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全 文 :核 农 学 报 2016,30(4):0776 ~ 0782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5-06-19 接受日期:2015-11-10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4404120008),“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1B0304)
作者简介:贾朋,男,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E-mail:jiapengforest@ 163. com
通讯作者:何茜,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及栽培生理生态研究。E-mail:heqian69@ 126. com;
李吉跃,男,教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及栽培生理生态研究。E-mail:ljyymy@ vip. sina. com。同为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0-8551(2016)04-0776-07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贾 朋1 王力朋2 何 茜1 李吉跃1 苏 艳1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梅州市林业局,广东 梅州 514011)
摘 要:为探讨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 2 年生楸树无性系 015 - 1、1 - 3、7080、
1 - 4和 004 - 1 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对楸树无性系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5 个楸树
无性系氮肥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氮肥利用率介于 27. 14% ~ 31. 24%之间。
楸树无性系根和叶的肥料氮比例(Ndff)明显大于茎,楸树无性系根和叶对氮肥的竞争力较强,茎对氮肥
的竞争力最弱。015 - 1 茎部氮素分配率及无性系 7080 根部氮素分配率明显高于其他 4 个无性系;氮
素分配率在各个器官中差异显著,叶片氮素的分配率最高,总体趋势为叶 >根 >茎。本研究结果为楸树
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楸树;15N示踪;氮肥利用率;Ndff;分配率
DOI:10. 11869 / j. issn. 100-8551. 2016. 04. 0776
氮(N)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元素,既是最重
要的结构物质,也是生长发育中关键成分———酶及叶
绿素的主要组成,在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中具有其他
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1 - 2]。氮肥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
大的肥料,氮肥的施用促进了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但
由于利用率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3]。因此,氮肥
的去向及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关注[4 - 6]。近几年,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作为一
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氮素转化和作物肥料
氮吸收、分配、利用状况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水
稻[7]、小麦[8]、玉米[9]、大豆[10]、烟草[11]等经济作物及
苹果[12]等经济林上。
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隶属紫葳科梓树
属,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我国传统栽培的优质珍
贵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13]。氮肥对楸树的
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4]。目前对楸树施肥的相关
研究主要集中在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量的增产效应,
王力朋等[14 - 16]研究不同浓度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
