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8个乌塌菜品种比较研究



全 文 :8个乌塌菜品种比较研究*
舒英杰 周玉丽 张 兰
  摘 要 在收集的乌塌菜品种中筛选出表现
较好的 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从生育期 、主要农
艺性状 、产量 、主要营养品质及苗期抗虫性等方面
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 矮塌型黑心乌
(W2)、淮南塌地乌 6号 (W39 )和优选黄芽 14
(W56)的生育期较短(67d左右)、产量和主要营养
品质较好 、苗期虫害相对较少 ,可初步确定适合在
江淮流域种植 。
关键词 乌塌菜;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乌塌菜 [ BrasicacampestrisL.ssp.chinesis(L.)
Makinovar.rosularisTsenetLee]是十字花科芸薹属
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 ,以墨绿色叶为产品
器官的二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我国 ,在江淮流域
广泛栽培 ,因叶片中富含 Vc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受
到消费者的青睐 [ 1, 2] 。目前有关乌塌菜的研究相
对较少 ,栽培管理措施也是一些经验的总结 ,生产
上栽培的多为当地农家品种或自留的混杂种 ,为
了完善乌塌菜的高产 、优质栽培体系 ,本课题组在
乌塌菜主产区 —江淮流域及乌塌菜分布较多的省
份收集到了 64份品种资源 ,从中筛选出 8个在当
地表现较好的品种 ,进行了初步的品种比较试验 ,
期望能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为乌塌
菜的高产 、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来自课题组收集的 64份乌塌菜种质
资源 ,是在 2005年种植后初步观测其主要农艺性
状的基础上筛选出的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的 8个品
种 ,以当地的主栽品种精选菊花心(W11)为对照
(CK)。各品种的具体情况见表 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进行 。于
作者简介:舒英杰 ,讲师 ,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 233100, 安
徽凤阳
周玉丽 ,张兰 ,通讯地址同第 1作者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6JQW125)
收稿日期:2008-01-17;修回日期:2008-03-08
表 1 供试乌塌菜品种
品种代号 品种名称 种子来源
W2 黑心乌(矮塌型) 合肥市合丰种业有限公司
W23 绿领黑心乌 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
W38 绿领乌塌菜 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
W39 淮南塌地乌 6号 淮南农科所蔬菜科技开发部
W56 优选黄芽 14 杭州科丰种子有限公司
W57 诚信乌菜 1号 合肥市诚信农业技术公司
W61 精选黑心乌 新氏市大柳屯菜子经营店
W11(CK) 精选菊花心 安徽凤阳江河蔬菜研究所
2006年 9月 10日播种育苗 ,苗床营养土的配制为
园土∶有机肥∶沙子 =6∶3∶1,用多菌灵进行床土消
毒 。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 , 定植前施有机肥
100 050kg/hm2 ,施肥后深翻地 30cm,整地后划小
区 ,小区面积 1m2。设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
10月 8日定植 ,定植株行距 25cm×25cm。苗期管
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莲座期前药剂防虫 2次 ,主要
虫害为菜青虫。
  定植后进行生育期观测 , 幼苗期 —真叶显露
到形成一个叶序 (8叶);莲座期—第三叶序形成
期(24叶);产品器官形成期—营养生长达到最大
时 ,即商品成熟时;抽薹开花期 —抽生花薹 ,发出
花枝(肉眼观察)[ 3]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产品器官形成期 ,每小区选 3株有代表性的植
株测定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 、产量性状和营养品
质指标等 。其中营养品质的测定方法:Vc含量测
定用 2, 6—二氯酚氰酚滴定法 [ 4] ;粗纤维测定采用
酸性洗涤剂法 [ 5] ;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
法 [ 4] ;可溶性蛋白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 G-250染
色法 [ 4] ;Ca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7] 。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 2可知 ,供试的 8个乌塌菜品种 ,从定植
到产品器官形成需要 67 ~ 77d,各品种之间相差
10d左右。其中 , W2 、W39 、W56与 CK所需生育天数
较短(67d左右), W38所需时间最长 (77d左右),
