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寿菊花萃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



全 文 :  从表 4可知 , 超声波提取法与传统水提法相比 , 提取时间缩
短 96%, 多糖得率提高 5.62%。
4 结论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的
主要因素—提取时间 、超声功率 、液料比进行了探索 , 选取中
心组合实验的范围和水平 ,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各因素的最
佳水平范围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建立了影响多
糖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 , 依据回归分析结果知 , 蛹虫草
菌丝体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 504 s, 提
取功率 466 W, 液料比 104∶1(ml∶g)。 在此条件下 , 实际提
取率 7.45%, 与模型理论预测值 7.47%的相对 误差为
0.27%。 该方法与传统水提法相比 , 提取时间缩短 96%, 多
糖得率提高 5.62%。 实验结果证明 ,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 具有实
际价值 。
参考文献:
[ 1 ]  段 毅.蛹虫草高效培养技术 [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24.
[ 2 ]  王 琦 ,韩晓龙.蛹虫草对老年大鼠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 J].辽
宁师范学报 , 2002, 4(4):104.
[ 3 ]  熊中良 , 邓春生.真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 [ J] .江西农业学
报 , 2006, 18(2):118.
[ 4 ]  高丽君 , 王汉忠 , 崔建华 , 等.白首乌可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J] .食品科学 , 2004, 25(10):178.
[ 5 ]  李亚娜 , 林永成 , 余志刚.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羊栖菜多糖的提取
工艺 [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11):28.
[ 6 ]  叶 红 ,吴 涛 ,周春宏.马尾藻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J] .食品研
究与开发 , 2006, 27(7):22.
[ 7 ]  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 ,第 2版 [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 , 2003:103.
[ 8 ]  滕利荣.生物学基础实验教程 [ 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541.
收稿日期:2008-03-18; 修订日期:2008-09-12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07031079)
作者简介:李高峰(1980-),男(汉族),山西广灵人 ,现为中国日用化学工
业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提取 、纯化与
分析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王佩维(1941-), 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 ,现任中国日
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 、
洗涤用品及天然产物的分析与检测研究工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寿菊花萃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
李高峰 ,王佩维* ,聂永亮 ,宋 鹏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万寿菊花萃取物中所含的叶黄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方法 首先由万寿菊花萃取物制
备出叶黄素单体 , 使用色谱柱为 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醋酸乙酯 -水(30∶29∶40∶1);流速 0.75 ml
· min-1;检测波长 450 nm;柱温 25 ℃;进样量 20μl。结果 该方法最低检出限量 1×10-7g· ml-1 , 叶黄素在 0.8 ~ 24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方法精密度 RSD(相对标准偏差)为 0.96% ,加标回收率为 99.49% ~ 100.22% , RSD
为 0.82% ~ 1.64%。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重复性好。
关键词:万寿菊; 叶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4-0883-02
  叶黄素(Lutein),又名 “植物黄体素”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
