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作者简介:张庆萍 (1961-), 女 ,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丹参中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含量
张庆萍 1 , 陈贵生 2
(1.湖北省中医院药剂科 , 湖北 武汉 430061;2.武汉市普爱医院药剂科 , 湖北 武汉 430033)
关键词:滇丹参;原儿茶醛;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7X(2007)02-0043-01
滇丹参为唇形科滇丹参 sakiayunnanensisC.H.Wright的根
及茎 , 又称小紫丹参 , 在云南广泛栽培 , 其药理活性与丹参类
似 , 具有较强的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 1] 。滇丹参为地方
习用药材 , 其化学成分较丹参更为复杂 , 相关研究不多 , 以
HPLC法测定其原儿茶醛含量未见报道。笔者初步确定 HPLC
系统的分离条件 , 并进行方法学考察 , 为控制滇丹参药材的质
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
仪器:日本岛津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 , N2000色谱工
作站。 AB204-N型电子分析天平。试药:滇丹参 (药材由湖北
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 , 经鉴定为云南产丹参), 甲醇 、 乙腈
(均为色谱纯), 重蒸馏水。对照品:原儿茶醛 (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 , 0810-9803)。
2 方法
色谱条件:采用迪马 C
18
(250mm×4.6mm, 5μm)色谱
柱 , 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 280nm, 进样量:5μl, 流动
相:甲醇 -0.5%冰醋酸 (20:80)。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原儿茶醛对照品 10.02mg, 置 50ml量瓶中 , 加水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摇匀。精密量取 3.0ml置 100ml量瓶中 ,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药材粉碎 , 过三号筛 , 称取 0.3g, 精密称定 , 置具塞玻
璃管中 ,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超声提取 30min, 过滤 , 取续滤
液 , 即得。
3 结果
3.1 样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 0、 1、 2、 3、 4、 5、 6、 7、 8、
9h, 依次进样 10μl, 10次所得的原儿茶醛峰面积的 RSD为
1.1%, 结果表明 , 样品溶液在 9h内基本稳定。
3.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原儿茶醛对照品溶液 10μl, 重复进样 7次 , 计算
精密度 , 结果测得峰面积的 RSD为 0.82%。
3.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 2、 4、 6、 8、 10、 12、 20μl于
20ml容量瓶中 ,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作为标准品溶液。
分别取样 1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 , 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 , 绘
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39451x-239, r=0.9996 (n=
8)。结果表明原儿茶醛在 0.02 ~ 0.4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4 重复性实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 6份 , 按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 , 测量
滇丹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 其平均值为 0.027%, RSD值为
1.1%, n=6。
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吸取已知原茶儿醛含量的样品 6份 , 按 1:1的比例
加入标准品溶液 , 按上述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
测定。原茶儿醛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60%, RSD为 1.04%,
结果见表 1。
表 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样品中含有
量 (mg)
对照品加入
量 (mg)
测得总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0.02873 0.03006 0.05866 99.54
0.02816 0.03006 0.05732 96.80
0.02722 0.03006 0.05674 98.01
0.02765 0.03006 0.05752 99.31
0.02855 0.03006 0.05827 98.81
0.02834 0.03006 0.05815 99.12
98.60 1.04
3.6 样品的含量测定
按照上述方法 , 取样品 2份测定其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 结
果见表 2。
表 2 滇丹参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 原儿茶醛含量
1 0.027%
2 0.018%
4 结论
对滇丹参的质量控制 , 没有较好的方法 , 药典也未规定。
笔者则建立了丹参类药材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的方法 , 为进一
步准确控制滇丹参及丹参类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1] 闫彩珍.滇丹参 、 甘西鼠尾 、 褐毛甘西鼠尾对离体豚鼠心脏的
影响 [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 2002, (1):14-17.
(收稿日期: 2007-01-10 编辑:郑晓屏)
·43·2007年 6月第 9卷第 2期June.2007, Vol.9, No.2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Collegeof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