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丹参中丹酚酸B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全 文 :滇丹参中丹酚酸 B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张玲容1 , 侯安国2 , 刘 睿2
(1.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 湖南 冷水江 417500;2.云南中医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目的:优选滇丹参提取及絮凝沉降法纯化丹酚
酸 B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滇丹参主要成分丹酚酸 B 含量为
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及纯化的最佳条件。结果:
滇丹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8 倍量水 ,煎煮 2 次 ,每次 1 h;采用
ZTC11+1为絮凝沉降剂 ,药液浓度在 1 g/ 5 mL , 絮凝剂的用
量是 B∶A=4∶2 ,搅拌速度为 100 r/min 时 ,得到的精制液中
丹酚酸 B 含量最高。结论:使用絮凝澄清的方法精制水提液 ,
用量少 ,污染小 , 丹酚酸 B 的含量损失较少。
关键词:滇丹参;丹酚酸 B;ZTC1+1 型絮凝剂
中图分类号:R2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61-02
滇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云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的干燥根及根茎 ,味微苦 ,性微寒。具
有调经 、活血 、散瘀 、镇静止痛之功 , 用于月经不调、风湿痹痛 、
子宫出血 、吐血等症[ 1] 。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表明, 滇丹参具有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防止血栓形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
黏度 , 消除自由基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
增生等功能 ,在防治冠心病及防治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中
均有重要作用[ 2] 。滇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的丹参酮及水溶性
的酚酸类成分 ,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 B 的含量较高 , 为 3 分子
丹酚素与 1 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 B 活性强 ,具有强烈
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本文以丹酚酸 B的含量为评价
指标 , 对滇丹参的提取工艺及絮凝澄清纯化工艺进行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 e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FB124
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字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K250HP 型超声提取器(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丹酚酸 B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
号:111562-200302);滇丹参(购于云南绿生药业有限公司);
ZTC1+1 天然澄清剂(购于天津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
乙腈 、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酚酸 B 含量测定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酚酸 B 对照品适量 ,
加 75%甲醇制成每 1 mL 含 0.192 mg 的溶液 ,即得。色谱条
件:Agilent-C18色谱柱(Υ4.6 mm ×250 mm , 5 μm);甲醇-
乙腈-甲酸-水体积比(26 ∶9∶1 ∶64)为流动相;柱温:
35 ℃;检测波长:286 nm;流速:0.8 m L/min;理论塔板数按丹
酚酸 B 计不低于 2000。
2.1.2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丹酚酸 B 对照品溶
液 4、6、8、10 、12、14μL ,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次进样测定。 以
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 , 对照品的进样量为横坐标进行线性
回归 ,得到回归方程为 Y=895054x-68669 , 相关系数 r =
0.9999。结果表明丹酚酸 B 进样量在 0.768 ~ 2.688 μg 范围
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2.1.3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 10
μL 进样 ,以外标法计算含量。
2.2 提取工艺研究
2.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分别称取 40 g(准确到 0.01 g)药
材 4 份 ,分别以水 、30%乙醇 、50%乙醇 、70%乙醇为溶剂 , 加
入 8倍量溶剂提取1.5 h , 过滤 ,滤渣再用 6 倍量溶剂提取1 h ,
合并滤液 , 浓缩并定容到 500 mL , 用微孔滤膜(0.45 μm)过
滤 ,精密吸取 10 μL 溶液 , 注入液相色谱仪 , 测定丹酚酸 B 的
含量 , 结果分别为 2.18%、2.45%、 2.37%、2.09%。 表明
30%乙醇提取含量最高 ,但以水为溶剂时 ,与 30%乙醇提取率
相差不大 ,因考虑实际生产的需要 ,故以水为提取溶剂。
2.2.2 水提工艺正交实验设计
2.2.2.1 设计方案 以加水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为考察
因素 ,以丹酚酸 B含量为评价指标 , 每个因素选取 3 个水平 ,
采用正交表 L9(34)安排试验 ,因素水平表见表 1。
表 1 水提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加水量(A)/倍 提取时间(B)/ h 提取次数(C)/次
