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蓆草疫病的研究



全 文 :第2 2卷
1 9 9 2年
第2期
5月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A C T A P I一Y T O P A T玉IO L O C I C A S {N I C人
V (
,
1
.
2 2 N o
.
2
入I o y 19 9 2
篇草疫病的研究
张超冲 戴肇英
(广西农 学院植保系 )

提要 甫草疫病的病原是莎草疫霉菌 ( P h y t o p h t h o r a c y p e r i) 。 此病在广西普遍发 生 , 为 害
席草苞叶、 茎秆和叶片 。
生理测定表明 : 在饱和湿度条件下 , 抱子囊形成的适温范围 10 一 30 ’ C , 最适温度 5J 一 25 “ C 。
抱子囊萌发游动抱子的适温也是 10 一 30 “ C , 最适温度为 25 ’ C 。 卵抱子萌发产生饱子囊和释放游动
袍子的适宜温度是 2 一 28 O C 。
药剂防治表明 : 瑞毒霉和甲霜灵是防治此病的特效药 , 防效达 80 一叻% 。
席草的学名为短叶沈莹 ( C夕刀 e r u s m a l a c c e o s i s v a r . b r e o f j o l i o s ) , 在广西 、 J一东 、 福
建 、 台湾等省 (区 ) 均有种植 。 广西主要分布于贵港市 、 横县等地 。 席草疫病是危害蒲草生
产的一种主要病害 , 一般在篇草产区都有发生 , 使草茎出现点点花斑 , 群众称它为 “ 花 草”
或 “ 席草瘟” 。 严重影响蔗草的产量和质量 , 降低其经济价值 。
对此病害 , 我国尚未有人研究报道 ` ” 2 ’ 。 国外以日本 (泽田兼吉 , 1 9 2 7 , 伊藤 诚 茂 ,
1 9 3 6 ; 藤川隆等 , 1 9 5 9 )’ 报道较多 〔 3 ’ ` ’ 6 〕 。 为了弄清其病原种类和生物 学 特 性 , 寻找有效
的防治方法 , 我们从 1 9 8 5年开始进行了试验研究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症状与防治
(一 ) 发生为容情况
卜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 。 新植席草一般在 4月开始发病 , 此时田间仅有零星病斑或病株 , 随气
温升高 , 雨水增多 , 病害日益严重 。 5 ~ 7月为发病盛期 , 尤 以时晴时雨天气 , 病 害 更 加 严
重 。 8月以后 , 因气温高雨水少 , 特别是遇到秋早 , 病害的发生受到 抑 制 。 所以 , 下半年发
病一般较轻 。
篇草发病后 , 生长不良 , 降低产量和质量 , 轻病株因组织变色坏死易断 , 失去编织草制
品的价值 。 一般减产10 一20 % , 严重时损失 50 % 以上 , 甚至失收 。
(二 ) 症状特点
此病可为害苞叶、 茎秆 、 叶片和叶鞘 。
叶片和苞叶发病 , 初生黄褐色小斑 , 周 围水渍状暗绿色 , 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 边
` 缘不明显 , 外围组织变黄 , 不久病叶逐渐枯死 。
茎秆受害 , 初生针头大的黄色至黄褐色斑点 ,周围水渍状 ,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 , 中
部黄褐色至黑褐色 , 外围组织黄化 。 多个病斑密集时 , 常互相连接长达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
, 病原菌鉴定蒙中国科 学院微生物所余永年研究员协助 . 篇草学名 由广西植物研究所黄德爱 同志鉴定 . 照片是 广西农
学院活询操同志报影 . 原植保系学生典亦钦 、 郑秋平 、 龙启树 、 攀周文等参加防治试验 , 并得到贵潜市农业局 、 水格准广
肺的大力支玲 , 在此一并致谢 .
