长在 3 6 . 0 ~ 4 0 . 6 5
m m ; 细绒材料 , 麦克隆值在 3 . 7一 4 . 0 之间 .
二 、 新种质材料的利用效果
用野生棉杂交获得的种质材料 , 除带有
优异性状外 , 还有部分野生不利性状表现 ,
不能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 但作为育种材料意
义很大 。 通过对新种质材料的研究 , 用生产
上大面积推广的陆地棉品种 , 如冀棉 8号 、
中棉 12 号等与之杂交 , 首先改变其生态 , 然
后 回交转育 , 定向选择 , 在棉花生产和育种
上初步利用 ,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1
. 石远 3 21 为陆地棉 、 海岛棉 、 瑟伯氏
棉的杂交后代 。 该品系于 1 9 9 。年育成 , 19 91
年参加冀 、 陕 、 豫 、 晋 4 省棉花远缘杂交育
种 协作组的高代品系预备试验 , 5 点霜前皮
棉平均亩产 89 . 5 4 k g , 比对照 中 棉 12 增 产
18
.
5肠 . 19 9 2年参加 4 省联合试验 , 霜 前
皮棉平均亩产 7 4 . 25 k g , 比对照中棉 12 增产
4 .2 1肠 . 该品系 19 93 年越级参加 国家黄河流
域棉花品种区域实验 , 17 试点霜前皮棉平均
亩产 5 . 02 k g , 比对照中棉 12 增产 2 . 0 8呱 ,
居参试品系第一位 . 该品系属中熟品种 , 生
育期 13 7天 ,株高 9 5一 l o o e m , 铃重 5 . 6 2 ~
6
.
30 9
, 衣分 41 . 2肠一 4 . 5肠 。据黄河 区试鉴
定属高抗枯萎耐黄萎品种 , 纤维品质 : 2 . 5肠
跨距长度 2 5 . 6 2 m m , 比强度 19 . 2 3 9 / t e x , 麦
克隆值 4 . 6 .
2
. 远棉一号 为陆地棉 x 中棉的杂种
后代 。 具有高产 、 优质 、 多抗等特点 . 1 9 8 8
年参加全国优质多抗育种攻关联合试验 , 平
均 比对照增产 8 . 1肠 。 全生育期 1 35 夭 , 铃重
5
.
62 9
, 衣分 3 8肠一 40 帕 . 经 中 棉所抗性鉴
定 : 枯萎病指 1 0 . 8 , 黄萎病指 16 . 4 , 属抗黄
枯萎病品种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虫鉴定 :
抗棉蚜为 I 级 , 抗 棉 铃虫为 H级 。 纤 维 品
质 : 主体长度 2 9 . 29 m m , 强力 4 . 1 19 , 细度
5 5 3 3支 , 断裂长度 2 2 . 7 k m / g 。
3
. 远 63 8 为陆地棉 x 比克氏野 生 棉
的杂种后代 。 其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 , 衣分
高 、 抗性好 。 该品系为中熟品种 , 植株高大
松散 , 叶片较大 , 长势壮 , 结铃性强 , 铃椭
圆形 , 较大 ,单铃重 5 . 5 89 , 衣分高达 43 . 1帕 ,
籽指 10 . 09 。 19 9 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优质
抗病棉花品种联合试验 , 皮棉总产 84 . s l k g ,
比对照品种中棉 12 增产 14 . 51 帕 , 霜 前皮棉
亩产 6 6 . 7 8 k g , 比中棉 1 2增产 1 2 . 0 3帕 , 均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
4
. 早 优一 为陆地棉 x 中棉的杂种后
代 . 该品系为早熟夏播棉品种 , 植株较矮为
50
c m
, 生育期 1 17 天 , 结铃 性 强 、 株 型 紧
凑 , 铃重 4 . 3 9 , 衣分为 3 5肠 . 19 9 3年 参 加
河北省麦套棉预备试验 , 霜前花率 78 . 7帕 ,
平均亩产霜前籽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 16 增产
34 肠和 27 肠 , 1 9 9 4年 已参加省麦套棉花品种
区域试验 .
5
. 石 远 1 34 为低 酚早熟夏播棉品种 ,
生育期 1 8天 , 株高 6 c0 m , 株型较松散 , 果
枝排列规则 , 叶片中等大小 , 通透性好 , 结
铃性强 , 铃较小 , 单铃重 3 . 89 , 衣分 3 8肠 .
19 9 3年参加河北省麦套棉预备试验 , 霜前花
率 76 . 3肠 , 平均亩产霜前籽皮棉分别 比对照
品种中棉 16 增产 3 8 . 5肠和 4 8 . 9 肠 , 均居第一
位 。 1 9 9 4年 已参加省麦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