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桃树胶提胶工艺



全 文 :1 3 9 9年第4 期 广 州食品工业科技37
桃 树 胶 提 胶 工 艺
杭州商学院食品 系 楼 明
摘 要 本试验探讨了桃树胶的碱提 工
艺 , 主要工艺流程是 : 原料经浸泡软化 , 捣
碎 , 加氢氧化钠保温提胶 , 胶液用双氧水漂
白 , 盐酸中和后 , 用 乙醇沉淀分离 , 经恒温
千燥 , 得到淡黄色 、 粉未状的桃树胶成品 。
试验结果表明 : 原料 中加入 5 ~ 7 肠的氢氧
化钠 , 温度 8 0~ 1 0 0℃ , 加水 1 ~ z 倍 , 20
~ 30 分钟即可取得 满意的提取效果 。
一 、 前 言
目前 , 我国食品工业上应用的食用胶的
品种比较单调 , 多种 天然胶 、 如果胶 , 阿拉
伯胶等都需大量进 口 , 且价格昂贵 。 为了节
省外汇和增加我国天然食用胶的来源 , 本人
对桃树胶的提胶工艺进行 了初步探讨 。
二 、 材料与方法
( 一 ) 材料
1
。 试验原料 : 从杭州西湖区花坞果园
的桃树枝干上采集的新鲜胶状分泌物 。
2
。 辅料
( 1 ) 氢氧化钠 食品级
( 2 ) 盐酸 食品级 含 量 3 6 一
3 8帕
( 3 ) 无水乙醇 食品级
( 4 ) 双氧水 食品级
( 二 ) 主要设备
( i ) 多功能食品处理机
( 2 ) H
.
H

5 1 1一 2 1 3 电热恒温水

( 3 ) L D 4 一 Z A 型离心机
( 4 ) N D J一 i 旋转粘度计
( 三 ) 桃树胶的制备工艺流程 ( 如图 1
所示 )
0
.
0 1肠 到 a 2 5 0 , 溶液 N a O H H : O
_
.
_
, 一声 _ _ _ 名 二佩料— 一一浸饱一” 俏洗一” 捣碎— 一` 保沮处理一一纱布过滤一一残渣
H 毖O

清液
10 肠盐酸 落
二可以二次提胶
~ 土 . * 二 , _ 、 _ _ 、 _ _ _ 墓 二俗释陈益 ” 一讥征“ 一周 , “ 一二一减压浓缩一中和“ — 漂白! , ~ 万 _ 可 _ t
,卜 ` 降 毛 乙 ! 醇 H : O :甚 { 恤离心一~一一一生 l收回t液清l.-上沉淀4 乙刹洗涤— 一 , 值温千燥— 一一粉碎— 一成品t乙醉
图 i 桃树胶制备工艺流程
DOI : 10. 13982 /j . mfst . 1673 -9078. 1993. 04. 015
(四 ) 桃树胶成 「易粘度测定
称取 1. 。。。 0克桃树胶成品溶于蒸馏水 ,
定容至 1 0 0毫升 , p H 7 、 温度 2 5 ℃ ,
子 , 12 转 /分条件下测定其枯度 。 .
表 Z T “ 10 士 1 ℃ 糊状物原杆
加 水量 为原杆的 1 . 6倍
0 号转
森 萝
三 、 结果与讨论
氢氧化钠 Q、 ` l 3 5 7 1 2少呱 乳
溶解时间 丫 〕 , 6 0 , { 3 0 1 2 0 , 1 0 ,
}
6。 ,
( 一 ) 工艺条件的选择

