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续表 1
序号 tR/min 化合物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含量(%)
39 16.225 喇叭花醇 Ledol 222 C15H26O 0.20
40 16.305 正十七烷 n-Heptadecane 240 C17H36 2.58
41 16.992 肉豆蔻酸 Myristicacid 228 C14H28O2 0.09
42 17.639 棕榈醛 Palmitaldehyde 240 C16H32O 0.09
43 17.786 3, 7, 11, 15-四甲基 -十六烷 -1-醇 3, 7, 11, 15-Tetramethyl-1-ol 296 C20H40O 0.07
44 17.866 六氢金合欢醇乙酸酯 Hexahydrofarnesyacetone 268 C18H36O 0.12
45 18.446 正十九烷 n-nonadecane 268 C19H40 0.07
46 18.626 Geranylgeraniolaceton 332 C22H36O2 0.04
47 18.946 韦得醇 Widdrol 222 C15H26O 0.36
48 19.133 棕榈酸 Hexadecanoicacid 256 C18H32O 1.44
49 19.760 3, 7, 11, 15-四甲基 -1, 6, 10, 14-四烯 -十六 -3-醇 290 C16H32O 15.00
3, 7, 11, 15-Tetramethyl-1, 6, 10, 14-cetene-3-ol
50 20.306 正十八烷醇 n-Octadecanol 270 C18H38O 0.17
51 20.553 植物醇 Phytol 296 C20H40O 5.33
52 20.767 反式 -9,反式 -12-亚油酸 cis-9, cis-12-Octadecadienoicacid 280 C18H32O2 0.11
53 20.833 (Z)6, (Z)-9-二烯十五烷 -1-醇 (Z)6, (Z)-9-Pentadecadien-1-ol 224 C15H28O 0.37
54 21.227 1, 6, 10, 14, 18, 22-六甲基 - 2, 6, 10, 15, 19, 23-六烯 -二十四烷 -3-醇 426 C30H50O 0.10
1, 6, 10, 14, 18, 22-Hexamethyl-2, 6, 10, 15, 19, 23-tetracosahexaen-3-ol
4 讨论
通过对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 ,毛蒌的萜类仅占 54.55%,
与同属植物相比 , 明显偏低 [ 8 , 9] ,而油中非萜类(尤其芳香族化合
物)的比例大 ,这是药材气味浓郁的重要原因;此外 , 油中的 β -
榄香烯(5.24%)、2-亚甲基 -4, 8, 8 -三甲基 -4-乙烯基 -环
[ 5.2.0]壬烷(33.55%)、正十五烷(7.02%)、反式 -橙花叔醇
(5.20%)、3, 7, 11, 15-四甲基 -1, 6, 10, 14 -四烯 -十六 -3-
醇(15.00%)和植物醇(5.33%)等含量较大。以上特征均可考
虑作为毛蒌挥发油的鉴别特征 ,这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毛蒌提
供了科学的依据。
毛蒌与其同属植物黑胡椒具有类似的功效和主治 ,现已证明
黑胡椒根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 、镇痛 、镇静作用 [ 10] , 那么 , 毛蒌
挥发油是否也有相应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第 3卷 [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443.
[ 2 ] 孙邵美 ,於 兰 ,刘 俭.海风藤及其代用品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 J] .中草药 , 1998, 29(10):677.
[ 3 ] 沈志强 ,陈植和 ,王德成.12种云南胡椒属植物乙醇提取物抗血小
板活化因子作用的筛选 [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7, 18(3):23.
[ 4 ] 牟科媛.蒌虎二金二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49例 [ J].四川中
医 , 2002, 20(2):28.
[ 5 ] 张留记 ,翟乙娟 ,都恒青.10种石南藤类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 22(7):395.
[ 6 ] 向多庆.石南藤类中药的研究 [ J] .中医药导报 , 2005, 11(7):88.
[ 7 ] 朱 华 , 高 雅 ,蔡 毅 , 等.毛蒌的显微鉴别研究 [ J] .中药材 ,
2008, 31(5):668.