的生物量分配、光合特性、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效
率的影响,探究楸树无性系的最适施肥量;麻文俊
等[17]对高氮和低氮条件下楸树的氮素分配、氮素效率
差异进行了探究。但有关楸树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
利用等机理性探究鲜见报道。本试验应用15 N 示踪技
术,以 5 个楸树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探究不同楸树无性
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期为楸树的氮素
管理、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 2012 年 3 - 8 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
业科学研究的塑料大棚内进行,棚顶和南北两侧用塑
料薄膜封上,东西通风,顶部透光率 75% ~ 80%。不
下雨的情况下,白天将塑料薄膜掀开,以保证苗木接受
充分的光照。棚内悬挂温度湿度计,对每天的温湿度
进行监测。该地区位于 105°54 E、34°28 N,属于典
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
1 160m,年均降雨量 600 ~ 800mm,年均蒸发量 1 290
mm,年均气温 10. 7℃,无霜期约 190d。
1. 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小陇山林科所培育的 5 个楸树无性系
组培苗(015 - 1、1 - 3、7080、1 - 4 和 004 - 1),苗龄 2
677
4 期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年。2012 年 3 月选取生长相对一致的 5 个无性系组
培苗木各 12 株,采用 30 cm × 30 cm × 45 cm(底径
× 上口径 × 高)的花盆,每盆栽种 1 株。为了防止水
肥流失,每个花盆配有塑料托盘,盆内套有双层白色塑
料袋,装基质(森林土 ∶ 泥炭土 ∶ 鸡粪 = 6 ∶ 3 ∶ 1,v /v /v)
约 20 kg,基质的理化性质见表 1。待苗木生长到 5 月
初进行施肥试验。施肥前,5 个楸树无性系生长情况
见表 2。
表 1 土壤理化性质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
(g·kg -1)
全氮
Total N /
(g·kg -1)
全磷
Total P /
(g·kg -1)
全钾
Total K /
(g·kg -1)
碱解氮
Available N /
(g·kg -1)
有效磷
Available P /
(g·kg -1)
速效钾
Available K /
(g·kg -1)
土壤容重
Bulk density /
(g·cm -3)
土壤孔隙度
Soil
porosity /%
pH值
pH value
64. 51 ± 1. 42 2. 95 ± 0. 12 1. 20 ± 0. 11 19. 31 ± 0. 74 309. 74 ±12. 97 101. 15 ± 5. 92 224. 20 ± 7. 65 0. 93 ± 0. 05 62. 16 ± 1. 64 6. 90 ± 0. 03
表 2 5 个楸树无性系苗木生长基本情况
Table 2 Basic status of seeding growth of 5 C. bungei clones
无性系
Clones
苗高
Seedling height /cm
地径
Ground diameter /mm
015 - 1 23. 68 ± 0. 61 5. 13 ± 0. 02
1 - 3 24. 16 ± 0. 31 5. 47 ± 0. 08
7080 23. 88 ± 0. 33 5. 18 ± 0. 07
1 - 4 25. 76 ± 0. 46 5. 51 ± 0. 05
004 - 1 25. 96 ± 0. 53 5. 80 ± 0. 05
1. 3 试验方法
1. 3. 1 施肥设计 采用常用的指数施肥模型[18]:
Nt = Ns(e
rt - 1)- Nt- 1 (1)
NT = Ns(e
rt - 1) (2)
式中:Nt为氮素添加率 r下第 t次的施氮量,Ns为
苗木的初始氮含量,Nt - 1 为包括第 t - 1 次施肥在内的
施氮总量,t为施氮次数,r为氮素添加率,NT为 t次的
苗木氮含量。
综合考虑楸树的生长周期和以前楸树施肥试验结
果,每株苗木施肥总量为 10 g15 N -尿素(上海化工研
究院,丰度 10. 21%,氮含量为 46%);每周施肥 1 次,
共 12 次。试验前(5 月 25 日)选取生长相对一致的苗
木 15 株(每个无性系 3 株)洗净,烘干、研磨、过筛后
测定出 5 个楸树无性系的平均氮含量为 431 mg。代
入公式(1、2)计算出每次的施肥量(表 3)。开始施肥
时,施 10 g 过磷酸钙(P2O5 含量 14%)和 5 g 硫酸钾
(K2O含量 50%)作底肥。肥料的具体施入方法为:用
小铲在基质东、西、南、北 4 个方位的中间位置分别挖
1 个深度为 10 cm 的小洞,然后将过磷酸钙等量施入
后埋平。尿素和硫酸钾均按处理溶于水中,用烧杯对
同一处理的苗木进行等量基部浇灌。
表 3 楸树无性系指数施肥方案
Table 3 Schedule of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for C. bungei clones /(g·plant -1)