.后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2瑞
颜芭浓淡交织 , 外观很像龟甲的斑 纹 ; 故有鳖甲病之称 。 天气潮 i和讨, 在病斑表面长出白色
粉状霉层 。
叶鞘病斑亦为黄褐色水斌状 , 不正形 , ,边缘不明显 。 病叶峭提早枯死 , 撕取病组织均可
找到卵袍子 。 呻


圈 1 席草疫病症状及病原蔺形度
1
.病雹叶 . 2`病燕杆 , 3 .抱襄梗和抱子囊 ( x 12 5 ) ; 4 . 抱 子囊和释放出的游动抱 子 ( x 3 10 ) : 5 . 狱卯移 和雄器
( x 6 6` ) , 6 . 卵抱 子菌发的抱子级 已释放游动抱子 ( x 4 1。 ) 。
2期 张超冲等 : 庸 草 : 病 的 研 究
卜卜
(三 ) 病菌形态特征
在病部所产生的白色粉状霉 , 即病菌无性阶段的抱囊梗和抱子囊 。
抱囊梗单生或丛生 , 从寄主气孔伸出 , 单根或有分枝 , 纤细如菌丝状 , 无色 , 无隔膜 ,
无限生长 , 其长短因温度有很大差异 , 在 25 “ C时 , 平均长 3 3 3lx m , 20 O C时 , 平均长 16 户m 。
其大小为 1 7一 5 9 8 x Z一8户m 。
抱子囊无色 , 一单胞 , 倒梨形 、 卵形或长椭圆形 , 2 5一 80 x 15 一 34 “ m , 平 均 48 . 2 x 2 6 . 6
召m 。 抱子囊乳突扁平 , 顶壁不增厚或增厚约 2一 3科m , 成熟后 易脱落 , 基部附有短 柄 , 大小
为 3 . 5一 s . 8 x 2 . 3一 3 . 3“ m , 多数长约卜 6拼m 。
游动饱子肾形 , 10 一 13 x s一 1即 m , 侧生 2根鞭毛 。
藏卵器球形 , 壁薄 , 平滑 , 直径 30 一 4 8户m , 卵抱子淡黄褐色 。 球形 , 光滑 , 直 径 2 一
4 3召m , 壁厚平均 3子`m 。
雄器侧生 于藏卵器基部近处的菌丝分枝上 , 球形或卵形 , 无色 , 单胞 , 长 13 一 20 “ m 。
卜 (四 ) 病原菌的分类地位
此病菌在自然情 况下主要为害短叶茬艾 。 病菌的形态与W a t e r ll o u s e ( 19 6 3 )和 H o ( 1 9 8 1 )
的疫霉属分类检索表中的P 丙夕 t o 刀 l t几o r a e夕刀 e r `一致 〔 日’ 7 〕 , 与 S a w a d a ( 1 9 2 7) 的 记 述 也接
近 (表 1 ) 。
衰 z 各学者对 P h y t o p h t l, o r a 。 y p e r i的描述比较
主 要形态
作者
g a w a d a
( 19 2 7 )
抱 子 弓 藏卵器及卵抱子 雄 器
抱 子班 有乳突 , 浅 : 燕部有短柄
(脚胞 ) 。 抱子囊
3 6一 10 5 x 2 5一 4 4卜m 。
藏卵器球形 , 平滑 , 薄膜 , 直径 37 一
4 卜m 、 卵抱 子球形 . 平 滑 , 直径 3 2一
4 4卜m ,壁 厚 3卜m 。
附着藏卵器基部 , 侧
生 , 倒卵形 , 2 0 x ! l
一 】3林m
卜-
W
a t e r h o 一: 、 e
( l , 6 3 )
抱子囊乳突扁 平 , 顶壁薄 , 脱落
后有短柄 , 长约 4卜m . 抱子囊 平
均 52 x 3 0 (最大值 13 0 x 4 4卜 m .
藏卵器平均42 (可达 48 ) ; m , 卵抱 { 侧 产卜, , 划 , m
子几乎充满藏卵器 , 壁厚 3卜m二
藏卵器直径 4 , ~ 5 0“ m 侧 , l屯 , I之2 0一 2 5 卜m .
( 19 5 一)
作者
( 19 8 9 )
乳 突不显著 , 顶壁厚 , 3 . 5卜m 以
下 , 抱子囊长 /宽比等于或 大 于
一 6 , 长度 4 0一 6 0卜m 。
乳突扁 平 , 不增厚或厚约 2一 3卜m
长 /宽比 》 1 . 6 , 短柄长 3一 6卜m .
抱子囊 10一 8 8 只 8一 4 3林m , 平均
4 8
.
2 x 2 6
.
6卜m .