1
. 原料预处理
用 。. 01 殉为亚硫酸钠溶 液浸泡原料 ,` 、 一
方面可抑制原料 {户的少量多酚类物质氧化褐
变 , 同时可使原料表面发生局部水化 , 使表
面粘附物易分离除去 。 但原料水化会使胶 的
得率降低 , 成品粘度下降 , 故要求浸泡的时
间 , 以 1 0小时为宜 。 清洗原料 2一 3次除去表面
粘附的泥沙 、 灰尘 以及一些昆虫的排泄物 、
树皮等杂物 , 原料粉碎并打成糊状 。 是为了
增加提胶 面积 , 缩短提胶时间 , 提高提取率 。
J Z
。 提胶 -
川常用的树胶生产 工艺得到 .刁桃树胶产
品 水溶性很差 , 因此增加溶解性是最关键的
因素 。
.采用糊状物原料直接加水溶解提胶 方法
即 使朋水量增大 , 提取时间延长 , 提取率仍
极低 。
采用 硫酸 、 盐酸溶液作溶剂提胶 , 发现
得 率低 , 且成品粘度小 。 同样 , 用不同浓度
的柠像酸 、 酒石酸 、 醋酸 、 磷酸溶液提胶婉
果也不好 。 对服酸提胶法 , 选用 了氨 、 碳酸
钠 , 氢氧化钠 i吝液提胶 , 发见使用氢氧化钠
效果佼好 。 为此 ,
表 2 。
作了以 下试验 : 见表 1 、
表 I T 二 82 士 1 ℃
若 盆
糊状物原杆 、
加水量为 原针的 1 . 6倍
氢氧化钠} 。 8 12 1 6 2 O 24 .
( 肠 )
。解时 ;、
{…/ {…> 6。 ,}…6。 , 3 0 , 2 0 , …: 1臀、~ 沙、 厂 司
结果表明影响桃树胶提取效果的三个重
要参数是 : 加碱量 、 温度 、 时间 。 加碱量越
大 , 时间越 长 , 溶解越快 , 越完全 。 同是三
个参数 与胶的水解程度有关 。 它们的数值翘
大 , 水解程度也提高 , 粘度下降 。 对于该胶
的提取最佳条件的确定 , 首先应考虑温度 。
.此外 , 温度的高低 与加碱量有关 , 加碱的量
与成品灼灰分有关 。 加碱量增加 , 灰分也增
高 。 因此 , 加碱量要求低于 1 0肠为好 , 温度
控制在 10 0℃左右 。 加碱量 5 一 2 ` 物 , 时 间
2 0~ 3 0分钟比佼合适 。 如 果采用更新鲜的原
料 , 加碱量还可以 适当减低 。 加 2 ~ 4 帕氢
氧 化钠邓可获得满意效果 。
此外 , 加水量也与提取率 有关 。 加 水
少 , 溶液太稠 , 粘度大 , 难压滤 , 加水量太
多溶液中碱量增多会带入大量灰分 。 因此 ,
加 水量控制在物料的 1 、 2 倍较好 。
3
. 胶液的脱色
碱提液的颜色 ` 褐色 , 必须对胶液进行
脱色。 采用氧化型和还原型漂白剂以及活性
碳作脱色试脸。 试验结果表明 , 在按国标规
定的使用浓度范围内 , 还原型脱色剂如亚硫
酸钠会使胶液颜 色进一步加深 , 哺性碳脱色
作用不 .明显 , 使用氧化型眼鱼剂如双氧水 ,
碘酸钾效果较好 。 试验表明该胶液所含色素
可经氧化褪色。 ’ 其中以双氧水比较合 适 。 经
试验 , 加 “ 一 “ 肠双氧水 _ ( 含量 30 尹) 可取
得满意效果 , 、 胶液 : 无色锤明 。 经专燥处理
后的成品 中双氧水已被除去 。 ” * -
括咚.汗
冰 . 胶的沉淀平爆`
r 月
( 下转第朽页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卯3 年第4 期
衰减或设定记录仪量程在 0.Z V 档 ., 但滴定
时对 D C P溶液的响应值随之降低 。 这时只要
按实测条件反复使用多次后 , 本底电位值慢
慢下降 , 灵敏 度 _仁升 。
表 2 V c 不同浓度之间的比 较
,
准液 ” 一口 ` cD魄 , 一 } 平均值 } 传异系数 ” 户折标成 : 、 ’` , , ’
{
( m ` ’ 二
}
` r , m ` ’
}
,
( “ v 肠 ’