处理
Treatment
第 1 周
Week 1
第 2 周
Week 2
第 3 周
Week 3
第 4 周
Week 4
第 5 周
Week 5
第 6 周
Week 6
第 7 周
Week 7
第 8 周
Week 8
第 9 周
Week 9
第 10 周
Week 10
第 11 周
Week 11
第 12 周
Week 12
总量
Total
N - 10 0. 131 0. 171 0. 223 0. 291 0. 379 0. 494 0. 645 0. 841 1. 097 1. 430 1. 865 2. 433 10
1. 3. 2 指标测定 8 月 18 日对所有试验苗木进行测
定,每个处理取 3 株相对一致的苗木,先用清水冲洗干
净,再用蒸馏水冲洗 3 次,晾干后于 105℃杀青 30min,
然后将根、茎、叶分别剪下,放入信封,置于烘箱(DHG
-9140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内,85℃烘干
至恒重后,称重测定其生物量。然后再分别粉碎过
0. 5 mm筛,经 H2SO4 - H2O2 消煮后用半微量凯氏定
氮法测定根、茎、叶的氮浓度[19]。各部位15N丰度在中
国林科院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用 MAT—251 质谱仪
(Finnigan,德国)测定。
肥料氮比例 Ndff: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
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反映植株器官对
肥料15N的吸收征调能力[20]。计算公式如下:
Ndff =(植物样品中15 N 丰度% - 自然丰度%)/
(肥料中15N丰度% -自然丰度%)× 100% (3)
氮肥利用率 =[Ndff ×器官全 N 量(g)]/施肥量
(g)× 100% (4)
氮肥分配率 =各器官从 N 肥中吸收的 N 量(g)/
777
核 农 学 报 30 卷
总吸收 N量(g)× 100% (5)
从氮肥中吸收的 N 量(g)= 器官全 N 量(g)×
Ndff (6)
1. 4 数据处理
用 Excel 2007 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用 SAS
软件进行,调用 GLM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及组合间多重
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楸树无性系15N肥料总吸收量和利用率
由表 4 可知,5 个楸树无性系吸收的15 N 量和15 N
肥料利用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植株总氮量在 5 个楸
树无性系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P < 0. 05),7080
的植株总氮量最小,和 015 - 1、、1 - 4、004 - 1 有显
著性差异(P < 0. 05),015 - 1、7080 和 004 - 1 植株
总氮量无显著差异;004 - 1 的植株总氮量最大为
5. 82 ± 0. 21 g·plant - 1,1 - 4 吸收的15 N 量为 3. 12 ±
0. 26 g·plant - 1,占植株总氮量的 55. 51%,其15 N 肥
料利用率为 31. 24% ± 2. 63%,为 5 个无性系中的最
大值。
2. 2 不同楸树无性系15N肥料的 Ndff
2. 2. 1 楸树无性系 Ndff 差异性来源 由表 5 可知,
楸树无性系间的 Ndff无明显差异,各器官之间的 Ndff
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 0. 01)。由此可知,楸树
无性系 Ndff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器官。
表 4 楸树无性系整株15N的吸收量和利用率
Table 4 15N absorbing amount and utilization rate at the C. bungei clones
无性系
Clones
植株总氮量
Plant total nitrogen /(g·plant - 1)
吸收的15N量
15N content /(g·plant - 1)
15N肥料利用率
15N use efficiency /%
015 - 1 5. 66 ± 0. 27 b 2. 71 ± 0. 21 a 27. 14 ± 2. 07 a
1 - 3 5. 53 ± 0. 30 ab 2. 89 ± 0. 19 a 28. 89 ± 1. 87 a
7080 4. 97 ± 0. 60 a 2. 95 ± 0. 13 a 29. 52 ± 1. 34 a
1 - 4 5. 62 ± 0. 10 b 3. 12 ± 0. 26 a 31. 24 ± 2. 63 a
004 - 1 5. 82 ± 0. 21 b 3. 10 ± 0. 03 a 31. 04 ± 0. 31 a
注:同列数据后标不同小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Note: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each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 05 level.
