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牛肝菌驯化栽培初步研究



全 文 :牛肝菌驯化栽培初步研究
李崇安
(云南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 , 6 6 5。。 0)
图 2 不同 p H 值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
(三 )栽培试验 在棉子壳原种培养基上 ,辐金 1号
的菌丝生长速度比三明 1号快 ,提前 3一 4 天长满瓶 。
在栽培试验中 ,辐金 1 号 40 天菌丝长满袋 , 比三明 1
号早 3 夭左右 , 且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快 , 现蕾比
三明 1 号早 5一 7 夭 , 出菇整齐 。 菌盖球形至半球形 ,黄
白色 ,直径 0 . 5 ~ 10 c m ;菌柄细而挺直 、 光滑 , 上部白
色 , 下部浓褐色 ,柄基部有白色绒毛 ,分枝多 , 产量比三
个推广品种提高 16 . 1纬一 26 . 3% (表 1 ) 。
表 1 不同品种的子实体性状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牛肝菌是一种著名的药 、食用真菌 ,据报道 ,能提
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调整体液免疫 ,降低机体耗氧量 ,
增加血红蛋白载氧能力 ,降血脂 ,提取物对肉瘤 S一 18 。
抑制率为 80 % ,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 70 % 。 国内外
市场很畅销 , 但由干栽培难度大 , 目前还未能在人工培
养条件下获得子实体 。 本文是笔者对牛肝菌在不同培
养基上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特征的初步观察 。
一 、 材料与方法
品 种 菌丝 每袋 柄长满袋 株数 ( 。 m ) 绝垦气f l l l 产 盖径 生物效率( c n , ) (% )
0,`O`OJ`
J任
.…1人`.ǎ .辐金 1号 40 天 2 2 0 1 6 . 8三明 1号 43 夭 175 15 . 4杂交 1 9 4 2 夭 2 0 9 1 5 . 9
C : , 4 5 天 18 7 1 4 . 5
0
.
50
0
.
4 3
0
.
4 8
0
.
4 0
菌盖
形状
半球形
斗笠形
半球形
半球形
1 27
.
3
10 2 5
1 1 1
.
2
1 0 1
.
0
三 、 小 结
通过对辐金 1 号生理特性 、 栽培特性的研究和形
态特征的观察 ,并与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比较 ,证明它
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快 , 出
菇早等特点 , 经济性状优 良 ,且产量 比主栽品种高
16
.
1% 一 2 6 . 3% ,是一个优 良菌株 。
拼决淤淤琳拼黔玲争淤拼琳淤淤琳拎争淤淤含片升李黔
食用菌常压灭菌的窍门二则
(一 )防止水干烧袋 利用水能导电的原理 , 在栅
栏中间相距 sc m 用线绑定 2 根绝缘电线从灶门引出 ,
一根接通 电源火线 , 另一根接灯头 , 2 根线头各缠紧一
只大号螺帽 ,高度锅 口离水 1 c3 m , 以防水沸使线头缠
在一起接通电源或距离太长影响导电 ,灯头地线从电
源上接通 ,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照明电路 。锅内水浸过螺
帽 , 灯就发亮 ,反之水位低于螺帽 ,造成短路电灯不亮 。
(二 )保持水温稳定 在常压灭菌中 ,常会碰到快
到 10 ℃或 10 ℃后 ,因锅内需水而大量加水 ,灶温急
骤下降 , 又得加大火力 , 造成锅内水温不稳定 , 浪费燃
料 口 为此 , 笔者将通水管上的棉塞改为木塞 ,并在木塞
中间钻一个 3m m 的孔 ( 以每小时通过 7 . sk g 水为准 ) ,
外锅水始终保持满过木塞 ,这样锅内能保持充足的水 ,
温度稳定 。
浙江常山 县青石 乡大塘 后村 高明金
( 一 )菌 丝培养 取新鲜 健壮子 实体 , 表面用
。 . 1写升汞液消毒 ,挑取菌柄顶端内部组织 ,接人 P D A
斜面培养基上 , 在20 ~ 25 ` C培养箱中培养 , 20 天后长
满斜面 ,再转接于完全培养基 (蛋白陈 2 9 ,琼脂 2 0 9 , 磷
酸二氢钾 29 , 硫酸镁 0 . 5 9 , 葡萄糖 2 0 9 ,水 1 0 0 0: n l )斜面
上 , 置20 ~ 25 ℃的培养箱内培养 , 15 天左右长满斜面 .
