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刺玫叶片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全 文 :黄刺玫叶片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王常青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太原 030006)
摘 要 介绍了从黄刺玫叶片中提取和分析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该叶片中总黄酮含量为
4. 88mg /g ,其中主要成分是芦丁。 本方法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 ,平均回收率为 97. 8% ,相对标准差为 5. 16%。
关键词 黄刺玫叶片 黄酮 提取 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 r repo rts a precess to ex t ract and analyse flav ones from Rosa xanthina Lina l leaves. The
analysing result show ed that the content o f total flavones, the main composition is rutin in which, in Rose xanthina
Lindle leaves is 4. 88mg /g.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the aver age recover y is
97. 8% and RSD is 5. 16% .
Key words  Rosa xanthina Lindle leaves; flavone; ex tra ction; ana ly sis
  黄刺玫 ( Rosa xanthina Lindl)是蔷薇科野生植
物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区的山区和丘陵地
带 [1 ]。该植物果实不但营养丰富、食用安全无毒 ,而且
含有芦丁等生物活性物质 [2, 3 ] ,开发前景广阔。黄刺玫
的枝叶茂密 ,占整株植物的百分率高 ,但尚未见到有
关该植物叶片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报道。本文分析研究
了黄刺玫叶片中的黄酮物质 ,确定了总黄酮的提取与
分析方法 ,为该植物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黄刺玫叶 山西大学花园内 ,鲜叶洗净 ,低温烘
干备用 ;芦丁标准品 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出品 (含
量不低于 99. 95% );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国产 AR级 ;
756紫外可见光扫描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
析仪器厂 ; LG10- 2. 4型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
厂 ;其它仪器设备均为常规。
1. 2 黄刺玫叶子中黄酮物质的初步提取
取干燥叶片放于广口瓶中 ,加入 95%的乙醇浸
没叶片 , 60℃恒温浸提 4~ 5次 ,每次 6h,直至浸出液
为无色为止。将抽提液合并 ,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 ,得
到黑绿色的浸膏。 将浸膏在 60℃下真空干燥 2h左
右 ,研碎后得到粉状黄刺玫黄酮初提物。
1. 3 叶绿素的去除
取上述粉状初提物 3份 ,每份 2. 0g ,放入 A、 B、 C
三个 30ml离心管中 ,每管分别加入乙醚 ( A)、丙酮 ( B)
和石油醚 ( C) 20ml,搅洗萃取叶绿素 ,然后 3000r /min
离心去除洗液。反复操作 3次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真空
干燥 ,得到 A、 B、 C三份不同色泽和重量的粗黄酮。
1. 4 粗黄酮的精制
取粗黄酮 1. 00g,溶于 25%的乙醇溶液中 ,倒入
40目的活化聚酰胺吸附柱中吸附至饱和 ,静置
10min后用 5倍体积的酸性蒸馏水及中性蒸馏水过
柱冲洗。最后用 90%的中性乙醇溶液洗脱黄酮 ,将洗
脱液于 60℃真空干燥 ,最终得到精制黄酮。
1. 5 黄刺玫叶片中黄酮的定性分析
将 A、 B、 C三份粗黄酮与芦丁标样分别稀释为约
0. 2mg /m l的甲醇溶液 ,以正丁醇、冰乙酸、水 ( 3∶ 1
∶ 4)为展开剂 ,在新华 2号层析滤纸上点样并上行展
开 ,氨水显色后 ,得到纸层析图。
1. 6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 10mg ,甲醇定容至 50m l;
分别吸取该芦丁溶液 0、 0. 5、 1. 0、 1. 5、 2. 0、 2. 5ml,置
于 5个 25ml的容量瓶中 ,各加入 1. 0ml2%的 AlCl3
甲醇溶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放置 30min后测定这些
溶液在芦丁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值。
1. 7 紫外吸收光谱
取 4个 50m l容量瓶 , 1号、 2号加入 5ml芦丁标
准液 ( 0. 2mg /m l) ; 3号、 4号瓶加入精制黄刺玫黄酮