表 5 楸树无性系 Ndff差异性来源
Table 5 The sources of differences in
Ndff in C. bungei clones
差异性来源
Variance source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均方差
Mean square
F值
F value
Pr > F
器官 Organ 8 392. 70 66. 83 < 0. 0001
无性系 Clones 4 12. 57 2. 14 0. 0987
误差 Error 32 5. 88
2. 2. 2 楸树无性系各器官的 Ndff 由表 6 可知,5 个
楸树无性系根和叶的 Ndff 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楸
树无性系根部和叶片对氮肥均有较强的征调能力;
5 个楸树无性系茎的 Ndff均处于较低水平,明显低于
根和叶(P < 0. 05),表明茎对 N 肥的调动能力较弱;
楸树无性系 Ndff的这种差异性表明植株的氮素有向
根和叶聚集的趋势。7080 根的 Ndff 明显高于叶(P
< 0. 05),其余 4 个无性系叶和根的 Ndff 无差异显
著,表明无性系 7080 根部对肥料氮的竞争力强。
由表 6 可知,5 个楸树无性系叶的 Ndff 和茎的
Ndff无显著差异,表明 5 个楸树无性系叶和茎对氮素
的竞争力相当。除 1 - 3 和 004 - 1 根的 Ndff无显著差
异,其余 3 个楸树无性系根的 Ndff均有显著差异(P <
0. 05)。在 5 个楸树无性系中,7080 根的 Ndff 最大为
13. 14%,表明 7080 根部对氮肥有较强的征调能力。
从 5 个无性系总体来看,7080 全株的 Ndff 最高,达
57. 48%,表明 5 个无性系中 7080 从肥料中吸收氮素
的能力最强。
2. 3 不同楸树无性系15N肥料的分配率
2. 3. 1 楸树无性系15N分配率差异性来源 由表 7 可
知,楸树无性系间的氮素分配率无明显差异,各器官之
间的氮素分配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 0. 01)。
由此可知,楸树无性系氮素分配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
器官。
877
4 期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表 6 楸树无性系各器官的 Ndff
Table 6 Ndff of different organs in C. bungei clones /%
器官
Organ
无性系 Clones
015 - 1 1 - 3 7080 1 - 4 004 - 1
叶 Leaf 20. 39 ± 1. 26 Ab 21. 71 ± 1. 98 Ab 22. 32 ± 2. 88 Ab 23. 74 ± 1. 83 Ab 22. 25 ± 0. 69 Ab
茎 Stem 6. 45 ± 0. 19 Aa 6. 09 ± 0. 68 Aa 5. 71 ± 0. 90 Aa 5. 35 ± 1. 05 Aa 5. 87 ± 0. 07 Aa
根 Root 21. 1 ± 1. 02 Ab 24. 28 ± 2. 25 ABb 29. 45 ± 4. 71 Cc 25. 59 ± 0. 87 Bb 23. 87 ± 1. 31 ABb
全株 Total 47. 94 52. 08 57. 48 54. 68 51. 99
注:同列数据后标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 05),同行数据后标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 05)。下同。
Note: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each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s at 0. 05 level,while different uppercase letters in
each row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s at 0. 05 level. The same as following.
表 7 楸树无性系15N分配率差异性来源
Table 7 The sources of differences in15N allocation
rates in C. bungei clones
差异性来源
Variance source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均方差
Mean wquare
F值
F value
Pr > F
器官 Organ 8 0. 19 334. 87 < 0. 0001
无性系 Clones 4 < . 0001 0. 08 0. 9880
误差 Error 32 < 0. 0001
2. 3. 2 楸树无性系各器官15 N 的分配率 各器官中
15N占全株15N的百分率反映了肥料氮在树体内的分
布及其各器官间运移的规律[21]。由表 8 可知,楸树无
性系吸收的肥料氮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均达到了显著水
平(P < 0. 05),即氮在各个器官中的分配率差异较
大。叶的15N分配率在 57. 40% ~ 60. 68%之间,茎为
14. 92% ~ 19. 50%,根为 21. 94% ~ 26. 62%。总体
上,在叶中的分配率最大,其次为根,茎的分配率最小。
