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5-11-06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RP2015261)
作者简介:王翔飞(1980-),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药学;E-mail:6890802@ sina. com。
* 通讯作者:李鹏,E-mail:lp_pha@ shzu. edu. cn。
牛膝菊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王翔飞1,孙 园2,李 鹏1*
(1.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2;2. 新疆石河子人民
医院药剂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 目的:建立牛膝菊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方法。结果:
描述了牛膝菊全草的性状与根、茎、叶的显微特征,显微特征中非腺毛、腺毛、分泌道、气孔、导管、石细胞、冠毛、花
粉粒等特征明显,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该研究为牛膝菊制订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
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关键词 牛膝菊;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6)06-1269-03
DOI:10. 13863 / j. issn1001-4454. 2016. 06. 016
牛膝菊 Galinsoga parviflora Cav. 为菊科牛膝菊
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又名辣子草、向阳花、珍珠
草、铜锤草。药食两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民间
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胆型
肝炎,且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2〕。原产南美洲,
在我国归化,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
为我国西南地区旱地危害严重的入侵杂草〔3〕。
据文献报道,牛膝菊含萜类及甾醇类成分,有一
定的细胞毒活性〔4〕。因此,本文拟通过对牛膝菊的
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建立
牛膝菊药材的鉴定标准及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
据。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 数码显微镜(德国 ZEISS Primo Star 公
司);FW-100 型高速粉碎机(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
限公司);E200 型显微绘图仪(日本 Nikon 公司);
CX21 型显微镜(日本 OLYMPUS公司)。
1. 2 材料 采自新疆石河子市各处,经石河子大
学药学院谭勇教授鉴定均为牛膝菊 Galinsoga parvi-
flora Cav. 的全草,取一部分置于 FAA 液固定中固
定,另一部分干燥后粉碎,过 60 目筛,备用。
2 性状鉴别
根短细,须根状弯曲,淡黄棕色。茎圆柱形,长
20 ~ 50 c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节略膨大;不分
枝或自基部分枝,茎枝上部被疏散或稠密的贴伏短
柔毛,茎基部和中部稀少;质脆,易折断,断面略显纤
维性,类白色。叶易破碎,完整叶呈卵形或长圆状卵
形,深绿色,上下表面均密被柔毛,先端尖,边缘具钝
齿,基出 3 脉。伞房花序半球形,有长花梗;舌状花
4 ~ 5个,花冠白色,顶端 3 齿裂,外被稠密白色短柔
毛;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 1 mm,下部被稠密的白色
短柔毛。气微,味微苦。
3 显微鉴别
3. 1 根横切面 类圆形。表皮多破碎,外壁稍加
厚。皮层较宽,细胞长圆形、不规则形,排列较紧密。
韧皮部窄,不连续,细胞排列紧密,形成层不明显,木
质部宽广,导管多角形,木化明显。髓部较小。见图
1、2。
3. 2 茎横切面 类圆形。表皮为 2 列类长方形细
胞,细胞壁切向加厚,外被角质层,上有非腺毛。皮
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排列疏松。韧皮部不连续,有的
外侧有石细胞 3 ~ 5 个。形成层间断,不成环。木质
部 10 余束,倒三角形,导管木化。髓部宽广,由大型
薄壁细胞组成。见图 3、4。
图 1 牛膝菊根横切面详图(×275)
1. 表皮 2. 皮层 3. 韧皮部 4. 木质部 5. 髓
·962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6 期 2016 年 6 月
图 2 牛膝菊根横切面简图(×75)
1. 表皮 2. 皮层 3. 韧皮部 4. 髓 5. 木质部
图 3 牛膝菊茎横切面详图(×210)
1. 非腺毛 2. 表皮 3. 皮层 4. 石细胞 5. 韧皮部
6. 木质部 7. 髓
图 4 牛膝菊茎横切面简图(×80)
1. 非腺毛 2. 表皮 3. 皮层 4. 韧皮部 5. 髓 6. 木质
部 7. 石细胞
3. 3 叶横切面 表皮细胞 1 列,排列紧密,外壁增
厚,主脉上方明显突起,有时可见非腺毛。叶片处表
皮细胞类长方形。栅栏组织不明显,海绵组织细胞
长方形或类圆形。主脉维管束较小,木质部导管数
个聚集,韧皮部较大。下表皮细胞较小,非腺毛多
见,常断裂。见图 5。
图 5 牛膝菊叶横切面详图(×80)
1. 上表皮 2. 海绵组织 3. 木质部 4. 非腺毛 5. 韧皮
部 6. 下表皮
3. 4 粉末 黄绿色。非腺毛有 2 种,一种壁薄,由
2 ~ 7 个细胞组成,无疣状突起;一种壁稍厚,单细胞
或由 2 ~ 8 个细胞组成,壁上有细颗粒状突起。腺毛
研棒状,仅见于花柱上,头部由 5 ~ 8 个长条形细胞
组成,柄细长,多细胞,常断裂。管道状分泌细胞单
列纵向连接,细胞内充满黄色物。气孔多为不定式,
长轴多不足 20 μm。导管多为螺纹,直径 7 ~ 21
μm,亦可见具缘纹孔和网纹导管。石细胞类圆形或
多角形,直径 38 ~ 76 μm,孔沟明显。冠毛表面观呈
羽毛状,细胞连接处呈连珠状不均匀增厚,游离处细
胞壁均匀增厚,细胞基部具多数圆形纹孔。花粉粒
多见,球形,黄色,直径 23 ~ 40 μm,外壁有短刺状雕
纹,萌发孔 3 个。见图 6。
图 6 牛膝菊粉末图(×320)
1. 非腺毛 2. 腺毛 3. 分泌道 4. 气孔 5. 导管 6. 石
细胞 7. 冠毛 8. 花粉粒
·072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6 期 2016 年 6 月
4 小结与讨论
牛膝菊性状特征的鉴别要点为全株中上部被柔
毛;淡黄棕色须状根;茎表面具细纵纹,节略膨大,不
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断面略显纤维性,类白色;完整
叶润湿展开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上下表面均密
被柔毛,边缘具钝齿,基出 3 脉;伞房花序半球形,有
长花梗,舌状花 4 ~ 5 个,花冠白色,顶端 3 齿裂;管
状花花冠黄色,均外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味微苦。
显微特征的鉴别要点为根的韧皮部窄,木质部
宽广,髓部较小。茎的表皮细胞壁切向加厚,上有非
腺毛,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形成层间断,倒三角形
木质部 10 余束,髓部宽广。叶的主脉上方明显突
起,栅栏组织不明显,下表皮非腺毛多见。粉末中多
见 2 种非腺毛,其中一种壁上有细颗粒状突起;腺毛
研棒状;管道状分泌细胞;气孔不定式;冠毛呈羽毛
状,细胞连接处呈连珠状不均匀增厚;花粉粒多见,
外壁具短刺状雕纹;石细胞少见。
以上特征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
特征,为牛膝菊的深入研究及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鉴
定依据。
参 考 文 献
[1]林镕 . 中国植物志[M].第 75 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384.
[2]孙怀志,张文海,林春华,等 . 药食两用野菜新品———牛
膝菊[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10) :12.
[3]汤东生,董玉梅,陶波,等 . 入侵牛膝菊属植物的研究进
展[J].植物检疫,2012,26(4):51-55.
[4]潘争红,赵檑,黄荣,等 . 牛膝菊中的萜类及甾醇类成分
[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6) :613-
616.
·172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6 期 2016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