1 6 1 1
2 8 1.5 2
3 10 2 3
2.2.2.2 实验方法 称取药材 9 份 , 每份 20 g , 按照正交实
验表进行试验 , 滤液浓缩并定容到 500 mL , 用微孔滤
膜(0.45μm)过滤 , 精密吸取溶液 10 μL , 注入液相色谱仪 ,
测定。
2.2.2.3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2。根据直观分析结果表明 ,
紫丹参的最佳水提工艺为 8 倍量水 , 提取 3 次 , 每次 1 h , 即
A 2B1C3 。由于提取 3 次和 2 次的结果相差不大 , 为了节约成
612011 年第 32 卷第 5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志
本 ,将工艺定为 8 倍量水 , 提取 2 次 ,每次 1 h ,即 A 2B1C2 。
表 2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序号 A B C 空白 丹酚酸 B含量/mg· g -1
1 1 1 1 1 27.28
2 1 2 2 2 31.08
3 1 3 3 3 37.34
4 2 1 2 3 41.08
5 2 2 3 1 41.27
6 2 3 1 2 26.60
7 3 1 3 2 39.53
8 3 2 1 3 29.80
9 3 3 2 1 38.40
K 1 31.900 35.963 27.893 35.650
K 2 36.317 34.050 36.853 32.403
K 3 35.910 34.113 39.380 36.073
R 4.417 1.913 11.487 3.670
2.3 絮凝澄清纯化工艺研究
2.3.1 ZTC1+1澄清剂溶液的配制 ①A 组分溶液的配制
称取 ZTC1+1Ⅲ澄清剂 A 组分 1 g , 先用少量蒸馏水搅成糊
状 ,然后加蒸馏水至 100 mL , 溶胀 24 h , 搅匀 , 双层纱布滤过 ,
即得 1 % A 组分黏胶液;②B 组分溶液的配制 称取
ZTC1+1Ⅲ澄清剂 B 组分 1 g ,用少量 1 %醋酸溶液溶解并搅
成糊状 ,然后加 1 %醋酸至 100 mL , 溶胀 24 h , 搅匀 ,双层纱
布滤过 ,即得 1 %B 组分黏胶液。
2.3.2 设计方案 经过预实验 , 发现丹酚酸 B 在 60 ℃时絮
凝效果较好 ,故以 60 ℃为絮凝温度 , 采用正交试验对絮凝澄
清工艺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药液浓度 、ZTC1+1
絮凝剂加入量 、搅拌速度 3 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 以丹酚
酸 B含量作为评价指标 , 用 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 ,因素
水平设计见表 3。
表 3 ZTC1+1絮凝剂纯化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药液浓度(A) ZTC1+1絮凝剂B/A(B)/ mL 搅拌速度(C)/ r ·min-1
1 1:5 4/ 2 100
2 1:7.5 4/ 4 200
3 1:10 4/ 6 300
2.3.3 实验方法 按上述最佳提取工艺提取药材 , 按正交试
验设计浓缩至不同浓度 ,分别量取 9份浓缩药液 , 每份50 mL ,
在 60℃时 ,加入 4 mL 的 1%B组分溶液用相应的旋转速度搅
拌 15 min ,保温 1 h , 搅拌 3 min , 然后每隔 30 min 左右搅拌
3 min;1 h 后 , 于 60 ℃温度恒温搅拌下 , 分别加入 1%A 组分
黏胶液搅拌 3 min , 保温 15 min , 离心过滤 , 精密量取 1 mL 定
容至 100 m L , 用 0.45 μm 的微孔滤膜滤过 , 测定丹酚酸 B
含量。
2.3.4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4 ~ 表 5。由直观分析可知 , 影
响絮凝澄清的因素顺序为:药液浓缩比>絮凝剂组分比>搅
拌速度 ,最佳工艺组合为 A 1B1C2 。方差分析显示 , 药液浓度
对精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
表 4 纯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序号 A B C 空白 丹酚酸B含量/mg·g -1
1 1 1 1 1 35.70
2 1 2 2 2 35.21
3 1 3 3 3 33.42
4 2 1 2 3 22.64
5 2 2 3 1 22.33
6 2 3 1 2 21.59
7 3 1 3 2 16.98
8 3 2 1 3 16.01
9 3 3 2 1 15.80
K 1 34.777 25.107 24.433 24.610
K 2 22.187 24.517 24.550 24.593
K 3 16.263 23.603 24.243 24.023
R 18.514 1.504 0.307 0.587
表 5 纯化工艺方差分析表
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F比 F临界值 显著性
A 536.337 2 801.700 19 P<0.05
B 3.442 2 5.145 19
C 0.144 2 0.215 19
空白 0.67 2
2.3.5 验证试验 平行取相同量的药液 3 份 , 每份 50 m L。
按上述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同时测得丹酚酸 B 含
量分别为 35.62、35.85 、35.77 mg/ g , 验证结果与正交试验
相符。
3 讨论
由于丹酚酸 B 在水提液中不稳定 , 提取时间长及温度过
高均会导致丹酚酸 B 的含量下降 , 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
丹酚酸 B 的降解问题。
纯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 药液浓缩比为 1:5(g/m L)时 , 丹
酚酸 B 保留率最高 ,且随药液越稀 ,丹酚酸 B 的含量越低。 絮
凝剂组分比随着 A 组分的增加 ,丹酚酸B 的含量随之降低 , 所
以较佳的絮凝剂组分比例在 4/2(B/ A)时 , 效果最好。
ZTC1+ 1Ⅲ型絮凝澄清剂选择性地与溶液中的胶质 、蛋白
质 、鞣质络合而共沉 , 具有安全无毒 、使用简便、不影响有效成
分等特点 ,相对于水提醇沉工艺使用乙醇而言具有提高目标含
量 ,减少生产周期 ,减少成本 ,且制备的干膏吸湿性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 1] 钱子刚.滇丹参药用植物源[ J] .中药材 , 2002 , 25(9):628.
[ 2] 罗庆祎.滇丹参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 J] .临床误诊误治 , 2007 ,
20(5):23.
(收稿日期:2011-02-21)
62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11 年第 32 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