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北方园艺 2010(7):145 ~ 147 ·植物保护 ·
第一作者简介:任玉锋(1964-),女 ,宁夏平罗人, 副教授 ,硕士 ,现
主要从事果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发酵酿造工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2007SY008)。
收稿日期:2010-01-05
生姜汁 、大蒜汁对灵武长枣采后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任玉锋 , 刘 雅琴 , 董博博 , 韩 培杰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用生姜汁 、大蒜汁对灵武长枣采后主要病原真菌链格孢 、粉红聚端孢、青霉属 、黑根
霉进行了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汁液对 4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抑
菌效果大蒜汁>生姜汁;大蒜汁对 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6.25%、1.56%、6.25%、
12.5%;生姜汁对 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6.25%、50%、50%。
关键词:灵武长枣;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生姜汁;大蒜汁
中图分类号:S 6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07-0145-03
灵武长枣(Zizphus jujube Mill cv.)鼠李科 ,中国独
有 ,宁夏特产[ 1] ,至今栽培约有 300年的历史[ 2] ,是宁夏
灵武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果品。其个大 、色艳 、果肉致密
酥脆 、酸甜适口 ,汁液丰富 ,鲜枣含糖量 250 ~ 300 g/kg ,
Vc含量达 3 ~ 4 g/kg ,是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质果
品。但灵武长枣与其它枣类一样 ,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比
较困难 ,鲜销期只有半个月左右[ 3] ,这一方面是因其含
水量较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贮藏中真菌病害浸染而导
致腐烂 ,腐烂率可达30%~ 40%[ 3] 。对灵武长枣采后病
害及其防治研究报道较少 ,仅见于甘瑾 、唐文林等用高
良姜 、桑叶、连翘等 22种植物提取液对灵武长枣致病菌
进行了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 3] 及李莉 、李喜宏等的灵武
长枣采后病害的酵母菌 LZ1 拮抗效应研究[ 4] 。该试验
研究了生姜汁 、大蒜汁中有效成分对灵武长枣采后主要
病原真菌链格孢 、粉红聚端孢 、青霉属 、黑根霉的抑制效
果 ,以期为生姜汁、大蒜汁在灵武长枣采后病害防治应
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生姜 、大蒜均为从市场上采购的新鲜品;该试验所
用的 4 种病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Keissl)、粉红聚端孢(Trichoderma roseum (Pers.)
Link)、青霉属(Penicil lium )、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
f er (Ehrenb.ex Fr.)Vuill.)均由北方民族大学微生物实
验室从贮藏的灵武长枣中分离 、纯化、鉴定后提供;培养
基为 PDA培养基[ 5] 。
1.2 试验方法
1.2.1 生姜汁 、大蒜汁的制备[ 6] 优质生姜洗去泥沙 ,
大蒜籽剥去外面的皮 ,沸水中浸5 ~ 10 s(旨在杀死生姜 、
大蒜外部的一些致病菌)分别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 ,
完毕后取出汁液 ,倒入已准备好的 250 mL 无菌三角瓶
中 ,密封置于4℃冰箱备用。
1.2.2 菌悬液的制备 取 4种供试菌株分别放入装有
10 mL无菌水的试管中 ,洗下菌苔 ,并使其混合均匀备
用。试管与无菌水事先已灭菌。
1.2.3 抑菌效果的测定 滤纸片扩散法。将滤纸用灭
菌后的打孔器制成直径为 7 mm 的圆片 ,灭菌锅灭菌
30 min。把灭菌后的滤纸片浸入生姜汁 、大蒜汁中浸泡
1 h ,然后干燥备用。分别吸取 4种供试菌 100 μL ,加入
培养基中并涂布均匀 ,制成含菌平板。用无菌镊子将汁
液浸泡过的滤纸片分别贴入含有每种菌的培养皿中 ,每
皿均匀贴置 3片 ,每种汁液做 3个重复 ,用无菌水做对
照。将贴好滤纸片的培养皿倒置于 25 ~ 28℃的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24~ 72 h ,量取抑菌圈直径(含滤纸片大小),
结果取 3皿的平均值。
1.2.4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将生姜汁 、大蒜汁
用无菌水进行倍比稀释。然后用无菌移液枪吸取各浓
度稀释液1 mL ,分别注入试管中已灭菌的9 mL PDA培
养基中 ,混合均匀 , 分别得到生姜汁 、大蒜汁浓度为
50%、25%、12.5%、6.25%、3.12%、1.56%、0.78%的培
养基 ,倒入平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 ,用无菌打孔器打
