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全 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NatProdResDev2011, 23:110-113, 158
文章编号:1001-6880(2011)01-0110-05
 
 
 收稿日期:2009-10-20   接受日期:2009-12-29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10475040)
*通讯作者 Tel:86-378-5918398;E-mail:lmjhelen6@ 163.com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牛丹丹 1, 2 ,刘彩霞 1, 2 ,刘绣华 2 ,李明静 1, 2*
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 , 开封 475004
摘 要: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首次从花生壳中分离制备了 3种黄酮类化合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冰
醋酸 (5∶3∶3.5∶5∶0.25, v/v)为两相溶剂系统 ,在主机转速 800 r/min、流速 2 mL/min、检测波长 275 nm条件下
进行分离制备 ,纯度用 HPLC法测定 ,各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碳谱鉴定。结果表明 , 100 min内从
70 mg花生壳粗提物中一步分离制备得到木犀草素 11.0 mg, 香叶木素 2.2mg, 5, 7-二羟基色原酮 5.2 mg, 其纯
度均达 96.0%以上。利用该方法可以对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花生壳;木犀草素;香叶木素;5, 7-二羟基色原酮
中图分类号:R284.2;Q946.91 文献标识码:A
PreparativeSeparationofFlavonesfromPeanutHulby
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
NIUDan-dan1, 2 , LIUCai-xia1, 2 , LIUXiu-hua2 , LIMing-jing1, 2*
1Co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HenanUniversity, Kaifeng475004 , China;2KeyLaboratory
ofNaturalMedicineandImmunologyEngineeringHenanProvince, Kaifeng475004 , China
Abstract:Threeflavoneswereprepared, isolatedandpurifiedfrompeanuthullby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
raphy(HSCCC)forthefirsttime.Atwo-phasesolventsystemcomposedofn-hexane:ethylacetate:methanol:water:
aceticacid(5∶3∶3.5∶5∶0.25, v/v)wasused.TheobtainedfractionswereanalyzedbyHPLCandidentifiedbyMS, 1H
and13CNMR.Within100minute, 11.0 mgofluteolin, 2.2mgofdiosmetin, and5.2mgof5, 7-dihydroxychromonewith
theirpuritiesover96.0% wereobtainedfrom70mgcrudeextractofpeanuthulinone-stepelutionundertheconditions
ofaflowrateof2.0 mL/min, whiletheapparatusrotatedat800r/minandtheefluentwasdetectedat275 nm.There-
sultsindicatedthatHSCCCwasapowerfultechniqueforthe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offlavonesfromthepeanuthul.
Keywords:HSCCC;peanuthul;Luteolin;Diosmetin;5, 7-dihydroxychromone
  花生 (ArachishypogaeaL.)亦名落花生 ,长生
果 ,属豆科一年生草本科植物。我国广泛种植花生 ,
在花生的加工过程中 ,每年产生花生壳约 450万吨 ,
其中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 ,仅有少量被加工成饲料
