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台蘑增殖扩繁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全 文 :台蘑增殖扩繁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贺沛芳,宣善滨,周运宁,原宗英,王菊萍,李 颖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摘 要:由于近年来气候多变,五台山蘑菇(台蘑)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着野生菌类资源的增殖与扩繁,使
这一珍贵的地方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对台蘑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增殖、扩繁技术研究势在必行。目前,采
取野外采集子实体,室内培养菌丝体,“放菌归山”使其增殖、扩繁。论述了台蘑的菌种制作,台蘑返生态栽培
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台蘑;增殖;扩繁;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56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481(2011)08- 0828- 04
Propagation of the Fungus in Wutai Mountains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Its Diseases and Pests
HE Pei- fang,XUAN Shan- bin,ZHOUYun- ning,YUANZong- ying,WANG Ju- ping,LI Ying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2,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angeful climate attributes seriously to pests and diseases of the fungus in Wutai mountains
which imperil the wild fungis propagation and destroy this precious local organis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pests and dis-
eases are suppos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bridled; what is more, it is imperative to find an approach of proliferating and propagat-
ing the fungi. Recently, this technology comprises of collecting the wild fungi in Wutai mountains, incubating its mycelium in labo-
ratory, and cultivating the organism in the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screening and cultivating the wild fungi,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pests and diseases.
Key words:the fungus in Wutai mountains; proliferation; propagation; diseases and pest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1- 06- 15
基金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YGG0839)
作者简介:贺沛芳(1957-),女,山西洪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工作。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1.08.17
五台山蘑菇(台蘑)的生长与五台山特殊的
地理区域、气候、植被以及牲畜活动密切相关。台
蘑享有盛名的是银盘和香蕈,其中,银盘分 2种,
一类呈银白色,称白银盘;另一类呈肉红色,称红
银盘。香蕈润、韧,垩白桩菇,即为大香蕈;紫丁香
蘑,即为小香蕈。
据北京市营养科学研究所对台蘑营养成分
分析,台蘑粗蛋白含量(以干物质计算)34.23%~
41.84%,是普通蘑菇所不及的,组成台蘑蛋白质
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是人类必需的 8种氨基
酸更为丰富。而且台蘑具有增强肌体综合免疫水
平、抗肿瘤、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以及调节内分泌、保肝护肝、清热解毒、镇静安
神、润肺祛痰等功效,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
品[1]。由于台蘑的肉质肥厚,口感嫩脆爽滑,香味
浓郁,可烹饪多种荤素名肴,因此,当地村民有
“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民谚。五台山自然
植被以草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野生资
源丰富,台蘑就是其中一类。普通的蘑菇多数散
生在山野的草丛和树林里,而台蘑则是有规律地
生长在五台山的山腰、山顶草丛圈道上,俗称为
