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药用植物马蓝的资源调查研究



全 文 :2012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Mar. 2012 Vol. 14 No. 3
中药农业
△ [基金项目]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SB2007FY020)
* [通讯作者] 杨成梓,E-mail:tiebaojin@ 163. com
药用植物马蓝的资源调查研究

杨成梓* ,刘小芬,范世明
(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 目的:较为全面地了解马蓝的药用历史、市场与资源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依
据。方法:文献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结果:(1)马蓝药用主要以加工青黛和南板蓝根为主。(2)马蓝野生资源主要
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总面积约 380 hm2 左右,蕴藏量 1 500 t 以上,年产南板蓝根 500 t 以上;马
蓝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浙江、四川等省,总面积约 300 hm2 左右,主要加工青黛与南板蓝根。结论:
马蓝目前基本能满足药用需求,但野生资源正逐年减少,规范化栽培推广势在必行。
[关键词] 马蓝;资源调查
马蓝 Strobilanthes cusia(Nees)Ktze. 为爵床科植
物,也称为板蓝。根及根茎入药称为南板蓝根,苦,
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瘟疫时毒、发热咽
痛、温毒发斑、丹毒。叶入药称大青叶,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
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
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
痈疽肿毒。茎、叶加工品入药称青黛,咸,寒;清
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
热吐衄、脑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等[1-3]。除药用之外,马蓝还是很好的传统染料资源
植物。为了摸清我国马蓝资源情况,查明其开发、
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向加强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
决策基础和依据,2010 年 6 月开始,项目组对马蓝
的资源分布区及蕴藏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翔实、准确的参考数据。
1 调查方法
1. 1 文献调查
主要查阅马蓝、青黛、南板蓝根与蓝靛等相关
的本草文献及现代研究。重点调查马蓝(包括青黛、
南板蓝根)的本草文献,马蓝的分布、栽培管理、
市场销售、开发利用现状等。
1. 2 实地调查
1. 2. 1 访查 (1)企业访查:包括销售企业调查,
生产加工企业调查等。本次调查主要以青黛生产企
业及南板蓝根应用的企业为主。(2)市场访查:主
要针对大型的中药市场调查及草药铺、草药摊等进
行调查。(3)药农及药材产区的居民调查:对栽培
主产区的药农及野生分布区较集中的普通民众进行
调查,调查生产栽培的情况及当地药用的情况等。
了解当地采集及收购的渠道、最大采收量(如 2003
年非典时)、近年来有何变化等。
1. 2. 2 分布调查 根据历次马蓝腊叶标本的采集记
录及文献调查结果,确定调查的地点及范围,制定
调查路线。国内马蓝的分布地区调查点信息见表 1。
1. 2. 3 样方调查 随机抽样。根据植株分布的疏密
等具体情况确定采用 1 m ×1 m或 2 m ×2 m的样方,
测算样方内新鲜地上部分的产量,根、根茎干品的
产量,同时设置副样方,观察马蓝的分布频度等,
记录伴生植物及生境等,并统计地上部分、根及根
茎的产量。
2 调查结果
2. 1 文献考察结果
2. 1. 1 马蓝的用药历史 马蓝一名最早出自 《尔
雅》:“簌,马蓝。”[4]唐以前,蓝泛指用于染色用的
蓼蓝及菘蓝等,品种不能确定,宋以后增加了马蓝
Strobilanthes cusia(Nees)Ktze. 作为蓝开始应用。由
于整个文化中心的南移,马蓝的应用逐渐增多,以
马蓝为主要来源,加工青黛、靛蓝(染料用)等,
道地产地在福建(文献中称福州马蓝)[5]。近年来随
·33·
2012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Mar. 2012 Vol. 14 No. 3
着资源的紧缺以及地方用药习惯等因素,马蓝根作
为药材南板蓝根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特别是两广及
香港等地。
2. 1. 2 马蓝的名称考证 马蓝的中文名称在文献中
主要以马蓝或板蓝的名字出现。属的分类有单立为
一属,即板蓝属 Baphicacanthus[6],亦有合并到马蓝
属(紫云菜属) Strobilanthes[7]。马蓝拉丁学名在文
献中出现的主要有 3 个:Baphicacanthus cusia,
