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杜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 文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2010MS1206)
作者简介:张燕( 1981 - ) ,女,内蒙古医学院 2009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药师。
通讯作者:罗素琴,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 - mail: luosuqin1954@ sina. com 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010059
杜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燕, 刘 涛, 罗素琴* , 于姝燕
( 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摘 要:总结近些年来杜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杜香属植物除含一定的挥发油外,化
学成分中还包括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止咳、平喘、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等
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杜香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IONS OF LEDUM PALUSTRE
ZHANG Yan, LIU Tao, LUO Su - qin,et al.
(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Hohhot 010059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spects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
fections of Ledum palustre were summarized. Ledum palustre contain essential oil. In addition,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clude terpenoids,flavonoids and coumarins.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 has functions of stopping coughing,relieving asthma and promoting transdermal absorp-
tion of drugs.
Key words: Ledum; chemical compositions; pharmacological effections
杜香属植物属于杜鹃花科,本科植物一共 103
属、3350 种,除沙漠地区外,分布全球,广布于南、
北半球的温带及北半球亚寒带为多,我国有 13
属,约 757 种,分布全国各地,主产地在西南部山
区,尤以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
杜鹃花科植物已知药用的 12 属、127 种,特征性活
性成分为黄酮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酚类化合
物及二萜毒素,大多具有抗菌消炎和止咳平喘、化
痰作用。
杜鹃花科杜香属 ( Ledum L. ) 植物,也称喇叭
茶属,全世界共有 10 种,分布于北极和北半球温
带、寒温带地区,我国有 1 种和该种的一个变种和
一个变型,即细叶杜香( Ledum palustre L. var. An-
gustum E. Busch ) 、宽叶杜香 ( 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enberg) 和小叶杜香( Ledum pal-
ustre L. subsp. Decumbens ( Ait ) ) ,主产于黑龙江
·92·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 年 8 月 第 32 卷 第 3 期( 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6343/j.cnki.issn.2095-512x.2010.s3.021
( 大、小兴安岭 ) 、吉林长白山、内蒙古( 大兴安
岭) ,以大兴安岭林区生长数量最大[1]。杜香属植
物除根外,全株均可入药。我国民间早已有用叶
制成药膏,或直接水煎后服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和
不孕、胃溃疡。在东北长白山区民间,则有给吸毒
者服用来戒毒,能有效地控制其戒断反应,且复吸
率很低,成功率较高。
1 化学成分研究
杜香属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
类和三萜类等化合物。
1. 1 挥发油
Uoda等[2]从半干的宽叶杜香叶中提取分离
并鉴定的成分有:水杨酸、混合甲苯酚、苯甲酸酯、
枯茗醛、等以及由一个三环倍半萜和萜品醇乙酸
酯及倍半萜烯组成的混合物。
芬兰学者 Von 等[3]从 L. palustre 中分离鉴定
了几种脂肪族单萜的结构。
Lawrence等[4]从杜香属植物挥发油中首次分
离得到 terpininolene、反 - 3 -己烯醇等。
苏联学者 Milkhaliova 等[5]从 L. palustre 中分
离出香叶烯 ( myrence) 、喇叭茶醇 ( ledol) 、倍半萜
类化合物 C15H22O。
苏联学者 Milkhaliova 等[6]从 L. palustre 中得
到别香树烯( alloaromadendrene) ,2 -亚甲基 - 6 -
甲基 - 5,7 -辛二烯 - 3 -醇,环色烯酮( cyclocol-
orenone) ,并再一次证明香叶烯和喇叭茶醇的存
在,同时分离得到两种新的化合物,命名为 lepalol
和 leoalene。
Tattje 等[7]用水蒸气蒸馏法 ( cstecom distil-
lation,SD) 从发 L. palustre 提取挥发油。通过硅胶
柱得到 17 种化合物。利用 GLC 和 GC - MS 共鉴
定出 80 种化合物,其中有 50 种是新化合物。
苏联学者 Klokova等[8]从 L. palustre中提取挥
发油得到薄荷烷( β - menthane) 和一系列柠檬烯
等。
苏联学者 Belousova 等[9]对 L. palustre 进行研
究得到类单萜氧化物 Lepalox 其构型与构象已确
定,并的搭配周期倍半萜醚 Lepalox。
Jaenson等[10]采用固相微萃取( solid phase mi-
croextraction,SPME) Harmaja ( formerly Ledum pal-
ustre L. ) 乙酸乙酯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鉴定出 β