“蘑菇圈”(由菌丝辐射状的生长发育所形成)。蘑
菇圈在山腰、山顶多,山脚少;阴坡多,阳坡少。每
年从立秋到白露是台蘑生长、采集的旺季。这个
时期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台蘑生长非常迅速,
采集的台蘑需及时风干或晒干,以防腐烂变质,
从而保持气味芳香、色泽鲜艳。
由于近年来气候多变,台蘑病虫害发生严
重,制约着野生菌类资源的增殖与扩繁。影响台
蘑生长的病虫害很多,主要有台蘑软腐病。在湿
度较大的情况下,子实体受侵染后,白色的子实
体上会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的病斑,由病斑处开始
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8):828- 831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828· ·
贺沛芳等:台蘑增殖扩繁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腐烂,逐渐扩展到整个子实体,最后子实体呈淡
黄色水渍状软腐。菇蚊、菇蝇、螨虫是传播病害的
主要途径,导致天然台蘑产量低、品质差,再加上
村民掠夺性的无序采伐,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
施,这一珍贵的地方资源将会受到毁灭性的破
坏。如何改进台蘑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提
高台蘑产量并使这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更好地
发展,是一代又一代农业专家潜心研究的方向。
采取野外采集、人工接种、室内培养菌丝体,
菌丝体成熟后被放回到林地、草原等适宜台蘑生
长发育的地方,在全天候的天然温度、湿度、通
风、光照的环境中辅助部分人工管理,进行全开
放的返生态栽培出菇,使其增殖、扩繁,对保护和
恢复五台山野生菌类资源,给市场提供优质的天
然有机食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将会给广大农
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实现显著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
1 台蘑的生物学特征
台蘑——大白桩菇 Leucopaxillus giganteus
(sow.:Fr.)sing.,因菇体银白,村民称之为白银盘。
菌盖中凹形,直径 7.8~17.6 cm;污白色或灰黄
色,光滑,边缘内卷至渐伸展;菌肉白色、肉厚,菌
褶白色至污白色、窄形、不等型二分叉。菌柄较粗
壮,中生、实心,长 8~13 cm,直径 2~5 cm;白色
至青白色;有纤维状条纹,无菌环、菌托、菌幕。孢
子呈卵圆形,无色,大小(6~9)μm×(4~7)μm。
其采自北台海拔 2 350~2 530 m的落叶松、云杉
混交林内草地的蘑菇圈上,单生或群生。植被主
要是苔草、蕨类。
2 菌种制作
2.1 菌种分离
选择菇形好、菌肉肥厚、无病虫害的单菇菌
蕾作种菇。采用组织分离法将其接种到土豆 +麸
皮 +采集地腐殖土综合培养基上,于 20~25℃
下培养。选择组织块萌发快的试管,经转接提纯,
得到试管母种。将长势好的试管菌株进行出菇试
验,从中选择出菇性状好的菌株,经多次多代提
纯,得到栽培用菌种。
2.2 原种制备
培养基配方一:78%麦粒,15%牛粪或稻草
发酵料,34%子实体采集地腐殖土,1%石膏粉,
1%石灰粉,0.5%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
培养基配方二:92%小麦粒,5%牛粪发酵料,
0.5%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1%石膏粉,1%碳
酸钙。
麦粒菌种营养丰富,菌丝生长快且强壮,转
接率高,抗杂力强,出菇早,后劲足,产量高。
2.3 栽培种制备
栽培种与原种培养基基本相同。选择无破损
的麦粒,用水冲洗 2~3次,在室温 25℃下,浸于
1%石灰水中 20 h,使小麦充分吸水膨胀(要求无
白心),将麦粒捞起,用清水冲洗,沥干后放入锅
中煮熟(以不烂为宜,不能使麦粒“开花”,否则
易感染细菌)。用清水冷却至常温备用。菌袋选
用12 cm×28 cm×0.05 cm 或 13 cm×26 cm×
0.05 cm聚丙烯折角袋(聚丙烯袋耐高温高压,高
压灭菌时不会变形,且能防止在制作过程中被扎
破造成污染)。
3 返生态栽培台蘑
2010年 9月底,选择太谷县东曲河村的小
山包进行台蘑返生态栽培出菇。台蘑菌丝生长的
适宜温度为 5~28℃,菇蕾分化的适宜温度为
0~13℃,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3~18℃。
菌丝生长最适 pH值为 6.5~8.0。出菇最佳温度
为 13~18℃。
3.1 建造菇床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3 a生长期以上的
人工林地进行栽培出菇。清理地面,除去杂草碎
片等。挖宽 60 cm,深 15 cm,长度不限的浅畦。播
种前将畦内灌透水,并撒 1层石灰粉进行消毒(石
灰是溶解蛋白质的消毒剂,可杀灭杂菌)。随后,
把菌块放入菇床内,并在表面覆盖 1.5~2.0 cm
厚的细土壤且压实,以填满菌种缝隙,要求覆盖
的土壤不要过厚,否则出菇时子实体不易突破土
壤长出来,且土壤通透性好、保水力强。覆盖土壤
后,喷水调节土壤的水分,以不沾手为宜。另外,
在表面喷洒 0.1%多菌灵液(多菌灵为广谱内吸
性杀真菌剂,该药剂能干扰菌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对大部分病原菌及子囊菌类中的某些病原
菌有防治效果)。栽培结束,在菇床上覆盖 1层用
稀甲醛消过毒的薄膜,以保温保湿,并阻止杂菌
和虫害的入侵。发菌期尽量减少揭膜换气次数,
但同时要保证膜内有足够的空气,有利发菌。
3.2 出菇管理
台蘑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829· ·