(二 )菌核培养 采用 10 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培养试
验 。赶)松木屑78 写 , 米糠 2。% ; ②杂木屑 78 % , 米糠 2 0 % ;
③稻草 7 8写 ,米糠 20 % ; ④半腐叶 39 写 , 杂木屑 39 % ,米
糠 2。% ; ③松木屑39 % ,腐殖土 39 % ,米糠 20 % ; @杂木
屑3 9 % ,松木屑 39% ,米糠 20 % ; ⑦杂木屑 39 % ,腐殖土
39 %
, 米糠 2 0% ; ⑧半 腐叶 39 环 ,腐 殖土 39 % , 米糠
20 %
; ⑨松木屑 39 % , 稻草 39 % ,米糠 20 写 ; L半腐叶
39 %
, 玉米粉 39 写 ,米糠 20 写 。 以上各组培养料均要加
糖和石膏各 1% , 含水量调至 5 写~ 65 % , p H 值5 · 5 ~
6
, 混匀后分装于塑料袋内 ,哥袋装料 1 0 0娘 , 用橡胶圈
扎紧袋 口 , 干 1 . sk g c/ m Z下灭菌 2小时 , 冷却后接入斜
面菌种 ,置 2 0 ~ 25 ` C的培养箱内培养 , 20 天后菌丝长满 。
二 、 结果与分析
(一 )菌丝生长特征 初分离时的菌丝体为白色或
灰白色 ,稀疏 ,紧贴培养基 。 7 夭左右菌丝逐渐变得浓
密 ,呈白色绒毛状 。 试验表明 ,牛肝菌菌丝在供试的 10
种培养料上都可生长 ,各培养基间的生长速度差别不
很明显 ,其中以 4 号和 10 号培养料的菌丝生长最好 ,
浓密粗壮 , 1 、 2 、 5 、 6 、 7 、 8 号培养料次之 , 在 3 号和 9 号
培养基上长势较差 。 试验还发现 ,添加半腐叶的培养
料 , 菌丝长势比不添加的好 .
(二 )菌核培养特征 不同培养料对菌核产生有明
显影响 。 30 夭后 3 、 9 号培养料上无菌核形成 ; 1 、 2号培
养料菌核较小 , 白色或灰白色 ,散生于袋壁 ; 5 、 6 号培
养料有个别灰褐色菌核 ; 7 、 8 号培养料菌核褐红色 ,散
生于培养料表面 ,且有大量白色绒毛状菌丝球 ; 4 、 10
号培养料在袋壁有大量成片菌核 ,黄褐色 . 从总体看 ,
除 4 、 10 号培养料上菌丝生长浓密 、 旺盛 、 洁白外 ,其余
8 种培养料上的菌丝生长均稀疏 。 只有在加半腐叶的
4

8

10 号培养料中才能在袋壁上产生较大的菌核 ,说
明菌核产生条件中半腐叶成分是必需的 。
麦粒菌种制作中易出现的
问题及其对策
孙胜利 贾风菊 韩玉娥
(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 ,郑州 4 5。。。 2)
三 、讨 论
1
. 在牛肝菌菌丝体培养中 , 以含半腐叶的 4 、 8 、 10
号培养料表现最好 . 半腐叶含可溶性营养物质较丰富 ,
而且经微生物分解的半腐 叶其大分子物质降解为牛肝
菌菌丝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 .
2
. 牛肝菌在稻草培养料上生长稀疏 、 缓慢 ,说明
它分解纤维素能力很低 。
3
. 菌核是牛肝菌子实体产生的重要阶段 , 因此研
究菌核形成与发育的生理生化特性 ,是进行人工栽培
的主要因素之一
4
. 牛肝菌的营养价值高 .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
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 目前国内外市场很畅销 。对于牛肝
菌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大有潜力可挖 .