这与楸树无性系各器官的生长、代谢特点密切相关,反
映试验期间楸树无性系依然处于旺盛生长时期,主要
进行营养生长,氮素主要供应叶片旺盛的生长。
叶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对楸树的生长发育
有深刻的影响。表 8 表明,5 个楸树无性系氮素分配
在叶片上无显著差异。茎是植物物质运输的主要通
道,苗木主要通过茎将吸收的氮素输送到叶等旺盛生
长的部位[22]。5 个楸树无性系氮素分配在茎部有显
著差异(P < 0. 05),015 - 1 茎部氮素分配率最高,达
19. 50%,是无性系 7080 的 1. 3 倍。根是苗木从土壤
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根系的是植物生长的
根本[23]。7080 根部氮素分配率明显高于其他 4 个无
性系(P < 0. 05),根部氮素含量占整个植株的
26. 62%。
表 8 楸树无性系各器官15N的分配率
Table 8 15N allocation rate of different organs in C. bungei clones /%
器官
Organ
无性系 Clones
015 - 1 1 - 3 7080 1 - 4 004 - 1
叶 Leaf 57. 40 ± 0. 69 Ac 59. 96 ± 3. 23 Ac 58. 46 ± 1. 51 Ac 60. 68 ± 3. 88 Ac 59. 49 ± 2. 14 Ac
茎 Stem 19. 50 ± 0. 69 Da 16. 58 ± 0. 9 BCa 14. 92 ± 1. 55 Aa 15. 61 ± 1. 11 ABa 18. 12 ± 1. 34 BCa
根 Root 23. 10 ± 1. 17 Ab 21. 94 ± 0. 66 Ab 26. 62 ± 0. 80 Bb 23. 71 ± 2. 78 Ab 22. 39 ± 1. 25 Ab
3 讨论
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但起决定
作用的却是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24]。本研
究采用的指数施肥方法既可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
所需要的养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节省肥料,也可避
免多余的肥料对土壤造成污染[25]。王力朋等[14 - 16]对
楸树的指数施肥试验表明,指数施肥是一种符合楸树
无性系的生长规律的施肥方法,对楸树无性系生长有
很好的促进作用,10g尿素 /株是楸树无性系的最佳施
肥量。本研究采用15 N 示踪技术,以 10g 尿素 /株的最
佳施肥量进行指数施肥试验,对楸树无性系的肥料利
用率及氮素的分配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结果表明,5
977
核 农 学 报 30 卷
个楸树无性系氮肥利用率并不高,为 27. 14 % ~ 31. 24
%,且之间无显著差异。此时,楸树无性系生长量较
小,对肥料氮的吸收能力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肥料残
留在土壤中,但可被植株吸收利用。此外,整个试验期
间肥料氮的淋溶损失也是肥料利用率不高的一个重要
原因。
器官的 Ndff 反映了该器官对肥料氮的竞争能
力[20]。Sanchez等[26]的试验结果表明,梨树春天施
入15N 肥料,施肥当年新梢、叶片及果实的 Ndff 值最
高。董雯怡等[21]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苗木上
的研究发现茎部 Ndff值最高,其次为叶和根。本研究
中,楸树无性系根部 Ndff最高,其次为叶,二者均显著
高于茎部。表明楸树无性系的根和叶对肥料的竞争能
力较强,吸收肥料氮对全氮贡献较大,茎对肥料的竞争
力最弱。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
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树种本身特性密切相关,楸树幼
树生长慢,10 年以后生长加快,其茎部在苗期对氮肥
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植株吸收的氮素在各器官中分配差异较大,氮素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
分[27]。黄见良等[28]在水稻上的研究表明,15N 的吸收
分配随着生长中心转移而转移,分蘖期15 N 主要分布
于水稻的叶片中,而成熟期有 39%的15 N 转运至水稻
籽粒中。叶是楸树无性系生长及代谢最旺盛的部位,
氮素随植株生长不断累积。此外,叶片中的液泡是养
分的储存库,氮素以离子形式进入液泡暂时储存起
来[29]。因此,叶片15N 的分配率远高于其他器官。茎
是植物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苗木主要通过茎将吸收
的氮素输送到叶等旺盛生长的部位,而茎中储存的氮
素较少[22]。Toselli等[30]认为多年生落叶果树冬季贮
藏氮的主要部位是细枝和树干的皮层。范志强等[31]
在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上的研究表明,氮素
主要贮藏在植物根系。张进等[32]认为随着苗木的生
长发育,氮素更多地用于植株新生器官的构建;当果实
釆收后,树体内的15 N 逐渐向贮藏器官回流。此外,