[ 8 ] 侯冬岩 , 回瑞华 , 李铁纯 ,等.黑胡椒根萜类化合物的分析 [ J].分
析试验室, 2004, 8(23):19.
[ 9 ] 董 栋 ,潘胜利.大叶蒟和黑胡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MS分析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32(7):647.
[ 10] 朱全红 , 许小燕.胡椒根挥发油的中枢药理作用研究 [ J] .广东药
学 , 2003, 13(2):35.
收稿日期:2008-12-22; 修订日期:2009-07-29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No.0832007)
作者简介:郑作文(1957-),男(汉族),山东沂源人 ,现任广西中医学院药
理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教研工作.
白背叶提取物 A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郑作文 1 , 伦玉宁2 , 毛 健 2
(1.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目的 观察白背叶提取物 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 以半数抑制浓度
(IC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 ,分别对 4种常见的人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 白背叶提取物
A在浓度为 5 μg/ml时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 人肺癌细胞 A549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 P<0.01),其 IC50分别
为 27.14 μg/ml, 33.08 μg/ml;在浓度为 20 μg/ml时对人结肠癌细胞 LoVo有抑制作用(P<0.05),其 IC50为 36.82 μg/
ml;在浓度为 40 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 Bel-7404有抑制作用(P<0.05),其 IC50为 37.70μg/ml。结论 白背叶提取物 A
对以上 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
关键词:白背叶提取物 A; 抗肿瘤; 四唑盐比色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12-3029-02
白背叶 MalotusapeltaMuel-Arg.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
植物白楸的叶 , 又名白背娘 、白背桐 , 为岭南地区民间常用草药。
在我国分布较广 , 资源较丰富 , 可见于广东 、广西 、湖南 、福建 、浙
江 、安徽 、河南等地。白背叶全年可采 ,鲜用或晒干。中国壮药原
色图谱记载其味苦 , 性平 , 具清热 、解毒 、祛湿 、止血之功效 [ 1] 。
本实验对白背叶提取物 A进行了抗肿瘤作用的筛选研究。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物 白背叶提取物 A由广西大学化学教研室提取分离 ,
为淡黄色单体成分。
1.2 肿瘤细胞株 本实验所用细胞株均购自南京凯基生物有限
·3029·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1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12期
公司。
1.3 试剂 RPMI-1640干粉(美国 Gibco公司产品);新生牛血
清(杭州四季青公司产品 , 批号 080508);四甲基二氮唑蓝(北京
拜尔迪生物公司分装 , Amresco0793);二甲基亚砜(博大泰克公
司产品);0.25%胰蛋白酶(美国 HycloneLab公司产品);注射用
生理盐水(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 批号 080429);顺铂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701003CF)。
1.4 仪器 ELX-800型酶标仪(美国 BIOTEK公司产品);311
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 ThermoForma公司产品);DLF560型超净
工作台(荷兰 clearAirTechniekbv公司产品);细胞培养瓶(加拿
大 BIOFIL公司产品);96孔板(加拿大 BIOFIL公司产品);倒置
显微镜(德国 Leica);微量移液器(法国 Pipetman公司产品);十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产品)。
1.5 培养液及试剂的配制 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不加血
清的 RPMI-1640培养液;RPMI-1640完全培养液:10%新生牛
血清 +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 +双抗(青霉素 +链霉素 , 浓
度各为 100 U/ml)。
2 方法
2.1 肿瘤细胞培养 细胞用 RPMI-1640完全培养液 , 在 37℃,
5%CO
2
培养箱培养 , 待细胞生长贴壁约 80%时传代 , 每瓶传代
为 2或 3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2.2 MTT法测定 [ 2 , 3] 将肿瘤细胞(2×104 /ml)接种到 96孔板 ,
每孔 200 μl, 设细胞对照组 , 阳性对照组(顺铂 5 μg/ml), 药物
组 , 细胞于 37℃, 5%CO2培养 24h。弃上清液 , 加入各药物 , 白背
叶提取物 A设 5个浓度 ,分别为 5, 10, 20, 40, 80 μg/ml,每浓度 3
个复孔 ,继续培养 48h。每孔加入使用生理盐水新鲜配制的 MTT
(5 mg/ml)10 μl, 继续培养 4 h,弃上清 , 加入 DMSO150 μl, 振荡
10 min, 以酶标仪在 490 nm处测各孔吸光度值(OD),计算抑制
