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陕产黄花油点草的生药鉴别



全 文 :陕产黄花油点草的生药鉴别
孙 静1,2,寇文龙1,刘文文1,夏新华2
( 1.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摘要 目的:对陕西秦岭产黄花油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黄花油点草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鉴别资料。方法:
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阐明黄花油点草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生药鉴定方面的
内容。结论: 为黄花油点草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黄花油点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454( 2012) 05-0717-03
收稿日期: 2011-10-18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中药制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孙静( 1978-)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 Tel: 029-38185175,E-mail: ph. 175@ 163. com。
黄花油点草又名羊角七,为百合科植物黄花油
点草 Tricyrtis maculata ( D. Don) Machride的干燥全
草。黄花油点草在陕西省主要供药用,幼苗时也可
供食用。该药材资源在秦岭分布极广,多生长在海
拔 280 ~ 2300 米的山坡林下、路旁等处,其味甘、淡,
性平,具有安神除烦,活血消肿之功效〔1〕。对黄花
油点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不仅为该药材的品
质评价提供依据,更为该药材资源进一步合理开发
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1 材料、仪器与方法
1. 1 材料 黄花油点草采自秦岭太白县石沟、小
灌子山,除去残叶及木化枯枝,阴干。经陕西中医学
院王继涛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黄花油点草 Tricyr-
tis maculata ( D. Don) Machride的干燥全草;烟花苷
( BioBioPHa Co. Ltd. ,批号: BBP00732) ,硅胶 G薄层
层析板 ( 青岛胜海精细硅胶化工有限公司,
20080308)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仪器 万能视频成像装置( 成都励扬精密机
电有限公司) ,Cx21Fs1 型显微镜( 日本 OLYMPUS) ,
解剖镜、刀片等。
1. 3 方法 对药用部位进行性状观察,采用照相
与绘图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组织切片
观察其组织特征; 并通过 TCL鉴别其成分。
2 实验结果
2. 1 药材性状 本品常切成段,长 5 ~ 10 cm。茎
圆柱形,直径 1. 5 ~ 7 mm,无毛或上部被微糙毛; 外
表面棕黄色至深棕色,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外围
深黄色。叶互生,无柄; 椭圆形至倒卵形,长 5 ~ 10
cm,宽 2 ~ 4. 5 cm,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而抱茎,
上面褐绿色,下面灰绿色; 两面疏生微糙毛,下面叶
脉上较密,叶缘具短糙毛; 叶脉常 7 条。蒴果长 2. 5
~ 4 cm,具 3 棱。
2. 2 显微鉴别
2. 2. 1 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 1 ~ 2 列,排列紧密,
外被角质层,其下为 2 ~ 3 列厚壁细胞。② 纤维束
成环,壁木化; 基本组织为大量薄壁细胞,其中散有
维管束,均为外韧型,最外列维管束略排列成环,被
木化纤维包围,其余维管束周围有时亦可见纤维。
③ 导管类圆形,木纤维多角形。④ 髓中空宽广。
见图 1、2。
图 1 黄花油点草茎横切面详图( ×500)
1. 表皮细胞 2. 厚壁细胞 3. 纤维束 4. 薄壁细胞
5. 韧皮部 6. 木质部导管 7. 中空髓部
2. 2. 2 根横切面:① 最外层由 1 列整齐排列的薄
壁细胞组成,外被角质层。② 皮层宽广,由排列疏松
的薄壁细胞构成,皮层约占横切面的2 /3,类圆形,切
·717·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2.05.037
图 2 黄花油点草茎横切面简图( ×250)
1. 皮层 2. 纤维束环 3. 韧皮部 4. 木质部 5. 中空
髓部
向延长。③ 内皮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成环,内皮层
有明显的凯氏带,中柱鞘明显。④ 木质部韧皮部相
间排列,木质部宽广,导管类圆形。韧皮部多由韧皮
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类圆长方形或多角形,切向延长,
径向规则排列成行。⑤ 中心无髓。见图 3、4。
图 3 黄花油点草根横切面详图( ×600)
1. 表皮细胞 2. 皮层薄壁细胞 3. 韧皮部 4. 内皮层细
胞 5. 木质部导管
2. 2. 3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横向延长的细胞,
外被角质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下表皮