Strobilanthes flaccidifolia, Strobilanthes cusia,目 前
《Flora of China》中采用的名称为板蓝 Strobilanthes
cusia。通过文献比较、各省市应用情况及名称调查
等,笔者认为统一为马蓝 Strobilanthes cusia 较为
合适。
2. 2 马蓝药材访查结果
2. 2. 1 南板蓝根使用现状 目前生产南板蓝根冲剂
的厂家有 20 多家,企业基本在两广地区,如:广西
花红药业、广东康奇力药业等。原材料均为马蓝的
根及根茎,有时也带有地上茎或全株,年使用南板
蓝根原药材约 200 t左右。
2. 2. 2 大青叶使用现状 马蓝叶作为大青叶药用,
虽然传统以来均有应用,但目前市场上基本未见,
这与市场上南板蓝根药材的不规范有关,因为大部
分的南板蓝根都带地上部分。而栽培马蓝的地上部
分主要用于加工青黛。在广东等地,地上部分或叶
通常作为家禽饲料的添加剂。
2. 2. 3 青黛生产与使用现状 栽培马蓝的地上部分
(茎、叶)加工品,药材称青黛或建青黛。主要产
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
日本、韩国等,野生资源未见加工青黛者。
2. 2. 4 其他 马蓝地上部分也加工形成靛蓝(也称靛
青) ,作为植物性染料,虽然目前应用量不大,但由
于是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因此在云南、贵州、广
西、浙南等地还保留着传统的方法,在浙江温州更
是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2. 3 资源实地考察结果
2. 3. 1 马蓝资源考察数据 据调查,马蓝主要分布
于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其分布范围约在纬度 21°N ~
26°N,经度 99°E ~ 120°E,海拔 1 000 m以下。全国
马蓝资源实地考察信息见表 1。
2. 3. 2 野生马蓝的生境 马蓝生长对土壤没有明显
要求,但在冲积土及田土中生长较好,通常生于常
绿阔叶树林缘或疏林下,有时也分布于香蕉或竹林
下,多生于阴湿地。大部分为零星分布,偶见成片
分布。成群落分布的常为优势种或次优势种,建群
种有芭蕉 Musa basjoo、绿竹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等,伴生种有灌木类的鲫鱼胆 Maesa perlarius、九节
表 1 马蓝资源调查地点信息一览表
样地 地点 经纬度* 海拔 /m
1 福建莆田涵江 25°37N,119°03E 434
2 福建仙游书峰 25°25N,118°39E 425
3 福建南靖和溪 24°52N,117°13E 275
4 福建闽侯南屿 25°59N,119°09E 78
5 福建永泰天门山 25°49N,119°02E 352
6 云南勐海勐宋 22°04N,100°33E 840
7 云南景洪基诺 22°02N,100°59E 892
8 云南勐腊勐仑 21°55N,101°17E 546
9 云南勐连勐马 22°14N,99°23E 736
10 贵州惠水王佑 25°50N,106°30E 864
11 贵州独山下司 25°28N,107 °26E 934
12 贵州荔波欧驾 25°16N,107 °45E 403
13 广西龙州逐卜 22°32N,106°57E 201
14 广西靖西化峒 23°02N,106 °30E 669
15 广西那坡黑衣壮 23°30N,105 °52E 970
16 广西容县黎村 22°31N,110 °41E 287
17 广东罗定扶合 22°44N,111 °13E 234
18 广东清远笔架山 23°47N,113 °02E 189
19 广东从化吕田 23°49N,113 °56E 197
注:* 表示因考虑到资源保护的目的,经纬度最后两位数字略。
木 Psychotria rubra、紫麻 Oreocnide frutescens 等,伴
生的草本植物通常有傅氏凤尾蕨 Pteris fauriei、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s 等,
偶见杜若 Pollia japonica、冷水花 Pilea notata等。
2. 3. 3 形态特征补充 马蓝的形态特征与 《中国植
物志》的描述[6]基本一致。野生植株多为亚灌木,
植株最高可达 265 cm。植株叶片有平展及皱缩两种
类型,可能与光照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花期从 10 月中下旬开始,至次年 1 月份结束。
2. 3. 4 野生资源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野生马蓝主
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贵州、海南等
地,以广西、云南、福建、广东为最多,总面积
380 hm2 左右,蕴藏量达 1 500 t 以上,年产南板蓝
根 500 t以上(见表 2)。根据各地采集记录等相关报
道,野生马蓝在湖南的南部、四川的部分地区以及
台湾、香港、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也有分布,
本次未进行实地调查验证。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马蓝的分布均在离乡村较
·43·
2012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Mar. 2012 Vol. 14 No. 3