影响台蘑生长的生态条件很多,但主要有温度、
湿度、光照、空气和生物因子等。当菇蕾长至花生
米大小时,要进行疏蕾,搭拱建棚,并适当通风,
利于菇蕾健壮生长。随着台蘑渐渐长大,要保证
菇棚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出菇期间主要做好保
湿、补水、通风换气和光线的管理,其中,光线是
利用树阴的散射光;温度则是利用自然气温(当
地白天温度 13~16℃,晚上温度 6~8℃)。
3.2.1 水分 台蘑在菌丝生长阶段喜较低的湿
度,而病虫害常发生在高湿环境中,所以保持
6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子
实体形成阶段,急需水分供应,可采用空中喷雾,
加大空气相对湿度,注意不要对菇蕾喷水,因为
这样会在子实体上留下黄色斑痕,影响台蘑的质
量,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
3.2.2 空气 台蘑属于好氧性的生物,发菌期要
经常掀膜通气,有利于菌丝的快速生长;子实体
形成期要保持空气新鲜,使菇体菌柄短而粗、品
质好、产量高。菇棚要定期通风,防止二氧化碳浓
度过高,引起生理性病害。
3.2.3 温度 台蘑要求较低温度,而病虫害多数
喜高温。因此,温度高时要通风降温,温度低时适
当减少通风量。
3.2.4 光照 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阶段,要求有一
定的散射光,否则不易形成原基,或生长不良,容
易出现畸形菇。光线过强,子实体发育会受抑制,
生长缓慢。
在管理中要全面考虑,既要根据台蘑生长的
不同阶段、季节、品种,又要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
律,灵活运用,合理协调[2]。这样才能控制病虫害,
取得台蘑的稳产高产。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生物防治
保持栽培场所环境洁净,选择无杂菌污染的
优良菌种,严格规范灭菌、接种、发菌等环节,进
行无菌操作。在培养料中加入微量的杀菌剂,可
以有效地抑制竞争性杂菌的萌发和发展速度,提
高菌袋成品率。如 50%的多菌灵在 500倍液时能
有效地抑制绿霉菌速度。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菇
蚊,白僵菌防治食丝谷蛾幼虫,当它被敏感昆虫
的幼虫吞食后,在肠道碱性条件和酶的作用下,
使幼虫患败血症而死亡 [2],并且在捕食螨捕食害
螨、蜘蛛防治菇蚊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3]。植物
制剂如鱼藤精、烟草浸出液对多种食用菌害虫具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
来防治有害生物,它对人、畜、植物安全,同时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2 药剂防治
因食用菌比较娇嫩,又是蔬菜和保健食品,
使用药剂时要避免对食用菌本身引起药害,尽可
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
剂[6]。因此,在台蘑病虫杂菌防治上必须采取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保证台蘑的优质、高
产。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抑制杂菌生长的药物,
如 1 000 mL培养基加入链霉素或金霉素 40μg,
或添加 0.03%~0.06%的孟加拉红或 0.1%碲酸
钾等[7]。若杂菌侵染培养料,应及时用高效、低毒、
无公害的药剂进行防治,以防蔓延。木霉、青霉、
毛霉、棉絮状霉菌的防治,可先将污染的培养料
轻轻挖掉,再喷洒 800倍液的 50%多菌灵、200倍
液的克霉灵或 10%的石灰水,因多菌灵遇碱易分
解,所以与石灰要分别加入。软腐病广泛存在于
土壤中,在覆土菇体表面形成菌落,并在短期内
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借助气流、喷水时溅起的水
滴、菇体渗出的汁液以及菇蝇、菇蚊、螨类传播病
害,在覆土过湿及低温下易发生此病。在患病部
位注射 75%乙醇以控制蔓延。菇棚应加强通风、
降低湿度。用粮虫净进行熏蒸,对菇蝇、菇蚊、螨
虫、线虫等害虫杀灭率均可达 100%,效果显著,
且无残留,也可在地面撒生石灰进行防治,严重
时要及时清理、深埋病菇。
5 采收
在适宜的条件下,台蘑从原基长成子实体需
15 d左右,当台蘑边缘内卷、但尚未弹射孢子、达
到八成熟时为采收适期。此时,菇质优良、营养丰
富、鲜嫩可口。如果采收过晚,子实体弹射大量孢
子,消耗养分,菌柄纤维化,影响台蘑的质量。采
收时采用一只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另一只
手捏住菇柄轻轻扭下,这样不仅能保证收获的质
量,也有利于下潮菇的生长和管理。采完一批菇
后,要把菇床上残留的菇脚、老菌丝一并清除,避
免腐烂引起病虫害滋生,且要借助工具在料面上
轻轻拍打压平,以刺激新菌丝生长[8]。采收后停止
喷水 2~3 d,增加通风,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水
分管理、覆盖薄膜,使菌丝恢复生长。几天后,待
小菇蕾再次出现时进行下潮菇的管理,10~15 d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 39卷第 8期
830· ·
(上接第 827 页)
化率也高出固体菌种 10百分点。因此,采用固态
专用菌种生产的液体菌种用于鸡腿菇的生产,具
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功成,陈江涛.玉米芯生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新技术[J].食
用菌,2002(4):22.
