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炮姜、姜炭辨



全 文 :炮 姜、 姜
浙江省上虞县中医院
炭 辨
周成灿
炮姜和姜炭 , 被人们视为一物 。 但据清朝
前历代本草载 , 二者差别颇大 , 名不同 , 物也
异 , 效更殊 。
一 、 追其历史本为二物
先有炮姜而后出姜炭 。 干姜始出 《 神农本
草经》 , 其炮制品炮姜最 早记载于汉《金医要 略
方论 》 , 日 : “ 干姜— 炮 ” 。 晋 《 肘后备急方 》 、 唐 《 千金翼方 》 也仅载炮姜 。 至宋 《 太
平圣惠方 》 所载干姜除 “ 炮 ” 外 , 又出一 “ 烧
灰 ” 〔` ’ 。 “ 烧灰 ” 即 “ 炒炭 ” 之古称 「“ 〕 , 故姜
炭始出宋代 , 为干姜继炮姜后的又一炮制品 ,
说明炮姜 、 姜炭本为二物 。 从此后世皆区别而
用 , 如宋 《 洪氏经验方 》 等 ,元 《 丹溪心法 》 ,
明 《 万氏女科 》 、 《 炮炙大法 》 等 , 清《医宗说
约 》 、 《 本草求真 》 、 《 本草辑要 》 等均将炮
姜 、 姜炭列为二品 。 “ 炮则除胃冷而守中 , 炒
黑则能止血 ” t Z 〕 。
二 、 后世逐渐混为一体
随历史变迁 , 炮姜 、 姜炭 自晚清起开始相
棍 。 清 《 本草汇纂 》 ( 1 8 6 3) 尚曰 : “ 干姜 (有 )
妙黑炒炮 ” 。 ` 至 《 时病论 》 ( 18 8 2) 即云 : “ 炮
姜 ( 即 ) 炭 ” 。 《 本草便读 》 更 日 : ,’( 干姜 )
妙黑… … 温守之力独优 , 能入血分 ,. … ” 〔 ` ’ 。
而今 《 中药大辞典 》 〔别 、 《 中药学 》 〔` ’ 《 中草
药汇编 》 〔 5〕均将两者合为 炮姜 , 《 中 药 炮制
一学 》 〔。 3炮姜归 “ 炒炭 ” 项下 , 《 浙 江 炮 制 标
准 》明言 “ 写炮姜 、 姜炭均付姜炭” 〔 7 〕 。 目前临
`床也仅备一品 , 或日炮姜 , 或日姜炭 。 然 《 怎
,样自学中医 》 却有一论 : “炮姜辛温 , 能温中
祛寒 , 主治胃寒腹痛 ; 姜炭辛温能温经止血 ,
_主治虚寒便血崩漏 ” 〔. ’ 。 独不拘泥于时 。
三 、 列为二品并非多余
如前已述 , 炮姜 、 姜炭功能有异 。 《 本草
纲目 》 、 《本草通玄 》 等皆云 : “ 炮则除胃中
冷而守中” 。 《 医宗必读 》 、 《 本草备要 》 等
皆日 : “ 炒黑能止血 , 。 更 有 《 本 草 辑 要 》
述 : “炮则辛苦大热 , 除胃中冷而守中 , 炮黑
止吐哑诸血… … ” 。 等等 「’ 」
又 , 两者炮制方法和程度有异 。 文献所找
炮姜均由 “炮 ”得 , 而姜炭则为 “炒 黑 存 性 ” ,
“ 烧黑 不 令 成 灰 ” 。 《 博济亏 》 、 《 证类本
草 》 等均载有此 〔 ’ 」。 “ 炮 ’夕 和 “ 炒炭 ” 又为炮
制之两法 , 汉代及南北朝的 《 雷么炮炙证 》 ,
明 “ 炮炙十七法 ” 和 “ 三类炮炙法 ” 都将二者
列为两法 仁e 〕 。 “ 炮 ” 以药物加热至 “ 烟起膨胀
为度 , “ 炒炭 ” 即用武火炒至药 物 表 而 焦黑
色 、 内部焦黄并存性 。 “ 炒炭 ” 火力大 , 制品
炭化多 , 注重药物之颜色 , “ 炮 ” 则火力小 ,
不必炭化 , 注重药物之膨胀程度 , “ 炮 j纷, 泡
( 起泡 ) 也 ” 。 不 同的炮制法 , 决定药物不 同
的性味功能 , 这 便 是 区别 炮 姜 、 姜 炭 之 根
本 。
今虽将两药合一物 , 但其炮制法却不一 ,
自相矛盾 , 令人模糊 。 《 药典 》 7 年 版 载炮
姜 “ 炒烫 至膨 起 , 表面微 黑 色 , 内 部 棕黄
色 ” 。 而 《 浙江炮制标准 》 炮姜则 “ 猛火炒至
焦黑色” 。 〔 7 J后者实为姜炭 , 前者乃炮姜 。 清
《 医门法律 》 指出的 : “ ( 干姜 ) 今炮法有名
无实 ” , 〔 7 ’也 即此意 。
故日 : 炮姜 、 姜炭按历史沿革并非一物 ,
炮姜辛而较热 , 长于温中祛 寒 止 痛 , 姜炭辛
温 , 偏温经止血 。 鉴于性味功效有异 , 将二者
很用必发挥不了各自的作用 , 影 响 临床用药
1 9 8 5年 第 3 期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1985. 03. 016
砂 烫 的 一种 新 式试 烫 法
