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药山沉香化学成分的鉴测



全 文 :和剔除个别低质量研究的方法做了 Meta分析结果的敏感性
分析,Meta分析结果稳定。
3 讨论
所纳入研究在治疗24周时的总有效率 Meta分析结果
显示TGP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4周时的Schoher、
ESR、CRP等指标2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12周时的BAS-
DAI、BASFI等指标2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观察期末的胃
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有明显差异。Meta分析结果提
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用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6个月疗程的总有效率有明显提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率明显较少,而其他疾病评价指标的改善没有明显变化。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4篇临床研究,纳入研究的质量差
异较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质量不足的问题,无一篇文献
描述是否实施分配隐藏,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以上因
素都可能对 Meta分析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由于纳入研
究的质量限制,使得结果的论证强度有所降低。
纳入的14篇临床研究共922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数
量仍属偏少,评价病情的治疗疗程不同且较短,因此要想得
到更为可靠的证据,尚需多中心、大样本、设计严谨、高质量
的临床试验。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治疗强制性脊柱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和耐受性,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所减轻,为临床医生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1CB512000) [作者简介]奥·乌力吉,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蒙药新药研究,E-mail:
wuliji@126.com. [通讯作者]王青虎,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蒙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电话:0475-8314242,E-mail:wqh196812@
163.com.
参考文献:
[1] Sieper J,Braun J,Rudwaleit M,et al.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 overview[J].Ann Rheum Dis,2002,61(Suppl 3):ii8-ii18.
[2] van der Lin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valuation of diag-
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proposal for modifi-
cation of t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dis Rheum,1984,27
(2):361.
[3] 蒋琼,金小福,朱佩君,等.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
脊柱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60-63.
[4] 苏丽芳.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05-106.
[5] 夏璇,黄清春.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64-7065.
[6] 李志军,刘雁,梅永军,等.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及其机制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3):68-70.
[7] 熊金河,唐雪梅.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
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09,24(4):892-894.
[8] 王燕,刘靖.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
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7):656-657.
[9] 霍毓平,李中青.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
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1):23-24.
[10]王锁良,王俊鹏,卞红等.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
脊柱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17-
219.
[11]张育,李国青,孟德纤,等.联合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
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60-2663.
[12]李春先,杨桂玲,柴梅荣,等.白芍总苷 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
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4):318.
[13]邓兆智,钟秋生,吴月芹,等.白芍总苷、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05,19(4):328-329.
[14]陈勇.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0):605-606.
[15]刘晖,龚瑶,库尔班江,等.联合白芍总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
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04,34:79-80.
[16]吴东红,赵育松,史秀琴,等.帕夫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
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36(5):381-387.