或用于化工原料 ,资源利用率较低 [ 1] 。花生壳中以
木犀草素为代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胆固
醇 、降血压 、降血脂和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还具有
抗氧化 、镇咳 、祛痰 、平喘 、抗菌 、消炎 、增强免疫和抗
肿瘤等药理活性 [ 2-4] 。因此 ,分离制备花生壳总黄酮
中的活性成分对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药效作用
机制和开发新的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目前 ,花生壳的提取分离主要采用柱色谱法 ,分
离周期长 ,消耗溶剂多 ,操作复杂 。高速逆流色谱
(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 HSCCC)
作为一种新型分离纯化技术 ,操作方便 、快捷 ,分离
度较高 ,液 -液分配体系选择广泛 ,克服了由固相载
体带来的样品结合 、失活 、污染等缺点。它已被广泛
应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和中草药的分
析鉴定[ 5, 6] 。本文采用乙醇提取和 LSA-30型大孔
吸附树脂从花生壳中得到粗提物 , 以此粗提物经
HSCCC一步分离得到木犀草素 、香叶木素 、5, 7-二
羟基色原酮(纯度均高于 96.0%),为花生壳进一步
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用的新方法。目前 ,尚
未见 HSCCC分离制备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TBE-300A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中国上海同田
DOI :10.16333/j.1001-6880.2011.01.034
生化技术有限公司);AKTApurifier泵及紫外检测
系统(美国 GE公司);Agilent1100 HPLC仪(美国
Agilent公司);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现科仪器有限公
司);核磁共振仪 (BrukerAV400);质谱仪 (Bruker
ESQUIRE-LC);XTS显微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
1.2 试剂
正己烷 、乙酸乙酯 、甲醇 、冰醋酸均为分析纯 ,高
效液相色谱所用的甲醇为色谱纯 ,均为天津市四友
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水为二次蒸馏水;LSA-30型
大孔吸附树脂(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
1.3 材料
花生壳采自河南开封近郊 , 40 ℃烘干 ,粉碎 ,备
用 。
2 实验方法
2.1 花生壳总黄酮粗提物的制备
取花生壳粉末 300 g,置于 10 L圆底烧瓶中 ,加
入 70%乙醇 7L, 80℃水浴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5
h,抽滤 ,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将浓缩液经
LSA-30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 ,先用蒸馏水淋洗至
无色 , 除去水溶性杂质 ,依次用 30%、 50%、 70%、
95%的乙醇洗脱至三氯化铝显色剂无颜色变化 ,收
集洗脱液经减压浓缩 、冷冻干燥 ,得花生壳粗提物 4
g,备用。
2.2 溶剂体系及样品溶液的配制
在分液漏斗中配制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
冰醋酸(5∶3∶3.5∶5∶0.25, v/v)两相溶剂体系 ,充分
震摇后在室温下静置 12h。使用前将上相和下相分
离 ,超声脱气 30 min,冷却 、待用。称取 70 mg花生
壳粗提物 ,用溶剂体系的上下相各 4 mL超声溶解
样品 ,备用。
2.3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
开启恒温循环器 ,设定温度为 25 ℃,以 10mL/
min的流速将上相(固定相)泵入主机管路 ,当有固
定相流出时 ,改用 2 mL/min的流速泵下相(流动
相),同时开启 AKTApurifier检测系统 , 按 800 r/
min的转速启动主机 。观察透明容器 ,待流动相以
液滴形式穿透固定相 ,从管柱出口流出 ,且基线稳定
后 ,将样品溶液由载样注射器经进样圈注入 。管柱
出口处的流出物经 AKTApurifier的紫外检测器在
275nm波长下进行检测 ,记录色谱图 ,根据色谱图
收集目标成分。
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AgilentZorbacC18(21 mm×150 mm, 5
