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aCl胁迫对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离子区室化、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全 文 :9 4 30卷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04-25收到, 003-11-05接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No.G1999011700)资助。
*通讯作者(E-mail:Zhaokefu@263.net;Tel:0531-6187879)。
摘要:用含有0、100、300、600 mmol/L的NaCl的
Hoagland培养液处理海蓬子幼苗,处理一定时间后测
定其鲜重、干重、离子含量、Na+/K+比值、Na+在细胞
中的分布、光合速率、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的变化。结
果表明一定浓度NaCl处理促进了海蓬子的生长,300
mmol/L左右的NaCl是海蓬子生长的最适盐度。盐处理
条件下海蓬子主要将Na+、Cl-积累在地上部,且主要
储存在液泡中。随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海蓬子地上部的
Na+/K+比增大;光合速率在低盐度下随盐浓度的升高而
增大,高盐度下受到抑制;叶绿体超微结构在高盐度
下受到部分破坏。
关键词:海蓬子;叶绿体超微结构;X-ray 微区分析;
离子区域化;光合速率
中图分类号:Q945.78
  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Torr.)是一种
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茎肉质、直立,叶片退
化成鳞片状。其种子产量亩产可达150 kg,且具
有高的油脂(30%)和蛋白质(3 5 %)含量;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丰富,种子和幼茎
可作为鸡或羊的饲料(Glenn 1992)。目前对海
蓬子经济价值研究较多,但对其在盐胁迫下基础
生理研究报告很少。本实验以野生海蓬子为研究
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盐处理对海蓬子生长和光
合作用的影响,为海蓬子的引种栽培和耐盐机理
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和处理
  3月初将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种子
(由美国亚里桑那大学Glenn教授提供的野生种)
用自来水浸泡3 h后,播种于盛有干净细沙的塑
料盆中,用1/2强度的Hoagland营养液浇灌,出
苗后于温室中培养,温室的昼夜温度为(30±3)
℃/(20±3)℃,每天照光15 h,光强约600 mmol
m-2 s-1,相对湿度70%~80%。海蓬子长至3 cm
高时,进行疏苗,每盆保留大小一致的5株;长
至5 cm左右时进行盐处理, NaCl处理的最终浓
度为0(CK)、100、300、600 mmol/L (NaCl
溶液用完全Hoagland营养液配置),为避免盐冲
击效应,采用每天递增50 mmol/L 的方式加盐。
每天浇灌一次。为减小NaCl浓度的变化幅度,浇
灌量为土壤持水量的4倍。到达最终浓度后30 d,
分别取样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每个处理至
少3个重复。
1.2 鲜重、干重的测定
  将植物从培养盆内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快速冲洗
干净,再用吸水纸吸干称鲜重,80℃烘干后称重。
1.3 海蓬子根部和地上部Na+、K+、Cl-含量测定
  将植物材料烘干、磨碎、称重后,置马伏
炉550℃灰化。灰化后用浓硝酸溶解,再用去离
子水定容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日立Z-8000
型)测定Na+、K+含量,用滴定法测定Cl-含量
(赵可夫1 9 9 3)。
1.4 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CO2浓度的
测定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海蓬
子的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细
胞间隙CO2浓度(Ci)。在已曝光的胶片上挖一
1 cm×2 cm的孔,将海蓬子枝条紧密排满孔的位
置,两端用胶带稍加固定,打开叶室夹住胶片。
为保证叶室边缘不透光,在叶室近边缘处加一自
制的海绵垫圈。测定时光强为1 000 mmol m-2s-1,
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0%。
NaCl胁迫对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Torr.)离子区室化、光
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王丽燕1 赵可夫2*
(1德州学院生物系,德州 253023;2山东师范大学逆境植物研究所,济南250014)
95王丽燕等: NaCl胁迫对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Torr.)离子区室化、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1期
图 1 不同盐度下整株植物鲜重、干重的变化
Fig.1 Effect of NaCl on the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ght of
whole plant
图 2 不同盐度下海蓬子地上部和根部离子含量的变化
Fig.2 Effect of NaCl on ion contents of shoots and roots of
Salicornia bigelovii
1.5 液泡、细胞质、质外体中Na+含量的X-ray
微区分析
  盐处理30 d时取样,在北京林业大学显微测
试中心进行细胞不同部位Na+的X-ray微区分析的
测定。在检测时,每一组织区域所测定的微区,
至少测试7个点,求出其平均值。
  X-射线微区分析样品的制备按照Fritz
(1989)、Li 和Fritz(1990)的方法进行,取
植株相同部位的枝条,切成5 mm的小段,放入
一个铝网制成的小盒中,迅速投入用液氮冷却的
异戊烷和丙烷(体积比1∶3)中进行快速冷冻,
然后转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将干燥好
的枝条转入T-型真空渗透管中,用乙醚在真空、
27℃下渗透24 h,然后再将材料用苯乙烯甲基丙
烯酸丁酯在常压下渗透后,转入小胶囊中在60℃
下聚合7 d。包埋的材料用超薄切片机干刀切片,
切片厚度为1μm。切片在喷碳后备用。
1.6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材料制备方法
  由山东师范大学测试中心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
的观察和照相。取相同部位的成熟枝条切成0.5
~1.0 mm长的小块,立即用2.5%戊二醛(用50
mmol/L pH7.2二甲砷酸钠缓冲液配制)固定1.5
h,再分别用相同缓冲液冲洗2次,Tris-顺丁烯
二酸缓冲液洗3次后用锇酸固定7 h,经乙醇系列
脱水,用酒精∶包埋剂=1∶9渗透12 h,用纯
包埋剂渗透10 h,然后进行包埋,将包埋好的材
料于60℃温箱中聚合24 h。最后用LKB-2088型
超薄切片机切片,切片用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
然后在JEM-100CXII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拍照。
2 结果
2.1 盐处理对海蓬子生长的影响
  图1表明,NaCl处理促进了海蓬子的生长,
各盐度处理条件下,整株鲜重、干重均高于对
照,且海蓬子的鲜重、干重在NaCl 浓度为300
mmol/L左右时最大。
2.2 盐处理对海蓬子地上部和根部Na+、K+、Cl-
含量的影响
  从不同盐度下海蓬子地上部离子含量的差异
(图2)可以看出,随盐处理浓度的增大,海蓬
子地上部和根部的Na+含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但地上部的Na+含量明显高于根部的Na+含量。海
蓬子地上部和根部的K+离子含量随盐处理浓度的
升高而下降,同时根部的K+含量明显低于地上
部。海蓬子地上部及根中Cl-的变化趋势与Na+相
似,且根部Cl-含量显著低于地上部。虽然培养
介质中的Na+和Cl-含量接近相等,但海蓬子地上
部Na+的含量远远高于Cl-的含量,可见其对Na+
的选择大大优先于对Cl-的选择。
2.3 盐处理对海蓬子地上部Na+/K+比的影响
  图3结果表明,盐处理条件下,海蓬子地上
部Na+/K+比明显增高,盐处理的比值最大可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