表 2 马蓝野生资源的分布及南板蓝根产量
序号 产地
分布面积
/hm2
蕴藏量
估算 / t 药材产量
1 广西 220 约 900 年收购量约为 380 t,有时连
地上部分收购
2 广东 35 约 140 年收购量约为 65 t(主要在粤
西北)
3 福建 30 约 120 没有系统收购
4 云南 90 约 370 部分全草作南板蓝根用,约
50 t以上
5 贵州 2 约 8 并入栽培马蓝收购或作为传
统染料用
6 海南 少量 - 无收购
总计 380 约 1 540 约 500 t
近的地方,真正分布于深山老林的极少。如在云南
西双版纳自治州,在基诺或勐仑等原始的热带雨林
里极少见到马蓝,而在村边或离居民点不远的地方
则较常见,其他地方亦是如此。马蓝的分布离居住
地 10 km以内的情况极少,因此设想马蓝的分布与
人类活动相关,推断野生马蓝很可能多为人工种植,
只是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逸生,或疏于管理后类似
野生。
2. 3. 5 栽培资源现状 对福建、浙江、云南、贵州、
广东及四川等地的栽培马蓝进行调查发现,福建、
浙江、广东、四川等地马蓝栽培地的海拔均在600 m
以下,贵州马蓝的栽培地海拔通常在 700 ~ 1 000 m
左右,目前栽培的总面积在 300 hm2 以上,主要用
于加工成青黛、南板蓝根、染料靛蓝等。
3 结论与讨论
3. 1 马蓝无真正野生资源
通过调查发现,马蓝的栽培与人类活动有明显
的关系,因此推断,马蓝从印度引种进来以来,一
直是以栽培的方式繁殖的,目前所谓的野生状态,
应是逸生或栽培后疏于管理造成。
3. 2 野生资源不用于加工青黛
因野生马蓝叶片薄而较少,产黛量较低,大型
青黛生产厂家在青黛加工时并不使用野生马蓝。马
蓝野生品与栽培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规律,
其影响因子等具体分析和数据测算目前已在实验中,
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3. 3 野生资源分布减少
多种因素造成马蓝野生资源分布急剧减少:木
材资源采伐,桉树、毛竹等经济树种的种植等已经
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而开矿、圈地养殖等
对马蓝生长环境亦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如福建
省南靖县、广东省罗定市、贵州省荔波县等地,原
来马蓝分布广,资源丰富,但由于大量种植桉树,
造成马蓝无法生长,目前仅在未种植桉树的地带可
见,分布范围已较先前大大缩小。
3. 4 种质资源重视不足
目前马蓝的种质来源主要为历年马蓝栽培留下
来的茎杆,以无性的方式繁育种苗。张丹雁等[8]研
究表明马蓝在连续扦插 3 年以后,种质明显退化,
已不适于插条繁殖,应及时更新种质。但目前很多
产地均未注意到这一点,出现长势不良或死苗时不
知原因何在,给栽培药农带来较大损失,保护野生
马蓝种质资源十分必要。
3. 5 市场较为混乱
一是体现在青黛药材市场,青黛的加工厂很多
无正规手续,部分甚至是打游击的形式,产品没有
质量保障,冒充统货出售,致目前市场上相当一部
分青黛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二是体现在南板
蓝根药材市场现状,南板蓝根产量较小,按规定应
为马蓝的根茎及根,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药材带有
地上茎,或全用地上茎,有些则是全草,商品极为
混乱,市场急需整顿和规范。
致谢: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得到了福建莆田德隆药业童剑
斌总经理、瑞安市马屿镇靛青合作社的王河生经理、华南植
物研究所邓云飞研究员、西双版纳植物园谭运洪老师、广州
中医药大学张丹雁教授等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国药典 . 一部 .[S].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0:185,229.
[2]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第 7 册 .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5-454.
[3]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大辞典[M]. 第二版 . 上册 .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26-1729. 2210-2212.
[4]滕炯 . 青黛及蓝的本草研究[J]. 中草药,1996,27(2) :
110-112.
[5]黄坚航 . 建青黛的道地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
31(4) :342-343.
[6]胡嘉琪,催鸿宾,李振宇 . 中国植物志[M].第七十卷 . 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2:113-115.
[7]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 福建植物志[M].第四卷 . 福州:福
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0-133.