-丁香烯和佛手柑油烯等。
林克勤等[11]已鉴定其中 17 个成分为: α -蒎
烯、β -蒎烯、莰烯、桧烯、月桂烯、α -菲兰烯等。
江佩芬等[12]对杜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
析,共鉴定出 18 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桧烯、α -
萜品烯等。其中桧烯和桃金娘烯醛含量特高,有
别于其他成分,可以作为杜香油质量标准评定的
依据之一。
王炎等[13]对 SD 和 SPME 两种方法得到的细
叶杜香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 41 种化合
物。
陈其秀等[14]对采自内蒙古根河市的杜香分别
用超临界 CO2 提取 (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和 SD提取,发现 SFE 法所提取的杜香挥发
油主要含有龙脑等。
1. 2 三萜类
苏联学者 Milkhaliova 等[15]从 L. palustre 枝和
叶中得到蒲公英萜醇、乌发酸和熊果酸。
1. 3 黄酮类
保加利亚学者 Zapesochnaya 等[16]从 L. palus-
tre中得到 11 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儿茶酚;金
丝桃甙;王晓琴[17]首次从细叶杜香的叶和嫩枝的
脂溶性提取部位分离到 5 -羟基 - 4',7 -二甲氧基
- 8 -甲基黄酮,芹菜素和山奈酚。
左文健[18]分离到 4',7 -二甲氧基洋芹素,首
次从杜香属中分离到棉花皮素。
1. 4 香豆素类
苏联学者 Milkhaliova 等[15]从 L. palustre 枝和
叶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白蜡树内酯。
1. 5 其他成分
·03· Acta Acad Med Nei Mongol Aug. 2010 Vol. 32 No. 3( Ade Med Res)
日本学者 Ueyama等[19]通过气相色谱质联用
仪 ( gas chromatoraphy - mass spectrometer,GC -
MS) 对用 SD 法从细叶杜香的叶和叶柄中提取得
到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了 41 种成分,驱蛔素、
桧烯、香茅醇和枯茗醛等为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
学者 Belousova等[20]从杜香属植物中得到壬
烷酸、十烷酸和十一烷酸、肉豆蔻。
2 药理作用研究
对杜香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我国主要在 20
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主要对杜香油和杜香萜烯的
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
2. 1 杀菌抗炎作用
谈华等[21]的实验证明了细叶杜香挥发油具有
很强的抗原生物作用,对青霉菌、酵母菌和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酵母菌最为敏感,
青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挥发油浓度在
12. 5%以上能够完全杀灭上述菌体。
曲涛等[22,23]研究发现,细叶杜香油在空气中
自然挥发后具有明显的杀灭空气中细菌的作用,
不同的挥发时间下杀菌作用无明显差异,其杀菌
能力与空气中细叶杜香油的浓度有关。
2. 2 镇咳、祛痰作用
采用氨气致咳法进行镇咳实验,小鼠酚红法
进行祛痰实验,寇氏法计算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表明杜香油能抑制氨气刺激所致小鼠的咳嗽,并
具显著祛痰作用,能促进酚红分泌入支气管并能
明显对抗乙酰胆碱收缩豚鼠离体器官条[24]。
2. 3 急性毒性作用
为了安全用药,对杜香油用量的控制,采用寇
氏计算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 ig) LD50
为 0. 41mL /kg,小鼠腹腔注射 ( ig) LD50 为0. 616
mL /kg。
2. 4 透皮吸收作用
采用双室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 ( high per-
formance liguid chiromatography,HPLC) 法,考察不
同浓度的杜香萜烯对复方丹参浸膏中丹参酮ⅡA
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5%杜香萜烯的促渗
作用最强,与 1,2 -丙二醇 4: 1 混合时为复方丹参
浸膏最佳促进剂[25]。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 /衰件全反射法,研究
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机理。结果表明杜香萜烯
使角质蛋白构型发生改变而引起促进透皮吸收作
用[26 ~ 28]。
3 结语
在对杜香化学药理作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在临床应用方面,应进一步开发新的中成药,探索
新的适应症,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使资源优势发
挥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杜香挥发油
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开拓新的植物提取物品种,繁
荣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 对药品、食品、化妆品、化
工行业均有一定的连带促进作用,同时对杜香主
产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也可助一臂之
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 科
学出版社,2005: 89
[2]Uoda Hidetaka,Kondo Tamio,Kyushu Univ,et al. Es-
sential oil of Ledum palustre var. dilatatum. I[J]. Nippon
Nogei Kagaku Kaishi,1943; 19: 355 - 365
[3]Von Schantz M,Widen KG,Hiltunen R. Structures of
some aliphatic mono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the essential
oil of Ledum palustre L[J].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73; 27( 2) : 551 - 555
[4]Lawrence Brian M,Terhune Stuart J,Tattje Dirk 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oils of Ledum palustre and