侧生 , 卵形或球形 ,
长 13一 2 0卜m .
根据上述的病菌形态特征和寄主植物种类 , 鉴定此病原菌为莎草疫霉菌 〔尸h尹。 p 八thor a
与eP lr’ l( d et a ) I t 。 〕 。 它所引致的病害与伊藤 ( 19 36 ) 报道的七岛蔺鳌甲病 相 似 , 但根据
寄主和病菌名称 , 我们认为称此病为席草疫病为 好 。
(五 ) 生理特性洲定
1
、 湿度对抱子囊形成的影响 : 调节小容器的相对湿度分别为 79 . 3% 、 {)3 % 和 1 0 ` 吕 ’ 。 将
洗净的病草 , 放进小容器中 , 在 25 O C下保湿 8小时后 , 洗下袍子囊镜检。 结果表明 , 湿 度越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2 2卷
高 , 饱 子囊形成 的数量越多 。 “卜均每视野袍子 囊 数 , 相 对 湿 度 7 9 . 3%时仅 0 . 8个 , 9 3%为
4
.
3个 , 1 0 0%时 1 9个 。
2
、 温度对袍子囊形成的影响 : 将新鲜病草茎分别置于不 同温度 「保湿 , 经 15 和 24 小时后
镜检 。 结果表明 , 在 2一 34 “ C的温度范围内 , 均可形成抱子囊 (表 2) , 但其形成的适宜温度
范围是 10 一 30 O C , 最适温度是 15 一25 “ C , 1 0 “ C以下和 30 “ C 以上 , 抱子囊的产生显著减少 ,
3 5 O C不再形成抱子囊 (表 3 ) 。
傀习
表 2 抱子班形成的通度范围洲定 ( 1 9 8 6 . 裹 3 抱子班形成的适通范口侧定 ( 19 87
.
2)
一那ù一十+
六七一
置二叶一 抱子垂垂蔺一二 {
温度 . C
I
重复
\ + + +
+ + +
+ + +
+ + +
注 , ` + ’ 表示产泡子囊 ; “ 一 ’ 表示 不产抱子囊 .
温度 镜检视 袍子囊
(
.
C ) 野数 总数
5 1 5 5 1 9 2
10 1 5 6 13 8 7
15 1 5 3 15了7
2 0 1 0 3 9 3 4
2 5
3 0
3 5
3
、 温度对抱子囊萌发的影响 : 将抱子囊 注 , 每处理均 3次重复 . 郁个处理 因每视野抱子囊数
用悬滴法放于不 同温度下 ,经 24 小时后镜检 , 太少 , 而 以每毫升抱子囊 数计算 .
计算抱子囊的萌发率 。 结果表明 , 抱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是 5一34 “ C , 适温为 10 一30 “ C , 最
适温度 2 5 “ C , 1 0 O C以下和 3 0 O C以上 , 萌发率明显下降 (表 4 ) 。
表 4 不同沮度下抱子班的萌发率
35一0
一一ù一..
Jùó.六J份」温度
一2一.3平均 萌发率
(肠 )
5 一 2 5
/
2 7 2 8 2 9 3 l
} 6 2
.
4 之口 2 7 . 5
3
.
2 1 0 { 2 2 ~

_
17
.
8 1 6
.
6 3
.
