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板蓝根和大青叶不同部位的靛蓝、靛玉红含量测定及其部分成分的抗内毒素作用比较(摘要)



全 文 :板蓝根和大青叶不同部位的靛蓝 、靛玉红含量测定及其部分成分的
抗内毒素作用比较(摘要)
张汉明 , 张 戈 , 乔传卓(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200433))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章编号:1006-0111(2000)05-0347-01
  摘要:板蓝根和大青叶主要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
蓝(Isatis indingtica Fort.)的根和叶 , 是我国的常用中药 ,
具有清热 、解毒 、凉血的功效。以板蓝根和大青叶为主要
原料的制剂在我国应用广泛 , 近年来发现板蓝根具有抗
内毒素的活性 ,临床上可用作抗菌和抗病毒药 , 但其制剂
的质量控制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通常人们认为菘蓝的
根中含有靛蓝和靛玉红 ,在评价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时 , 以
靛蓝 、靛玉红作为板蓝根制剂的质控指标。 但也有人认
为不应以这两个成分的含量高低作为板蓝根制剂质量的
判别标准。还有人认为大青叶叶柄中不含靛蓝和靛玉
红。因此 ,弄清板蓝根中是否含有靛蓝和靛玉红以及这
两种成分究竟存在于植物的哪一部位是较为重要的问
题。为此 ,我们通过薄层层析法对板蓝根和大青叶药材
的根 、根茎 、叶柄 、叶片等部位的氯仿提取液进行了靛蓝 、
靛玉红的含量进测定 , 并通过 HPLC 法对菘蓝根和根茎
的氯仿提取液中靛蓝 、靛玉红的含量进行了含量进测定 ,
并通过HPLC 法对菘蓝根和根茎的氯仿提取液中靛蓝 、
靛玉红的含量进行了精密测定。 此外 , 我们还运用鲎试
剂法对靛蓝 、靛玉红及板蓝根中所分得的四种有机酸:苯
甲酸 、丁香酸 、邻氨基苯甲酸 、水杨酸的抗内毒素活性进
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物菘蓝的根中不含有靛玉红 , 根
茎中靛蓝 、靛玉红的含量分别为:0.25mg/g 和 0.17mg/g ,
叶柄和叶片中也均含有靛蓝和靛玉红 。而以往在板蓝根
含量测定中所测出的靛蓝和靛玉红的量 , 实际上是在其
采收和加工过程中混入的根茎和其附带的叶柄残基中所
含的靛蓝和靛玉红的量。抗内毒素试验表明:靛蓝和靛
玉红不具有抗内毒素活性 , 而板蓝根中所分得的四种有
机酸则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 , 其中苯甲酸和水杨酸
的作用最强 , 其最小抗内毒素作用浓度约为:1.56μg/ ml ,
丁香酸作用最弱 , 约为 25μg/ ml , 邻氨基苯甲酸居中 , 约为
12.5μg/ml。
通过本实验我们认为:菘蓝的根中不含有靛蓝和靛
玉红 , 且两者不具有抗内毒素活性 ,从其含量和药理作用
的角度考虑 , 靛蓝和靛玉红不适宜作为板蓝根制剂用于
清热解毒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而丁香酸等四种有机酸可
以考虑作为其质控指标 , 从而为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
指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00-08-28
酸模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研究概况(摘要)
郑水庆1 , 陈万生1 ,曾 明2 ,乔传卓1(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上海 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章编号:1006-0111(2000)05-0347-02
  酸模属(Rumex L.)为蓼科第二大属 , 全世界约有 150
种 ,主产北温带。我国有 26 种 , 2 变种 , 全国各省区均
产。该属多年生草本的根部均可药用 , 习称羊蹄类中草
药 ,又名土大黄 、金不换 、牛西西等。其中羊蹄药用始载
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该类中草药在我国民间以
止血和治疗疥癣著称 ,沿用已久。
1 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
该属植物种子的繁殖力较强 , 植物的生存适应能力
也很强。我国该属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 一些种类则为广
布种如酸模 Rumex acetosa 、皱叶酸模 R.crispus 、齿果酸模
R.dentatus 等。何丽一等记载该属的酸模 、羊蹄 R .
japonicus 、巴天酸模 R.patientia 、尼泊尔酸模 R.nepalensis 、
钝叶酸模 R .obtusifolius、红丝酸模 R .chalepensis 、皱叶酸
模 、毛脉酸模 R .gmelinii 、狭叶酸模 R.stenophyllus 等 9 种
植物为羊蹄类中草药。此外 ,戟叶酸模 R .hastatus 、齿果
酸模等在民间也作“羊蹄”入药。
2 化学成分研究
该属植物主含蒽醌类化合物 , 如大黄酚 、大黄素 、大
黄素甲醚 、大黄酸 、大黄酚蒽酮 、大黄素蒽酮等。日本学
者小谷功等从羊蹄根中分得酸模素 ,该化合物具有较强
的抗真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王振月等从毛脉酸模根中
分得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此外该属植物尚含有鞣
质 、咖啡酸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等化合物。
3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
347药学实践杂志 2000 年第 18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