1. 0mg; 2号、 4号瓶另加入含 AlCl3 2%的甲醇溶液
2m l。以上 4瓶用甲醇定容并放置 30min,然后进行紫
外光谱扫描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叶绿素萃取剂的选择
在黄刺玫叶片的黄酮初提物中 ,主要杂质为叶绿
素 ,因而初提物呈墨绿色。洗脱叶绿素越充分 ,绿色越
淡。由表 1可知 ,石油醚萃取叶绿素效果最差 ,绿色也
最深 ;丙酮对叶绿素萃取效果最好 ,但对黄酮的溶解
性也较大 ,样品萃洗后的得率低 ,黄酮有损失 ;乙醚萃
·14·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Vol. 20,No. 5, 1999 DOI : 10. 13386 /j . i ssn1002 -0306. 1999. 05. 003
洗黄酮 ,残留叶绿素较少 ,且无黄酮溶出。所以最终确
定乙醚为萃洗叶绿素的萃取剂。
表 1 不同溶剂对叶绿素的萃取效果
萃 洗 剂
乙醚 丙酮 石油醚
萃洗后的样品色译 黄绿 淡黄 绿
萃洗液中黄酮的纸层定性检测 无 有 无
洗后样品得率 (% ) 15. 9 8. 2 22. 1
注: 黄刺玫叶子初提浸膏为墨绿色。 芦丁标样为淡黄色。
2. 2 纸层析定性分析
粗黄酮的纸层析结果表明 ,黄刺玫叶片黄酮纸层
展开的主要斑点 a和 b的 Rf值与芦丁标准品相同
( Rf= 0. 57) ,说明在该黄酮中 ,主要成分是芦丁 ,图中
另有一微小斑点 x ,与氨水显色呈棕黄色 ,属黄酮或
酚类物质 ,具体成分尚待确定。 A、 B、 C三种粗黄酮点
样展开 , A、 B两样品均无拖尾现象 ,而样品 C严重拖
尾 ,说明其中杂质过多。
图 1 黄刺玫叶片黄
酮纸层析图
(展开剂 正丁醇∶冰
乙酸∶冰 = 3∶ 1∶ 4)
O∶芦丁标样  A、 B、
C∶样品
2. 3 黄酮含量的计算
2. 3. 1 紫外光谱分析 将芦
丁标准品的甲醇溶液和精制黄
酮 ( A)甲醇溶液在紫外—可见
光区扫描 ,发现芦丁和黄刺玫
黄酮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出现在
270nm和 260nm。 当以上两样
液各含 AlCl3 0. 04%时 ,芦丁的
吸收峰为 272nm,而黄刺玫黄
酮变为 273nm(图 2)。可见三氯
化铝的存在使二者的吸光峰发
生了红移 ,最大吸收波长几乎
重合 ,与文献报道相近 [4 ]。 因
此 , 可以以芦丁 为标准 ,在
273nm处测定黄刺玫黄酮的含
量 (见图 2)
图 2 芦丁标样和黄刺玫黄酮的紫外 -可见光吸收光谱图
2. 3. 2 标准曲线绘制 以吸光度 A为横座标 ,芦丁
含量 y为纵座标 ,以 0号空白芦丁样液为对照 ,测定
不同浓度的芦丁甲醇— AlCl3标准溶液在 273nm处
的吸光度。 经统计回归 ,得到线性方程: y= 0. 0188A
- 0. 00036 相关系数 r为 0. 9963。
2. 3. 3 黄刺玫黄酮含量的计算 用上述方法测定精
制黄刺玫黄酮在甲醇 - AlCl3溶液中的吸光度 ;用标
准曲线方程计算出该溶液中黄酮的浓度 ;再用提取率
算出黄刺玫干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表 2为三次测定的
平均值。
表 2 精制黄酮提取率和总黄酮含量
精制黄酮提
取率 ( g /g干叶 )
精制黄酮中
总黄酮含量 ( g /g )
黄刺玫叶片中
总黄酮含量 ( mg /g干叶 )
0. 0072 0. 687 4. 88
2. 4 回收率试验
称取黄刺玫干叶 10. 0g , 6份 ,其中 5份中加入一
定量的芦丁标准品 ,按前述方法提取并测定总黄酮 ,
其回收 率为 94. 1%~ 102. 8% ,平 均回收 率为
97. 8% ,相对标准差 RSD= 5. 16%。
2. 5 重现性试验
取黄刺玫干叶 10. 0g ,按上述方法提取并测定总
黄酮含量 ,结果表明 (表 3)本实验结果的重现性高 ,
RSD= 4. 87% ,试验方法可靠。
表 3 重现性试验
试 验 号
1 2 3 4 5
总黄酮含量 ( mg /g ) 4. 52 4. 95 5. 13 4. 88 5. 07
平均值 ( X- ) 4. 91
X- X- - 0. 39 0. 04 0. 22 - 0. 03 0. 16
标准差 ( S) 0. 239
相对标准差 ( RSD,% ) 4. 87
参考文献
1 《太原植物志》编委会 . 太原植物志 .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
社 , 1990: 493
2 王常青 . 黄刺玫果汁的毒性研究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
1994( 13): 320
3 黄刺玫果汁的营养成分分析 . 营养学报 , 1997, 19( 4): 484
4 林维宣等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中总黄酮的研究 .
大连轻工学院学报 , 1993, 12( 2): 42
5 周立国 . 食用天然色素及其提取应用 . 济南: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93: 167
6 张政等 . 苦荞叶中芸香甙的薄层色谱定量研究 . 分析测
试学报 , 1995, 14( 2): 62
7 陈发春 . 天然降血脂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中草药 , 1989,
20( 4): 37
·15·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Vol. 20,No. 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