[收稿日期]2013-02-22
蒙药山沉香化学成分的鉴测
奥·乌力吉1,王青虎2,代那音台2 (1华中科技大学生
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内蒙古民族大学蒙
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028000)
[摘要] 目的:研究山沉香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萃取
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薄层
色谱法和制备 HPLC法进行分离,运用波谱分析和标准品对
照法鉴定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
化合物:7-甲氧基香豆素(1);6,7-羟基香豆素(2);7-羟基香
豆素(3);松柏醛(4);咖啡酸(5);阿魏酸(6);肉桂酸(7);3,
3′-二甲氧基-4,4′,9,9′-四羟基简单木脂素(8);3,4(3′,4′)-
二亚甲二氧基-9,9′-二羟基简单木脂素(9);O-[β-D-xylopyr-
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7-hydroxycoumarin(10)。
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山沉香;化学成分;分离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
(2013)18-1544-03
  山沉香系木犀科植物贺兰山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
flemsl.var.alashanensis Ma et S.Q.Zhou)除去皮的干燥根
和枝干,具有镇“赫依”、清热、止痛、平喘等功效,主治心“赫
依”热、气喘、失眠、心跳、心绞痛等症,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
蒙古阿拉善盟贺兰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区[1-2]。早在几百年前
阿拉善地区民间蒙医药人员就发现山沉香并用于防病治病,
经过历年的蒙医临床实践,表明山沉香的药理作用与沉香十
分相近,在某些方面可能还胜过沉香,作为一味名贵药材驰
名区内外,满足了青海、甘肃、西藏、新疆、辽宁、内蒙古等省
区传统医学临床用药的需求,并受到蒙古国等国际传统医药
界的关注。目前,山沉香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少[3-7],从山沉
香挥发油中分离出34种成分。为了充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
础,开发和利用山沉香药用资源,本实验对山沉香石油醚和
氯仿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1 材料
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200~300目);Sephadex LH-20
(Pharmacia公司);硅胶 H-TLC薄层预制板(青岛海洋化工
厂);氘代试剂为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InC;柱色
谱试剂规格均为分析纯,其中所用石油醚为中沸程(60~90
℃);色谱层析用化学试剂为沈阳化学试剂厂、天津协和公
司、J.T.Baker、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分析型色谱
柱为Shinadzu Vp-ods 150 mm×4.6 mm7022402;制备型色
·445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18期Chin Hosp Pharm J,2013 Sep,Vol 33,No.18
谱柱为YMC C18reversed phase column5μm,10 mm×250
mm。山沉香采集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经内蒙古民族大学蒙
医药学院蒙药教研室布和巴特尔教授鉴定均为木犀科丁香
属植物贺兰山丁香的根、枝干。
2 提取与分离
取山沉香2.5 kg,用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
次4 h。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醇后加水制成水混悬液,分别
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各萃取3次,
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萃取物100 g、氯仿萃取物200 g、醋酸
乙酯萃取物80 g和正丁醇萃取物40 g。石油醚萃取部分(50
g)加60 g硅胶(160~200目)拌样,充分干燥,上硅胶柱色谱
分离,氯仿-醋酸乙酯梯度洗脱,经薄层检查合并为8个流
份。流份4(100 mg)再拌样上硅胶柱色谱,以氯仿-醋酸乙酯
(40∶1)洗脱,得化合物1(10 mg);流份6(200 mg)以氯仿-醋
酸乙酯(30∶1)洗脱,得化合物8(15 mg)和化合物9(12 mg);
氯仿萃取部分(50 g)加50 g硅胶(160~200目)拌样,充分干
燥,上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丙酮梯度洗脱,经薄层检查合
并为12个流份。流份4(80 mg)再拌样上硅胶柱色谱,以氯
仿-丙酮(60∶1)洗脱,得化合物2(14 mg);流份5(100 mg)以
氯仿-丙酮(40∶1)洗脱,得化合物3(20 mg)和化合物4(18
mg);流份8(150 mg)以氯仿-丙酮(30∶1)洗脱,得化合物5
(23 mg)和化合物6(16 mg)。流份10经反复LH-20柱色谱
分离得化合物7(12 mg),同时母液经反相 ODS柱色谱,甲
醇-水(45∶55)洗脱,得化合物10。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淡黄色针状结晶(氯仿),紫外光365 nm下显
蓝色荧光,254 nm 下有暗斑。在1 H-NMR中δ:6.27(1H,
d,J=9.5 Hz,H-3)和7.66(1H,d,J=9.5 Hz,H-4)的
存在,说明该化合物是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δ7.39
(1H,d,J=8.3 Hz,H-5),6.86(1H,d,J=8.3 Hz,H-
6),6.83(1H,brs,H-8)的信号构成ABX偶合系统,说明香
豆素母核苯环上是一取代结构,δ3.88(3H,s,7-OCH3),示
有一甲氧基存在。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8]结合分析,确定
该化合物为7-甲氧基香豆素。
化合物2:淡黄色针状结晶(氯仿),紫外光下显蓝色荧
光,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表明可能会有酚羟基存
在。由δ7.87(1H,d,J=9.3 Hz,H-3),6.16(1H,d,J
=9.3 Hz,H-4)知3,4位无取代的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δ
6.97(1H,s,H-5),6.72(1H,s,H-8)知6,7位取代。以
上数据与文献[9]基本一致,确定该化合物为6,7-羟基香豆
素。
化合物3:淡黄色针状结晶(氯仿),紫外光下显蓝色荧
光。在1 H-NMR中δ:6.21(1H,d,J =9.5 Hz,H-3),
7.95(1H,d,J=9.5 Hz,H-4)的存在,说明该化合物是一