菜 、花卉 、水果与某些藻类生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 叶黄素高活
性 、富含电子的长多烯碳链 , 能保护人体免受单线态氧和自由基
的作用而带来的伤害 [ 1] , 而且叶黄素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的类胡
萝卜素之一 , 能够抑制肿瘤生长 , 可以预防因机体衰老而引发的
心血管硬化 、冠心病 [ 2, 3];叶黄素能够很好地保护皮肤免受阳光
灼伤 , 减少人体所受来自于电脑屏幕 、电视屏幕等的辐射和超量
紫外线照射的损害 [ 4] , 具有明显的防辐射 、护肤 、润肤和抗衰老
作用。另外 ,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眼睛中仅有的两种类胡萝卜
素 , 预防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
明 [ 5] 、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 6]是叶黄素的独特的功能。此外 , 叶黄
素还是一种很好的天然着色剂 ,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不仅可以给
动物补充营养 , 还可以提高动物肉质和蛋的品质 , 因此 ,叶黄素被
广泛应用于医药 、保健品 、化妆品 、食品着色 、烟草 、水产品及动物
饲料 [ 1] 。在国际市场上 , 1 g叶黄素的价格与 1 g黄金相当 ,所以
人们把它称为 “植物黄金”。万寿菊花花瓣中叶黄素是最主要的
类胡萝卜素 , 通常还有 3% ~ 6%的玉米黄质 , 其它类胡萝卜素的
含量很小 , 因此是非常好的叶黄素来源。从万寿菊花中提取叶黄
素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所以建立科学 、稳定 、可靠的分析
方法非常必要。目前 ,分析检测叶黄素的主要方法有:紫外 -可
见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质谱 、液质联用 、核磁共振等 , HPLC可以
实现对待测物中叶黄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 7, 8] 。 本实验主要研究
了由万寿菊萃取物制备的叶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LC5500高效液相色谱仪 , 北京东西电子技术研究所;
ESJ120 - 4 型电子天平 , 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
ME211型超声波清洗器 , 美国 MetterElectronics公司;Millipore
膜过滤器及真空泵 , 美国 Waters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2450 UV-Visiblespectrophotometer;叶黄素样品 , 由万寿菊
干花经超临界 CO2萃取制备出浸膏 , 经皂化 、分离和纯化处理制
得 , 所得的叶黄素样品经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国家核心实验室(北
京)分析鉴定含量为 97.29%作为标准样品。分析用试剂为分析
纯 , 北京化工厂生产 , 水为二次蒸馏水。
2 方法
万寿菊花经超临界 CO2萃取得到萃取物 , 将万寿菊花萃取
物在碱性条件下皂化 ,然后分离出游离叶黄素 , 经过纯化处理得
到叶黄素样品。 称取叶黄素样品 20.0 mg, 用流动相配成 8 ×
10 -6g· ml-1的溶液。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醋酸乙酯 -水(30∶29∶40∶1);流速 0.75 ml· min-1;检测
波长 450 nm;柱温 25 ℃;进样量 20 μl。
3 结果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试验了不同体积比的甲醇 -乙腈 、甲醇 -
乙腈 -醋酸乙酯 、甲醇 -乙腈 -醋酸乙酯 -水为流动相 , 最终
确定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醋酸乙酯 -水(30∶29∶40∶1);流
·883·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4期
速 0.75 ml· min-1;分离度 、柱压及峰形均较理想 , 取叶黄素标准
样品适量 , 用流动相溶解 , 制成 8×10-6g· ml-1的溶液 , 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200 ~ 800 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见图 1),
最大吸收波长为 450nm, 本文选择 450 nm为检测波长。叶黄素
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 2。
图 1 叶黄素样品的紫外 -可见光谱图
图 2 叶黄素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最低检出限的测定 精密称取叶黄素对
照品 20.00 mg置 50 ml量瓶中 , 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精密移取 0.1, 0.5, 1, 1.5, 2, 3ml置 50ml量瓶中 , 用流动相稀释
至刻度 , 摇匀。在下进样 ,以叶黄素峰面积 A(mv· s-1)对进样
浓度 C(μg· ml-1)进行作图得到标准曲线 , 如图 3。从图中可
以看出 , 叶黄素在 0.8 ~ 24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利
用此线性关系图可以对叶黄素浓度与峰面积做定量分析。
以叶黄素峰面积 A(mv· s-1)对进样浓度 C(μg· ml-1)
进行回归 , 得到回归方程为:Y= -14 377.4+59 811.7C, r=