Ledum groenlandicum[J]. Int Congr Essent Oils,1974; 6:
86
[5]Milkhaliova NS,Rybalko KS,Konovalova OA.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edum palustre[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1978; 14( 1) : 103 - 105
[6]Milkhaliova NS,Rybalko KS,Sheichenko VI. A study of
·13·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 年 8 月 第 32 卷 第 3 期( 医学研究进展)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Ledum pal-
ustre[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1979; 15 ( 3) :
278 - 282
[7]Tattje DHE,Bos R.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Ledum palustre[J]. Planta Med,1981; 41( 3) : 303 - 307
[8]Klokova MV,Berezovskaya TP,Serykh EA,et al. Essen-
tial oils of the Ledum genus[J]. Khimiya Prirodnykh
Soedinenii,1981; 6: 802 - 803
[9]Belousova NI,Tkachev AV,Shakirov MM,et al. New
terpenoid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Ledum palustre[J].
Chemistry Natural Compounds,1991; 27( 1) : 20 - 24
[10]Jaenson Thomas GT,Palsson Katinka,Borg - Karlson
Anna - Karin. Evaluation of extracts and oils of mosquito
( Diptera: Culicidae ) repellent plaints from Sweden and
Guinea - Bissau[J]. J Med Entomology,2006; 43( 1) : 113
- 119
[11]林克勤,宿佰杰.杜香精油利用和生产工艺研究[J].
自然资源研究,1986; 2( 3) : 30
[12]江佩芬,刘建国,周勇,等. 杜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
基础研究 I.杜香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1993; 5( 1) : 35 - 38
[13]王炎,赵敏.兴安岭地区细叶杜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J].色谱,2003; 11( 6) : 631
[14]陈其秀,王晓琴,陈其和,等. 狭叶杜香挥发油提取方
法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 28( 5) : 416
[15]Milkhaliova NS,Rybalko KSK.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edum palustre[J]. Chemistry Natural Compounds,1980;
16( 2) : 131 - 135
[16]Zapesochnaya G,Pangarova T. Flavonoids of Ledum
palustre L[J]. Doklay Bolgarskoi Akademii Nauk,1980;
33( 7) : 933 - 936
[17]王晓琴.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
蒙古医学院,2005
[18]左文健.杜香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
学,2006: 1 - 55
[19]Ueyama Yoshitaka,Hashimoto Seiji,Nii Hiromichi,et
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cntial oil from Ledue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N. Busch[J]. Nippon Nogei Kagaku Kai-
shi,1989; 63( 4) : 849 - 851
[20]Belousova NI,Slizhov Yu G. Monocarboxylic acids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Siberian and Far Eastern species of
Ledum[J]. Chemistry Natural Compounds,1986; 22 ( 4) :
474 - 475
[21]谈华,刘庆华.细叶杜香挥发油抑菌和杀菌作用的研
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 21( 3) : 33 - 36
[22]曲涛,宋立新,张微,等. 细叶杜香油空气杀菌的实验
研究[J].中医药信息,1996; 6( 6) : 38
[23]马雪梅. 资源植物杜香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
学,2010; 38( 6) : 23 - 25
[24]关爽.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D].
长春:吉林大学,2009: 1 - 82
[25]方亮,戈延茹,孙玉华等.杜香萜烯对复方丹参浸膏中
丹参酮Ⅱ_A渗透大鼠皮肤的促进作用[J].中国中药
杂志,1999; 24( 10) : 603 - 605
[26]金红花,韩慧兴,郑桂华,等. 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
机理的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 24( 1) : 25 -
29
[27]邱桂华,左文健,王金辉,等. 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J].中国现代中药,2006; 8( 6) : 18 - 20
[28]左文健.超临界 CO2 萃取细叶杜香工艺研究[J]. 中
药材,2007; 30( 5) : 56 - 58
·23· Acta Acad Med Nei Mongol Aug. 2010 Vol. 32 No. 3( Ade Med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