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δ7.54(1H,d,J=8.5 Hz,H-5),
6.81(1H,dd,J=8.5 Hz,J=2.0Hz,H-6),6.71(1H,
d,J=2.0Hz,H-8)的信号构成 ABX偶合系统,说明香豆
素母核苯环上是一取代结构,δ10.56(1H,s),示有7-羟基
的存在。以上数据与参考文献[10]结合,确定该化合物为7-
羟基香豆素。
化合物4:白色针晶(丙酮),紫外光下显暗斑。1 H-NMR
(600 MHz,CD3OD)δ:9.65(1H,d,J=7.8 Hz,H-9),
7.40(1H,d,J=15.6 Hz,H-7),7.12(1H,dd,J=8.4,
1.8 Hz,H-6),7.07(1H,d,J=1.8 Hz,H-2),6.96(1H,
d,J=8.4 Hz,H-5),6.60(1H,dd,J=15.6,7.8 Hz,H-
8),3.82(3H,s,-OCH3),13 C-NMR(150 MHz,CD3OD)
δ:193.6(C-9),153.0(C-4),146.9(C-7),148.9(C-3),
126.6(C-8),124.0 (C-6),114.9 (C-5),109.4 (C-2),
56.0(-OCH3),以上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一
致[11],鉴定为松柏醛。
化合物5:黄色针状结晶(甲醇),紫外光(365 nm)下显
淡蓝色荧光,254 nm下有暗斑。在1 H-NMR中δ:7.44(1H,
d,J=16 Hz)和6.19(1H,d,J=16 Hz)的存在,提示该化
合物结构中有反式烯氢。在δ6.94(1H,d,J=8.1 Hz),
6.76(1H,d,J=8.1 Hz),7.01(1H,brs)的信号构成
ABX偶合系统,说明苯环上是三取代结构。δ12.6(1H,s,
-COOH),示有一羧基存在。根据以上数据并经参考文献
[12]与咖啡酸对照品TLC鉴别得到证实,故推断该化合物
为咖啡酸。
化合物6:白色针晶(甲醇),紫外光(365 nm)下显淡蓝
色荧光,254 nm 下有暗斑。在1 H-NMR中δ:7.51(1H,d,
J=15.9 Hz,H-7)和6.38(1H,d,J=15.9 Hz,H-8)的存
在,提示该化合物结构中有反式烯氢。在δ6.78(1H,d,J
=8.1 Hz,H-5),7.08(1H,dd,J=8.1,1.5 Hz,H-6),
7.27(1H,d,J=1.5 Hz,H-2)的信号构成ABX偶合系统,
说明苯环上是三取代结构。δ12.15(1H,s,-COOH),
9.58(1H,s,-OH),示有一羧基和一羟基的存在。根据以
上数据并经参考文献[10]与阿魏酸对照品TLC鉴别得到证
实,故推断该化合物为阿魏酸。
化合物7:白色针状结晶(丙酮),紫外光(365 nm)下显
淡蓝色荧光,254 nm 下有暗斑。在1 H-NMR 中 δ:6.58
(1H,d,J=15.9 Hz,H-8)和7.63(1H,d,J=15.9 Hz,
H-7)的存在,提示该化合物结构中有反式烯氢。在δ7.43
(3H,t,H-3,4,5),7.72(2H,m,H-2,6,7.27)的信号的
存在并结合6个芳香碳信号,说明苯环上是一取代结构。δ
167.6(C-9),示有羧基的存在。以上数据与文献[13]与肉桂
酸对照品TLC鉴别得到证实,故鉴定为肉桂酸。
化合物8:黄色胶状物,10% 香草醛 H2SO4乙醇溶液显
色斑点为红色。在1 H-NMR中δ6.58 (2H,d,J=1,8
Hz),6.65(2H,d,J=7.8 Hz),6.53(2H,dd,J=7.8,
1.8 Hz)的信号构成ABX偶合系统,说明该化合物结构中三
取代对称苯环的存在。在13 C-NMR中芳香区给出δ133.8,
113.4,145.5,148.8,115.8,122.7的6个碳信号,这进一步
证实了上面结构的存在,同时与文献[14-15]报道的这类化
合物波谱数据的比较确定该化合物为3,3′-二甲氧基-4,4′,
9,9′-四羟基简单木脂素。
化合物9:黄色胶状物,10%香草醛 H2SO4乙醇溶液显
色斑点为红色。在1 H-NMR 中δ6.59 (2H,d,J=1,8
Hz),6.81(2H,d,J=7.8 Hz),6.63(2H,dd,J=7.8,
1.8 Hz)的信号构成ABX偶合系统,说明该化合物结构中三
取代对称苯环的存在。在13 C-NMR中芳香区给出δ132.4,
111.3,143.8,146.4,114.1,121.7的6个碳信号,这进一步
证实了上面结构的存在,同时与文献[14-15]报道的这类化
合物波谱数据的比较确定该化合物为3,4(3′,4′)-二亚甲
·545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18期Chin Hosp Pharm J,2013 Sep,Vol 33,No.18
二氧基-9,9′-二羟基简单木脂素。
化合物10:淡黄色粉末(甲醇),紫外光365 nm下显蓝色
荧光,254 nm下有暗斑。在1 H-NMR中δ:6.31(1H,d,J
=9.6 Hz,H-3)和7.98(1H,d,J=9.6 Hz,H-4)的存在,
说明该化合物是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δ7.63(1H,d,J
=8.4 Hz,H-5),7.06(1H,dd,J=8.4,2.4 Hz,H-6),
7.03(1H,d,J=2.4 Hz,H-8)的信号构成 ABX偶合系
统,说明香豆素母核苯环上是一取代结构。糖区给出1个葡
萄糖和1个木糖的碳信号分别为)、δ68.4(C-6′)和δ104.1
(C-1″)、δ73.5(C-2″)、δ76.7(C-3″)、δ69.6(δ100.1(C-
1′)、δ73.2(C-2′)、δ75.8(C-3′)、δ69.5(C-4′)、δ76.4(C-
5′C-4″)、δ65.8(C-5″),并且在1 H-NMR谱中给出了端基质
子信号δ4.99(1H,d,J=7.2 Hz)和4.14(1H,d,J=7.8
Hz),显示为β糖苷键。在 HMBC谱中δ4.99(1H,d,J=
7.2 Hz)与δ160.3(C-7)和4.14(,d,J=7.8 Hz)与δ68.4
(C-6′)分别相关,说明内源糖连接在7位而外源糖连接在内
源糖6′位。将核磁数据进行归属后与文献[16]对照基本一
致,鉴定为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7-hydroxycoumarin。
4 讨论
目前,对山沉香化学成分有一些研究报道,主要是对其
挥发油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的初步探讨。本文通过对山沉
香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醇后制成水的混
悬液,然后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对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采
用不同色谱法进行系统分离,通过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
对照法鉴定了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为该药的进一步开
发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江欣禅,女,学士,电话:18986196672,E-mail:qizhongxinzi@163.com [通讯作者]卢金清,男,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及其制剂物质
基础的研究,电话:13871312439,E-mail:ljq59169@sohu.com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M].赤峰:内蒙古科
学技术出社,1987:360-361.