NH4
+吸收进入根系以后,为避免大量积累造成的毒害
作用,NH4
+很快在根部被同化为氨基酸、酞胺,再运输
到地上部分[33]。这也是氮素在根部分配量低的重要
原因。本研究表明,在楸树无性系中,氮素主要分布在
叶片中,根部和茎部较低,总体上,楸树各器官分配氮
素趋势为叶 >根 >茎。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处于生长季的楸树苗木对氮素
的吸收、分配规律,5 个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
配较为一致。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长季节,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着楸树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对这方面的研
究应给予极大重视。本研究主要用楸树苗木进行试
验,未对成林开展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确定
楸树对氮素的吸收问题,还要开展更多广泛的试验。
本研究采用的肥料为15 N 标记的尿素,在植物体内存
在铵态氮和硝态氮 2 种形态,楸树对这 2 种形态的氮
素的吸收利用的规律,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4 结论
5 个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
较为一致。楸树无性系对氮肥的利用率为 27. 14 % ~
31. 24 %;楸树各器官对氮肥的征调能力不同,根部和
叶片对氮肥的竞争能力较强,茎部最弱;氮素主要分布
在叶片中,根部和茎部较低,总体而言,楸树各器官分
配氮素趋势为叶 >根 >茎。
致谢:感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刘
天颐老师对数据分析的指导与建议,感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孙怡靓同学对英文摘要的润色,特此
致谢!
参考文献:
[1] 赵平,孙谷畴,彭少麟. 植物氮素营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J].
生态科学,1998,17(2):39 - 44
[2] 陈雅君,闫庆伟,张璐,刘威,刘慧民,闫永庆. 氮素与植物生
长相关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4):144 -
148
[3] Tilman D,Balzer C,Hill J,Befort B. Global food demand and the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108(50) :20260 - 20264
[4] Ju X T,Peter C. Calculation of theoretical nitrogen rate for simple
nitrogen recommendations in intensive cropping systems:A case
study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1,
124 (3) :450 - 458
[5] Ju X T. Direct pathway of nitrate produced from surplus nitrogen
inputs to the hydrospher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4,11(14) :416 -
E416
[6] Sebilo M,Mayer B,Nicolardot B,Pinay G,Mariotti A. Long-term
fate of nitrate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al soil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3,110(45) :18185 - 18189
[7] 林晶晶,李刚华,薛利红,张巫军,许慧阁,王绍华,杨林章,
丁艳锋. 15N示踪的水稻氮肥利用率细分[J]. 作物学报,2014,
40(8):1424 - 1434
[8] Zhou W,Hu C S,L J,Christie P,He X H,Ju X T. Natural 15N
abundance in winter wheat amended with urea and compost:a long-
term experiment[J]. Pedosphere,2013,23(6):835 - 843
087
4 期 应用15N示踪探究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
[9] Zhu Q H,Peng X H,Huang T Q,Xie Z B,Holden N. Effect of
biochar addition on maize growth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acidic
red soils[J]. Pedosphere,2014,24(6):699 - 708
[10]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李于,王囡囡.