63
作物杂志 Crops 2008.2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08.02.044
其他品种均为 72d左右 。
表 2 不同乌塌菜品种生育期比较  (月·日)
品种代号 幼苗期 莲座期 产品器官形成期 抽薹开花期
W2 10· 20 11· 20 12· 15 3· 15
W23 10· 20 11· 20 12· 20 3· 15
W38 10· 15 11· 15 12· 25 3· 1 
W39 10· 10 11· 12 12· 15 3· 15
W56 10· 25 11· 30 12· 15 3· 2 
W57 10· 25 11· 25 12· 25 3· 1 
W61 10· 15 11· 12 12· 20 3· 1 
W11(CK) 10· 15 11· 12 12· 15 3· 5 
  从耐抽薹性来看 ,以 W2、W23和 W39等 3个品
种较其他品种耐抽薹 ,均在 3月 15日前后才抽薹 ,
CK在 3月 5日前后抽薹 ,其他品种均在 3月 1日
左右抽薹。
乌塌菜主要以叶片和叶柄为产品器官 , 所以
从生育期来看 ,以 W2 、W39、W56与 CK等 4个品种
的生育期较短 ,即从定植到产品器官形成约 67d。
2.2 主要农艺性状
供试的 8个品种在株高 、最大展幅 、叶片数和
最大叶片面积等主要农艺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表 3)。从株高来看 ,供试的 8个品种可以分为 3
类 , W39、W56和 W61等 3个品种最高(株高为22.8 ~
25.3cm), W38最矮 (株高仅 11.6cm),其他品种居
中(株高在 16.5 ~ 17.5cm)。按最大展幅可以划
分为 3类 , W2 、W23 、W39和 W56等 4个品种最大展
幅在 43.4 ~ 49.0cm,属第一类;W57、W61和 CK属
第二类 ,最大展幅在 36.8 ~ 39.1cm;W38最大展幅
最小 ,只有 28.0cm。叶片数除了 W38 (136片)显
著比其他品种多外 ,其余品种间叶片数差异不显
著 。最大叶片面积 , W38显著小于 CK, W57与 CK差
异不显著 ,其他品种均显著大于 CK。
表 3 不同乌塌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品种代号 株高(cm)
最大展幅
(cm)
叶片数
(片)
最大叶片面积
(cm2)
W2 17.4b 43.4a 26b 288.00ab
W
23 17.5b 46.3a 24b 303.83a
W
38 11.6c 28.0c 136a 35.27d
W39 23.3a 44.2a 27b 228.73b
W56 22.8a 49.0a 25b 309.27a
W57 16.5b 38.8b 29b 135.03c
W61 25.3a 39.1b 21b 280.37ab
W11(CK) 16.8b 36.8b 32b 126.63c
 注:叶片数以叶片面积大于 1cm2计。 表中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
字母表示 0.05水平差异显著 ,下同
2.3 产量性状
由表 4可知 ,无论单株产量还是小区产量 ,除
W38和 W57之外 ,其他品种均显著高于CK。最高的
是W56 , 单株产量与小区产量分别为 0.65kg和
7.45kg,比对照都高一倍以上;其次是 W2 、W23和
W39 , 单株产量在 0.40 ~ 0.46kg, 小区产 量在
4.82 ~ 5.48kg;W61产量较低 , 单株产量与小区产
量分别为 0.37kg和 4.40kg。
表 4 不同乌塌菜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品种代号 单株重(kg)
叶片重
(kg)
叶柄重
(kg)
小区产量
(kg)
折合单产
kg/hm2 比 CK±%
W2 0.45bc 0.23b 0.18b 5.42b 54162.8b 55.28
W23 0.40bc 0.18bc 0.19b 4.82bc 48242.4bc 38.30
W38 0.26d 0.11c 0.12c 3.11de 31121.6de -10.78
W39 0.46b 0.21bc 0.22a 5.48b 54802.8b 57.11
W56 0.65a 0.43a 0.21a 7.45a 74470.4a 113.49
W57 0.22d 0.11c 0.10e 2.60e 25961.3e -25.57
W61 0.37c 0.14bc 0.23a 4.40c 44002.2c 26.15
W11(CK) 0.26d 0.13bc 0.11c 3.49d 34881.8d
  各品种单产为 25 961.3 ~ 74 470.4kg/hm2 ,产量
从高到低依次是 W56 、W39 、W2 、W23、W61、CK、W38和
W57 ,分别比 CK增产 113.49%、57.11%、55.28%、
38.30%、26.15%、 -10.78%和 -25.57%。
  从叶片和叶柄重来看 ,叶片重明显大于叶柄
重的只有 W2和 W56两个品种 ,其他品种叶片与叶
柄重相当 , W61叶柄重大于叶片重 。
2.4 营养品质指标比较
2.4.1 维生素 C含量 由表 5可知 ,供试品种间
V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以 CK最高 ,为 136.74mg/
100g;其次为 W2和 W56 ,分别为 129.19mg/100g
和 126.30mg/100g;Vc含量最低的是 W38 , 仅为
80.22mg/100g。其他品种 Vc含量差异不显著 ,在
105.61 ~ 111.14mg/100g。
64
作物杂志 Crops2008.2
2.4.2 粗纤维含量 粗纤维含量以 W56和 W38最
高(见表 5),分别为 10.99%和 10.97%,均高于其
他品种;最低的是 W39 ,仅为 5.99%;W2和 W23也