[8]张丹雁,林秀旎,陈晓庆,等 . 南板蓝(马蓝)驯育栽培技
术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2) :18-19.
(下转第 38 页)
·53·
2012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Mar. 2012 Vol. 14 No. 3
27(9) :268-272.
[5]康平德,吕丽芬,陈 翠,等 . 云木香不同采收期产量性状
及成分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 :39-41.
[6]Yang Hui,Xie Jinlun,Sun Handong.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aussurea lappa Ⅰ [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1997,19(1) :85-91.
[7]尹宏权,付红伟,华会明,等 . 云木香的化学成分[J].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0) :641-643.
[8]张兰胜,杨志勇,董光平,等 . 云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2007,6(12) :9-12.
[9]钟惠民,许泳吉,文丽荣,等 . 野生植物云木香的营养成
分[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2) :58-59.
[10]林冰艳 . 木香与川木香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04,13
(4) :62-63.
[11]刘圆,彭镰心,刘超,等 . 木香、川木香、土木香的高效液
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
(11) :1574-1577.
[12]王桂英 . 云木香质量研究[J]. 中成药,1988(8) :11-12.
[13]梁凤书,高宏光 . 道地药材云木香不同产地的质量研究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 :23.
[14]黄云先 . 对云南丽江产云木香质量的跟踪考察[J]. 中
国药师,2009(6) :814-815.
[15]杨少华,康平德,陈翠,等 . 云木香 GAP种植基地的环境
质量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1) :163-166.
[16]陈翠,汤王外,杨丽云,等 . 云木香 GAP基地产品及其生
长土壤农残与重金属含量检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6) :108-110.
[17]刘玉亭,刘式乔,刘文平 . 云木香引种栽培研究[J]. 中
国中药杂志,1989,14(12) :15-18.
[18]王恩耀 . 云木香栽培技术[J]. 中草药,2005,36(7):21-22.
[19]谭林彩,薛云和 . 木香的丰产栽培[J]. 药用植物-特种
经济动植物,2007,(11) :37-38.
Technical Regulation in Saussurea lappa Cultivation by Covering Plastic Mulch in Yunnan Lijiang
KANG Ping-de1,HE Shi-ping2,CHEN Cui1,YANG Li-yun1,XU Zhong-zhi1,YUAN Li-chun3,YANG Shao-hua1
(1. The Insi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jiang 674100,China;
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Ancient Town County,Lijiang 674100,China;3. The Institute of Tropic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anmou 651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echnical regulation in Saussurea lappa cultivation by covering plastic mulch in
Lijiang. Methods:After many tests were carried out,technical regulation in Saussurea lappa’s whole growth period by
covered plastic mulch were summarized. The reasons of Saussurea lappa’s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covering plastic
mulch were also discussed. Results:Through this technique,the percentage of seeding reached more than 90%,the
length and diameter of taproot were 20. 36 ~ 42. 71 cm and 3. 37 ~ 5. 40 cm respectively,the sulphated ash weight is
less than 4%,the acid insoluble ash weight is less than 2% two years later. Conclusion:Normative cultivation of
Saussurea lappa in Yunnan can be achieved by this technique,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aussurea lappa in
Yunnan will be promoted in Lijiang and around areas.
[Key words] Saussurea lappa;Plastic mulch;Planted technique measures
(收稿日期 2011-08-30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
(上接第 35 页)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ources of Strobilanthes cusia
YANG Cheng-zi,LIU Xiao-fen,FAN Shi-ming
(College of Pharmacy,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y,market,and resources of Strobilanthes cusia(Baphicacanthus
cusia) ,for the purporse of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farther use. Methods:Literature search and field survey were both
done. Results:Wild resources distributed in Guangxi,Yunnan,Fujian,Guangdong. The total planting area of the wild
resources is about 380 hm2 and the stock is up 1 500 t,the output of Baphicacanthis Cusiae Rhizoma et Radix is up
500 t. Cultivation resources distributed in Fujian,Guizhou,Zhejiang,Sichuan. The total area of the cultivation
resources is about 300 hm2,which was used to product Indigo Naturalis and Baphicacanthis Cusiae Rhizoma et
Radix. Conclusion:Though the resources is sufficient to use nowadays,the wild resources are decreasing,it’s
necessary to promote cultivation.
[Key words] Strobilanthes cusia;Resources investigation
(收稿日期 2011-12-27)
·83·