叶面不同施氮量对大豆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5,29(3):557 - 562
[11] 朱佩,张继光,薛琳,季学军,王传义,程森,段苏珍,任夏,
张忠锋. 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研究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362 - 370
[12] 张大鹏,姜远茂,彭福田,魏绍冲,葛顺峰,李艳,周恩达. 滴
灌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12,18(4):1013 - 1018
[13] 董蕾,陈博,李吉跃,王军辉,谢堃. 5 个楸树无性系抗旱性的
综合评价[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4):30 - 35
[14] 王力朋,李吉跃,王军辉,何茜,苏艳. 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
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34(6):55 - 62
[15] 王力朋,晏紫伊,李吉跃,王军辉,何茜,苏艳,陈博,马建伟,
董菊兰. 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J]. 生态学报,2012,32(23):7452 - 7462
[16] 王力朋,晏紫伊,李吉跃,王军辉,何茜,苏艳,董菊兰. 氮素
指数施肥对 3 个楸树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
究,2013,36(1):46 - 51
[17] 麻文俊,王军辉,张守攻,马建伟,董菊兰.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
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
(5):1256 - 1261
[18] Hawkins B J,Burgess D,Mitchell A K. Growth and nutrient
dynamics of western hemlock with conventional or exponential
greenhouse fertilization and planting in different fertility conditions
[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5,35(4) :1002 -
1016
[19] 宋桂云,王云,徐寿军,侯迷红. 氮肥对西辽河平原灌区不同穗
型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4,28(9):
1715 - 1721
[20] 赵登超,姜远茂,彭福田,张进,张序,隋静,何乃波. 不同施
肥时期对冬枣15N贮藏及翌年分配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
学,2006,396(8):1626 - 1631
[21] 董雯怡,聂立水,李吉跃,沈应柏,张志毅. 应用15 N 示踪研究
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及分配[J]. 北京林业大学
学报,2009,31(4):97 - 101
[22] 董雯怡,聂立水,韦安泰,李吉跃,沈应柏,张志毅. 毛白杨
对15N -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及分配[J]. 核农学报,
2009,23(3):500 - 505
[23]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 水培条件下水稻根系钾素吸收
稳态模型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5):821 - 828
[24] 闫娟. 氮素对欧美杨苗木光合及养分利用的影响[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13:68 - 78
[25] 王冉,李吉跃,张方秋,朱报著,潘文. 不同施肥方法对马来沉
香和土沉香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1,31(1):
98 - 106
[26] Sanchez E,Righetti T,Sugar D,Lombard P. Effects of timing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nitrogen partitioning between vegetative,
reproductive,and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mature‘Comice’pears
[J].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2,67(1) :51 - 58
[27] 杨腾,段劼,马履一,贾黎明,彭祚登,陈闯,陈婧. 不同氮素
用量对文冠果生长、养分积累及转运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
学报,2014,36(3):57 - 62
[28] 黄见良,邹应斌,彭少兵,Buresh R J.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
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
(6):579 - 583
[29] 黄海涛,张振华,宋海星,刘强,荣湘民,彭建伟,官春云. 基
于液泡膜质子泵的硝态氮再利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2,31(3):731 - 737
[30] Toselli M, Zavalloni C, Marangoni B, Flore, J. Nitrogen
partitioning in apple trees as affected by application time[J]. Hort
Technology,2000,10(1) :136 - 141
[31] 范志强,王政权,吴楚,李红心. 不同供氮水平对水曲柳苗木生
物量、氮分配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4,
15(9):1497 - 1501
[32] 张进,姜远茂,张序,赵登超,刘文娥. 沾化冬枣对萌芽前施
15N -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J]. 林业科学,2006,42(1):22
- 25
[33] 张平. 氮形态对低磷胁迫下苗期玉米磷素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
[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15 - 16
187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30(4):0776 ~ 0782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Allocation in Catapla bungei
Clones Using the Technique of 15N-tracing
JIA Peng1 WANG Lipeng2 HE Qian1 LI Jiyue1 SU Yan1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2Forestry Bureau of Meizhou,Meizhou,Guangdong 514011)
Abstract:In this study,experments with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two-year-old Catapla bungei clones (015 - 1,7080,
1 - 4 and 004 - 1)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seedlings’characteristics of absorption,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nitrogen. By using the stable isotope15 N tracer,we measured the absorption,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and
alloca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under an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trial.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nitrogen
absorption,NUE and allocation rates of the five C. bungei clones all exhibited a high consistency,with NUE ranging
from 27. 14% to 31. 24% . The NDFF of roots and leaves of C. bungei clo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tems. The
roots and leaves were more competitive than stems for nitrogen fertilizer. The nitrogen allocation rate in the stem of C.
bungei clone 015 - 1,as same as in the root of C. bungei clone 7080,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 05)than the
other clon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among the nitrogen allocation rates in the three organs. In
general,the allocation rates in the three organs followed the order of leaves roots stem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f C. bungei.
Keywords:Catapla bungei,15N tranc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Ndff,allocation rate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