较低 ,分别为 7.97%和 7.00%;W57 、W61和 CK粗
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 ,在 9.47% ~ 10.06%之间 。
2.4.3 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以 W57最
高;其余均低于 CK, 其中 W39含量最低 , 仅为
2.30%;W38与 CK差异不显著 , W2、W23、W56 、W61
之间差异不显著 。
2.4.4 可溶性蛋白含量 供试品种间的可溶性蛋
白含量均高于 CK,其中最高的是 W38 ,为 1.27%;
除 W23和 W56含量稍低外 , 其余品种间差异不显
著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 0.86% ~ 1.03%之间 。
2.4.5 钙含量 W23的钙含量(49.18mg/100g)显
著低于 CK;W39最高 ,为 85.08mg/100g;其他依次
为 W2 、W56 、W61;W38 、W57与 CK差异不显著 。
表 5 不同乌塌菜品种主要营养品质比较
品种代号 Vc含量(mg/100g) 粗纤维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蛋白含量(%) Ca含量(mg/100g)
W2 129.19a 7.97c 2.79c 0.86ab 81.62b
W
23 105.61ab 7.00c 2.67c 0.78b 49.18f
W38 80.22b 10.97a 3.24b 1.27a 59.62e
W39 108.27ab 5.99d 2.30d 1.03ab 85.08a
W56 126.30a 10.99a 3.04bc 0.79b 75.31c
W
57 111.10ab 9.47b 4.08a 0.95ab 55.58e
W61 111.14ab 9.98b 2.91bc 0.86ab 69.01d
W11(CK) 136.74a 10.06b 3.31b 0.67b 56.07e
2.5 抗病虫性比较
根据田间观察 ,乌塌菜的三大主要病害 ,病毒
病 、软腐病和霜霉病在本次试验中基本未发生 ,只
是苗期到莲座期部分品种的菜青虫较多 , W38最
多 ,其次是 W61 , W2 、W23 、W3、W56菜青虫危害一
般 , W39 、W57和 CK较少 。
3 小结与讨论
3.1 生物学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 W56的生育期(从定植到产品
器官形成期)较短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W23、W39和
W2抽薹开花期较晚 ,但 W39生育期较长 ,应适当早
播;W23生育期虽短 ,但产量不及 W39和 W2;W67虽
植株高大 ,但开花期太早 ,产量也不高 。所以从生
物学特性考虑 , W2 、W56和 W39等 3个品种表现较
好 。
3.2 营养品质
维生素 C、粗纤维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和钙
等元素都是不结球白菜类蔬菜重要的营养品质指
标 [ 8] ,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钙等
元素和适当降低粗纤维的含量 , 也是此类蔬菜品
质改良的主要指标 [ 9, 10] 。
本研究结果表明 ,各品种间维生素 C、粗纤维 、
可溶性糖与 Ca含量差异较大 , 均达到了显著水
平 。供试品种中 W56除粗纤维偏高外 ,其余均表现
较好。从营养品质指标综合来看 , W2、W39和 W56
等 3个品种较好 。
综合生物学特性 、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考虑 ,
W2、W39、W56等 3个品种在本地区正常栽培季节表
现良好 ,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最差的是 W38 , 但
W38品种外部形态特异 , 像开放的荷花 ,适合作为
观赏蔬菜种植。
参考文献
1舒英杰 ,周玉丽 .我国的乌塌菜研究.安徽科技学院报 , 2005, 19
(1):15 ~ 18
2吕家龙 .蔬菜栽培学各论(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3:6 ~ 37
3张增翠 ,侯喜林 ,曹寿椿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 C和可溶性糖含量
的遗传分析 .园艺学报 , 1999, 26(3):70 ~ 174
4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 2000
5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土壤农化分析(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
社 , 1986:246~ 267
6鲍士旦主编 .农畜水产品品质化学分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6:159~ 226
7鲍士旦主编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5:271~ 275
8侯喜林 ,张增翠 ,侯沛等 .不结球白菜新组合主要营养品质比较
试验.中国蔬菜 , 2001:26~ 27
9曾国平 ,曹寿椿.不结球白菜主要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园艺
学报 , 1997:26 ~ 27
10王玉刚 ,徐巍 ,冯辉等 .几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营养品质比较 .北
方园艺 , 2006, (1):15 ~ 16