μm),流动相为 0.1%磷酸水溶液和甲醇 ,梯度洗脱
程序为 20 min内甲醇从 35%升至 65%;检测波长
为 275 nm;柱温为 30 ℃;进样量为 10 μL;流速为
0.3 mL/min。
3 结果与讨论
3.1 溶剂系统选择
在高速逆流色谱中 ,溶剂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 ,
合适的溶剂体系是其分离的关键 。通常样品成分在
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及管柱中固定相能否实现较
高的保留值均会影响分离效果 。根据色谱理论 ,利
用 HSCCC进行样品分离的必要条件是样品在互不
相溶的两相中具有合适的分配系数 [ 7] ,一般情况下
分配系数在 0.5 ~ 2之间 ,固定相保留值在 50%以
上 ,及两相溶剂体系分层时间小于 30s,能得到满意
的分离效果。分配系数的测定 ,可利用 TLC、HPLC、
HPCE来测定 [ 8, 9] ,本文采用 TLC和 HPLC测定。
3.1.1 薄层色谱法(TLC)
实验选取乙酸乙酯-甲醇-水 、氯仿 -甲醇 -水 、正
己烷 -乙酸乙酯-甲醇 -水三个体系做为分离的溶剂系
统。分别配制不同比例的上述三个体系 ,取上下相
各 5 mL于 10 mL具塞量瓶中 ,加入 5 mg花生壳粗
提物 ,超声溶解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静置分层 ,用毛
细管取近似等量的上下相于硅胶薄层板上 ,以氯仿 -
乙酸乙酯 -冰醋酸(1∶1∶0.02, v/v)为展开剂 ,展开 ,
碘显色。薄层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体系为乙
酸乙酯-甲醇 -水(2∶1∶1, v/v)时 ,目标化合物基本集
中在下相甲醇和水的体系中 ,不符合溶剂体系选择
的一般要求;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 -水(3∶4∶2, v/
v),正己烷 -乙酸乙酯-甲醇-水(5∶3∶3.5∶5, v/v)时 ,
目标化合物在溶剂体系的上下相中溶解程度相近。
通过薄层色谱对溶剂体系的初步筛选确定氯仿-甲
醇-水(3∶4∶2, v/v),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 -水(5∶3
∶3.5∶5, v/v)为分离体系 。
3.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用 HPLC测定 3.1.1条件下确定的两个体系的
分配系数:称取适量的花生壳粗提物置于 5mL试管
中 ,分别加入氯仿 -甲醇-水(3∶4∶2, v/v),正己烷-乙
酸乙酯-甲醇 -水(5∶3∶3.5∶5, v/v)两体系的上下相
各 1mL,超声使样品充分溶解 ,静置平衡 ,取上下相
各 0.2 mL, 离心浓缩干 , 用色谱级甲醇溶解 , 经
HPLC检测 ,并计算出各目标化合物的分配系数(K
111Vol.23       牛丹丹等: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Aupper/ Alower, A为目标峰面积),结果见表 1。
表 1 3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两种溶剂体系中的分配系数(K)
Table1 TheK(Partitioncoeficients)valuesof3flavones(1-
3)intowsolventsystems
溶剂体系 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a) 2.45 0.34 0.62
(b) 1.03 0.75 0.57
  溶剂体系:(a)氯仿-甲醇-水(3∶4∶2, v/v);(b)正己烷-乙酸乙
酯-甲醇-水(5∶3∶3.5∶5, v/v)Solventsystems:(a)chloroform:metha-
nol:water(3∶4∶2, v/v);(b)n-hexane:ethylacetate:methanol:water(5
∶3∶3.5∶5, v/v)
  由表 1可知 ,样品在正己烷-乙酸乙酯 -甲醇 -水
(5∶3∶3.5∶5, v/v)溶剂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在 0.5 ~ 2
范围内 ,通过 HSCCC预分离后 , 3种化合物可以分
离 ,但分离时间过长。通过实验发现 ,在正己烷 -乙
酸乙酯 -甲醇-水(5∶3∶3.5∶5, v/v)体系中加入一定
比例的冰醋酸 ,可以改善分离效果。当实验改为正
己烷-乙酸乙酯 -甲醇-水-冰醋酸(5∶3∶3.5∶5∶0.25,
v/v)体系分离时 , 3种化合物分离较好 ,固定相保留
率为 65%,分离时间适中 。实验表明 ,由于所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 ,在体系中加
