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0-03-26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科院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陈柔屹(1981-),男 ,四川省南溪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玉米育种;E-mail:fmcry@qq.com。
饲用小黑麦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1 , 程 江 1 , 郑常祥 1 , 王 伟 1 , 董永琴 1 , 孙光敏 2 , 曾 明 2
(1.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阳 550006; 2.贵州省龙岗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贵州 开阳 550300)
AnalysisonAdaptabilityofForageTriticale
CHENRou-yi1 , CHENGJiang1 , ZHENGChang-xiang1 , WANGWei1 , DONGYong-qin1 ,
SUNGuang-min2 , ZENGMing2
摘要:研究了 6个冷季型牧草在 5个地点的产量表现和饲用品
质。结果表明 , 黔中 3号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 , 达 2 854
kg/667m2 , 比对照黑麦草增产 410kg/667m2;产量稳定性最高 ,
变异度仅为 3.55。总的来说 , 6个品种的饲用品质差异不显
著。分析表明 , 黔中 3号可以作为贵州省冷季型牧草品种推广
应用。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1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0)06-0081-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
场对畜禽等动物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促进了畜牧
业的快速发展。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是联系农
业和畜牧业的纽带。为满足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 ,我
国种植业结构逐步由 “粮 、经”二元结构向 “粮 、经 、饲 ”
三元结构转变 ,发展牧草及饲料作物成为畜牧业稳定 、
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1] 。随着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
建设的进一步实施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生态立省的
需求 ,贵州省对优良牧草品种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
大 [ 2, 3] 。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通过远缘杂交 ,并对杂种
染色体加倍人工综合而成的异源多倍体新物种 [ 4] 。
小黑麦综合了小麦和黑麦双亲的优点 ,生长茂盛 、品质
优良 、综合抗性强 ,其经济利用价值较高 ,青刈小黑麦
其青草富含蛋白质 、矿物质及维生素 ,适口性好 ,是各
种家畜 、家禽的饲料佳品 [ 5, 6] 。近年来 ,小黑麦在南方
地区的大面积推广 ,缓解了冬季青饲料不足的矛盾 ,对
南方的草山草坡改良和冬闲田利用及南方农业结构调
整 、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7, 8] 。贵州省
旱粮研究所是农业部小黑麦原原种基地 ,具有很多的
优良材料 ,本研究通过多点试验 ,初步发掘已有小黑麦
资源 ,筛选具有牧草潜力的小黑麦材料 ,同时为选育饲
草小黑麦品种提供相关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共 6个 ,黔中 3号(M3)、黔中 5号(M
5)、黔中 6号(M6)、黔中 7号(M7)、劲松 81(M8)来
自于贵州省旱粮所[ 9 ~ 11] ,对照贵草 1号黑麦草(ck)来
自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
1.2 田间设计
试验点分别位于贵州省农科院 ,毕节 ,独山 ,兴义 ,
遵义 ,龙岗镇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 2次。基
肥采用农家肥 1 000kg/667m2 ,复合肥 10kg/667m2。
试验于 2008年 11月初播种 ,小区面积 50m2(10m×
5m),条播 ,行距 30cm,出苗后定苗至 30万苗 /667
m2。植株拔节末期刈割第一茬(劲松 81因长势缓慢 ,
推迟一个月刈割),留茬 5cm[ 4] 。刈割后必须浇水 ,再
生苗齐苗后追施尿素 , 10kg/667m2 ,收获时全部刈割。
6月初收割第 2次。
1.3 性状调查
1.3.1 产量测定
刈割小区全部植株并称重 ,测定单位面积鲜产。
其中农科院试验点每小区随机选择 0.16m2(40cm×
40cm)刈割 ,并于 105℃杀青 1h, 75℃烘干 48h,然后
粉碎过 40目筛子供品质分析用 。
1.3.2 饲用品质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Vector22N(中国农业大
学)测定饲用营养成分含量 ,测定指标为体外真消化
率(IVDMD)、粗蛋白(CP)含量 、粗纤维(CF)和中性洗
涤纤维(NDF)含量 [ 12, 13] 。
1.4 数据处理
小区产量换算成单位面积(667 m2)产量进行分
析 ,数据处理采用软件 MicrosoftExcel2003和 DPS
(V7.55)。
·81·
问题探讨 陈柔屹 等:饲用小黑麦适应性分析
DOI :10.16590/j.cnki.1001-4705.2010.06.060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按品种为固定 、试验点和区组为随机模型进行分
析 ,结果见表 1。品种主效显著 ,品种 ×地点互作效应
极显著 。说明试验中不同品种产量水平差异显著。各
品种产量随地点不同而有差异 ,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
因此有必要对资料进行多重比较 ,进一步分析不同品
种的丰产性 ,稳产性。
表 1 品种试验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df SS MS F Prob.