65
作物杂志 Crops 2008.2
利用 TRAP标记分析玉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张 丽 郭志富 刘 君 何 晶 张立军 马 慧
  摘 要  本研究利用 24对 TRAP引物对 16
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是探
讨利用 TRAP标记进行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分析和杂种优势群划分的价值及可行性 。结果共
扩增出 475条具多态性的谱带 ,平均多态性信息
量为 0.9044,平均多态性比率为 84.8%。通过聚
类分析将 16个自交系分为 5个类群 ,其划分结果
与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 TRAP标记是一
种适合于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 。
关键词 TRAP;遗传多样性;玉米;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
玉米自交系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是种质
资源保护和育种的基础 , 多年来许多不同的研究
方法被应用于育种材料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
析 [ 1] 。20世纪 70年代以前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
作者简介:张丽 , 讲师 ,从事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 沈阳农业
大学 , 110161, 辽宁沈阳
郭志富 ,张立军 , 马慧(通讯作者), 通讯地址同第 1作者
刘君 ,何晶 ,丹东农科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计划项目(200553),辽宁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765)
收稿日期:2008-01-09;修回日期:2008-03-18
性研究主要依靠亲缘关系 、形态标记或细胞学标
记以及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表现和变异程度等方
法;后来 ,同工酶标记被成功地用于植物分类和进
化研究 ,但由于同工酶标记的数量有限 ,且多态性
低 ,因而很难对骨干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
究 。近十几年来 , RFLP、RAPD、AFLP和 SSR等分
子标记的发展克服了同工酶标记的缺点 , 为植物
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由于几种
标记各自的设计特点不同 ,造成它们在玉米种质
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种优势群划分上都存
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 (Targetregion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是一种新型的基于 PCR的分
子标记 , 2003年由美国农业部北方作物实验室的
Hu等人提出 [ 2] 。 TRAP技术与其他各种分子标记
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基于已知的 cDNA
或 EST序列信息的分子标记 。 TRAP使用的双引
物一端为 18bp的任意引物;而另一端是长度为
16 ~ 20bp的固定引物 。固定引物是根据公用数据
库中的靶 EST序列设计而来;而任意引物为一段
富含 AT或 GC核心的可与基因组上的内含子或外
ComparativeStudyonEightVarietiesofWuta-cai
ShuYingjie, ZhouYuli, ZhangLan
(PlantScienceDepartmentof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 Fengyang233100, Anhui, China)
Abstract Growthstages, agronomiccharacters, yield, nutritionalqualitiesandinsectresistanceofeightvarietiesof
Wuta-cai(BrassicacampestrisL.sp.chinesis(L.)Makinovar.rosularisTsenetLee)werecomparedinthisstudy.
TheresultsshowedthatHeixin-wu(W2)(lowtype), Huainanwuta-caiNo.6 (W39)andOptimalyelowbud
No.14(W56 )performedbeter, withshortergrowthstages, higheryield, beternutritionalqualitiesandstronger
insectresistance.Theyaresuitedtolocalplanting.
Keywords Wuta-cai[ 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sis(L.)Makinovar.rosularisTsenetLee] ;Variety;Agro-
nomiccharacters;Yield;Quality
66
作物杂志 Crops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