一白 纸 试 烫 法
荒湖市中医医院 王建华
砂烫 , 一般都需试烫 , 尤其是对一些厚度
较薄的药材如鸡内金等 , 更需试烫 , 以求火候
温度适中。 传统的试烫方法都是用药物进行 ,
为了达到火候温度的适中 , 就必须多次投药进
行试烫 。 所以 , 在试烫时就不可避免带来一些
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 我院职工 针对 这 个问
题 , 利用白纸在砂烫中颜色的变化 可 指 示 火
候的大小的特点 , 改用了白纸试烫 , 通过多次
反复实践 ,收到了满意效果 ,成功率达 98 . 60 % 。
这种方法 , 不但克服 了上面出 现 的一 系列间
题 , 节约了药材 , 而且操作也十分简便易行 。
此外 , 白纸价格低廉 , 比较经济实惠等。 下面
以砂烫鸡内金为例加 以叙述 。
鸡内金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 , 并含有胃激
素 、 胆绿素等物质 。 中医认为可消食健胃 、 缩
尿 、 化结石 。 临床实验证明 , 口服后胃液分泌
量 、 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 , 胃的运动机能也明
显增强 。 同时还指出鸡内金本身不含有任何消
化酶 。 上述的作用 , 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内
通过某种体液因素引起的 〔” 。 经砂烫后 , 不但
质地松脆 , 便于粉碎和煎出成分 , 而且产生了
焦香气味 , 具有矫味 和 增 强消 食健 胃 的作
用 t Z , 。
其试烫的具体方法是 : 先将炼好的熟砂放
入锅中 , 武火加热 ,不断翻炒 。 当妙至砂粒滑利
轻松具灵活感时 , 便投下白纸一张 , 用砂埋烫 ,
立即取出。 若白纸颜色变焦变黑 , 甚至燃烧起
来 。 则表明火候太大 , 沮度过高 ,不可投药 。 若
纸颜色稍变 ,呈淡黄色 , 则表明火候尚小 ,温度
还低 , 也不可投药 。 只有在白纸颜色变为黄色
( 试烫龟板 、 鳌甲等质地较硬 、 厚度较厚者 ,
白纸颜色应变为深黄色方可 ) 时 , 说明火候溢
度适中 , 才能投入分档后的干净鸡内金 , 进行
埋烫与翻炒 。 直至全部发泡卷曲 , 呈黄白色 ,
达到炮制要求为止 。 此外 , 在砂烫时 , 尚应注
意白纸的厚薄与变色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 宜用
普通的白纸试烫 。
今 考 文 欲
1[ 〕 《 中药饮片炮制述要 》 , 王孝涛编著
2[ 〕 《 中药炮制学 》 ,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的宋全有效 , 为体现两者之真实 , 则应各立名
目 , 区别应用 。
, 考 文 欲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历代中药炮制 资料
辑要 。 i , 7 5 。
冯宝麟 : 中成药研究 。 ( s ) : 1 6, 1 9 5 2 。
江苏新医学院主编: 中药大辞典 , 上 册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71 页 , 19 7 5 。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 中药学 , 上海科技 出版
社 , 1 9 78 。
5[ 1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编写组编 : 全国中草药
汇编 , 上册 , 人民 卫 生 出版社 。 5 67 页 , .
19 82
0
C幻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 中药炮制学 。 上 海科技
出版社 , 1 98 0 。
7[ 〕 浙江省卫生局 : 浙江中草药加工炮制 标准 。
2 3页 , 1 9 73 。
〔幻 林斌等 : 怎样自学中医 , 浙江科技出版社 。
77页 , 1 9 8 2 。
中 药 材
ù .lJ.F胜1几,自J一.LrL.` J
一.J月,J任尸.ó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