[2]王世东.食用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冯改静,李守勉,李明,等.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猴头菌菌丝
体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
131- 135.
[4]王芳,张玉萍,孟丽君.平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J].食
用菌,2008(6):21- 22.
[5]刘海潮,郭明慧,闫米格,等.培养料中添加荞麦秸秆粉栽培
平菇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2):78.
[6]兰蓉,张震,吴迪,等.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J].
中国食用菌,2010,29(2):42- 44.
[7]楚晓真,卢钦灿.鸡腿菇熟料栽培关键技术[J].天津农业科
学,2010,16(5):140- 141.
[8]闫丽华,王丽,陈学全,等.液体菌种袋栽黑木耳高产栽培技
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127- 128.
(上接第 822 页)
生态配方施肥的应用效果,依赖于有机肥的
质量、无机肥料的配比与微生物肥料的菌群结构
等多因素的交互结合,并与当地土壤的生态条件
及其栽培管理措施具有密切关系,但有关薯田土
壤的动态供肥、生态防病、生物降污等功能及其
增产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山东农业大学.蔬菜栽培学各论 [M]. 2版.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1999.
[2]刘均革,王孟文,孟宪刚.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天津
农业科学,2007,13(3):64.
[3]蔡金辉,严渐子,黄晓辉.山药品种资源的分类研究[J].江西
农业大学学报,1999(1):12- 19.
[4]李树和,赵冰.宝坻山药种植方式比较 [J].天津农业科学,
2007,13(4):29- 31.
[5]武清彪,景云飞.山药主要病害调查及防治技术初探[J].山西
农业大学学报,2005,4(6):101- 102.
[6]王文庆,史清亮,白建军,等.微生物肥料对山药土壤生态特
征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
37- 39.
[7]谢达平,彭道林.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研究[J].常德师范
学报,2002,14(1):48- 50.
[8]陈翔兰.生物菌肥的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
技,2008(4):96.
[9]董艳,董坤,林克惠.微生物肥料对几种烤烟病害及烟叶含
钾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7(1):189- 191.
[10]葛诚.微生物肥料研究、生产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微生
物学通报,1995,22(6):375- 379.
[11]刘五星,杨启银.硅酸盐细菌肥料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
科学,2003,9(4):39- 42.
[12]孟瑶,徐凤花,孟庆有.中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应用进展[J].
土壤肥料科学,2008,6(24):276- 283.
可采收第 2潮菇。一般可采收 2~3潮。
台蘑在自然环境下的扩繁成功,达到了提高
台蘑产品质量和促进林木生长的双重效果,从而
促进林业与台蘑产业的共同发展。利用林间树阴
小气候条件,根据林间二氧化碳与光照对树木与
食用菌的互补、互促原理,进行台蘑返生态栽培
出菇,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林下经济
之路。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林下空间,为市场提
供了新的绿色食品源,对保护和恢复五台山野生
菌类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沛芳.五台山野生食用菌资源营养价值及展望[J].中国食
用菌,2010,29(3):7- 9.
[2]权桂芝,赵淑津.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J].天津农业科
学,2007,13(3):12- 14.
[3]孟庆国,王志,邓春海,等.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2):61- 62.
[4]杜秀菊.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J].植物保护,2009(2):
27- 28.
[5]李冠衡,于晓森.园林常见树种病虫害调查与防治[J].山西
农业科学,2007,35(11):83- 84.
[6]王文燕.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J].山西农业科学,
2008,36(8):42- 43.
[7]李育岳,汪鳞,汪虹.食用菌杂菌污染和虫害防治[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7:85- 86.
[8]李鹏翔.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J].河南农业,2003
(6):21.
贺沛芳等:台蘑增殖扩繁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