孔 ,孔径为5 mm 。之后每个浓度培养基分别接入预先
扩大培养的直径5 mm的 4种供试菌的菌块 ,放入 25 ~
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72 h ,观察其生长 ,测定菌
落的直径 ,以完全没有供试菌生长的浓度记录为该汁液
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45
·植物保护· 北方园艺 2010(7):145~ 147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姜汁 、大蒜汁的抑菌效果
生姜汁 、大蒜汁对灵武长枣采后主要病原真菌抑菌
效果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 ,2种汁液对 4种供试菌
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同一种供试菌来说 ,大蒜
汁的抑菌效果最好 ,生姜汁的效果差一些 ,但与对照相
比较也有一定效果 ,而其中大蒜汁对粉红聚端孢的抑菌
效果最好 ,抑菌圈直径达到 60.9 mm。
表 1 生姜汁、大蒜汁的抑菌效果
供试菌 抑菌圈直径/mm生姜汁 大蒜汁 CK
链格孢
粉红聚端孢
青霉属
黑根霉
13.5
21.1
9.1
8.0
24.7
60.9
36.0
10.0
-
-
-
-
注:抑菌圈的直径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对照组为蒸馏水。-表示抑菌圈直径
为 0。
由 2种汁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力来看 ,黑根霉
最难抑制 ,其次是链格孢 ,再次是青霉属 ,粉红聚端孢最
容易被抑制。
2.2 生姜汁 、大蒜汁最低抑菌浓度(MIC)
2.2.1 生姜汁最低抑菌浓度(MIC) 由表 2可知 ,生姜
汁对链格孢 、粉红聚端孢 、青霉属和黑根霉的最低抑菌
浓度分别是 50%、12.5%、50%、50%。其中生姜汁对粉
红聚端孢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 ,为 12.5%,说明粉红聚
端孢较其它3种供试菌容易被抑制;其它 3种供试菌的
最低抑菌浓度虽然均为 50%,但从菌落直径来看 ,同一
浓度下 3种供试菌的菌落直径并不同 ,黑根霉的菌落直
径最大 ,其次是链格孢 ,再其次是青霉属。由试验结果
来看 ,4种供试菌受抑制的顺序由易到难是:粉红聚端孢
>青霉属>链格孢>黑根霉 ,这与抑菌效力试验结果相
吻合。
表 2 生姜汁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供试菌 生姜汁浓度 / %
50 25 12.5 6.25 3.13 1.56 0.78
链格孢 - + + + ++ +++ ++++
粉红聚端孢 - - - + + + +
青霉属 - + + + + + ++
黑根霉 - ++ ++ +++ +++ +++++ ++++++
注:-表示没有菌生长;+表示:5 mm≤菌落直径<15 mm;++表示:15 mm≤菌落直径<25 mm;+++表示:25 mm≤菌落直径<35 mm;++++表示:35 mm≤菌落直
径<45 mm;+++++表示:45 mm≤菌落直径<55 mm;++++++表示:55 mm≤菌落直径<65 mm;+++++++表示长满菌落。表3同。
2.2.2 大蒜汁最低抑菌浓度(MIC) 由表 3可见 ,大蒜
汁对粉红聚端孢的最低抑菌浓度较低 ,为 1.56%。表明
大蒜汁对该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黑根霉的抑制效果较
差 ,最低抑菌浓度为12.5%。而对链格孢和粉红聚端孢
的最低抑菌浓度虽然一样 ,都是 6.25%,但从菌落生长
情况来看 ,二者的菌落直径并不相同 ,链格孢的菌落直
径大于青霉属的 ,说明青霉属较之链格孢容易被抑制 ,
这与抑菌效力试验结果相吻合。
表 3 大蒜汁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供试菌 大蒜汁浓度/ %
50 25 12.5 6.25 3.13 1.56 0.78
链格孢 - - - - + ++ ++
粉红聚端孢 - - - - - - +
青霉属 - - - - + + +
黑根霉 - - - ++ +++ ++++++ +++++++
3 结论
生姜汁 、大蒜汁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生姜汁 、
大蒜汁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从抑菌圈直径的大小
得知 ,其抑菌效果是大蒜汁明显优于生姜汁。
生姜汁 、大蒜汁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研究结果表
明 ,大蒜汁对链格孢 、粉红聚端孢 、青霉属 、黑根霉的最
低抑菌浓度分别是6.25%、1.56%、6.25%、12.5%;生姜
汁对 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 50%、6.25%、
50%、50%。表明对于同一种供试菌 ,大蒜汁的抑菌效果
比生姜汁要好;同时也说明黑根霉是最难抑制的 ,大蒜
汁 、生姜汁的最低抑菌浓度要分别达到 12.5%、50%才
能受到抑制;粉红聚端孢最容易被抑制 ,大蒜汁 、生姜汁
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达到 1.56%、6.25%便受到抑制。
由抑菌圈试验和最低浓度试验结果表明 ,4种供试
菌被生姜汁 、大蒜汁抑制的程度由难到易为黑根霉>链
格孢>青霉属>粉红聚端孢。
参考文献
[ 1] 喻菊芳,陈为军 ,朱连成.灵武长枣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J] .宁夏
农林科技 ,2003(4):60-61.