细胞稍小,具气孔,亦可见少数非腺毛。叶脉主脉维
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韧皮部可见木化纤维。见
图 5。
图 4 黄花油点草根横切面简图( ×100)
1. 表皮 2. 皮层 3. 内皮层 4. 韧皮部 5. 木质部
图 5 黄花油点草叶横切面详图( ×200)
1. 上表皮细胞 2. 栅栏组织 3. 细胞间隙 4. 海绵组织
5. 维管束组织 6. 下表皮细胞 7. 非腺毛
2. 2. 4 全草粉末特征:黄绿色。① 非腺毛及其脱
落后的疤痕多见,单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有的壁上
可见纹理,基部直径 35 ~ 70 μm,长 80 ~ 200 μm。
② 茎皮碎片可见,略显棕黄色,茎表皮细胞表面观
呈多角形、长多角形或长条形,可见气孔及非腺毛。
③ 纤维成束,黄色,直径 10 ~ 30 μm,有的可见纹
孔。④ 导管螺纹及环纹,直径 20 ~ 80 μm。见图
6。
2. 3 薄层鉴别 取黄花黄花油点草 5 g,加 45 倍
量水煎煮 1 次后,再用 40 倍量水煎煮两次,合并三
次煎煮液,浓缩至干膏状。干膏加 50 mL甲醇溶解,
过滤后,挥干甲醇,残渣加甲醇定容至 2 mL,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烟花苷对照品 5 mg,加甲醇
定容至 2 mL,即得浓度为 2. 5 mg /mL 的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
μL,分别点于同一块 10 × 10 cm 的硅胶 G 薄层板
上,以氯仿-甲醇-水( 5∶ 2. 1∶ 0. 3) 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 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挥去乙醇后,
在 365 nm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
位置上显黄色斑点,Rf值为 0. 38。见图 7。
·817·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图 6 黄花油点草粉末图
1. 叶下皮细胞 2. 导管 3. 纤维 4. 非腺毛 5. 茎皮细
胞 6. 叶上皮细胞
3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陕产黄花油点草的主要生药学
特征是:①茎横切面中纤维束成环,壁木化; 基本组
织为大量薄壁细胞,其中散有维管束,均为外韧型,
最外列维管束略排列成环,被木化纤维包围,其余维
管束周围有时亦可见纤维。导管类圆形,木纤维多
图 7 黄花油点草薄层层析图
1、2、4. 黄花油点草 3. 烟花苷
角形。②根横切面中内皮层细胞排列整体紧密成
环,内皮层有明显的凯氏带,中柱鞘明显。木质部和
韧皮部相间排列,木质部宽广,导管类圆形。③粉末
中非腺毛及其脱落后的疤痕多见,单细胞,壁稍厚,
棕黄色。纤维成束,黄色,有的可见纹孔。导管螺纹
及环纹。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该药材鉴别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M].
第 14 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2-33.
收稿日期: 2011-11-0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10A07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91510301000001)
作者简介:蒋诚( 1981-)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Tel: 15975312667,E-mail: dangdangli@ tom. com。
* 通讯作者:邱细敏,E-mail: qiuximin@ tom. com;尹浩,E-mail: yin. hao. gz@ gmail. com。
·化学成分·
鱼藤卤虫致死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蒋 诚1,熊本强1,邱细敏1* ,刘胜姿1,张 偲2,尹 浩2*
( 1.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
摘要 目的:研究鱼藤 Derris trifoliata Lour. 根和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卤虫致死活性成分。方法: 以卤虫 2 龄
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指导,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
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 11 个化合物,其中 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鱼藤素的卤虫致
死活性 LD50分别为 0. 365、0. 236、0. 060 和 0. 734 μg /mL。结论:活性测试表明,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
鱼藤素均具有显著的卤虫致死活性。
关键词 鱼藤;卤虫致死活性; 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 R284. 1 /R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454( 2012) 05-0719-05
·917·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