入少量的酸 ,让目标样品不电离增加有机性 ,从而可
以改善分离效果 [ 10, 11] 。因此 ,确定正己烷-乙酸乙
酯 -甲醇-水-冰醋酸(5∶3∶3.5∶5∶0.25, v/v)为最终
使用体系。
3.2 HSCCC分离参数的考察
3.2.1 样品溶剂量的考察
  实验采用等体积的上下相进行样品的溶解 ,分
别考察了总体积为(5、6、7、8、9、10 mL)溶剂量溶解
70 mg花生壳粗提物。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量小
于 8 mL时有部分被分离物质不溶;当溶剂量大于 8
mL时 ,虽然被分离物质能够很好的被溶解 ,但是在
进行 HSCCC分离过程中会有固定相的流失 ,故采
用总体积为 8mL的溶剂量作为最佳溶剂量 。
3.2.2 进样量的考察
本实验同时还考察了不同的上样量 (50、 60、
70、80mg),当上样量大于 70 mg时 ,选用 3.2.1条
件下确定溶剂用量时 ,不能使被分离物质彻底溶解。
因此 ,体系进样量不超过 70mg为宜。
3.3 HSCCC分离制备的结果
按 “2.3”节操作方法 100min内经 HSCCC分
离制备得到 3个化合物(见图 1中 1、2、3)。结果显
示 ,从 70mg花生壳粗提物中一次分离得到化合物
1(11.0 mg), 化合物 2(2.2 mg), 化合物 3(5.2
mg)。而且 ,此法分离时间短 ,可以采用连续进样方
式来制备此三种化合物 。
图 1 花生壳粗提物高速逆流色谱图
Fig.1 HSCCCchromatogramofcrudeextractfrompeanuthull
图 2 (a)花生壳粗提物 、(b)木犀草素 、(c)香叶木素和(d)5, 7-二羟基色原酮的 HPLC谱图
Fig.2 HPLCchromatogramsof(a)thecrudeextractofpeanuthul, (b)luteolin, (c)diosmetin, and(d)5, 7-dihydroxychromone
3.4 纯度分析 采用 “2.4”节的条件对高速逆流色谱所得到
1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23
的化合物 1、2、3进行 HPLC检测分析 ,经峰面积归
一化法计算可知纯度均大于 96.0%,如图 2所示。
3.5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为黄色粉末 , mp.327 ~ 329 ℃,
EI-MSm/z:286 [ M] + ,分子式为 C15H10O6。1HNMR
(DMSO-d6 , 400 MHz)δ:7.41(1H, dd, J=8.4 , 2.0
Hz, H-6′), 7.39 (1H, d, J=2.0 Hz, H-2′), 6.87
(1H, d, J=8.4 Hz, H-5′), 6.66 (1H, s, H-3), 6.43
(1H, d, J=2.0Hz, H-8), 6.19(1H, d, J=2.0Hz, H-
6), 12.97(1H, s, OH-5), 10.75(1H, s, OH-7), 9.91
(1H, s, OH-3′), 9.41(1H, s, OH-4′);13CNMR(DM-
SO-d6 , 100MHz)δ:164.3(C-2), 103.3(C-3), 182.1
(C-4), 157.5(C-5), 99.3(C-6), 164.4(C-7), 94.3
(C-8), 161.9(C-9), 104.2(C-10), 122.0(C-1′),
113.8(C-2′), 146.2(C-3′), 150.2(C-4′), 116.5(C-
5′), 119.4(C-6′)。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 [ 12]报道的
木犀草素一致 ,故鉴定该化合物为木犀草素。
化合物(2) 为黄色粉末 , mp.256 ~ 258 ℃, EI-MS
m/z:300 [ M] + ,分子式为 C16H12O6。1HNMR(DM-
SO-d6 , 400MHz)δ:7.55(1H, d, J=2.1 Hz, H-2′),
7.65(1H, dd, J=8.2, 2.1 Hz, H-6′), 6.92(1H, d, J
=8.2 Hz, H-5′), 6.90(1H, s, H-3), 6.50(1H, d, J=
2.0Hz, H-8), 6.20(1H, d, J=2.0 Hz, H-6), 13.0
(1H, s, OH-5), 10.8(1H, s, OH-7), 9.50(1H, s, OH-
3′);13CNMR(DMSO-d6 , 100 MHz)δ:163.9(C-2),
104.0(C-3), 181.9(C-4), 157.8(C-5), 99.5(C-6),
164.6(C-7), 94.63(C-8), 161.9(C-9), 103.6(C-
10), 119.8(C-1′), 113.10(C-2′), 148.52(C-3′),
151.2(C-4′), 116.40(C-5′), 121.0 (C-6′), 56.0
(OCH3)。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 13]报道的香叶木素