[2] 朱亚民.内蒙古植物药志(第二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89:349-350.
[3] 禹玉洪,付卉青,迟蒙娜,等.蒙药山沉香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研
究[M].大连国际色谱学术报告会和展览会文集,2007:26.
[4] 张国彬,刘利军,李明奎,等.山沉香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
国药学杂志,1994,29(5):271-273.
[5] Aldermasten A.Eight peak index of mass spectra(Vol 1-3)
[M].Noteingham:Mass spectrametry data certre,1983:253-
256.
[6] Stenhagen E,Abrahamsson S,Mclafferoty FW.Registry of
mass spectral data(Vol 1-2)[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74:154-156.
[7] Yan Y,AO WLJ,Zhao XJ,et al.Effect of essential oil of Sy-
ringapinnatifolia Hemsl.var.alashanensis on ischemi of myo-
cardium,hypoxia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J].J Ethnopharma-
col,2010,131(2):248-255.
[8] Jennings W.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r and frogrance vola-
tiles by glass capilary gas chromatograph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0:313-316.
[9] 姜宏梁,养血洞,张达,等.中药北刘寄奴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3,38(2):97-101.
[10]李全,许琼明,郝丽莉,等.紫丁香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9,40(3):369-371.
[11]贾爱群,谭宁华,周俊.漆姑草中酚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8,39(11):1609-1612.
[12]谢洪刚,张宏武,张江,等.羊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天
然药物,2007,5(5):193-195.
[13]田晶,肖志艳,陈雅研,等.夏枯草皂苷 A的结构鉴定[J].药学
学报,2000,35(1):29-32.
[14]Fonseca SF,Nielsen TL,Rhveda EA.A lignans from needles
of himalayan taxus baccata [J].Phytochemistry,1978,32
(17):499-502.
[15]Fonseca SF,Campelo JP,Barata LE,et al.Lignans from Tai-
wania cryptomerioides[J].Phytochemistry,1976,25 (5):
498-501.
[16]Jiang ZH,Tanaka T,Sakamoto T,et al.Biflanones,diterpe-
nes,and coumarins from the roots stelera chamaejasme L[J].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etin,2002,50(1):137-139.
[收稿日期]2012-11-1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
析肉豆蔻中挥发性成分
江欣禅,钮彪,卢金清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
物研发中心,湖北 武汉430065)
[摘要] 目的:分析肉豆蔻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肉豆蔻中的挥发性物
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
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5个色谱峰,确定出其中的45个
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42%。主要成分为皮蝇磷
(39.23%),(1R)-(+)-α-蒎烯(13.38%)和双戊烯(9.63%)。
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以简便、快捷和
准确地进行肉豆蔻挥发性成分的鉴定。
[关键词] 肉豆蔻;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
(2013)18-1546-03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除去假种皮的成熟干燥种仁,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
泻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1]。
挥发油是肉豆蔻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豆
蔻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氧化以及神经中枢作用
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2-5]。过去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
提取肉豆蔻中的挥发性成分,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样品需
求量大,部分挥发性成分可能在加热过程中丢失,导致无法
分析鉴定。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所需样品量小,不需要有
机溶剂萃取,能简便和快速地萃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本研
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肉豆蔻中的挥发
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为肉
豆蔻的分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HP 6890/5973
型,美国 Hewlett-Packard公司);手动固相微萃取装置(德国
IKA公司);100μm PDMS萃取纤维头(美国Supelco公司);
·645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18期Chin Hosp Pharm J,2013 Sep,Vol 33,No.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