率 , 用对数回归方程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 肿瘤细胞生长抑
制率按下式计算。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平均 OD值 /对照组平均 OD
值)×100%
3 结果
见表 1 ~ 2, 白背叶提取物 A在浓度为 5 μg/ml时对
7901, A549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0.01), 其 IC50分
别为 27.14, 33.08 μg/ml;在浓度为 20 μg/ml时对 LoVo有抑
制作用(P<0.05), 其 IC50为 36.82 μg/ml;在浓度为 40 μg/ml时对 7404有抑制作用(P<0.05), 其 IC50为 37.70μg/ml,
抑制作用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 说明白背叶提取物 A在体外
具有抗肿瘤作用。
表 1 白背叶提取物 A对 7901, 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x±s)
组别 药物浓度 C/μg· ml-1
7901
OD值 抑制率(%) IC50
A549
OD值 抑制率(%) IC50
细胞 - 0.620±0.008 - 0.930±0.009 -
顺铂 5 0.146±0.015** 76.48 0.570±0.060* 38.67
药物 80 0.179±0.017** 71.16 0.343±0.030** 63.15
40 0.194±0.013** 68.74 0.347±0.180* 62.71
20 0.358±0.006** 42.37 27.14 0.600±0.020** 35.56 33.08
10 0.474±0.031* 23.63 0.690±0.030** 25.72
5 0.537±0.017** 13.48 0.730±0.040* 20.75
与细胞对照组比较 , *P<0.05, **P<0.01;n=3
表 2 白背叶提取物A对 7404、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x±s)
组别 药物浓度 C/μg· ml-1
7404
OD值 抑制率(%) IC50 /μg· ml-1
LoVo
OD值 抑制率(%) IC50 /μg· ml-1
细胞 - 0.850±0.129 - 0.938±0.170 -
顺铂 5 0.380±0.033* 54.64 0.462±0.025* 50.71
药物 80 0.256±0.024* 70.17 0.302±0.037* 67.80
40 0.376±0.010* 56.11 0.392±0.070* 58.24
20 0.564±0.010 34.29 37.70 0.558±0.096* 40.54 36.82
10 0.740±0.025 13.63 0.840±0.045 10.41
5 0.843±0.046 1.79 0.863±0.116 7.96
与细胞对照组比较 , *P<0.05, **P<0.01;n=3
4 讨论
癌症是一类常见病 ,多发病 , 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
病之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 环境
的恶化 ,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 发病人群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目前的治疗手段毒副作用大 ,患者的生存质量差 , 因此寻找有效
的抗癌药物是当务之急。天然中草药具有毒性低 ,来源广泛等优
点 , 因此研究中草药的抗癌作用十分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筛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揭示中草药的作用机制是实现中药现
代化 、科学化 、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 也是抗肿瘤中草药开发领域
的重要研究手段。
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 , 原理是运用
MTT显色剂被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还原为难溶性的
蓝紫色结晶物甲臜 , 而间接反映出活细胞数量。该方法具有灵敏
度高 、重复性好 、操作简便 、经济 、快速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
用于大规模的抗癌药物筛选研究。本实验采用 MTT法观察了白
背叶的两种提取物 A对 SGC-7901, A549, Bel7404, LoVo肿瘤细
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 提取物 A对此 4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
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本实验为进一步将白
背叶开发成一个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 但其体内抗
肿瘤及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朱 华 ,蔡 毅.中国壮药原色图谱 ,第 1版 [ M] .南宁:广西民族
出版社 , 2003:144.
[ 2 ] 徐叔云 ,卞如濂 ,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 3版 [ 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社 , 2005:1785.
[ 3 ] 司徒镇强 ,吴军正.细胞培养(修订版)[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 , 2005:250.
·303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12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