l 4只 s} —一12 · 3
{
3 7一
4
、光对抱子囊生活力的影响 : 病草在 25 O C下保湿产囊后 , 进行如下处理 , 观察 其 萌 发
率。 结果表明 , 暴露于阳光下 2小时 (上午 8 , 30 一 10 , 3 0) 的为 2 . 3% ; 散光 下 3小时和 7小
时的分别为 1 7 . 2% 和。 . 41 % ; 抱子囊悬浮液在紫外光 灯 (3 OW , 距 离 6 c6 m ) 下照射15 分钟
后 , 萌发率为 1 2 . 3% ; 而对照 的萌发率达 6 . 8% 。
5
、 卵抱子萌发试验 : 剥取病组织中的卵抱子 , 置不 同温度 下的水滴中保湿培养。 结果表
明 , 卵抱子萌发可产生抱子囊或直接形成菌丝 。 在 30 O C只产生芽管 ,不能形成抱子囊。 20 “ C
经 14 天仍不萌发 。 其萌发的适温为 2 2一 28 O C , 经 4一 5天即产生抱子囊。 抱子 囊 成 熟后不脱
落 , 在 20 一 28 O C均适于游动抱子的产生和释放 。

(六 ) 初住集派的洲定
将去年病草剪碎 , 拌入消毒过的土中 , 每盆 2 09 , 种植无病篇草 , 4 周后调查 。 结果不论
拌病叶或叶鞘 、 还是病秆 , 全部发病 , 对照无一病株。 表明上年的病残体是初侵染的来源。

(七 ) 药荆防洽试脸
参试药剂: 铜氛合剂40 0倍, o , 3 %波尔多液 , 70 写甲基 托布津 1。。。倍 , 58 %瑞毒霉
乏前 张超冲等 : 庸 草 疫 病 的 研 究
1 20 0倍 , 2 5% 甲霜灵 1 0 0 0倍 , 4 0%灭病威 3 0 0倍 , 2 5%粉锈宁 2 0 0 0倍和空 白对 J报。除前两种药
每月喷两次外 , 其余药剂每月喷一次。 重复 3次 。 每小区定 3点 , 每点定 50 株 , 于喷药前和喷
药后 30 天调查 。 病情严重度按下列分级标准记载 :
0级 全株无病 。
1级 叶片或茎秆有病斑 , 长度范围占全草长的 1八 6以下 。
2级 茎秆上的病斑 长度 占全草长的 1/ 16 一 1/ 8 。
3级 茎秆上的病斑长度占全草长的 l / 8一 1/ 4。
4级 茎秆上的病斑长度占全草长的 1/ 4以上 。
试验结果表明 , 瑞毒霉和甲霜灵是防治席草疫病的特效药 , 防效好 , 兼有保护和治疗作
用 , 药效期长达 30 天左右。 波尔多液只要配制使用得当 , 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1 9 8 6一87 年在贵港市等地 , 多点多次大 田试验示范的结果 , 再次证明瑞毒毒和 甲宙灵灿
防治此病的理想农药 (表 5) 。
表5 不同药剂防治篇草疫病效果比较
. . ., 尸 , , , , , . 洲 . . , , 一 , ~ , - . ~ 卜一 ~ . 户 . . ~ , , ,一 , , , 卜 ~州卜 , 户 , 令 目. 尸月 , , , , ` , 户~ , ~ ~ ~ ~侧 . , 勺 . , ~ . . . , . . , 口口` , . , 口卜 时间地点 } 药剂 防治效果 (肠 ) 时间地 点 药剂 { 防治效果 ( % ) 时间地点 } 药 刘 } 防治效 果(肠 )
8 5
_
7 7
6 6
_
2 4
贵港市
瑞毒霉
波尔多液
铜氨合剂
甲基托布

1 8
_
5 8 贵港 市
!““毒 ,` }
一丝王一
…甲翻 … 8 3 ` 3了南 宁 {波尔多袱 .
粉锈宁 { 2 4 . 5 8
灭病威
. . . . 卜 ,目 . . . 口, . . . . , . r ~ , . , , . ,气片 . 已, , ,甲 , , , . 弓二里r . . , . . . 斤. . , ~ 一 , . . . , . . . . . 、 曰. . . . . . . . . . . . 目. . . . .硬. . 曰
结论与讨论
1
. 莎草疫霉菌 (尸h到 。 p lt 人o ar o y p 。 :’) 是引致 “ 席草瘟 ” 的病原 , 在 自然条件 下仅知
侵染短叶在莹 , 日本叫七岛蔺而我国俗称席草 。 S a w a d a ( 1 9 2 7 ) 、 伊藤诚哉 ( 1 9 3 6 ) 等报道
的七岛蔺鳖甲病 (尸 . c y p o ir ) , 根据我国寄主植物俗名和病原菌分类地位 , 应称此病为席草
疫病为好 。
2
, 由于饱子囊的大小是很容易变异的特征 , 故有关此菌大小范围的记录不尽相同 。 在分
类上有价值的应该是大多数抱子囊的大小及其长宽比 ( B l a c k w e l , 1 9 4 9 ) 〔 ” 〕 。 同时 , 藏卵
器表面特征和雄器着生类型也是重要的依据。
3
. 此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 温度和雨湿条件左右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 越冬后的卵袍子在
2 一 2 8 O C 的水滴中 ,经 4一 5天即可萌发 ,故早春温暖多雨的年份 ,病害发生早而重 。 在 ) ’ 一西 ,
一般 4月开始发病 。 病斑在 25 O C和饱和湿度下 , 经 4小时可产生抱子囊 , 成 熟 的 抱子囊在水
滴中萌发率高 ( 6 6 . 8% ) , 在干燥或阳光直射下 , 很快失去萌发能力 。 5一 7月常多雨或时咭