地点内区组 5 42 983.452 5 8 596.690 5
地点 4 6 410 425.051 0 1 602 606.262 8
品种 5 3 383 071.569 5 676 614.313 9 2.957 6 0.037 0
品种 ×地点 20 4 575 437.573 0 228 771.878 6 19.745 7 0.000 1
试验误差 25 289 647.542 5 11 585.901 7
总和 59 14 701 565.188 5
2.2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M3在各参试品种中丰产性最好 ,在各试点都具
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表 2),平均单产可达 2 854.38kg/
667m2 ,品种效应显著(表 3),比对照增产 410kg/667
m2;M3互作方差小 ,变异度最小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适合在所有参试地区种植 ,既高产又稳产。 M5产量
较对照略高 ,平均单产为 2 588.34kg/667m2 ,其互作
方差和产量变异度较小 ,稳定性较好 。对照 ck为一年
生黑麦草 ,黑麦草是目前种植最广泛的冬季型牧草。
在本试验中黑麦草产量变异大 ,在兴义试点平均产量
仅 1 799kg/667m2 ,而在独山试点 ,产量高达 3 104kg/
667m2 ,产量差异可能与不同的栽培方式相关 ,不同地
块等因素有关。 M7、M6平均产量与 ck接近 ,为 2 400
kg/667m2左右 , M8的平均产量最低。
2.3 饲用品质分析
收获后 ,贵阳试验点各品种的样品送至中国农业
表 2 品种 ×地点平均产量两向列表
农科院
(kg)
开阳
(kg)
毕节
(kg)
兴义
(kg)
独山
(kg)
平均值
(kg)
M 3 2 721.55 3 346.00 2 999.45 2457.25 2 747.65 2 854.38
M 5 2 319.30 3 283.60 2 966.05 2229.35 2 143.40 2 588.34
ck 2 521.00 2 214.00 2 584.65 1799.00 3 104.50 2 444.63
M 7 2 020.90 3 221.00 2 476.30 2134.90 2 182.30 2 407.08
M 6 2 136.05 2 894.60 2 749.30 1970.70 1 992.00 2 348.53
M 8 1 196.05 2 689.05 2 319.90 1790.00 2 360.85 2 071.17
均值 2 152.48 2 941.38 2 682.61 2063.53 2 421.78 2 452.36
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进行品质分析 。体外真消化率
(IVDMD)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粗饲料质量评定指数 ,其
值越高 ,牧草品质越好 , NDF含量表示中性洗涤纤维
含量 ,其值越大 ,表示能够消化的纤维就更少 ,粗饲料
的饲用价值就越差 。结果表明 ,对于第一茬 , ck的各
营养指标要显著优于小黑麦的各品种 ,表现在 CP含
量和 IVDMD高 , NDF含量和 CF含量低 ,除 CP含量
外 ,其他各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 4)。而在小黑
麦品种之间 , M8的 CP含量和 IVDMD较低 , NDF含量
和 CF含量较高 ,饲用品质明显劣于其他小黑麦品种。
可见 ,黑麦草的饲用品质优于参试小黑麦品种 ,而在参
试小黑麦品种中又以劲松 81饲用品质最差。黑麦草
因为前期生长速度慢于小黑麦 ,因此在刈割时相对比
较幼嫩 ,导致其饲用品质具有明显优势;劲松 81的推
迟刈割可能是导致其品质较差的主要原因 。对于第二
茬 ,除 M7的 IVDMD显著低于 M6和 ck外 ,其他各指
标在品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 5)。
表 3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品种 丰产性参数 稳定性参数 产量 效应 方差 变异度
适应
地区
综合
评价