宁” 挤 , ,挤 , ,护 , ,声” 沪 , ,护 , , 挤” 护” 护 , , J , ,挤 , ,伊” 沪 , , J ” 沙” 护” J , ,沙” J ”
平菇渗灌栽培管理产量高
平菇栽培在我县农村已普及 , 但由于技术措施陈
旧 ,产量不高 。 笔者通过比较试验 ,发现渗灌出菇比常
规管理出菇可增产 30 %以上 。 长荡乡菇农徐跃文用此
技 术 , 投料 3 0 0 o k g , 收鲜菇 5 68 2kg , 生 物效 率接 近
190 %
。 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培养料配制 、 灭菌接种同常规 . 待菌丝长满袋后 ,
在菌袋周围用刀片划 3~ 5 个宽 3~ s e m 、 长 2 0 ~ 2 5 e m
的口子 ,移至事先用砖铺好的出菇场所 ,然后一层菌袋
一层泥堆积 ,最上层泥要厚些 ,并做成蓄水沟 ,利用泥
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通过菌袋上的口子将泥中的水渗
灌到菌袋中起到补水作用 。 故在出菇时期水沟内要灌
满水或营养液 ,采菇后每夭灌 1 ~ 2 次水 ,其它管理方
法同常规 。
值得注意的是 :在用刀片划 口时不要伤害菌丝 ;菌
袋堆积高度一般为 1~ 1 . s m ,不宜太高 ;所用的泥土事
先进行消毒 ,易板结的土不宜采用 。
采用渗灌出菇 ,菌墙牢固不易倒 ,菌袋的两头出菇
整齐 ,便干管理 ,菌袋出过二潮菇后也不用浸泡补水 ,
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 又减少了由于浸水而损耗营养 ,是
一种简便易行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 。
扛 苏射阳县 职业中学 董必华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的发展 ,麦粒原种以其营养丰
富 ,菌丝生长快 ,转接率高等优点而深受菇农欢迎 。 尤
其是在平菇 、 金针菇 、 灵芝等常见菌类生产中 ,麦粒原
种应用更为广泛 . 但根据笔者近年来实践及广大菇农
反映 ,麦粒原种制作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 现就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一 、 常出现的问题
(一 )细菌污染严重 麦粒经灭菌接种后 ,种菌块
菌丝不吃料 ,或局部不吃料 ,麦粒成水浸状 。 开始发生
于麦粒与麦粒 、 麦粒与瓶壁的接触点 ,经培养一段时间
后就出水并形成湿斑 ,很快使麦粒变软 , 呈暗黑色或黑
色 、 灰色 、橙黄色 ,产生粘液 。 打开瓶口 ,散发出类似有
机物腐烂的臭味 。
(二 )木霉菌污染 接种后 5 ~ 天 , 可见到瓶子中
麦粒零星变绿 ,继而面积扩大 ,也有部分是在菌种菌丝
已封住麦粒表面 ,甚 至将要满瓶时 .待长菌丝的麦粒出
现木霉污染 。
(三 )毛霉污染严重 主要发生在接种后 3一 5 夭 ,
麦粒中出现灰白色 、 纤细 、 绒毛状菌丝 ,再经 4 天左右
即可长满瓶 .
(四 )菌丝长不到瓶底 在正常发菌温度下 .经 20
夭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瓶子下部麦粒不长菌丝 ,而且不
长菌丝的培养基高度一致 。
二 、 产生原因分析
(一 )麦粒煮得过熟过烂 一般来说 , 制作麦粒菌
种可将麦粒煮至无白心为宜 .所谓 “熟而不烂 ” 。若煮得
时间过长 ,麦粒表皮破裂 ,淀粉外泄 ,造成麦粒结块 , 灭
菌不易彻底 . 此时一些尚存活的抗热性细菌 ,如枯草杆
菌粘液变肿 、蜡状芽抱杆菌粘液变种 , 遇到丰富的外泄
淀粉营养便乘机而入 ,同时也为木霉的污染埋下隐患 ,
麦粒表面菌丝密封后的木霉污染多为此类 。
(二 )摊晾干度不够 麦粒煮好后需经摊晾 ,晾至
不粘手时方可拌石膏粉装瓶 。摊晾时间短 ,麦粒装瓶后
粘连结块 , 灭菌就不易彻底 ,会造成木霉 、细菌污染 ;同
时又 因麦粒未晾干水分过大 ,装瓶竖放后下部的麦粒
含水量过多 ,透气不良 ,菌丝就难以长到瓶底 .
(三 )接种环境湿度大 使用接种箱接种 ,接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