[ 2] 喻菊芳,朱连成,魏卫东 ,等.宁夏(灵武)长枣考证[ J] .宁夏农林科
技 ,2004(5):31-32.
[ 3] 甘瑾 ,唐文琳 ,潘禄 ,等.灵武长枣采后病原菌的分离及天然抗菌物
质的筛选[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81-86.
[ 4] 李莉 ,李喜宏 ,郭红莲,等.灵武长枣采后病害的酵母菌 LZ1 拮抗效
应研究[ J] .食品科技 , 2008(10):254-256.
[ 5] 杨文博.微生物学实验[ M] .北京:北方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 6] 刘文群,李曼 ,徐尔尼,等.大蒜抑菌效果研究及与生姜的比较[ J] .食
品与机械 ,2006, 22(3):71-72.
146
北方园艺 2010(7):147 ~ 150 ·植物保护 ·
Study on Antimicrobial Effect on Post-Harvest Pathogenic Fungi
of Ginger Juice and Garlic Juice to Lingwu Long Jujube
REN Yu-feng , LIU Ya-qin , DONG Bo-bo ,HAN Pei-jie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 No 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 Yinchuan , Ningxia 750021)
Abstract:In this paper , ginger juice and garlic juice were adopted to antimicrobial effect on major post-harvest pathogenic
fungi , such as 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 , Trichoderma roseum (Pers.), Penici lliumsp and Rhizopus stoloni fer
of Lingw u Long Jujub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wo juices had varying antimicrobial effects on the four experi-
mental fungi.We could draw a conclusion f rom the experiment that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garlic juice is better than
ginger s.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garlic juice was 6.25%, 1.56%, 6.25%, 12.5% to the four experi-
mental fungi.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ginger juice was 50%, 6.25%, 50%, 50% to the four experi-
mental fungi.
Keywords:Ling-wu Long Jujube;pathogenic fungi;antimicrobial effect;ginger juice;garlic juice
第一作者简介:宋建军(1963-),男 ,河北宁晋人, 博士 ,教授 ,现从
事番茄抗病育种研究。 E-mail:songjj63@yahoo.com.cn。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地专项资助项目(08B025);河
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06220116D);石家庄市科技支撑计
划资助项目(08149042A)。
收稿日期:2009-12-2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
宋建军 , 刘 红宵 , 仇 燕 , 田 鹏
(河北科技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摘 要:综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 、病原 、传播途径 、国内外的发生分布情况及
发生流行规律 ,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 、防控烟粉虱和调整栽培措施等主要的防治对策 ,旨在对该
病毒病的正确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分布;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 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07-0147-0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给世界各
国的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年来 ,该病害在我国
的许多省市大面积爆发 ,并呈现由南向北迅速蔓延的趋
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新病害 ,
它与以往普遍发生的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黄瓜花
叶病毒病(CMV)不同 ,发展蔓延迅猛 、危害严重 ,防治难
度大 ,种植者缺乏了解和认识。为此 ,综述了番茄黄化
曲叶病毒病在国内外的发生分布情况、流行规律及主要
防治对策 ,以期为该病害的正确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发病症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
迟缓 ,节间缩短 ,植株矮化 ,上部叶片变小 、变厚 、有褶皱、
向上卷曲 、变形 、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 ,下部叶片症
状不明显。发病后期表现为坐果困难 ,果实僵化不膨
大 ,或膨大速度极慢 ,果实变小 ,成熟期果实不能正常转
色 、失去商品价值 ,导致减产或绝收(图1)。
图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发病症状
2 病原
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 TYLCV)。该病毒属于双生病毒亚组Ⅲ,是一种
由烟粉虱传播的单链环状 DNA病毒。根据基因组构成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