M3 2 854.380 0a 402.025 0 10 259.446 0 3.548 5 E1 ~E5, 很好
M5 2 588.340 0b 135.985 0 59 455.139 0 9.420 5 E1 ~E5, 好
ck 2 444.630 0c -7.725 0 302 565.614 0 22.500 7 E1, E5, 一般
M7 2 407.080 0c -45.275 0 47 565.397 0 9.060 6 E1 ~E5, 较好
M6 2 348.530 0c-103.825 0 36 584.762 0 8.144 3 E1 ~E5, 一般
M8 2 071.170 0d-381.185 0 115 499.339 0 16.408 7 E5, 不好
表 4 第一茬饲用品质指标分析
品种 CP IVDMD NDF CF
M 3 19.53a 66.84b 46.29bc 15.41bc
M 5 18.35ab 59.44b 49.56bc 16.34ab
M 6 20.84a 66.93b 46.47c 15.90bc
M 7 19.67a 65.26b 52.12ab 17.88a
M 8 16.57b 59.24b 57.55a 19.68a
ck 19.35a 75.92a 43.59d 12.62d
表 5 第二茬饲用品质指标分析
品种 CP IVDMD NDF CF
2茬 M 3 12.38a 63.23ab 60.54a 20.57a
2茬 M 5 13.01a 64.60ab 59.49a 20.46a
2茬 M 6 14.32a 70.64a 53.67a 18.91a
2茬 M 7 12.49a 62.15b 57.61a 21.23a
2茬 M 8 13.90a 67.37ab 54.53a 22.33a
2茬ck 13.95a 69.58a 56.56a 19.54a
·82·
第 29卷 第 6期 2010年 6月 种 子 (Seed) Vol.29 No.6 Jun. 2010
3 结论与讨论
此次试验筛选出了营养体产量较高的小黑麦品种
黔中 3号 ,产量比对照高出 400kg/667m2 ,并且产量
稳定性好 ,变异度仅为 3.55,远低于其他品种的变异
度(表 3),除在独山试点低于对照外 ,在其他试点均高
于对照和其他品种。黔中 3号在饲用品质上与其他品
种基本相同 ,在品质指标上无选择性 ,因此 ,黔中 3号
适宜作为冷季型牧草在贵州省参试地区大力推广种
植 。下一步试验是进一步优化黔中 3号的刈割时间 。
在播种初期 ,劲松 81的长势明显次于其他黑麦草
品种 ,拔节时间大大晚于其他品种 ,所以第一次刈割时
间被推迟近 1个月。即使推迟了 1个月 ,其产量仍然
不高(表 2),推迟刈割也导致了第一茬 M8的品质相
对较低(表 4),但是第二茬的同时刈割 ,使得 M8的第
二茬生长时间较短 ,因此 ,第二茬饲用品质较好(差异
未达显著水平)(表 5)。可以看出 ,刈割时间对饲草小
黑麦品质的影响要大于小黑麦品种之间的差异 。因
此 ,有必要对刈割时间选择作进一步研究 。
有研究表明 ,饲用小黑麦茎叶多汁 ,分蘖期植株茎
叶蛋白质含量高达 20%,饲用价值很高 [ 18] 。本试验
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本试验第一茬刈割的 CP含量均
在 20%左右 ,第二茬降低到约 13%(表 4、5),由此可
知 ,小黑麦的 CP含量很高 ,远高于饲用玉米的 7%的
平均 CP含量 [ 19 ~ 21] 。不同研究者得到的小黑麦产量
差异较大 ,有的单产 2 000kg/667m2左右 [ 15] ,有的单
产 3 000 kg/667 m2[ 16, 17] , 有的可达 4 000 kg/667
m2 [ 22] ,这可能是因为气候环境 、栽培管理方式不同引
起的 ,在本试验中 ,黔中 3号最高产量达 3 300kg/667
m2。因此 ,在后续试验中需要继续研究如何优化其栽
培措施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综上所述 ,小黑麦黔中 3号产量高 ,稳产性好 ,饲
用品质较好 ,适合在贵州省作为冷季型牧草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熊文中.21世纪贵州畜牧业生产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J] .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34(1):103-105.