一致 ,故鉴定该化合物为香叶木素。
化合物(3) 为黄色粉末 , mp.270 ~ 272 ℃, EI-MS
m/z:178 [ M] + ,分子式为 C9H6O4。1HNMR(DMSO-
d6 , 400 MHz)δ:12.6(1H, s, OH-5), 10.88 (1H, s,
OH-7), 8.16(1H, d, J=610 Hz, H-2), 6.26(1H, d, J
=610 Hz, H-3), 6.18(1H, d, J=2.1 Hz, H-6), 6.34
(1H, d, J=2.1 Hz, H-8).13CNMR(DMSO-d6 , 100
MHz)δ:157.3(C-2), 110.4 (C-3), 181.6(C-4),
162.0(C-5), 99.1(C-6), 165.5(C-7), 94.0(C-8),
157.8(C-9), 104.7(C-10)。以上光谱数据与文
献 [ 14]报道 5 , 7-二羟基色原酮一致 ,故鉴定该化合物
为 5 , 7-二羟基色原酮。
4 结论
  本文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首次从花生壳粗提物
中一步分离制备了木犀草素 、香叶木素 、5, 7-二羟基
色原酮三种黄酮类化合物 ,均达到较好的分离和纯
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 HSCCC可以从粗提物中一
次分离得到多个纯度较高的单体 ,并且可以连续进
样 ,分离周期短 、操作快捷 、简便 ,对于分离得到的样
品可应用于制备对照品 ,研究中药材化学成分以及
新药开发等领域。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纯
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必将促进现代分离技术应
用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LiQF(李清芳), XuWD(徐卫东).Extractionandpurifica-
tionoftotalflavonoidsfrompeanuthulls.FoodSci(食品科
学), 2009, 30:101-105.
2 BiJ(毕洁), YangQL(杨庆利), YuLN(于丽娜), etal.
Ethanolextractiontechnologyofflavonoidsfrompeanuthul.
ModChemInd(现代化工), 2008, 28:316-319.
3 YangZM(杨增明), WangWJ(王文静), GongYL(龚云
麒), etal.Determinationofflavonoidsofpeanuthullfrom
diferentregion.ChinJEthnomedEthnopharm(中国民间医
药杂志), 2004, 71:359-360.
4 ZhouP(周萍), RuHL(汝海龙), JiangHD(蒋惠娣).
Studiesonpurificationoftotalflavonoidsfrompeanuthull
withmacroporousadsportionresin.JDaliUniv(大理学院
学报), 2007, 6:10-12.
5 WuFY(伍方勇), DaiDS(戴德舜), WangYM(王义明),
etal.Applicationof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
phy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inanalysisof
traditionalChineseherbs.ChemJChinUniv(高等学校化
学学报), 2002, 23:1698-1700.
6 GaoYY(高荫榆), WeiQ(魏强), FanQS(范青生), etal.
Advancesof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on
separationofnaturalproducts.FoodSci(食品科学), 2008,
29:461-465.
7 WangFM(王风美), ChenJH(陈军辉), LiL(李磊).Pre-
parativeseparationofsalvianoilicacidsalviamiltiorrhizaby
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NatProdResDev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 18:100-104.
8 TanLQ(谭龙泉), ZhangSM(张所明), OuQY(欧庆瑜).
Applicationofthinlayerchromatographyinsolventsystemse-
lectionfor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J
ChinAnalChem(分析化学), 1996, 24:1448-1451.