0.993 9。此方程可以用于叶黄素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定量分析
与计算。
配制 1×10-7g/ml的叶黄素标准溶液 , 检出信号微弱 , 确定
最低检出限为 1×10-7g/ml。
图 3 叶黄素标准曲线
3.3 精密度实验 精密称取叶黄素对照品 20.0 mg, 用流动相溶
解制成 8×10-6g/ml的溶液 ,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 6次
(实验Ⅰ ), 将上述溶液放置 2 d后 , 再次重复进样 6次(实验
Ⅱ)。结果见表 1。从表 1数据可以知道 , RSD为 0.96 % , 表明
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3.4 加标回收率 按不同比例准确称取已知含量的叶黄素样
品和叶黄素标准品 , 配制如表 2所示的 5种样品 , 并用流动相溶
解 , 制得浓度为 8 ×10-6g· ml-1的溶液 ,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
定 , 每种样品进样 3次 , 结果见表 2。回收率为 99.49 % ~
100.22% , RSD为 0.82% ~ 1.64%。
表 1 精密度实验结果
实验 山峰面积
1 2 3 4 5 6
峰面积
平均值
RSD
(%)
Ⅰ 253 710 253 298 251 832 256 561 258 581 254 494 254 746 0.96
Ⅱ 254 537 259 309 255 010 253 496 256 718 252 479 255 258 0.96
表 2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
编号 样品加量m/mg
标准品加量
m/mg
测定值
m/mg
回收率
(%)
RSD
(%)
1 12.00 3.89 15.87 99.49 0.82
2 10.50 5.84 16.32 99.61 0.95
3 7.50 9.73 17.21 99.83 1.46
4 4.50 13.62 18.08 99.68 1.60
5 3.00 15.57 18.60 100.22 1.64
3.5  样品测定 将 2007 -12 -13制得的叶黄素样品 , 分别于
2007-12-14、 2008-03 -25、2008 -04-29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检测(其间样品在暗处 、0℃、密闭保存)每个样品进样 3次 ,结果
见表 3。
表 3 样品测定结果 %
样品测定时间 含量测定值的平均值 RSD
2007-12-14 92.14 0.76
2008-03-25 81.51 0.92
2008-04-29 75.01 0.95
结果表明 , 叶黄素在暗处 、0℃长时间放置对叶黄素含量有较
明显影响。
4  结论
实验研究选定了以甲醇 -乙腈 -醋酸乙酯 -水(30∶29∶40
∶1)为流动相;流速 0.75 ml· min-1;检测波长 450 nm;柱温
25 ℃;进样量 20 μl的色谱条件 ,有很好分离效果 , 且解决了峰
的拖尾问题。本实验结果表明 ,叶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
的线性关系 , 回收率高 , 重复性好 , 无杂质干扰 , 是应用于制备
叶黄素产品中控制和测定叶黄素含量 ,指导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
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 1 ]  Alexandra, A.R.AndrewS.Thesciencebehindlutein[ J].Toxicolo-
gyLeters, 2004, 150:57.
[ 2 ]  O Donnel, C.D.Functionalfututes[ J].PreparedFoods, 2004, 173
(4):1.
[ 3 ]  O Donnel, C.D.Buyingintobioactives[ J] .PreparedFoods, 2004,
173(4):9.
[ 4 ]  José A.DelCampo, José Moreno, HerminiaRodriguez, etal.Carotenoid
contentofchlorophyceanmicroalgae:factorsdeterminingluteinaccumu-
lationinMurielopsissp.(Chlorophyta)[J] .JournalofBiotechnology,
2000, 76:51.
[ 5 ]  Whitehead, A.J.;Mares, J.A.;Danis, R.P.Macularpigment:a
reviewofcurentknowledge[ J] .Arch.Ophthalmol.2006, 124:1038.
[ 6 ]  C.-Y.Tai, B.H.Chen.Analysisandstabilityofcarotenoidsinthe
flowersofdaylily(Hemeorcallisdisticha)asafectedbyvarioustreat-
ments[ J] .J.Agri.FoodChem., 2 000, 48:5962.
[ 7 ]  王 琦 , 许洪高, 高彦祥.叶黄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J] .中国食品
添加剂 , 2007, 6:100.
[ 8 ]  J.ChristopherYoung, EL-SayedM., Abdel-Aal, etal.Identifica-
tionofSyntheticRegioisomericLuteinEstersandTheirQuantification
inaCommercialLuteinSupplement[ J].J.Agric.FoodChem.2007,
55:4965.
·88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