[ 2]熊先勤 ,刘秀峰 ,牟琼 , 等.贵州草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 J] .草业科学 , 2006, 23(8):16-20.
[ 3]熊文中.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 [ J] .贵州
农业科学 , 2004, 32(3):5-8.
[ 4]李诚 ,王亚利 ,艾尼瓦尔 , 等.饲草型小黑麦不同生育期纤维
含量变化动态研究 [ J]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44(3):86-90.
[ 5]孙敏 , 郭媛.小黑麦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及利用前景 [ 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23(3):200-203.
[ 6]吴艳.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质粮饲兼用作物———小黑麦
[ J] .种子 , 2004, 23(1):74-76.
[ 7]张成琦 , 何元农.小黑麦在我省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的商榷
[ J] .贵州农业科学 , 1980(5):14-18.
[ 8]英敏 , 董永琴 ,郭春英.贵州小黑麦研究与发展初探 [ J] .贵
州农业科学 , 1992(5):60-62.
[ 9]王竹 , 吕知敏 ,程治军 , 等.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 81在贵
州的产量表现 [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35(5):30-31.
[ 10]董永琴 ,周光异 , 程治军 ,等.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 3号
新品种选育 [ J]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27(3):1-4.
[ 11]董永琴 ,程治军 , 英敏 , 等.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 7号新
品种的选育 [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33(5):7-9.
[ 12]白琪林 ,陈绍江 , 董晓玲 ,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
米秸秆 NDF与ADF含量 [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04, 24
(11):1 345-1 347.
[ 13]白琪林 ,陈绍江 , 严衍禄 ,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青
贮玉米品质性状的研究 [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39(7):
1 346-1 351.
[ 14]张吉鵾.反刍家畜粗饲料品质评定的指标及其应用比较
[ J] .中国畜牧杂志 , 2006, 42(5):47-50.
[ 15]申忠宝 ,张月学 , 唐凤兰 ,等.饲草新品种农菁 2号小黑麦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J] .作物杂志 , 2007(3):109.
[ 16]武婷 ,孙元枢 , 武之新.高产优质小黑麦新品种———中饲
237[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21(3):97.
[ 17]孔广超 ,曹连莆 , 艾尼瓦尔 , 等.高产优质饲草型小黑麦新
小黑麦 2号的选育与应用 [ J] .种子 , 2005, 24(11):72 -
73.
[ 18]王增远 ,孙元枢 ,陈秀珍 , 等.新饲料作物———小黑麦 [ J] .
作物杂志 , 2002(4):44-45.
[ 19]张吉旺 ,胡昌浩 , 王空军 ,等.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饲用玉米
品种营养价值比较 [ J] .作物学报 , 2003, 29(6):951-954.
[ 20]王永宏 ,赵健 , 沈强云 , 等.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营养积累
规律研究 [ J] .玉米科学 , 2005, 13(4):81-85.
[ 21]张吉旺 ,王空军 , 胡昌浩.收获期对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
响 [ J] .玉米科学 , 2000, 9(增刊):33-35.
[ 22]叶桃林 ,肖小平 , 肖春芳 ,等.双季稻主产区冬闲期绿色覆
盖作物与保护性种植模式研究.I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引进
筛选及适应性研究 [ J] .作物研究 , 2005, 19(3):165-167.
·83·
问题探讨 陈柔屹 等:饲用小黑麦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