时雨为发病盛期。 雨水发过畦面的席草 , 其下叶首先发病 。
4
. 综防意见 。 高畦种植 , 开好排水沟 。 选无病席草头留种 , 或在 3一 4月用 8 0 0倍 甲 新灵
喷撒一次 , 可推迟或减轻发病 , 最好施用颗粒剂 。 发病初期用 58 %瑞毒霉或 25 %甲霜灵 10 0 0
倍液喷雾 。 冬前和每次收割时 , 应将病草和晒场上打脱的叶片 、 叶鞘集中烧毁 。
( 1 9 9 0年 4月 2 3日收稿 )
i J退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2 2卷
今考文献
1
.戴芳澜 , t盯 9 , <中国弃宙总汇 > , 科学 出版社 35 .
2
. 魏景超 , 19 了9 , <真菌鉴定手册 》 报告 . 上海科技出版社 36 一 43 .
3
. 泽田兼吉 , 1 92了, 台湾产菌类调查第三篇 , 台湾中央研究所农业部报告 第27 号 l一 62
4
. 伊弃城哉 , 19 3 6 , 《 日本苗类志 》 第一卷 , 藻菌类 , l比一 1 19 养资堂 东京 .
5
. 蕊川隆 。 富来务 、 冈 田善次郎 . ! 9 5 9日本植物病理学会报 第24 卷 N O . I 6了 .
6
.
W
a t e r il o u s e
,
G
.
M
.
1 9 6 s
.
M y e o l o g i e a l P a P e r s N o
.
g z : I一 9 .
7
.
H o
,
H
.
H
.
1 9日一 M y e o l o g i a 7 2 : 7 0 5一了12 .
8
. 方中达 , 1 9 7 9 , 《 植病研究方法 >农 业出版 社 13 6一 145 ,
。 . B l a e kw e l l . l 。一。 . M y e o l o g ic a l p a p e r 3 0 : 2 1 .

, 口
O N C Y P E RU S M A L AC C E N S IS B L IG H T
2 il a n g C h
a o e l l o n g T a i Zh a
o y i n g
( G u a n g x i A g r ie u l t u r a l C o l l e g e )
P h夕 t o p h t人o ar e夕夕` r i 15 th e p a t h o g e n o f C夕刀 e r u s 拼 a l a e c e n s i s b l i g h t . T h i s
d i s e a s e u n i v e r s a l l y o e e u r i n G u a n g x i
.
I t i n f e e t s b r a e t e a l l e a v e s
, s t a l k s a n d
l e a v e s o f C 夕夕 e r o s 。 : a l a e c e n s i s b r e 。£j o l i u s . P h y s i o l o g i e a l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g i v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r a n g e f o r s p o r a n g i a f o r m a t i o n 15 1 0一 3 0 O C , t h e
o p t i m a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15 1 5一 2 5 O C , u n d e r t h e s a t u r a t e d h u m i d i t jr c o n d i t i o n .
T h e o p t i m u m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o r : p o r a n g i a l g e r m sn a t i o n b y z o o s p o r e s 15 a t
2 5℃ T h e o p t im u m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o r o o s p o r e s g e r m i n a t i o n f o r m s P o r a n g i a a n d
z o o s P o r e s r a n g e s f r o m 2 2一2 8 “ C 。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s o f e h
e m i e a l
e o n t r o l i
n t h e f i e l d
s s h o w e d t h a t s s p r a y i n g
R i d o m i l M Z 5 8 W P
a n d R id
o m i l 2 5 W尸 a r e e f f e e t i v e f o r e o n t r o l o f t h i s
d i s e a s e a t 8 0一 9 0% 。
碑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