1 丫崛呼浓— -一一 j— }— }— 一卜兰竺上一一二一一咫竺竺竺望少 }` 兰生一 {一止竺兰一卜兰竺一一二一兰一一一 !里竺遭竺里竺竺 }` 一二兰一一 ~匕一竺兰一一 }~ ` 一立竺二一`。 1 7 . 9 7 7 . 9 4 7 . 9 7 1 , 。 一 1 0 . 0 1 一 。 , J0 1 , , . , ` 。 二 。 户 ` 一 廿 J { v 一气 切 l ` 。 。 ,: l ` · U U ` l · ” V ` · 廿乙四 、 样品液滴定曲线见图 B 。 滴定终点
时的突跃像标准液 ( 图 A ) 一样很明显 , 且
终点后的滴定 曲线 1 锯齿状缓慢下降 , , 峰形
明显变宽 , 由此能明确判定终点的到达 , 这
也与文献 工’ )基本相符 。
突跃后滴定曲线形状 , 标准液与样品液
稍有不同的原 因是 由于 D C P 的 氧 化能力很
强 , 与 V c 反应时的速度很快 , 这 从终点前
的滴定曲线部份可见 , 响应峰很窄 。 当测定
液 中的V 。 耗尽 l才 , D C P就开始与比 V C 更难
氧化的化合物反应 , 但反应速度明显变 `!曼。
山此表明 , 当滴定曲线出现明显 突跃 , 且 ’
~
~ 一 ~ 一 ~一 叫 一~ ~ -一 ~ ~ 一 ~ ~ · ~ 一一一 、 一呼`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愁 , , . ~ 一一一 、上接第 38 页 ` ,用盐酸中和经脱色 后 的 胶液 , ` 在 60 ℃
下 , 减压浓缩 , 得到 5 肠左右浓度的胶液 , 然
后加入 3倍量的无水乙醇 , 可将大部分桃树胶
沉淀下来 。 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除去部分
醇溶性色素和大部分盐 。 沉淀物再加 5~ 6倍
水溶解 , 再用无水乙醇沉淀可将盐基本除去 。
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的胶经离心分离后 ,
蒸干 , 进行常压恒温干燥 。 干燥温 度 选 用
80 ℃ 。 干燥后的桃树胶经粉碎即可得到 白色
或略带黄色的粉状 或颗粒状的成品胶 。 成品
无异味 。
5
。 成品粘度
1 肠桃树胶水溶液 , 取 5 次测定的均 道
为 1 5 . 0厘 泊
锯齿状缓降时 , 滴定确 已达终点 。
本文结果表明 电位滴定法能简便可靠地
用于果蔬汁次品中 V c 含量的测定 , 尤其为
常规滴定法所不能灼有色样品的测定提供 了
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 此法同样也适用于其
它样品的测定 。
参 考 文 献
. 宋小清等 .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果 、 蔬菜的维
生素C含量 . 食品科学 . 198 8 : 9 . “ 一 4 6
2
.
G B o 1 9 5一 8 5 . 水果 、 蔬菜维生素 C 含量测定
法 ( 2 , 6一二氧靛酚测定法 )
四 、 结束语
从试验结果看 , 碱加工路线基本正确 ,
但上艺条件有待进一步探索 , 使成品的粘度
得到提高 。
主要参考文献
1
.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 尤新 、 广州食品
工业科技。 l 。。 1 . 2
2
. 果胶的生产和俭验方法 . 梅家骏 . 食品科学 .
! 9 8 6
.
6
吕 . 新编食品添加剂手册 . 农村读物出版让 . 1 9 8 9
` . 食品添加剂手册 . 凌关庭等 . 化学工 业 出 版
社 . x g a 。
6
.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 理化部分 》 . 卫生部食品
卫生监督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