(下转第 158页)
113Vol.23       牛丹丹等: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花生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表 4 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酶产生的影响
Table4 TheactivityofextracelularenzymesofS.aureu
菌株 Strain
淀粉酶 Amylase 蛋白酶 Proteinase 脂酶 Lipase
加药前
Beforeadding
加药后
Afteradding
加药前
Beforeadding
加药后
Afteradding
加药前
Beforeadding
加药后
Afteradding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 1.00 0.40 1.20 0.50 1.50 0.80
  注:上表中数据表示 “(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菌落直径 ”
Note:Thedatamean“(Hydrolysisringdiameter-Colonydiameter)/Colonydiameter”
  从表 4可以看出 ,在培养基中加入红谷霉素后 ,
细菌的胞外淀粉酶 、蛋白酶和脂酶产量有明显的降
低 ,这进一步说明红谷霉素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
强烈的抑制作用 。
3 讨论
3.1 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DNA、RNA、蛋
白质 、胞外多糖和胞外淀粉酶 、蛋白酶 、脂酶的合成
有强烈地抑制作用。随着红谷霉素浓度的增加和作
用时间的延长 ,细菌的 DNA、RNA、蛋白质 、胞外多
糖和胞外淀粉酶 、蛋白酶 、脂酶含量在迅速地减少 。
说明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是首先
抑制细胞内 DNA、RNA的合成 ,从而导致细胞内外
蛋白质的减少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大 。
3.2 红谷霉素处理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形态
的透射电镜照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这从菌体的形
态学上进一步佐证了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作用机制。
3.3 在以红谷霉素为试验材料 ,分别以 G+菌 ,腊
质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和 G-菌 ,大肠杆菌和小
麦青枯病为供试菌进行抑制机制的研究 ,获得了与
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的试验结果 ,进一步说明红谷
霉素对细菌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内 DNA和
RNA的合成 ,从而导致影响细胞内外蛋白质的合
成。本试验获得的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
用机制有待于分子生物学上进一步试验和验证。
参考文献
1 LiKT, LiXH, LiuSH, etal.Apreliminarystudyonthe
effectsofbio-antiseptic702 onanti-bacteria, anti-mouldsand
anti-yeasts.ActaAgricUnivJiangxiensis, 2002, 24:599-602.
2 CaiHJ, WenY, TuGQ.Measureofthestabilityofthebioac-
tivecompoundproducedbyStreptomyces702.ActaAgricUniv
Jiangxiensis, 2003, 25:929-933.
3 ShenP, FanXR, LiGW, etal.MicrobiologyExperments.
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 1999, 18:214-223.
4 HuangYL, HuML.Improvementoncelmembranepermea-
bilityexperiment.JZhanjiangNormalColl, 2005, 26:119-
122.
5 DingleJ, REIDWW, SolomonsGL.Theenzymicdegradation
ofpectionandotherpolysaccharides.JSciFoodAgric, 1953,
4:149-155.
(上接第 113页)
9 TanLQ(谭龙泉), RuanZQ(阮宗琴), OuQY(欧庆瑜).
Applicationofcapillaryelectrophoresisinsolventsystemse-
lectionfor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J
ChinAnalChem(分析化学), 1997, 25:515-518.
10 LiuY(刘云), ChouGX(侴桂新).Isolationandpreparation
fromtheleavesoflinderaaggregateusinghigh-speedcount-
er-currentchromatography.ChinJChromatogr(色 谱),
2007, 25:735-739.
11 ItoY.Goldenrulesandpitfallsinselectingoptimconditions
for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
A, 2005, 1065:145-168.
12 ZhaoDB(赵东保), ZhangW(张卫), LiMJ(李明静), et
al.StudiesonchemicalconstituensofAcroptilonrepens.
ChinJChinMatMed(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1869 -
1872.
13 YinF(尹锋), ChengL(成亮), LouFC(楼凤昌).Studites
ontheconstituentsof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ChinJNatMed(中国天然药物), 2004,
2:149-151.
14 ZhouDN(周道年), RuanJL(阮金兰), CaiYL(蔡亚玲).
FlavonoidsfromaerialpartsofArachniodesexilis.ChinJ
Pharm(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1218 -1220.
158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